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玻璃体腔注药手术”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
很多患有眼底病的朋友,需要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手术来治疗疾病。在接受手术前后,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这里给大家罗列如下,供需要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朋友参考。一、术前1、请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抗生素眼药水的清洁点眼,这是预防术后感染的一个较为关键的步骤。通常用的是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术前3天开始每天4次点术眼。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如果眼药水开瓶已经超过一个月,则建议启用新的眼药水进行术前清洁点眼。2、请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需要的术前检查,包括手术相关的抽血,心电图等。3、手术当天不建议穿戴帽子的衣服。女士不建议画任何妆容,长发的女士不建议扎马尾和盘发,可以左右扎两个辫子,保证后脑勺躺躺平时候不搁脑袋即可。4、手术当天不建议自行开车前往。因为术后做手术的眼睛会被遮盖,单眼没有立体视,视觉质量会受到影响,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问题。5、耳机,助听器等佩戴的电子设备请在手术前取下,以免术中冲洗损害设备。6、注意保持规律生活作息,健康饮食,勿熬夜,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增强自身抵抗力。有条件的话可以洗头洗澡。因为术后我们一般不建议立即洗头洗澡,以免“脏水”进到眼睛里面。7、手术需在平躺的体位下进行,如果因为任何原因无法平躺,请在术前提前告知手术医生。手术需要包裹头面部,如有幽闭恐惧症的朋友,也请术前提前告知医生。8、如果发现眼红伴分泌物增多,发烧感冒或者其他身体的不适,则需要暂缓手术。二、手术当天手术当天请按照预约好的时间到达医院,并办理好相关手续。护士小姐姐们会给大家进行结膜囊冲洗和散瞳的术前准备,这些都是非常必要步骤。准备结束后,根据手术时间,就会有手术室的小哥哥们来接大家前往手术室了。手术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所以进到手术室的手术等候区域,手术室的护士小姐姐会常规给大家点麻醉药,就像平时点眼药水一样,大家只需要轻微昂头,睁眼向上看即可。请避免过度挤眼睛,以免药水被挤出来影响麻醉效果。表面麻醉仅有眼表的感觉神经被麻醉,眼睑的感觉和眼球的运动都是正常的,所以手术过程大家有感觉或者眼睛还能动请不要惊慌。手术前医生会进行眼睑皮肤的消毒,这是预防感染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对酒精或者碘伏过敏,请及时告知医生。消毒的时候请轻轻闭眼睛,这里也要注意不能挤眼睛,防止消毒液随着挤眼动作进到眼内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消毒之后请保持手放在身体两侧,有任何不适或者疑问,请及时与医生或者护士沟通,严禁用手触碰手术区域。手术前医生会用一个特制的撑开器撑开眼睛,这个过程会有感觉,但不会疼痛,所以请大家此时要双眼睁开,放松并配合医生,不要紧闭眼睛,以免因较劲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害。随后医生会再次进行结膜囊的消毒和冲洗,此时可能眼部会有一点沙沙的感觉和凉凉的感觉。完成这些工作后医生就开始手术了。手术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双眼睁开,并配合医生指导而转动眼球,配合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医生会用消毒纱布遮盖术眼,并用胶布粘贴。如果您有胶布过敏的情况,也请及时告知医生。三、手术后1、术后当天以休息为佳;术后第一天请按照医生预约好的复查时间前往复查,无特殊情况,期间不要自行摘掉纱布。2、从术后第一天复查之后,建议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日4次点术眼,继续点3天。期间不要用手揉眼睛,也不建议立即洗头洗澡,以免“脏水”进到眼内。3、术后眼部发现可以看到眼部片状的出血不必担心,这是结膜下出血,属于正常的术后情况,一般7天左右可自行好转。4、术后少数患者会觉得眼内有一个小黑圈,这也不必过度担心,一般是注射器内的小气泡,自行吸收之后小黑圈就会消失。5、如果术后突然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则需要及时联系医生就诊,切不可耽误。6、一般来说术后第一天就可以正常用眼,但不建议过度哦~~然后按照医生的建议,一般3-4周进行复诊即可。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轻松而愉悦的手术过程。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欢迎您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消除紧张,做好充分的准备,是配合手术安全成功的重要因素哦~~~
严钰洁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0日245
0
2
-
眼前黑影:与新冠有关的眼底病变AMN& 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趋向性!15天-2个月最易发生
患者为年轻男性,主诉眼前固定黑影,视力0.8,近期新冠核酸检测阳性,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就诊。扩瞳眼底检查发现:黄斑区白色视网膜病灶。现在医学的进步使得,借助OCT等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所言主观感觉是否能够被客观检查验证。进一步的检查包括下列内容:其中每项检查各有意义,有的是为了记录比较,有的是为了验证功能是否损害,但并非有仪器就一定能得到正确结论。机器哪里都买得起,然而能够解读报告的人,根据储备知识能够发现细微病变的医生的培养,可并非一蹴而就。眼底照片OCTA视野检查多焦电生理最终诊断考虑AMN,为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总体病因,尚不明确;病变特征为累及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导致急性一过性或永久性旁中心暗点,影响主观视觉。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血管炎症,进而引起黄斑局部深层毛细血管缺血。当然,需要鉴别的疾病还很多,比如中浆、黄斑变性、黄斑出血等如果考虑AMN,除了必要的营养支持药物以外,及时采用激素治疗,或许有机会避免形成永久性暗点。以下文字来自 医信眼科 公众号希望更多患者了解新冠病毒可能对眼部的影响1、眼部的发病时间2、可能机制3、临床表现4、如何预防,降低眼部发病近日,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趋向性冲上了热搜榜一,阳了之后眼干、眼红、眼胀、眼球痛、眼眶痛、连转眼珠都痛,还有那种眼睛肿的特别高的,甚至出现流泪和视物不清的症状,那这到底感染的是什么株,是所有的株都会引起眼部症状吗?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趋向性。《NatureCommunications》上刊登的 “OculartropismofSARS-CoV-2inanimalmodelswithretinalinflammationvianeuronalinvasionfollowingintranasalinoculation”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过三叉神经和视神经的神经元,从肺部传播至大脑和眼睛,导致眼部不适和视网膜炎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诱发深度感知下降或视力丧失。此前,《柳叶刀》上发布的大型前瞻性观察研究也显示,即使接种过疫苗,仍有24.8%—27.7%的新冠感染者会出现眼睛酸痛的症状。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陈有信教授表示,目前看来,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出现眼部感染症状的比例不算太高,而且感染后比较常见的是结膜炎症状,极少一部分人会发生急性黄斑视网膜病变,病毒侵犯视神经后,会导致视神经病变,出现视力受损。在新冠感染或症状发作后的15天-2个月,最容易发生眼部感染,如果此时出现视物模糊、眼睛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眼表的不适一般不会导致视力下降,如果只是出现结膜等眼表组织的干涩或其他结膜炎症状,如眼睛干涩、酸痛、红肿、流泪等,可以用一些润眼药水如人工泪液等滴眼,也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眼药水以及非甾体类的消炎药水等缓解症状。但如果出现了急性黄斑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视力受损,需要高度警惕和防范,一般会在患者转阴后采用激素治疗,同时辅以局部的神经营养支持、抗氧化保护药物治疗。另外,关于新冠病毒,卫生防疫专家确认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作为暴露于传染性气溶胶的粘膜表面之一,眼球也被认为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传播途径。传染性飞沫和体液很容易污染人的眼结膜上皮,而一些呼吸道病毒能够在感染的患者中引起眼部并发症,导致呼吸道感染。更别提用沾染病毒的手直接接触眼睛了。建议在此疫情吃紧的阶段,暂时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做好手眼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勤消毒,做好防护。在小阳人期间也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及ok镜。
袁一飞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09日742
0
4
-
国际眼科速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引起视力下降吗?
自国内从两个星期以前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以后,目前国内新冠疫情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大家的生活。这两个星期以来,我在不同渠道接到患者的咨询,他们除了眼睛红以外,还有视力下降等症状出现,问我是不是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系?很不幸,两个星期以前,我也“阳”了。我主要的表现是三天的低热和喉咙痛,以及干咳和眼睑沉重感,没有眼睛红及视力下降等情况。由于我的症状轻微,基本上5天左右就阳康了。目前除了偶尔还有干咳的症状以外无其他不适。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的症状,包括发热、肌肉酸痛、乏力、干咳甚至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他的临床症状相对比较少见。那么,作为眼科医生,我想大家肯定关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到底会不会影响到眼睛?或者说会不会引起眼睛视力下降?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吧!首先告诉大家答案吧。2020年ChenL等报道新冠肺炎患者眼部表现的患病率为2-32%,其中多以结膜炎为首发病变,较肺部病变更早出现。2021年SenM等全面回顾了新冠病毒感染的眼部表现,主要包括从眼睑、结膜、角膜、巩膜、葡萄膜、视网膜、视神经甚至是眼眶等部位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因此可以说,新冠病毒感染除不直接引起白内障和青光眼以外,可以引起眼表多部位和眼底多部位的广泛病理改变。因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仅会影响到眼睛,而且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会引起眼睛视力下降甚至是失明。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方便把这个话题讲清楚。我们首先来简单认识一下自己的眼睛。人的眼睛近似于球形,我们可以看到暴露在外面的黑眼球和眼白部分可以粗略地称之为“眼表”,隐藏于眼眶内我们看不见的部分称之为“眼底”。眼表虽然只占体表面积的极少部分,但是其表面组织较皮肤薄弱,也不被口罩等常规措施保护,很显然,眼表作为面部暴露的一部分,在高浓度的气溶胶中可能成为病毒颗粒的贴附位点,容易受冠状病毒气溶胶感染的危险。因此,自从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外都报道了大量的眼表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眼部烧灼、眼睑沉重、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怕光以及流眼泪等类似病毒性结膜炎的症状,极少数严重者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2021年ZhongY等系统评价了30项研究的5717名患者的眼部表现,其中包括7.6%结膜充血、4.8%结膜出血,6.9%泪溢和异物感。并且指出严重的新冠肺炎病例与发生眼部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眼底病变就不一样了,可以引起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2020年5月,Marinho等在柳叶刀上首次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眼底改变。他们对12例具有典型症状并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进行了OCT检查,发现均存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内丛状层水平的高反射性信号,其中4例视网膜出现细微的棉絮斑和小出血点。随后多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眼底病变报道,患者表现包括单眼或双眼的急性视力下降、出现眼前斑点、色觉障碍等症。2021年国内Liu等报道了1例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急性病毒性视网膜炎单眼失明的病例。考虑到一方面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眼表感染病例绝大多数不引起视力下降,也不会留下影响视力的后遗症;另一方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眼底病变虽然少见,但是绝大多数会引起视力明显下降。第三,我自己主要就是做眼底病专业的,所以下面跟大家重点谈一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眼底病变情况。一、我们来看一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眼底病变有什么临床表现?视力下降和/或者视力丧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眼底病患者最明显和最严重的并发症。2022年D'AlessandroE等的研究表明视网膜表现可以从轻微的症状,如棉絮斑、微出血、火焰状出血和静脉扩张,到更严重的症状,例如视网膜局灶性梗塞、分支或中央静脉或动脉阻塞,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和生活质量下降。同年RipaM等对29个研究中318名患者通过随机效应荟萃分析中发现在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合并“视力丧失”累计发生率为0.16(95%可信区间0.12–0.21)。因此尽管新冠感染期间的“视力丧失”发病率很低,但文献中还是报道了不少病例,提醒眼科临床医生应该注意到这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我通过检索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视力下降主要见于以下四种情况:(一)眼底出血眼底出血性病变包括视网膜点状和斑状出血点、火焰状出血等,部分眼底出血患者可伴白色中心及卫星出血灶。但这些眼底出血性改变病例少,目前并未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共性改变。(二)眼底缺血目前眼底急性血管缺血性改变被认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眼底共性表现,包括神经纤维层梗死和视网膜动脉缺血等眼底缺血的改变,临床通常将其诊断为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AMN)和急性黄斑旁中心性视网膜病变(PAMM)。2021年AzarG等报道新冠大流行期间他们医院2020年有11名患者被诊断为AMN,而2019年仅报告了1名患者。AMN的发病率从2019年的0.66/10000显著增加到2020年的8.97/10000(p=0.001),而PAMM和白点综合征(MEWDS)的发病率保持不变。那么,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眼底缺血的原因是什么呢?2022年,WangS等纳入401名患者的Meta分析表明,非急性感染性新冠肺炎或新冠肺炎后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和脉络膜血管发生改变,包括深毛细血管丛中心凹血管密度(VD)明显降低和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CT)变薄,这种损害可能是一个中长期过程。(三)眼底血管阻塞Fonolosa等人报道了在15例不同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3例无症状,8例轻症,4例因严重呼吸道疾病住院)中不同类型血管阻塞的18只眼睛(9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3例动静脉联合阻塞,2例视网膜中央阻塞)。还有很多研究者报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后视网膜血管阻塞的情况,并且具有年龄比较小的特点。(四)视神经炎新冠病毒感染以后极少数患者出现视力急剧下降,伴眼球转动痛,可伴有脊髓炎。急性期过后,视力可有所恢复,但可遗留视野缺损。眼底检查见视盘水肿,可出现视盘周围下液体及脉络膜周围皱襞。急性期过后可有视杯与视盘直径比增大,视盘苍白,严重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二、眼底病变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关系呢?2021年,BypareddyR等人在对276只眼睛研究以后证实有轻度至中度症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没有表现出任何可归因于新冠肺炎感染的视网膜炎症/感染性或血管闭塞性病变,只有一名患者在远离中心凹的黄斑处出现单条纹出血,并且认为它可能是偶然发生的。2022年ZapataM等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过去3个月内经PCR证实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18至55岁69例患者分为第1组24名儿童疾病(无症状/缺乏症状);第2组24名中度疾病(需要住院,无急性呼吸窘迫)和第3组21名重度疾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的受试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并将年龄匹配、血清学检测阴性的27名志愿者被纳入对照组。结果表明,彩色照片和OCT中均未发现眼底病变。因此,他们认为与无症状/少症状病例或对照组相比,中重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视网膜中央VD减少。2022年TeoKY等通过31项研究报告了1373名受试者(972例新冠肺炎和401例对照)的新冠肺炎相关的视网膜微血管病情况。他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新冠肺炎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显著增高(P<0.01)。OCTA检查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新冠肺炎患者的血管密度降低,中央凹无血管区增大。因此可以认为,新冠肺炎相关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新冠肺炎的重要眼部表现,可能预示着未来的视网膜并发症。这些微血管损伤可能发生在临床可见变化之前,OCTA可以更早检测到。由于新冠肺炎的发病人数众多,这些发现意义重大,需要眼科医生将其视为该病的潜在长期后果。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什么会伤害眼睛呢?目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已被充分证明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并在结膜、角膜、视网膜细胞及眼底其他细胞等多个眼部组织中表达。新型冠状病毒通过S蛋白与结膜、角膜、视网膜细胞上的人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或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结合而进入细胞,靶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酶丝氨酸2可辅助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细胞。新型冠状病毒进入这些细胞以后,病毒的直接损伤、过度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和缺氧、嗜神经毒性、特别是细胞因子风暴激活免疫反应导致促凝状态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在视网膜层面血管改变的最可能途径。四、如何知道自己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眼部疾病?有眼部感染流行病史,如眼部暴露史、手—眼接触史,结膜充血,有水样或稀薄黏液状分泌物,具有眼部炎性反应、眼底血管改变、视神经炎等相关性症状及体征。结膜囊拭子、眼内液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五、如何治疗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眼部疾病?治疗方面首先是隔离,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眼病患者及相关物品携带病原体进行传播。对于眼表感染轻症者可自愈,无需药物治疗。症状较重者给予对症治疗。例如人工泪液、更昔洛韦滴眼液点眼等;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神经炎、Adie瞳孔,可根据病情静脉注射或者口服激素对症处理;对于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及危重型患者须同时积极进行全身对症治疗。预防方面建议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手—眼接触。在人群密集处可佩戴防护眼镜。对于既往具有眼部疾病、需要更多医疗服务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增加,有必要进行适当筛查,制定合理治疗眼病方案并控制就诊流程等。通过分析以上这些研究证据,我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一、新冠病毒感染可以引起眼睑、结膜、角膜、巩膜、葡萄膜、视网膜、视神经等部位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结膜炎,最严重的是眼底血管性和视神经病变;二、多数证据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与眼部病变相关。绝大多数报道眼底病变的患者都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感染。一句话,新冠状病毒感染症状越严重,特别是累及到肺部,发生严重眼底病变的机率越高;三、目前虽然没有直接研究证据可以确认引起严重眼底病病变的是原始毒株还是变异毒株中具体的哪一种,但是从发表文章内容的时间来看,引起严重眼底病的毒株主要为原始毒株以及变异的Alpha、Beta、Gamma和Delta毒株;四、2022年以来国内外流行的基本上都是Omicron毒株,虽然它传播速度超快,但是其感染者90%为无症状,只有少数人感染后出现类似于“流感”的症状,重症患者更是极少见。五、新冠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具有RNA复制易发生随机突变的特性,这就决定了这类病毒在宿主体内繁殖的过程中其基因是会不断发生随机突变的。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未来新冠病毒将朝更低致病性进化,从而演变成另一种相对温和的,症状类似于感冒的"季节性"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可能性较大。整体来说,新冠病毒变异出既有高传染性又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可以初步认为Omicron毒株对眼睛的影响很小。要确认Omicron毒株对眼睛的影响到底如何,需要检索2023年以后发表的文献。但是根据Omicron毒株低毒性特点及致病机理,可以大胆预测其对眼睛的影响将很小。即使有影响的话,将主要集中在眼表等部位,例如出现一过性不影响视力下降的结膜炎等;大概率不会出现引起视力明显下降的视网膜和视神经等眼底病变,即使有,也很大可能不会高于非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发生的概率。这对大家来说应该是最好的消息!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大家,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参考文献(略):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科普号2023年01月02日884
0
1
-
老年人常见的眼底病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会听到眼底病这个词。尤其随着现在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眼底病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即使被诊断为眼底疾病的人,也对这个疾病了解的非常的少。那么,究竟什么是眼底病呢?老年人常见
朱小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12日51
0
0
-
咱们美和后巩膜加固和微创后巩膜加固有啥区别,做了后巩膜加固能防止眼底病发症的发生吗?
于刚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28日24
0
0
-
糖尿病眼底出血自行吸收后视力好转,以后视力还会下降么?
有网友问,如果糖尿病眼底出血,2-3个月后自行吸收了,视力还比较稳定,那还需不需要治疗?以后还会再发眼底出血吗?糖尿病眼底出血是由新生血管异常导致的。一次出血可以在3个月到半年内自行吸收,视力也会逐渐
吕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22年10月06日283
0
1
-
如何预防眼底出血?
王红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3日188
0
2
-
纯干货!自测是否容易得糖尿病眼底病!
如果你是一位糖友,请对照以下几大因素,判断你是否是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类型和发病年龄:发病年龄早于40岁,1型糖友或成人隐匿性糖友,家族遗传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得眼底病。 3.6
吕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22年07月16日107
0
1
-
穴位艾灸治疗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底出血首选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注射液/阿柏西普注射液,其余还可以用云南白药胶囊来治疗,有部分眼底出血还可以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来治疗。有很多眼底出血性疾病,往往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除了上述治疗有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呢?眼底出血有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眼睛的问题,而是全身的情况而导致的眼睛出血。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脾统血”。肝经有问题,肝的疏泄功能就不正常,肝就不藏血,肝不藏血就容易导致出血。脾经有问题,脾就不统血,脾不统血,血就容易溢出血管外,进而就导致出血。出血性的疾病与肝脾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从肝经及脾经入手来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可治本,可预防或减少眼底出血性疾病的发生。针对性地艾灸肝经、脾经上的一些穴位可以从整理上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行间行瘀可破血结之证,太冲三阴交通经行瘀尤有清血凉血固血之功”。行间穴,太冲穴都属于肝经的穴位,三阴交属于脾经的穴位。艾灸行间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可以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糖尿病眼病、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脉络膜新生血管),除了用雷珠单抗/康柏西普、云南白药胶囊之外,还可以选择上面这三个穴位来艾灸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可自行艾灸,每个穴位艾20分钟左右。这三个穴位的定位图如下:
陈善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14日409
0
0
-
“红眼球”是眼底出血吗?
陈翀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5日207
0
0
眼底病相关科普号

张笑天医生的科普号
张笑天 主治医师
天津市眼科医院
玻璃体视网膜治疗中心
53粉丝4.6万阅读

赵琳医生的科普号
赵琳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眼科
32粉丝8788阅读

赵全良医生的科普号
赵全良 主任医师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眼科
2890粉丝4.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王红 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眼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9票
视网膜病 53票
眼底病 41票
擅长:擅长眼底病及神经眼病的临床工作,能有效治疗眼底复杂疑难病例,尤其对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应用眼底荧光造影、吲哚菁绿造影、Oct进行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价,运用光动力学疗法、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擅长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
推荐热度4.8尚庆丽 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眼科
视网膜脱落 28票
白内障 26票
眼底病 23票
擅长:各种眼底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眼底病如糖尿病眼底病变、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黄斑变性等,各种复杂白内障,青光眼,复杂眼外伤的诊断与处理 -
推荐热度4.4钱彤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
黄斑变性 20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5票
眼底病 13票
擅长:各种常见和疑难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息肉样病变、特发性CNV、病理性近视、中浆、黄斑孔、黄斑前膜、Coats病、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玻璃体疾病等)。是国内较早开展激光治疗眼底病的医生,擅长运用多种激光治疗仪为患者治疗各种眼部疾患,如:运用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裂孔、老年黄斑变性、中浆等;运用YAG激光治疗青光眼和后发障;运用微脉冲激光治疗各种黄斑病变及黄斑水肿,激光治疗技术在国内一直位于领先水平。近几年专注于黄斑部疾病和眼底血管性疾病的研究,对各类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和激素治疗经验丰富。擅长糖尿病和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擅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