精选内容
-
关于眼底出血,你了解吗?
眼底出血在眼科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这是一种能够影响视力而且比较严重的问题。但是大多数人对于眼底出血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也不明白它会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因此,本文就针对眼底出血这一疾病做一个相关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眼底出血并重视眼底出血。一、眼底的位置想了解眼底出血首先我们要知道眼底到底是哪个位置,眼底出血是可以在很多疾病或者受到外伤之后而出现的一种症状,通常指的是视网膜脉络膜出血或者玻璃体积血。眼底是我们眼球内部最深的一个位置,眼底出血发生的时候眼球的外部通常是看不到的,轻度眼底出血的患者有可能没有任何的不适感,只有通过专业的检查设备才能够发现,但是如果眼底出血比较严重,患者就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甚至有失明的风险。二、眼底出血的原因导致眼底出血的原因比较复杂,下面介绍几种比较主要也比较常见的原因。1、糖尿病糖尿病是导致眼底出血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患者的视网膜血管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出现眼底出血。2、高血压高血压会使血管壁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眼底出血。3、血管疾病患有动脉硬化、静脉炎等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导致眼底血管破裂,进而出现眼底出血的问题。4、外伤当眼部受到外界的大力冲击或者有挫伤的出现便可以导致眼底的血管破裂,发生眼底出血。5、眼部炎症像视网膜炎症、葡萄膜炎等会使眼底的血管受到损伤,出现眼底出血的问题。6、眼部肿瘤视网膜血管瘤会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发生眼底出血。三、眼底出血的相关症状1、视力模糊发生眼底出血之后患者会有明显的视物不清,尤其是中央视野区域表现的最为明显。2、视野缺损眼底出血会导致视野内的黑点、现状或块状缺失。3、色觉异常发生眼底出血之后患者对颜色的感知会出现变化,看到的物体颜色会偏淡或者偏暗。4、闪光感眼底出血会导致患者眼前出现闪光或者有火花闪现的感觉。5、视力下降眼底出血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和干预,随着病情不断的发展和恶化,患者的视力会逐渐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失明。四、眼底出血如何进行诊断?发生眼底出血后需要依靠专业的眼科医生和相关设备进行检查才能够进行判断。1、通过视力检查对患者的视力水平进行评估来判断眼底出血的严重程度。2、对患者的眼内压力进行测量,排除患有青光眼等眼部疾病。3、用裂隙灯观察患者眼底的情况,了解眼底出血的程度。4、用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照片,以便医生能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和后期的复查。五、眼底出血要如何进行治疗?眼底出血主要以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1、药物治疗眼底治疗的常用药物为抗凝血药物、血管扩张剂等,可以抑制眼底出血的进展,避免其逐渐加重。2、激光治疗对于早期眼底出血的患者来说可以利用激光光凝治疗来将发生病变的血管进行封闭,可以防止再出血和纤维化发展。3、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通常是针对比较严重的眼底出血患者,例如发生了视网膜脱离等需要接受手术的治疗。六、眼底出血如何进行预防?对眼底出血进行预防主要是控制相关疾病的发展。1、控制血糖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控制血糖,保持其稳定性是预防眼底出血的关键,一定要遵医嘱正确的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来调节自身的血糖稳定性。2、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的稳定性才能够预防眼底出血的发生,高血压患者不可以随便的停药、减药或换药,一定要遵医嘱按时的服用药物来稳定自身的血压。3、戒烟酒吸烟和饮酒都会使眼底出血的风险性提高,因此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人群一定要及时的戒除。4、定期体检保持规律的全身以及眼部体检能够及时的发现疾病和可能诱发疾病的风险,以便进行早期的治疗。七、眼底出血如何进行日常生活管理?1、严格的按照医嘱用药。2、保持眼部的卫生,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正确进行眼部清洗,不要大力的揉眼睛,避免异物接触眼睛。3、对自身的视力和眼部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出现了视力模糊、色觉异常等问题要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出现了病情的不良进展。4、平时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也不要提过重的物体,避免眼部受伤。5、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日常饮食当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可以使眼部的健康状态得到改善。6、眼底出血患者要做好正确的心理调节,不要过度的焦虑、烦躁,要积极正确的面对疾病,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这样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与此同时,多与家人、朋友和医护人员沟通,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眼底出血是眼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要正确的了解眼底出血的诱因,并明确如何进行日常的预防,发生眼底出血之后也要学习正确的接受治疗和自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眼部的健康,避免严重的疾病发生。
李博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23日88
0
0
-
视力突然下降,可能是什么眼底病?
突发视力下降是眼科急症,常见原因包括: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表现为无痛性视力骤降,如“突然天黑”,黄金抢救时间仅4-6小时; -需立即含服硝酸甘油、按摩眼球,并急诊行降眼压、扩血管治疗。 2.玻璃体出血: -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裂孔,血液进入玻璃体遮挡视线; -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出血量大时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3.视网膜脱离: -视野出现固定黑影遮挡,伴闪光感,需24小时内手术复位。 注意:无论何种原因,突发视力下降均需立即就医,延误可能导致永久失明!
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病科科普号2025年02月07日45
0
0
-
眼底激光
郑斌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07日101
0
1
-
体检发现眼底动脉硬化怎么办?
徐瓅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01日77
0
3
-
高度近视警惕眼底并发症
陈玲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30日72
0
0
-
我不是“药神”:抗VEGF药物
一、什么是抗VEGF药物?抗VEGF药物是一类用于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活性的药物。VEGF是一种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蛋白质,在正常生理过程中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然而,在某些眼底疾病中,VEGF的过度活性会导致异常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渗漏和出血,进而损害视网膜并导致视力丧失。抗VEGF药物通过阻断VEGF的作用,减少或抑制这些异常血管的形成和渗漏,从而保护视力。二、抗VEGF药物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抗VEGF药物在治疗多种眼底疾病中已取得了显著效果,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应用领域: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湿性AMD:抗VEGF药物是湿性AMD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注射抗VEGF药物,可以抑制异常新生血管的生长和渗漏,减少视网膜下液体积聚,从而防止视力进一步恶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力改善。2.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视网膜血管损伤,导致液体渗漏和黄斑水肿,抗VEGF药物通过减少VEGF的活性,可以有效减轻黄斑水肿,改善患者的视力。3.视网膜静脉阻塞(RVO)RVO可引起视网膜水肿和出血,抗VEGF药物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减少血管渗漏,可以显著改善视网膜水肿,保护视力。4.脉络膜新生血管(CNV)CNV常见于多种眼底病中,如病理性近视等,抗VEGF药物能够有效控制CNV的进展,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三、抗VEGF药物的常见类型及治疗过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VEGF药物主要包括:1.雷珠单抗: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片段,直接靶向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2.阿柏西普:融合蛋白类,能结合VEGF-A、VEGF-B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提供更广泛的抑制作用,提供更广泛持久的抑制作用。3.康柏西普:中国研发生产的融合蛋白类,治疗作用与阿柏西普类似,具有多靶点、长效的优点。4.法瑞西单抗: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它不仅能抑制VEGF-A,还可以抑制另一种关键的信号分子-血管生成素2(Ang2)。目前,康柏西普和阿柏西普已实现国产并在临床广泛使用。临床上,该药物通过眼内注射(详见我的科普:玻璃体腔注射术)方式给药,通常每月一针,3针为一个疗程,当然,具体频率视病情而定,可能需要多个疗程治疗或每针间隔几个月注射一次。一般来说,打针后3-5天即可观察到效果,而且首针治疗效果明显,不过,该药也并非万灵神药,若治疗效果不理想,尤其是第一针治疗效果欠佳,要及时与医生充分沟通。四、抗VEGF治疗的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进步,抗VEGF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不断提升。新型抗VEGF药物和长效制剂的开发,可能减少注射频率,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此外,联合治疗(如抗VEGF药物与激光治疗或类固醇注射的结合)正在探索中,以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五、总结抗VEGF药物在眼底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湿性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疾病中,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通过抑制异常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渗漏,抗VEGF药物有效保护了许多患者的视力,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对于有相关眼底病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早就医并接受科学合理的抗VEGF治疗。
李海东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11日1427
0
41
-
此激光非彼激光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俗称“打激光”,是利用激光的单色性、方向性及良好的相干性,应用不同波长的激光,目标准确的针对眼球的不同组织发挥作用,主要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生物热凝固效应,破坏视网膜的异常组织,产生瘢痕,以达到控制眼底病变的目的。其目的在于(1)减少新生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促使已有的新生血管退缩,减少视网膜耗氧量,预防新生血管再发,巩固和改善现有视力,降低视力丧失的几率,减少失明的风险。;(2)加固视网膜。视网膜光凝适应症:1.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视网膜静脉阻塞3.视网膜血管炎4.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Coats病)、Eales5.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先天性视乳头小凹合并黄斑浆液性脱离7.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大动脉瘤8.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9.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0.格子样退行性病变(如高度近视)11视网膜裂孔眼底激光光凝禁忌症:1、全身情况不佳,血糖失控,心、肾功能衰竭者2、存在散瞳禁忌症者(如闭角型青光眼)3、屈光间质浑浊严重者(如严重白内障、玻璃体积血)4、不能配合治疗者
王珍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08日332
0
1
-
眼底一张照,疾病早知道!
眼底是全身唯一一个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这些血管可以直接反映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状态以及健康状况。所以说,许多全身疾病都可以通过眼底反映出来。说起眼底检查,目前眼科最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眼底照相。这项技术可以通过眼底照相机采集到眼底的图像。一张小小的眼底“照片”,可以直接告诉我们视网膜神经、血管、形态的全部信息。通过眼底照相机发现不同的眼底表现,不仅有助于眼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可以对一些全身性疾病的发现及诊断提供帮助。眼底照相是眼科一项非常常规和重要的检查,可以早发现各类眼底疾病,除了本身患有高血压、高度近视、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需要定期查眼底,日常生活中当有以下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眼前黑影、视物不清、视物有遮挡感和视野缩小、视物变形。
眼科科普2024年01月16日447
0
0
-
10岁450度,眼轴26mm,请问眼底疾病风险有多大?
眼表健康大讲堂: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2023年12月13日62
0
0
-
论玻璃体腔注药的利与弊
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是目前治疗许多眼底病的主要方式。药物诱导的玻璃体溶解手术对自然玻璃体结构功能改变应纳入手术前的考虑范畴之内,反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如青光眼、RPE萎缩,血管直径变窄,需要更长期的研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评估药物对玻璃体氧浓度的影响,我们诱导成功兔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2周内视网膜新生血管会降低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中间部的氧浓度,而视网膜血管边缘处玻璃体内氧浓度不变;提示其眼内氧浓度梯度增加。2周后,形成的新生血管会增加眼内氧浓度,晶状体后表面尤为明显。而玻璃体腔注射药物虽然会逆转这一趋势,但在注药后4~8周较长观察时间内,玻璃体内氧浓度梯度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这说明病理性新生血管状态打破了眼内氧代谢平衡,玻璃体腔药物注射可短期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恢复玻璃体自然的氧代谢平衡。
眼科科普2023年11月22日119
0
0
眼底病相关科普号

徐瓅医生的科普号
徐瓅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眼科
3825粉丝6万阅读

尚庆丽医生的科普号
尚庆丽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眼科
5141粉丝9479阅读

王绍伟医生的科普号
王绍伟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眼科
995粉丝17.5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尚庆丽 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眼科
视网膜脱落 14票
白内障 13票
眼底病 11票
擅长:各种眼底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眼底病如糖尿病眼底病变、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黄斑变性等,各种复杂白内障,青光眼,复杂眼外伤的诊断与处理 -
推荐热度4.8王红 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眼科
视神经病 43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8票
视网膜病 37票
擅长:擅长眼底病及神经眼病的临床工作,能有效治疗眼底复杂疑难病例,尤其对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应用眼底荧光造影、吲哚菁绿造影、Oct进行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价,运用光动力学疗法、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擅长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
推荐热度4.7钱彤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
黄斑变性 16票
视网膜病 15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2票
擅长:各种常见和疑难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息肉样病变、特发性CNV、病理性近视、中浆、黄斑孔、黄斑前膜、Coats病、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玻璃体疾病等)。是国内较早开展激光治疗眼底病的医生,擅长运用多种激光治疗仪为患者治疗各种眼部疾患,如:运用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裂孔、老年黄斑变性、中浆等;运用YAG激光治疗青光眼和后发障;运用微脉冲激光治疗各种黄斑病变及黄斑水肿,激光治疗技术在国内一直位于领先水平。近几年专注于黄斑部疾病和眼底血管性疾病的研究,对各类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和激素治疗经验丰富。擅长糖尿病和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擅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