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扁平疣和老年疣,分得清吗?
“医生,我的扁平疣用了好多药了,总是不见好!”,门诊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抱怨。然而,经过临床检查及皮肤镜检测,其实是脂溢性角化病,俗称“老年斑”或“老年疣”,并非扁平疣,所以用再多的免疫增强剂、中药也白搭。很多患者就很困惑,我才30岁,怎么会长”老年斑”呢?《老年斑,并非老年人专利!》的确,扁平疣好发于年轻人,包括儿童,这HPV(人乳头瘤病毒)颇有青春飞扬的朝气,所以常被称为“青少年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病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常常作为老化的一种标志。然而,人乳头瘤病毒和紫外线,都青睐面部手背这些暴露部位。作为临床上的两种常见病,总有一些不典型病例,年纪不是问题(已成年)、皮损走的是中间路线,把无间道玩的贼溜。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扁平疣与脂溢性角化病的区别!看到这样的皮疹,你是不是觉得傻傻分不清呢?上面图片是以病毒疣为主,下面图片是脂溢性角化病。什么是扁平疣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常突然出现,好发于面部、手背及前臂,各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有传染性,可自体传播或传染他人,有自愈的可能。典型皮疹为扁平隆起的丘疹、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略带光泽,质硬且边界清楚,数目较多。多数呈淡褐色、黄褐色或正常肤色,一般没啥感觉,当活动爆发或消退前可有发红瘙痒,散发或聚集成群。当皮肤轻微损伤时可出现新的皮疹,称为假性同形反应。如无意间搔抓后出现弧形或线状排列丘疹,反映了HPV的传播路径,这是扁平疣的一个特征。扁平疣千万不能用手抓,因为HPV什么是脂溢性角化老年疣医学上称为脂溢性角化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皮肤肿瘤。据统计,在25~30岁这个年龄组的脂溢性角化发病率为12%,但是到了50岁后,则高达80%~100%,说明年龄因素与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虽然多见于头面等暴露部位,但躯干四肢均可发生。皮疹开始为色素沉着斑,逐渐变成褐色或色丘疹,多为圆形或近圆形,表面粗糙,或有小乳头样突起。皮疹逐渐增生长大,颜色可以加深成深褐色或黑色,表面有油腻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数目增多,没有传染性。怎么区别扁平疣和脂溢性角化?两种疾病的确有很多共同点:都好发于面部及手背,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肤色或褐色,一般不痛不痒。临床上也会有各自特点:扁平疣的基本损害是丘疹,也就是高出皮肤的局限性损害,脂溢性角化早期为斑疹,看得见而摸不到,时间长了渐隆起,表面还有小颗粒,华山医院周茂恒教授称之为“丘丘”;扁平疣小巧玲珑,常芝麻至米粒大小,脂溢性角化则有更大扩展空间;扁平疣表面较光滑,且有光泽,脂溢性角化显示了岁月的深沉,表面可有油腻性痂皮,许多手痒党喜欢将其剥掉,但没多久又长回来了;扁平疣常有病毒感染的特点,如传染性和同形反应,有时突然爆发后又迅速消退,和人体免疫状态有关。脂溢性角化则属于波澜不惊的老顽固,不给点颜色不会自然消失,万一躯干部突然出现大量老年斑,那要警惕内脏肿瘤可能。扁平疣形态更多变,有时会和其兄弟寻常疣等相伴,或互相转化。扁平疣也会捉迷藏病毒疣(HPV)为啥会百变HPV引起的病毒疣,和哪些病容易混淆?手背扁平疣对于非典型的皮损,尤其缺少进一步信息时,连皮肤科医生都难以鉴别,单凭肉眼容易出现误诊。病理检查当然更清楚,但能不切尽量不切,再小的刀也是有创的。因此借助一些辅助检测手段,比如皮肤镜检查,更方便快捷。扁平疣:皮肤镜下可见亮褐色背景上散在红色点状出血。脂溢性角化病:皮肤镜下可见皮损呈深褐色,边界清楚,疣状外观,多发的裂隙样结构组成“脑回样”外观,可见粉刺样开口和粟丘疹样囊肿,散在的发夹样、环状、点状血管。扁平疣有很多治疗手段,根据部位、年龄、数目等综合考虑,选择口服外用、物理治疗、手术、中医药等,虽然慢性些,但时间会解决它。扁平疣怎么来的,该怎么去?脂溢性角化病没啥针对性药物,岁月会纵容它。外用维A酸类只能控制或改善些,真的想去除还是以激光为主,较大皮损需要手术。黑的白的红的,都是皮肤老化表现!老年斑上长了病毒疣!日光性角化病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18日719
0
2
-
什么是皮肤光老化?
齐淑贞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25日75
0
1
-
20多岁长了“老年斑”,是误诊吗?
一些年轻的朋友被诊断出“老年斑”后,一部分人会怀疑是误诊,另一部分人则会感到沮丧,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会长老年斑,是皮肤衰老的太快吗?实际上,老年斑的学名叫做脂溢性角化症,它的形成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受遗传和日晒影响非常大。改善老年斑主要有两种方式,如果是平于皮肤表面的色素团块,可以采用超皮秒激光532nm的爆破模式对色素团进行爆破治疗;如果是凸起的老年斑,可以选择铒激光、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等剥脱性激光做气化剥脱。总的来说,加强防晒对预防老年斑有积极影响,同时早发现早治疗,眼不见为净。
钱琳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04日182
0
0
-
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一)
01雀斑发病年龄:3-5岁开始,随年龄增多,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机制:一项研究发现,编码促黑细胞受体的基因的某一部分出现变异,日晒诱发的情况下,雀斑患者的细胞突起(树枝部分)更粗大,生成的黑素颗粒也更大,使面部能看到,形成雀斑。【基因变异+日晒】https://www.lexcellence.com.tw/%E9%99%A4%E6%96%91%E5%A4%A7%E4%BD%9C%E6%88%B0-%E9%9B%80%E6%96%91%E7%AF%87/好发部位:只发生在暴露部位,面部,尤以鼻梁及脸颊最常见,也可见于颈、肩、前臂、手背、胸背、下肢等。颜色:数个至数百个,淡褐色至棕褐色米粒大小斑点,1-3mm,也可稍大。形态:圆、椭圆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孤立而不融合。春夏为重(随日晒强度变化),表现为数目多、体形大、颜色深。数目和累计范围可逐渐扩大,并相互融合。病理特征: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数正常,黑素颗粒增多(制造黑色素的活性上升,功能增强)。就如同肌肉健硕的体质一般,这些黑素细胞天然能在相同阳光当量照射下产生更多的黑色素,肉眼可见的色斑。治疗:已经出现的皮损可以彻底去除,注意防晒可以避免复发。02褐青色斑发病期:多16-40(25-35)岁,25%有家族史。颜色:黑灰褐色斑点位置:多数在颧,颞部,鼻梁处一般没有(和雀斑鉴别的主要特征),少数可在眼睑、鼻翼,绝大多数对称分布。形态:圆形、椭圆形,边界较清,也有融合,直径病理特征:真皮上部散在梭形黑素细胞,数量较少。发病机制:有遗传易感性,真皮中有先天性休眠或未激活的色素细胞(可能因为胚胎神经嵴细胞在迁移中未能通过表皮或真皮交界,而停留在真皮内),后天受到非特异性因素刺激时(紫外线、局部手套表达异常等)作用下,导致黑素细胞分化并产生黑色素。诱发因素有:暴晒、化妆品、性激素波动、慢性炎症等。虽然概率很小,激光、光子治疗也可能诱发。治疗:调Q、皮秒、超皮秒03太田痣发病期:约50%出生即有,其余多在1岁内发病,也有晚发或妊娠期间发病颜色形态:蓝黑、蓝灰色斑片,颜色均匀或网状,好发于单侧眶周、颧部、颞部及前额、鼻部,可累及同侧巩膜,偶有双侧发病;位置:累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走行分布的灰蓝色或褐青色斑片样色素沉着。同侧颞、颧、上下眼睑及颊部,鼓膜、眼、口腔、鼻腔等黏膜也可受累病理特征:黑素细胞(数量较多)、黑素颗粒位于真皮浅中层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有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胚胎发育时期,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动,未能通过真-表皮交界,停在真皮层,分泌黑素颗粒。治疗:约50%患者出生时即有,建议在1岁时开始治疗,3岁前完成。年龄越小,疗效越明显。因为年龄较小的患儿皮肤比较薄、软,黑色素分布的也较浅,再加上患儿身体代谢能力比较强,生命力比较旺盛,会加快黑色素的排出。如果年龄稍大、皮损颜色较深,则需要增加治疗次数。04伊藤痣发病期:约50%出生即有,大多数获得性出现在青春期前,很少成年后。颜色形态:淡青、灰蓝、褐青、至蓝黑色颜色均一的斑片,斑片中可出现散在斑点。位置:后锁骨、臂外侧神经区域,一侧肩、颈、锁骨上区、肩胛、上臂外侧,个别可发生双侧。病理特征:真皮网状层胶原纤维间散在梭形、树枝状、星形黑素细胞。(树突状黑素细胞随意地分散在真皮上部)发病机制:同样是神经嵴发育到神经皮肤单位的过程中黑素细胞迁移受阻所致。05蒙古斑发病期:90%以上黄色人种出生时可见,一般3-7岁自然消退位置:新生儿腰骶、臀部、后背,泛发者也可见于头面、掌趾、外生殖器形态:灰蓝或青色类圆形斑片,颜色均匀、边缘不规则,大小因人而异,单发或多发病理特征:真皮中下层胶原纤维间可见梭形黑素细胞,有较多黑色颗粒发病机制:同样是神经嵴发育到神经皮肤单位的过程中黑素细胞迁移受阻所致。特殊情况:如果蒙古斑中合并血管性疾病,要考虑色素血管斑痣性错构瘤病06咖啡斑发病期:多出生时、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出现,见于10%~20%正常人(随身体增大,皮损比例增大),也可作为潜在遗传性皮肤病的一个标志(尤其皮损多发时,提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位置:身体任何部位,主要非暴露部位形态:数毫米至数十厘米大小不等浅褐色斑,边界清楚,色泽均匀,单发或多发。病理特征:皮损处黑素细胞产生较多的黑色素小体,角质形成细胞内黑素小体增多。发病机制:皮损处黑素细胞产生较多黑素小体,角质形成细胞内黑素小体也较多补充:直径大于1.5cm、超过6个时,提示神经纤维瘤病可能治疗:通常需要治疗1-14次(说明个体差异很大,效果难以预测)07单纯性雀斑样痣发病期:幼年儿童位置:任何部位形态:片状单侧分布,针尖至米粒大小1-5mm斑点,棕-棕黑色,颜色均匀,一般不融合雀斑样痣 雀斑病理: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加,表皮突延长发病机制:推测由于基因突变使神经外胚层发育异常,使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数目及黑色素颗粒增多,日晒作用下,使表皮真皮交界处形成小的痣细胞巢。 雀斑样痣 斑痣08斑痣(又称斑点状黑子样痣)发病期:出生时或幼年发病,位置:好发于躯干,全身各处形态:咖啡斑样色素斑上出现颜色更深的斑疹、丘疹、结节或斑块(咖啡斑+雀斑样痣或色素痣的组合表现)病理:咖啡斑样皮损处表现为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及色素增加。斑疹、丘疹、结节处表现为交界痣、复合痣、皮内痣、蓝痣、Spitz痣等09脂溢性角化发病期:中老年人,男性多见位置:头面部、颈部常见,除手掌与足趾外身体的任何部位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表面粗糙或呈乳头状隆起的疣状表面,正常皮色-淡褐色-暗褐色-黑色,数目多少不等,数毫米至数厘米病理: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主要由基底样细胞构成,表皮内可见假性角囊肿、色素颗粒。10汗孔角化症发病期:家族性通常于20至40岁起病,散发性起病较晚位置:前臂和下肢远端的曝光部位形态:多发红褐色斑块及散在丘疹,直径5mm-20mm;部分皮损呈环形,边界清晰,可见细线状、隆起的角化性边缘病理:表皮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柱,即角质样板层,其下方的表皮内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皮突变平,真皮层可见显著的日光性弹力纤维变性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日光暴露、人工紫外线辐射等因素相关。免疫抑制剂、衰老等因素也可促发本病。家族性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散发性家族史阴性,但目前认为家族性和散发性均与甲羟戊酸通路基因的先天性杂合突变相关治疗:1、超脉冲CO2激光。2、调Q激光。3、外用10%浓度以上果酸或者0.05%以上浓度维A酸可以改善。11炎症性色色素沉着发病期:各种急性或慢性炎症后继发的色素沉着,好发于肤色较深人种位置:局限于原发炎症部位形态:色素沉着斑,表皮型呈褐色或黑褐色,真皮型表现为蓝灰色病理:表皮型表现为表皮中色素增加,真皮型表现为真皮浅层嗜黑素细胞增加。12黄褐斑发病期:中青年女性,男性也可发生,冬轻夏重位置:颧部和颞部,鼻、额、眶周、口周形态:褐色或深褐色斑片,蝶状或不规则分布病理: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乳头层可见嗜色素细胞13文身位置:不溶性的颜料颗粒较大,组织细胞不能吞噬,借助刀尖或针尖刺进真皮内,形成永久性色素图案形态:呈蓝色的靛蓝,红色的朱砂,绿色的络绿,黑色的碳末病理:真皮中上部可见色素颗粒,周围可见数量不等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或浆细胞14Becker痣又称色素性毛表皮痣,是一种皮肤错构瘤发病期:常见于青春期,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生时、儿童期开始发病,一般不会自行消退,随着生长发育会变化发展。位置:好发于肩胛部位,上臂、下肢少见亦可发生,一般单侧,也有双侧的报道,形态:界清、单侧、不规则的褐/棕色色素沉着斑,上可出现毛发,有病例仅有色素斑而无毛发生长病理: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及色素增加,可伴表皮增厚,皮突延长,真皮毛囊增多,立毛肌增生发病机制:有报道提示雄激素受体表达增加,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突变、雄激素刺激有关治疗:见“斑/痣”群,以“脱毛、去除色素、解决毛周角化”的治疗顺序和策略15蓝痣(三种类型,见“斑/痣”群)真皮黑素细胞形成的良性肿瘤发病期:儿童期及青春期,1/4可出现与中年人位置:50%手足伸侧,头颈部好发形态:普通蓝痣扁平或稍隆起的天蓝色或蓝黑色丘疹、结节或斑块,皮损境界清楚,表面光滑,直径通常小于1cm,多孤立,也可多发病理:真皮胶原纤维间可见梭形细胞,呈束状或弥漫分布,细胞长轴可与表皮平行排列,细胞只能可见大量色素颗粒。发病机制:一般来说真皮内的黑素细胞会在妊娠后期消失,但头皮、骶尾肢端伸侧会残留部分黑素细胞,这些部位最常发生蓝痣。治疗:当直径小于1cm,临床表现稳定,没有非典型性,位于典型部位的无需去除。【稳定时无需处理】当出现新发皮损、多发结节或斑块状损害可通过组织学检测评估【变化时需明确良恶性】不典型的细胞型蓝痣及色素性上皮性黑色素细胞瘤需彻底切除16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发病期:好发青年男性形态:境界清楚的红斑及色沉,混合呈红棕色,毛细血管扩张、色斑上可出现毛囊性丘疹及角栓;可能看到米糠状鳞屑。轻微瘙痒;位置:常对称发生于耳前、颈前和上颌区病理:基底层色素增加,毛囊漏斗扩大充以板层状角质栓,表皮轻度角化过度,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发病机制:侵犯毛囊的红斑色素沉着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自发突变;维生素A缺乏。治疗:治疗此病,比较漫长,可外用角质剥脱剂如尿素软膏、阿达帕林、维A酸类药膏及口服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不可以长期大剂量)改善,有条件的可考虑化学换肤术,如果酸、水杨酸等,也有不错的效果。强脉冲光涵盖红色和黑色靶色基的吸收光。严重者可口服异维A酸治疗,以促进角质剥脱,色素代谢。17瑞尔黑变病发病期:中年女性位置:面颈部,前额、颧部贴、颞部最明显,口周与下颌部常不被侵犯,偶可见上胸部形态:最初表现为局限在毛孔周围淡褐-紫褐色斑斑,排列成网点状,后逐渐融合为弥漫、片状、网状排列的色沉斑,上覆微细的粉状鳞屑,呈特征性粉尘样外观,边界不清,可伴毛囊性角化过度。数年后,皮损逐渐消退被轻微凹陷的皮肤萎缩取代。补充:部分初期轻度红斑,可伴瘙痒,消退后出现色沉病理:轻度角化过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较多黑色颗粒和噬黑素细胞发病机制:推测由于战争环境下长期使用低劣食品所致。与紫外线照射、劣质化妆品、染发剂等致敏性接触物有关。一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服用光敏性药物也可能导致该病。治疗:防晒、避免接触可疑致敏物是最重要治疗手段,补充A、B族维生素,口服或外用抗炎、抗氧化、去色素药物。
李军友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03日871
0
3
-
老年斑,防晒要趁早。
这是一家三口,本来最初过来是想给叔叔治疗一下老年斑,他的老年斑数量较多,凸起,比较明显。阿姨一看治疗过程很快,治疗效果也很好,老年斑即刻去除,立竿见影,也要求给她治疗一下。等二老治疗完,他们的女儿拍完VISIA一看,她颞部的色斑也是老年斑。图1、2是叔叔的老年斑照片,3、4、5、6是阿姨的老年斑照片,7、8、9是女儿的老年斑照片。一听也是老年斑,她心态立刻崩了,因为她才30多岁。很多人以为老年斑老年人才会长。其实不然,只是老年人好发多发,但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长。相反,很多年人,尤其是有老年斑家族史,又不注意防晒的,就会长得比较早,三四十岁就长老年斑的并不罕见,我还见过十几岁就长的呢。根绝老年斑的数量、颜色、是否凸起、能接受的创伤程度和恢复期,可以选择二氧化碳、调Q激光或光子嫩肤等不同的治疗方式。一家人相继完成了治疗,走之前买了瓶防晒霜,立志以后一定要好好防晒。脂溢性角化,俗称老年斑,又称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本病大多发生于40岁以后(少数人发病时间更早),好发于头皮、面部、躯干、上肢、手背等部位,但不累及掌、跖。开始为淡褐色斑疹或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略呈乳头瘤状,随年龄而增大,数目增多,直径1mm~1cm,或数厘米,境界清楚,表面呈乳头瘤样,表面有油腻性痂,痂容易刮除。有些损害色素沉着可非常显著,呈深棕色或黑色,陈旧性损害的颜色变异很大,可呈正常皮色、淡褐色、暗褐色或黑色。本病可以单发,但通常多发,多无自觉症状,偶有痒感。皮损发展缓慢,极少恶变。激光、冷冻等治疗可以去除。
王芳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06日293
0
0
-
脂溢性角化,俗称老年斑,又称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
这位60多岁的大叔,一直以来皮肤很好,近年发现两侧颞部、颊部出现很多褐色斑点,数量逐渐增多,颜色逐渐加深,有的甚至凸起,表面粗糙,洗脸时偶尔碰到很不舒服。所以来找我问问是什么东西,能不能去掉。其实这是本病大多发生于40岁以后(少数人发病时间更早),好发于头皮、面部、躯干、上肢、手背等部位,但不累及掌、跖。开始为淡褐色斑疹或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略呈乳头瘤状,随年龄而增大,数目增多,直径1mm~1cm,或数厘米,境界清楚,表面呈乳头瘤样,表面有油腻性痂,痂容易刮除。有些损害色素沉着可非常显著,呈深棕色或黑色,陈旧性损害的颜色变异很大,可呈正常皮色、淡褐色、暗褐色或黑色。本病可以单发,但通常多发,多无自觉症状,偶有痒感。皮损发展缓慢,极少恶变。我给他局部外敷麻药,以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感。过程还是很快的,十来分钟就完成了全面部数十个老年斑的治疗。治疗后即刻表皮是破损的,局部外涂抗生素药膏,避免感染,结痂后就可以洗脸了,小心不要把痂皮提前碰掉。结痂脱落后,可能暂时局部皮肤颜色还不能与周围皮肤完全一致,一般慢慢可以逐渐恢复,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严格防晒,防晒不仅预防创伤后色素沉着,更重要的是,预防老年斑的新发、复发,因为日晒是老年斑的重要病因之一。图1、2是脂溢性角化(老年斑)的VISIA肉眼下图片,3、4是VISIA棕色斑模式下的图片,5、6、7、8、9是治疗前后即刻对比照片。
王芳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06日1543
0
0
-
老年斑
权哲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0月29日125
0
0
-
手背老年斑。
老年斑其实不仅发生于面部,手背、手臂也是好发部位,注意到没有,这些都是暴露部位,所以老年斑与紫外线关系密切,要想预防老年斑,防晒必不可少。由于不注意防晒,很多中年人甚至青年人都有老年斑了。 下图为一位中年人的手背老年斑,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剥脱治疗掉恢复全过程及治疗前后效果对比。有了老年斑不要慌,光电治疗是完全可以达到理想效果的。
王芳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0月22日192
0
0
-
液氮冷冻治疗——让私处皮肤“冷静”一会儿
冷冻疗法是应用深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其坏死或诱发生物效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皮肤科常用的制冷剂为液氮,温度可达-196℃,通过极速的冷冻杀死病区细胞,使病区得到正常的恢复一.为何喜欢用液态氮做冷冻剂? 因为液氮具有以下优点: 1.它的制冷温度低,低到零下196℃,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目标组织造成较大的破坏作用; 2.它没有毒性,也没有刺激性或腐蚀性; 3.它不是易燃易爆的物质; 4.价格便宜,存储方便,使用也方便; 5.化学性质稳定;6.能保持病损部位的生理功能,损伤小,基本不会留有疤痕;7.适应范围广泛。 二.冷冻液氮的作用机制是? 可能有人会说,就是把组织冻死嘛。这话有道理,可怎么个冻死法呢。 采用冷喷器或探针给予液氮冷冻可在30s内达到-25℃至-50℃。有效去除恶性病变通常需要更低的温度(-40℃至-50℃),而去除癌前及良性病变时需稍高温度(-20℃至-30℃)。损伤的机制包括对细胞冷冻的直接效应、渗透压改变、血管瘀滞的发生。快速冷冻-缓慢融化的过程可导致更多的组织损伤,此即所谓“冻-融周期”(freeze-thawcycles)。 引起免疫反应;应用冷冻治疗疣、恶性肿瘤时,可致抗原释放和多种细胞因子形成,而使远处损害消退。液氮的沸点为-195.6℃。当组织冷却时,可通过细胞内冰晶形成、血管血栓形成及阈值、电解质及毒素的释放而造成损伤。冷冻手术既可通过开放式喷雾技术完成,亦可通过直接应用浸棒或冷却探头来完成。开放式喷雾传递热量更快,对组织的损害更大;使用探针时,用压力或润滑凝胶可加快冷冻时间。破坏恶性细胞需要-60℃的最终组织温度。为治疗黑素瘤以外的恶性病变,医生应采用间歇性喷洒,以允许冰球向深处渗透,甚至深达10mm。冰球可视为冷冻破坏的组织总量,应发生与切除过程所去除的相同数量的组织破坏,不分需在冷冻前进行减瘤。恶性病变每次冷冻之间的总解冻时间应在冰球底部达到足够温度后至少90s,因为缓慢解冻会增加周围组织中毒性电解质水平的浓度。较短的解冻时间与恶性肿瘤细胞的不完全根除相关。 三.哪些病适合冷冻治疗?1.各类疣:如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等。对寻常疣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但是多数需反复多次治疗。2.皮肤良性赘生物:如疣状痣、毛发上皮瘤、结节硬化症、皮脂腺瘤、汗孔角化症、脂溢性角化症等,冷冻治疗不但有效还能达到很好的美容效果。3.炎症性增生性疾病:如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疥疮结节、慢性湿疹、肥厚性扁平苔藓、增殖性红斑狼疮、皮肤淀粉样变、环状肉芽肿等等。4.其他:如小的丘疹性瘢痕增生等均可尝试。 5.除了良性病变外,一些恶性皮肤肿瘤也是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的。 比如阴囊paget病,基底细胞癌。还有就癌前病变,包括鲍温病、光线性角化、粘膜白斑等。 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或者不愿意手术的病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四.哪些病不适合冷冻治疗?以下人群不太适合做冷冻:1.冷球蛋白血症2.雷诺氏症3.严重的冰冷性荨麻疹4.糖尿病伴有下肢血液循环障碍患者5.年老、体弱,对冷冻不能耐受者 五.冷冻治疗设备与技术冷冻手术设备包括浸棒(dipstick)、液氮喷雾器、冷冻探针 5.1 浸棒浸棒即指以棉/合成纤维为探头的涂药工具,如:棉签(下述均简称“棉签”)。棉签伸入液氮蘸取后,直接应用于皮损。当需要更高的治疗准确度时,可将棉签头抟紧或抟呈适当尺寸。该方法足以实现充足的冷冻深度以治疗非恶性皮肤病变,如日光性角化、血管瘤、传染性软疣、疣等。治疗技术的选择基于医生的偏好、临床资源可获取行、皮损的尺寸与定位。采用该治疗技术时需用钢制器皿承装液氮,需注意使用该设备时需保持器皿盖子不可拧紧,以避免爆炸发生。 5.2 冷喷器冷喷器可通过多种喷头产生细喷雾直接作用于皮损。开放性冷喷技术可用于治疗多发性、浅表性、不规则性皮损,以及局限屈侧体表皮损。适应症包括日光性角化症、脂溢性角化、囊肿型痤疮、疣、角化棘皮瘤、肿瘤等。冷喷器治疗时,在距离目标1-2cm处,垂直于体表喷射。 依据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喷射模式,如较大皮损者或需漆刷或螺旋式喷射。 冷冻轰击技术(cryoblasttechnique)可用于治疗较厚、角化过度性皮损。采用冷冻轰击技术时,去除硬质冷喷器的标准喷头,在1-2s内脉冲式轰击治疗目标直至所需冰球形成。 [A传统的低温喷雾技术,典型细喷雾模式;B移除喷嘴后,产生更大的喷雾模式;C调整角度突出较大的喷雾模式]限制喷射技术(confinedspraytechnique)尤其适用于治疗敏感区或当治疗目标紧邻周边结构时。医生可采用一次性耳镜或折叠便签作为防护罩。 “时控点”冷冻技术(timedspot-freezetechnique)为冷冻手术治疗提供了标准化。冷冻时间基于皮肤厚度、血管分布、组织类型及皮损特征。采用冷喷器,可匹配多种冷喷头,进行治疗。冷喷头置于距离皮肤表面1-2cm处,对准皮损中心。按下冷喷器开关,释放液氮直至冰球包绕皮损及预期边缘(良性病变常需1-2mm,癌前期病变需2-3mm,恶性病变需4-5mm)。该预期冷冻边缘可以确保充足的冷冻深度,在4-5mm深处达到-50℃。当实现预期冷冻边缘后,应持续给予冷喷以维持该边界至足够的冷冻时间。冷冻维持时间依皮损类型而异(5-30s不等).所需>1次冻融周期,给予第2循环治疗时需完全融化(通常1-2min)。该技术可用于治疗≤2cm的皮损。5.3 冷冻探针冷冻探针技术(cryoprobetechnique)即指冷冻金属探头直接作用于皮损处。冷冻探针可用于平坦皮肤表面处(面部、眼睑),或当可能冷喷过度累及周边敏感结构时。常规采用凝胶介质以介导皮肤与探头接触。 六.冷冻液氮治疗如何操作? 冷冻的操作比较简单,有冷冻喷枪。 主要还是用棉签浸泡液氮冷冻的传统方法。 冷冻前,对于比较怕痛的盆友来说,是可以用外敷麻醉药的,甚至可以局部注射麻药。 根据我的经验来说,就算是外用麻药敷,冷冻的时候还是比较能够感觉到疼痛的。 所以因冷冻而哭泣的朋友也有不少,话说,我自己也接受过冷冻。 冷冻之后,组织会马上变白,过一会儿又会恢复正常皮肤颜色,这个叫一次冻融循环。 通常来说,对于比较厚的,特别是甲周、或脚底板的病变,需要多一点的冻融循环。 对于比较小的皮损,可以冻的程度轻一点。 大的结节性皮损,如果是角质明显增厚,为了提高冷冻效果,可以考虑将角质削薄一点,这样效果肯定会更好一点。 冷冻一般都是需要多次治疗的,一次往往不够。 顽固一点的,得五六次以上。这一点跟激光不一样,激光通常一次搞定。 冷冻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出现大小不同的水疱,冻的比较深的会出血泡。 这个水疱,可以在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去抽吸。但是疱壁不要撕掉,起到保护作用,等2-3周后愈合了,会自己脱落的。 也有的人说,自己多次冷冻,但是效果都不好。 七、冷冻治疗的健康指导1、冷冻前:局部不要涂抹任何药物,显露正常肤色,利于操作者判断。2、冷冻时:2.1虽然有轻微的局部疼痛感,但冷冻疗法通常不需要局部麻醉,因1个冻融周期通常只需要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具体操作时间取决于病变的大小和厚度;2.2液氮冷冻后的皮肤会变白,需要一到两分钟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皮肤温度和颜色,操作者判断后也会在皮肤解冻后重复治疗过程。3、冷冻后:1)冷冻部位无需涂药及包扎;2)治疗部位24小时内不宜碰水;3)冷冻后局部组织可能会出现疼痛、水肿、渗出,持续5-10天;4)足部冷冻的患者,尽量减少走路,下肢抬高以利回流,可减轻疼痛、肿胀;5)冷冻后局部出现(出血性)水疱为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6)若水疱较大,直径>1.5cm,或患者感觉疼痛、胀痛剧烈、发生感染等不适,可来院就诊,必要时予以抽取疱液,但务必保留疱壁;7)若(出血性)水疱破损,可局部外涂龙胆紫(俗称紫药水)帮助收敛伤口;8)痂皮脱落(此过程需3~4周)后及时来院继续冷冻治疗,直至根治恢复正常皮肤;9)要仔细遵循所有的指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结果和最小的痛苦。 八.冷冻效果不好的原因,通常有: 1.冷冻的程度不够,大一点、厚一点的皮损,冻的时候是要狠一点的。否则效果肯定不好; 2.尽可能在冷冻前将角质层去薄一点,这样效果也会更好一点; 3.冷冻的次数不够。大一点皮损,通常都是要多次冷冻才可以的。 4.两次冷冻之间间隔时间太久。一般建议早期2周左右冻一次。 根据具体情况,甚至还可以缩短到7天冷冻一次。如果冻一次,隔一两个月,那么效果肯定欠佳。 5.不良反应①疼痛:冷冻治疗后1~2天内局部有疼痛感,尤以1~2小时内明显,这是正常反应,若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②水肿:解冻后局部开始出现水肿,24小时达到高峰,3~4天水肿开始消退,水肿明显者可遵医嘱用糖皮质激素类霜剂外用。③水疱:冷冻时间较长者,术后2~3小时局部可出现水疱或大疱,小水疱可待其自然吸收,大水疱需及时去医院治疗。④感染:较少见,常由术后形成的水疱破溃,不注意清洁卫生继发感染所致。⑤色素异常:冷冻形成的炎症消退后,部分患者可继发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一般数月后可自行消退。 6.注意事项①每个皮损部位治疗2~3次,时间约为30秒的“冻蚀-解冻”的循环操作,每次治疗间隔1-2周。②术后创面保持清洁、干燥,以防止继发性感染。③结痂后不要强行撕扯,要待其自然脱落。④结痂脱落后尽量避免日晒,防止皮肤色素沉着。
陈善闻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29日750
0
1
-
扁平疣和老年斑一样吗?
柯友辉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27日78
0
0
老年斑相关科普号

陶以成医生的科普号
陶以成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皮肤科
3800粉丝18.2万阅读

刘磊医生的科普号
刘磊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美容整形烧伤中心
104粉丝24.2万阅读

徐薇医生的科普号
徐薇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整形科
2247粉丝6.5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北京地坛医院 皮肤性病科
痣 177票
hpv感染 148票
尖锐湿疣 108票
擅长:各种性传播疾病,如高低危HPV感染(包括尖锐湿疣 ,宫颈外阴相关病变,如HSIL和LSIL等) ,尤其复杂难治及巨大尖锐湿疣,梅毒(包括妊娠梅毒)、生殖器疱疹、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职业暴露后的评估、艾滋病、性病心理问题等,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如皮肤结核、皮肤真菌、病毒性皮肤病等),皮肤肿瘤(包括良性、恶性皮肤肿瘤)等。常见皮肤病,美容皮肤学,尤其皮肤外科学,包括浅表肿物切除术(如色素痣,皮肤纤维瘤,表皮囊肿等),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切除与修复,微创腋臭根治术等; -
推荐热度4.7彭洋 副主任医师航天中心医院 皮肤科
皮肤肿瘤 130票
痣 5票
扁平疣 3票
擅长:皮肤手术,成人及儿童皮肤病,痤疮,痣(包括甲母痣),黑色素瘤,汗管瘤,睑黄瘤(疣),银屑病,白癜风,脱发,血管瘤,天疱疮,激光美容,疤痕修复。 -
推荐热度4.7赵建红 主治医师西京医院 皮肤科
黑色素瘤 92票
皮肤肿瘤 81票
痣 69票
擅长:1、黑素瘤、表皮囊肿,脂肪瘤,基底细胞癌,鳞癌等皮肤良、恶性肿瘤的切除及其创面的美容修复 2、甲部病变的手术治疗,包括炎症疾病的病理检查,嵌甲的甲沟重建,挂线治疗,钳形甲的手术矫正。良、恶性甲部肿瘤的切除手术及手术后缺损的修复治疗,如甲下血管球瘤,甲下外生骨疣,甲乳头瘤病,鲍温病,鳞癌,纵行黑甲等,尤其是甲下黑素瘤等。 3、疤痕疙瘩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