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主动脉夹层,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
没有哪一种疾病,能像主动脉夹层那样,令患者、家属和医生都痛苦不堪。 ——Dr. NiubisilaShao 前不久,和病友们聊起他们住院时的感受,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七嘴八舌的就说开了。归纳起来一个主题,发病的时候痛,住监护室的时候痛,到了病房还是痛,有人出院之后还痛了好久。说起这个痛,不妨来看看我们的一个病人吧。患者视角 发病的时候是晚上8点多,我在和几个朋友喝酒。突然感到一阵撕心裂肺的疼,感觉后背像火烧一样,身体里像是有什么东西被人使劲的撕开来。我跟老婆说,好像不对劲,背疼的要命。老婆问是不是肾结石发了?两年前发过一次肾结石,也是钻心的疼。但这一次比上次要厉害很多,我说赶紧打车去医院吧。 到了县医院,医生给我量了血压,竟然有两百多,自己也吓了一跳,两年前体检发现血压高,一直没在意,也没吃药,没想到这次竟这么高。这时候我疼的已经有点受不了了,恳求医生能不能先打针止疼针。医生没有同意,让我先做一个CT检查。 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值班的医生放下诊室的其他两个病人没管,亲自带着我去做CT。做完检查把我推回急诊室,医生给我打了一针止痛针,还输液了,说是要降血压。 老婆被医生喊出去谈话了,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回来的时候老婆眼睛红红的。我这个时候疼痛已经好了一点,问她怎么回事。老婆说医生讲是血管破了,县里治不了,要赶紧往南京送。 搬上救护车的时候他们不许我起身,如临大敌似的4个人把我抬了上去。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也没有人说话。说实话,这个时候我是有点害怕的,但很快,我就睡着了。 从县城到南京要2个小时的车程,我在车上迷迷糊糊的,时醒时睡,倒也不怎么疼,可能是止痛针发挥了作用。 到了南京,一下车就有医生迎上来,我被送到了抢救室,一群人扑上来,往我身上夹这个,套那个的。抢救室很吵,人来人往的,机器的各种声音也很嘈杂。我感觉心里有点烦躁,嗓子里好像有个东西,想吐出来,却怎么也吐不出来。 老婆被医生叫到门口谈话去了,我有点口渴,想喊个人来帮我倒点水。大家都在忙,没有人理我。我又使劲喊了一嗓子,这次来了一个护士。护士很温柔的和我说,你不能喝水,马上可能就要手术了。 这时候旁边床突然忙乱起来,好多人都冲了过去,护士也跑过去帮忙。好像听见有人说,破了,没救了。没一会儿,那个人就被拖走了。这时候我是真的害怕了,感觉全身有点发冷。同时,我感觉后背又开始疼了。 老婆回来,跟我说马上就要动手术了。很快就有人来推床,我被送进手术室。家属不允许跟进来,我好像看见老婆站在门口擦眼泪。 虽然是半夜,手术室里倒是灯火通明,好多人在忙碌着。很快有个医生拿个罩子扣在我脸上,让我大口吸气。我照着他的话做了,很快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再醒过来的时候,我嘴里插着管子说不出话来,手脚也被捆了起来,动也不能动。嘴里插着一根管子,不好喘气,特别难受。我想把管子拔掉,又不能说话,就用手敲床栏,想引起他们的注意。一会儿一个护士过来了,她先问我是不是口渴,我摇摇头。又问我是不是想小便,我还是摇摇头。我有点急,手奋力的想往嘴那边够过去。然后她就问我是不是嘴巴里管子难受,我边点头边拼命把管子往外吐,这时候护士立刻用手按住我嘴巴里的管子,大声说:“这个管子是帮助你呼吸的,不能吐,很重要!”很快又来了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他也按住我,又大声喊了句什么,再然后我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这次醒过来感觉稍微好一点,我也没有乱动,我知道手术做完了,我是在重症监护室,便老老实实的躺在那里。后来有医生过来,让我好好喘气,然后把我喉咙里的管子拔掉了。感觉好累,可没多久医生又过来让我咳嗽。我使劲的咳,带着伤口一阵阵疼,但他们还是逼着我咳嗽,说咳不出来可能就要把管子插回去。我害怕极了,拼命的咳嗽。咳不出来会有护士过来劈里啪啦地拍背,有时候还会按喉咙,说是要刺激一下。虽然拍背和按喉咙让人很不舒服,但确实帮我咳出了不少浓痰,里面都灰灰的。有一次实在咳不动,结果护士用一根管子从鼻孔插进去使劲吸,那种酸爽,体验过的人都不会想第二次。 那天有个小伙子走过来,说要给我换药。他把我伤口上盖的纱布揭开的时候,也没事先说一声,毫无准备,疼的我倒吸一口凉气。然后他用一把钳子夹住几个棉球,蘸了冰冷的消毒水在口子上抹来抹去,感觉好几次钳子尖戳到刀口上了,火辣辣的疼。后面也是又挤又按,我咬着牙没喊出声。医生说一定要使劲把口子里的水弄出来,要不口子长不好,让我一定忍忍。换药的时候虽然疼,但比起发病时候的那种疼法,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又不知道过了几天,医生过来告诉我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在监护室每天只有下午可以和家里人通过视频说两分钟话,现在终于可以一家人在一起了。到了病房医生护士还是叫我多咳嗽,还让我带着管子下地活动。走路的时候管子拽在那里,也是一阵阵的疼。但医生护士说多活动有利于恢复,所以老婆每天都把我拖下来走两步。 那天早上查房,医生告诉我可以出院了。终于可以回家了,真是让人高兴。回想在医院的这些日子,痛苦不堪,绝对不会想再来一次。医生告诉我们远端的血管还是有问题的,一定要控制好血压。回家就要买个血压计,天天量血压。家属视角 那天晚上我丈夫发病的时候,我看他疼的满头大汗,心里着急的要死。刚送到医院的时候还没有诊断清楚,医生也不给用止痛药,我只能干着急。后来医生带我们去做CT,告诉我们是主动脉夹层,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他们没有能力处理这种疾病,必须要转诊。下了病危,而且告知我们转运路上有非常高的风险。我一脸懵,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机械的点头,签字,跟着一路提心吊胆往省城医院赶。 到医院快12点了。刚到医院,医生就告诉我必须马上做手术,然后跟我交代了一大堆手术的风险。说实话我没怎么听懂,也听不进去,就想着能快点做手术。医生让交10万块钱,才能安排手术。这深更半夜到哪里凑这10万块现金呢?慌里慌张的打了几个电话,凑了8万块钱。好在医生说8万就先手术吧,剩下的钱白天继续凑。 很快就有人过来把我丈夫推走了,我只能跟到手术室门口。在门口我转过身抹眼泪,怕被他看到。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老家的人得到消息,也赶了过来,不停安慰我,陪着我一起等待手术结束。我中间迷迷糊糊好像也睡着了,做了个梦,丈夫的手术很成功,做完手术吵着要喝可乐,还要冰的。都不知道这一夜是怎么熬过来的。天很快亮了,人也开始多了起来。大概8点钟的样子,好不容易手术下来了,也不给看,就说手术挺顺利的。 当天下午,有一个医生给我们打电话,说了一下病情,告诉我们人已经醒了,但会乱动,他们又用药给他睡觉了。第二天给我们通视频的时候,发现他的手脚都被捆着,医生说是为了防止他乱动把身上的管子弄掉了。视频的时候他是醒着的,能听懂话,能点头,但嘴里有个管子,不好说话。我让他好好配合,争取早点出来,娃很懂事,让他不要担心,他使劲点点头。 在监护室一呆就是好几天,疫情管控,也不让探视,就每天下午通过视频看一下,我们在外面内心着急的很,整天坐立不安。我们想做点什么,但好像也什么都做不了。后来给医生护士订了一点奶茶,每个杯子上面贴了一个小纸条,写着谢谢你们,辛苦了!后来监护室的一个主任出来说让我们不要订奶茶了,说她最近喝奶茶都长胖了。我们懂她的意思,不想让我们多花钱,但好像我们也只能这样表达一下我们的感激,我们是真心的感谢。 那天通知我们可以转病房了,大家都很高兴。到了病房医生护士让我督促他多咳嗽,还让我扶着他下地活动,说不能护疼。他一动刀口就疼的厉害,每次坐起来或者躺下去的时候我都要扶着。现在医院只给留一个家属陪护,他是个200斤的大胖子,我真是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一天下来腰酸胳膊疼。走路的时候,他身上有个管子拽在那里,看着他呲牙咧嘴的,心里也是一阵阵的疼。但医生护士都说多活动有利于恢复,所以每天都要把他拖下来走两步。 终于可以出院了,我俩都很高兴。出院那天和医生护士们合影,这张照片我们要一直留着,他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医生视角 我觉得最近要去烧烧香,连续几个夜班都收了两个以上的夹层,护士们都喊我夹层小王子。今天夜班,又连着接了两个电话,要来两个夹层。 快11点的时候,急诊室的电话来了,有一个夹层病人已经到了。赶紧下去,到了急诊室,病人是个60多岁的男性,疼了有10小时,当地做了CTA是A型主动脉夹层。这是必须要急诊手术的,和家属简单沟通了一下手术的风险和费用,家里有点犹豫,主要是凑不出钱。 这个时候另一个夹层也到了。40多岁的男性,在当地只做了普通CT,我抽不出身,便让急诊的医生去陪着做一下CT。之前也有过病人在做CT的时候夹层破了,所以现在所有的夹层病人做检查都要医生陪同。 结果出来了,也是个A型夹层,我把家属拉到门口沟通。这时候旁边床的护士大喊,医生过来一下。我冲过去,病人头歪在一边,心电图一条直线了,边上的人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按了5分钟,一点反应没有。“应该是破了,没的救了。”我和家属简单说了一下,家属是苏北的,一看就是老实人,也没多大反应,说联系车子准备拖回去。 我又回去和家属继续沟通,家里很积极,就是一时费用凑不出来。很多时候为了费用的问题要纠结半天。夹层手术费用高,风险大,确实普通老百姓很难一下子凑出10万块钱,尤其这深更半夜的。但我们也很难办。不救吧,于心不忍,也有悖救死扶伤的理念。救吧,做完手术交不上钱,天天催费,家属变脸死活不交钱的也有,后面欠费了,医院的板子还要打在医生身上。 过了一会儿家属过来说凑了8万块钱,我又打电话请示主任,主任说急诊做吧。 手术室的人早就在医院等了,之前群里通知来两个夹层,他们就提前过来了。我通知他们开始准备,然后又找家属确认了一下。那边在麻醉,这边我还要安排人写病历,开医嘱,找家属签字。 趁着还没上台,赶紧从柜子里拿出一碗方便面和一罐红牛,这都是平时储备好的,一个月7,8台夹层,不备点东西扛不住啊。把面泡上,端起红牛喝了一大口,这玩意儿提神的很,后半夜就靠它了。 不一会儿面也好了,掀开盖子,一股子香气溢了出来。每天最满足的也就这个时候了。 还没吃两口,手术室来电话,说麻好了,让赶紧去手术。我低声嘟囔了一句,平时也没见这帮兔崽子搞这么麻溜!再扒拉两口面条,把红牛喝完,用手背一抹嘴,下去开刀吧。 经过厕所,我停了一下,转身冲进厕所。上了台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来,好的5-6个小时,遇上不顺利的,10个小时都是少的。冲进厕所方便一下,各方面准备好,精神抖擞上台去。 今天我是二助,先带着研究生消毒、铺单子。手术室里的护士没好气的对我说,这周已经第三次被你从家里喊来医院了。我低头哈腰的赶紧赔不是,这些护士别看年纪不大,很小就工作了,资格老,见面了得喊老师,伺候好了,要不给你小鞋穿。 很快两位主任也上台了,开始有条不紊的手术。我上了20几台了,流程熟悉的很,跟着主任们拉钩,吸血,偶尔打个结,还挺兴奋的。很快到了关键步骤,需要停循环,房间温度要降到20度。主任需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血管吻合好,时间太长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脑部出现大的并发症。这个时候整个手术室是鸦雀无声的,主任全神贯注的进行吻合,其他人紧张的配合。 很快吻合好了,温度也开始提升。我瞥了一下钟,已经三点多了。这时候兴奋头已经过去了,有点瞌睡了。可是瞌睡了也没办法,不可能让你下去睡觉的。主刀和一助肯定是全神贯注不会瞌睡的,二助,三助有时候没啥可干的,到了下半夜就会忍不住打瞌睡,站在那里不停的点头。有一次被主任发现了,用镊子柄敲手,敲一下一个激灵就醒了。至于为什么用镊子柄,主任说是因为怕把头子损坏了,一个镊子大几千,舍不得。在台上经常是各种难受,想上厕所,得憋着;肚子饿了,得忍着;困了乏了,熬不住了还得挨揍。别说这些状况了,有时候裤子掉了都不敢拎起来,怕影响手术。 好容易大工程做完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止血。大主任这时候拍拍屁股下去了,副主任带着我们两个继续干。在革命的早期阶段,听前辈们讲上半场换血管,下半场止血是常有的事情。整个手术动辄10个小时以上,一半时间在止血。现在技术进步了,手术进程加快,止血时间也大大减少,但偶尔也会遇到凝血功能不好的病人,那个止血是让人十分头大的,每个针眼都在渗血,人工血管上像冒汗一样。运气不好的时候,穿钢丝8个眼,每个眼都在渗血,止的人想哭。 这个病人也不太好止血,用了一堆止血药,血小板、冷沉淀要了一波,好容易关胸送监护室,我也遛进旁边的值班室躺一会儿。下铺已经没有位置了,主任睡着,我只能爬上去,眯一会儿也是好的。 突然一阵砰砰砰的敲门,外面有人喊,赶紧来看一下,夹层病人引流多。我猛地惊醒,感觉心砰砰乱跳。赶紧爬下来,冲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不到1小时的时间,引流瓶里已经有300ml鲜红色的液体了。引流多预示着体内可能还有出血,有时候是需要紧急再次开进去止血的。赶紧请示副主任,指示我领血和血小板,再用上止血药,继续观察。 开,还是不开,一直都是心外科的一个难题,我总怀疑很多心外科医生头发少是因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挠头过多造成的。下完医嘱,我就搬个凳子坐在床边,不停的把瓶子拎起来看看。好在下一个小时只出了100ml,血压也挺稳定,估计是顶住了。 终于不出血了,情况也稳定,长长吁口气,可以躺一会儿了。接下来交给监护室的同事们去忙活了。手术后病人会出现各种状况,有的肺不好,呼吸机支持条件不断增加,甚至需要上ECMO。有的肾不好,没有小便,可能需要上血滤。有的肝脏衰竭,需要做血浆置换。这都是监护室医生需要关注的事情,所以说心外科需要的是一个强大的团队。 小眯了一会儿,中午被饿醒了。值班室桌上有包子,也不管是谁的,抓起一个就咬。随便填点肚子,还要去监护室转转,上级医生很严格,要求我们随时汇报病人的情况。 才进去,护士就喊我了,快过来,你们的病人乱动!帮我按一下。好家伙,即使被绑上了,一只手还是顽强的往嘴那边够,劲还不小。我赶紧上去帮忙按住,让他们推点镇静药。 我们最怕这种躁动的病人了,有时候是麻醉没醒透,有时候是脑子出了问题。烦躁的病人,打人,踢人的都有。几乎每个监护室的医护人员都经历过被病人辱骂或者剧烈的肢体接触,很委屈,委屈完了还得给他治疗,还要笑脸相迎。 第二天这个病人完全清醒了,顺利拔掉了气管插管。那天下午去监护室看他,居然问我能不能喝点冰可乐,要求还不少。在监护室经过一系列的治疗,这个病人终于转到普通病房。病人有点怕疼,不敢动,给他加了镇痛泵,让家属帮着拍背,拎着引流瓶下床活动。 到了出院的那天,家属喊医生护士一起拍个照片。主任和副主任这种时候一般是找不到人的,我作为最高级别的医生站在了C位。虽然不是我亲手做的手术,但从病人入院到出院都是我在管,我觉得他的康复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所以心安理得的站在最中间,比了一个耶! 主动脉夹层,病人痛苦,家属煎熬,医生头疼。珍爱生命,远离高血压,远离主动脉夹层。 ——Dr. NiubisilaShao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邵峻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2月06日65
0
0
-
突发胸腹部疼痛,原来是主动脉壁间血肿在“作祟”
今天,一位患者的亲友向我咨询,最初医院怀疑主动脉夹层(A型),把增强CT发给我看看。我看过图像过,认为不是主动脉夹层,而是主动脉壁间血肿,伴穿透性溃疡。因为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建议加强药物治疗,把血压的
张步升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18日91
1
4
-
主动脉也会“溃疡”
说起溃疡,人们常常想起胃溃疡、口腔溃疡等,这类疾病经过治疗后通常很快愈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主动脉也有溃疡。早期无明显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导致动脉穿孔,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什么是主动脉溃疡?又称主动脉
熊国祚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16日65
0
0
-
主动脉夹层是十分凶险的疾病,剧烈疼痛是首要症状,一旦破裂就危及生命。
刘鑫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26日59
0
0
-
控制好血压,减少主动脉夹层 -记42岁主动脉夹层死亡一例
这周属于死神,连着会诊三个病人都回天乏术。病例一,老年男性,胸痛入抢救室,既往已知主动脉弓部瘤,CT一看,中量心包积液,纵隔组织间隙模糊,小弯侧弓部瘤考虑局部已破裂,患方无手术意愿,后死亡。病例二,老
杨明烽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15日165
0
0
-
从主动脉溃疡发展而来的主动脉夹层,累及腹部内脏分支动脉。
冯睿-血管外科国之名医2022年09月22日158
1
3
-
二胎妈妈马凡综合征,产后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后A型夹层救治产后
南方都市报APP•健闻原创2022-08-0821:13二胎妈妈阿林(化名)没有想到,自己刚出产房没几天,就遭遇了凶险的心脏急症“主动脉夹层”,经历了两次大手术后才转危为安,而幕后“元凶”,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马凡综合征。这种病,竟与她高挑、修长的身材相伴而生。二胎妈妈阿林(化名)在主动脉夹层治疗手术成功后与广医一院心外科医生合影。产后一周剧烈腹痛竟是动脉破了“半层”阿林今年30多岁,上个月中旬,她在医院顺产生下了小儿子,出院回家一周左右的一天下午,她正和自己10来岁的大儿子说着话,突然感觉到“肚子疼”,是从未有过的剧烈疼痛,家人很快将她送到医院。检查发现,阿林突发了凶险的心脏疾病:主动脉夹层。通俗来说,阿林连接心脏的主动脉血管出了问题,血管内壁出现了一道长长的“裂口”,如果这个裂口进一步破裂导致主动脉血管破裂,阿林就将面临生命危险。好在,这个主动脉夹层被及时发现,而且位置是在锁骨下动脉的远端,即医学上所说的“B型主动脉夹层”,这一类型的夹层,比起破裂处在锁骨下动脉近端的A型,危险程度要低一些,只要赶在夹层破裂前用支架把血管撑住,就可以解除危险。诊断清楚后,还在月子中的阿林接受了一次心脏外科手术,她破裂了“半层”的主动脉血管中被置入了一段将近20厘米长的覆膜支架,帮她撑起了这段血管。不过,这个手术的进行时间比医学上的最佳时间要早一些。一般来说,B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要在“亚急性期”来做是最好的,即,等待10天至两周左右,等这个破裂处长好一点,再进行“加固”,但阿林的手术是在发现后三天左右就进行了,因为阿林在入院后又出现了一次腹痛,病情可能加重了,医生只好提前了她的手术。广医一院心外科医生团队为阿林(化名)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手术后发生二次动脉夹层疑似“马凡综合征”阿林的治疗一波三折,这次手术结束后不久,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阿林的主动脉又发生了夹层,这一次的位置是在锁骨下动脉的近心端,是比上一次更加凶险的位置,即A型主动脉夹层。情况危急,阿林被转入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这个团队对处理主动脉夹层经验丰富,前不久还为一名孕妇成功进行了主动脉夹层手术。了解到阿林两次发生动脉夹层的情况,并且还处于产褥期,广医一院心外科立即开启了“绿色通道”,接到转诊电话后两个半小时,阿林就被接入了广医一院,各科室启动紧急流程,进入抢救病人的“生死时速”。不过,阿林的病情并不简单,“我们看了病人的心脏彩超报告,再一问身高体重,就有了另一个猜测,她会不会是‘马凡综合征’?”广医一院心外科的马伦超医生告诉记者,马凡综合征病人的外在特征一般是个子高、手脚趾长,有不少并发症,包括容易有眼睛晶体脱位等,但它最危险的一种并发症是心脏问题,即容易出现主动脉夹层或升主动脉的扩张、二尖瓣反流。阿林的情况高度疑似马凡综合征。她的外形并不是非常典型的“马凡”,但个头也有1.76米,身材瘦长;她的心脏问题已经比较明显了,不只是主动脉夹层,还出现了主动脉窦扩张、主动脉瓣重度反流。马凡综合征是个遗传病,一般会有家庭史。医生了解到,阿林的父亲年轻时即在工地工作时发生猝死,阿林还有个表弟也是异常的大高个,身高达到1.9米多,这样看来,阿林的马凡综合征是八九不离十了,她的这次动脉夹层,应该就是“马凡”惹的祸了。广医一院心外科马伦超医生收到病人的手写感谢信。绿色通道开启5个半小时换掉损坏的动脉血管马伦超介绍,对于马凡综合征患者来说,由于基因突变带来的中层血管壁囊性坏死,病人成长至中青年时期一般都会发生主动脉窦的扩张,继而引起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问题,运气不好便会发生夹层破裂、猝死,但如果能在夹层破裂之前发现病变,就可以通过心脏外科手术解决心血管的损坏问题。阿林现在的二次夹层问题该怎么办?转入当天,阿林就在广医一院接受了第二次心外手术,发生夹层的主动脉弓、升主动脉都被换成人工血管,已经开始损坏的主动脉瓣、主动脉窦也被置换成了机械瓣、人工血管,与第一次手术的支架相邻的降主动脉部分被放进了一小段新的可缝合的涤纶支架。一番“修补”后,这一段损坏的动脉血管又可以正常工作了。在各专科的全力支持、配合下,这场手术做了5个半小时,成功完成,“这样复杂的大手术,我们一般需要七八个小时,这一次是特殊情况,全院都非常重视、支持,我们在5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马伦超说。手术后,阿林的恢复非常顺利,没有出现并发症,很快就开始下床活动。回顾这一段治疗经历,阿林的丈夫连连表示“非常感谢!”,阿林也给医生手写了一封感谢信,定制了锦旗,表达谢意。阿林(化名)写给广医一院心外科团队的感谢信。马凡综合征:危险的“天才病”常为家族遗传马伦超向南都记者回顾阿林的病程后,也感叹,阿林作为一名马凡综合征患者,能平安生下两个孩子,并闯过两次夹层的险关,是十分幸运和坚强的,“她之前也并不知道自己是‘马凡’,而这次生完二胎后突发主动脉夹层,应该就是孕后期的高血容量、高血压所诱发的”。马伦超介绍,诱发动脉夹层的病因中,最主要的是高血压,其次是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再次就是马凡综合征,“虽然马凡综合征在人群中并不多见,但在我们心脏外科并不少见,主动脉相关的手术中,约15%是马凡综合征病人”。据了解,马凡综合征还被人们称为“天才病”,因为它往往伴随着高大的身材、修长的四肢,在排球、篮球运动员中也有“马凡”的身影。对于马凡综合征患者来说,虽说遗传病没有办法根治,但最危险的心血管问题,现在的医疗技术是可以控制的,“导致夹层破裂、猝死的是血管病变,但这种病变不是一天发生的,是慢慢形成的,所以,我们会让马凡患者每年做心脏彩超来随访,在血管扩张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进行心外手术,置换人工血管、人工瓣膜,预防夹层问题,不过,心血管病变发生后,病人就要远离剧烈运动,手术后需要终身服用华法林抗凝”。而要预防马凡综合征的发生,马伦超介绍,还是要从优生优育入手。马凡综合征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是马凡综合征的话,孩子有一半的几率会得,而现实中,没有被发现的马凡综合征患者并不少见,所以,疑似马凡综合征人群在婚检、产检时,最好都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认一下。采写:南都记者李文通讯员韩文青编辑:李文
马伦超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03日94
0
0
-
五种最痛苦的疾病之三:主动脉夹层
1.主动脉夹层,又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在于患者的主动脉管壁内膜出现破口,导致血液流入动脉壁中层,形成了夹层血肿。在临床医学中,主动脉夹层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其中急性期病程短于2个星期,亚急性期病程在2个星期到3个月之间,而慢性期病程在3个月以上。2.当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时,患者常常感觉到胸部有剧烈的疼痛感,疼痛的感觉多为刀割痛、针刺痛或撕裂痛,可谓是“撕心裂肺”,且疼痛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的止痛类药物难以起到止痛效果。研究表明,随着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部位不同,疼痛的主要部位也会有所不同。3.当主动脉夹层位于近端升主动脉时,患者会感觉到前胸部疼痛;当主动脉夹层位于升主动脉以及主动脉弓时,患者常常会感觉到颈部、咽喉部等部位有疼痛感;当主动脉夹层位于降主动脉时,患者的肩胛部位附近会产生疼痛感。4.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的用途在于镇痛和控制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常用药物有阿片类药物(吗啡、哌替啶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等)。手术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存在不同的手术方式,主要分为StanfordA型和StanfordB型。对于前者,一经发现病情,应积极手术治疗,这样可以预防主动脉破裂、心脏压塞等问题的出现。对于后者,分为急性非复杂性和急性复杂性。当出现急性非复杂性主动脉夹层时,若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时,可使用最佳药物治疗,但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尚无定论。当出现急性复杂性主动脉夹层时,建议选择腔内治疗,主要治疗手段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直视支架象鼻手术等。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05日342
0
25
-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
治疗前夹层破口位于胸主动脉,累及左锁骨下动脉根部,完全覆盖夹层会遮盖左锁骨下动脉治疗中为完全覆盖夹层并保留左锁骨下动脉,术中行覆膜支架体外预开窗,支架释放后窗口对位左锁骨下动脉准确,夹层完全消失,最后于开窗处植入锁骨下动脉金属裸支架保证远期通畅性。治疗后治疗后14天胸痛消失,双侧桡动脉搏动可及,左侧肱动脉及右侧股动脉穿刺点无血肿,恢复良好
张喆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5月03日205
0
0
-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指连接心脏的大动脉全程发生了中膜和内膜的破例,血液于破口处由压力高的主动脉进入主动脉外膜与中膜的疏松间隙形成假腔,并且迅速剥离部分或全程的严重疾病,极易造成外膜破裂大出血死亡或假腔内压力过高把真腔压瘪造成主要器官缺血坏死而致命。累计到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全程或部分主动脉夹层称为A型。相反没有累计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主动脉夹层称为B型。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需要把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置换为人工血管,这种手术是目前心脏外科最为复杂和最有挑战性的手术,被心外科医生称为浴血奋战的手术,患者往往需要输大量的血液,手术时间一般需要6-8小时,有的时候甚至更长,手术的死亡率甚至高达20%,近几年随着我国主动脉夹层手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手术效果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有的报道达到了4%,救治了大量的生命。B型主动脉夹层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介入支架治疗,其次是手术治疗,介入支架治疗也称为腔内治疗,是把带有膜的支架通过股动脉或腋动脉送到内膜破口的位置,然后释放使带膜的支架封堵内膜破口达到封闭夹层和扩张真腔的作用,这种方法简单、安全,死亡率低,给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病人和社会节约了大量血液和费用。
马增山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18日154
0
0
主动脉夹层相关科普号

吴子衡医生的科普号
吴子衡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外科
848粉丝3.8万阅读

姜文翔医生的科普号
姜文翔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成人外科中心
78粉丝1.3万阅读

程力剑医生的科普号
程力剑 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心脏外科
191粉丝1.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孙强 主任医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动脉瘤 132票
心脏搭桥 41票
冠心病 38票
擅长:在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各种心脏瓣膜病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 -
推荐热度4.8段维勋 副主任医师西京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动脉瘤 105票
心脏瓣膜性疾病 33票
冠心病 4票
擅长: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合并主动脉扩张,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主动脉疾病外科治疗;心脏移植,心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外科治疗。 -
推荐热度4.5魏翔 主任医师武汉同济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动脉瘤 63票
肥厚型心肌病 60票
心脏瓣膜性疾病 48票
擅长:1冠心病、瓣膜病、先心病、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2心脏移植、肺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 3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微创外科治疗 4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