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有哪些高危因素?如何预防?
华贻军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8月07日148
0
0
-
放疗能治疗靠近大血管的肿瘤吗?
前言放射治疗(放疗)与手术、化疗并列为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临床实践中超过一半的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需要使用放疗。对于肿瘤紧贴大血管、手术风险高或无法安全完全切除的患者,现代放射治疗可望提供有效控制,同时保持较好的安全性。然而,不少人对于血管“离肿瘤太近”会否导致放疗时损伤血管、甚至出现破裂等情形仍有顾虑。实际上,随着SBRT(立体定向放疗)、IMRT(调强放疗)以及质子、重离子等更先进技术的发展,加之多学科合作与严格剂量限制,放疗在此类复杂病例中也能取得良好的局部控制率和可接受的副作用。 一、几种局部治疗方式的特点与局限外科手术:能直接切除肿瘤并获取完整病理,对早期或边界清晰的病变可带来治愈机会。但若肿瘤贴近或包绕大血管,手术可能面临大出血或需要血管重建,术后恢复期也较长,对年长或多并发症患者的耐受性较差。2.热消融:包括射频、微波和冷冻等方式,通过插入探针加热或冷冻肿瘤。其优点是微创、术后恢复快,更适合直径≤3cm且位置适当的病灶。缺点是贴近大血管时发生“热沉效应”,局部温度难以达到足够水平,导致消融不彻底及高复发率。3.外照射放疗:利用高能射线在体外精确照射肿瘤,并能巧妙避开血管等重要组织而减少风险,无需开刀或置入器材。虽然不能获取完整的手术病理标本,且肿瘤消退速度较为循序渐进,但对大血管邻近的部位依旧可安全施治。 二、贴近大血管时放疗的安全可行性血管破裂风险:放疗为“非侵入式”照射,除非肿瘤本身已严重侵蚀血管壁或局部经历过多次高剂量照射,正常血管通常能耐受设计合理的放射剂量。极端情况在早年放疗技术尚不成熟、单次剂量过高时出现过致死性大出血,但如今经过分次照射策略和保护性技术的改进,类似事件已显著减少。2.颈动脉爆裂综合征:多见于头颈部肿瘤接受大范围手术及高剂量放疗后,血管失去足够软组织覆盖而脆弱化。其他部位如胸腹腔的大血管在同样条件下出现这一极端并发症更为罕见。三、现代放疗技术与优势SBRT:在少数(1~5次,有时多至10次)照射中给予高剂量,借助陡峭的剂量梯度保护周围重要组织。特别适合≤5cm的肺癌、肝癌或椎体病灶,对贴近心脏、主动脉、肺动脉等大血管的中央型病变,也可通过增加分次、降低单次剂量来提升安全性。2.IMRT:结合多方向、多子野调制的射线束,使肿瘤区获得足够剂量,而血管、脊髓和正常器官尽量少受影响。这种“量身定制”的方式适合头颈部、胸腹或盆腔等解剖结构复杂区域。3.质子/重离子:利用粒子束的布拉格峰特征,能在理想深度释放主要能量,从而减少对后方正常组织和血管的照射。尽管对某些贴近大血管或脊髓的病变有更佳保护潜力,但考虑设备昂贵、技术门槛高,尚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优于常规光子放疗。 四、精准放疗背后的关键环节多模态影像评估:CT、MRI、PET-CT等提供肿瘤与血管的三维定位信息,并通过个体化体位固定与呼吸运动管理,缩小每日摆位误差。2.放疗团队的精准的靶区勾画和剂量设计:经验丰富的放疗科医生会精准勾画肿瘤、血管、脊髓及周围器官的保护范围,并依照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位置等综合考量,合理设定处方剂量与分次。物理师则借助逆向规划软件进一步优化射束分配。3.严格的图像引导:使用加速器自带的CBCT或其他成像手段,确保每次照射时肿瘤与大血管位置准确;对于肺、肝等随呼吸运动明显的病灶,会采用腹部压迫或深呼吸屏气技术。4.正常组织剂量限值:临床研究及大数据模型为血管等器官提供了耐受阈值,团队如果在计划时遵循并尽量不突破这些限制,安全性会进一步提升。患者及家属须知多学科会诊:当外科或消融医生认为血管风险较高,或病灶过大过深不宜操作时,放疗科、介入科及相关专科可共同评估并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2.明确目标:根治性放疗通常剂量很高、分次较多,追求彻底控制,技术难度最高;辅助放疗在手术前后使用,用于缩小肿瘤或预防复发,技术难度中等;姑息放疗则以缓解症状为主,剂量强度有限,技术难度最低。3.沟通细节:与医生探讨预估的照射次数、总剂量、是否能使用支架来保护血管等,以及可能副作用的种类与管理措施。必要时可咨询大型肿瘤医院的第二意见或请经验丰富专家进行会诊。4.治疗配合:放疗前后注意保持体位固定,若治疗中感到明显不适或皮肤反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完成放疗后须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影像,监测肿瘤变化。5.长期随访:放疗的主要杀灭效应会使肿瘤逐渐坏死、缩小,过程并非一朝一夕。放疗后间隔1个月、2个月、6个月……的影像随访有助于医生评估放疗疗效,影像检查还能更早发现可能的复发风险,以便及时干预。 结论 肿瘤靠近大血管并不代表不能放疗,恰恰在无法安全手术或热消融不佳时,精准放疗往往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放疗技术使对邻近血管的伤害大大降低,在相当多的案例中,既能获得满意的局控率,也能减少并发症。只要医疗团队经验丰富,方案设计科学,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随访,大部分围绕大血管的肿瘤都可以安全地接受放疗,而血管破裂等极端情况已属罕见。对此类复杂病情,患者无需过度恐慌或抵触放疗,不妨深入了解治疗原理、主动沟通细节,并在多学科团队帮助下作出最佳决策,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赵建东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21日163
0
2
-
肿瘤患者放疗全流程科普教程
(从准备到结束的详细指南)一、放疗前准备阶段病情评估与决策多学科会诊(MDT):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等专家共同讨论,确定放疗的必要性、目标(根治/辅助/姑息)及联合治疗方案(如是否联用化疗)。关键检查:增强CT/MRI(明确肿瘤范围)、PET-CT(排查转移)、血液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模拟定位与计划制定体位固定:根据肿瘤部位制作个性化固定模具(如头颈热塑膜、体部真空垫),确保每次治疗位置一致。影像扫描:在固定体位下进行CT模拟定位扫描(部分需MRI融合),勾画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器官。物理师设计计划: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射线剂量分布,优化“打击肿瘤、保护正常组织”的方案(约3-7天)。皮肤标记与宣教体表标记:用不褪色记号笔或激光在皮肤画定位线(避免擦洗,模糊时需补画)。患者教育:放疗原理、次数(通常15-35次)、时间(每次5-30分钟);常见副作用(如皮肤反应、疲劳)及应对措施;治疗期间饮食、活动建议(如避免感染、防晒)。二、放疗实施阶段首次治疗验证影像验证:首次治疗前通过CBCT(锥形束CT)或EPID(电子影像验证)确认位置精准,必要时调整。每日治疗流程更衣准备:穿宽松纯棉衣物,去除治疗区金属物品(如项链、带金属扣衣物)。体位固定:按模具要求躺好,保持静止(呼吸配合训练用于胸腹部肿瘤)。治疗执行:机器旋转照射,无痛感,可能听到设备运转声(儿童或焦虑者可陪同镇静)。每周评估与调整医生查体:检查皮肤反应、肿瘤变化(如触诊或超声)。影像复查:每周或隔周行CBCT验证靶区是否偏移(体重下降明显者需重新定位)。三、放疗期间自我管理皮肤护理清洁:治疗区用温水轻柔冲洗,避免肥皂、搓澡巾摩擦;保湿:放疗开始后每日涂抹无刺激性保湿霜(如比亚芬、芦荟胶);禁忌:禁止贴胶布、热敷或冰敷,出现水疱/溃烂时及时就医。饮食与营养高蛋白饮食:鸡蛋、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缓解黏膜炎:口腔/食管放疗者选择软食,避免辛辣、过烫食物;应对恶心:少食多餐,饮用姜茶或柠檬水。疲劳管理适度活动:每日散步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必要时午休。四、放疗后护理与随访急性反应处理(放疗后1-3个月)皮肤反应:继续保湿至红斑消退,避免暴晒;黏膜炎:口腔含漱康复新液,食管炎需流质饮食;骨髓抑制:每周血常规监测,必要时升白针支持。长期随访(放疗后3个月起)影像复查:每3-6个月CT/MRI评估疗效,持续2-5年;功能保护:头颈部放疗者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胸部放疗者关注心肺功能。晚期副作用预警纤维化:皮肤/组织变硬(如乳腺癌放疗后胸壁紧绷),需康复锻炼;第二原发癌:长期随访中警惕放疗区新发肿瘤(概率极低)。五、放疗全程时间表(示例)阶段时间关键事项评估与定位第1周多学科会诊、CT模拟定位计划制定第2周物理师设计放疗方案治疗实施第3-8周每日放疗,每周评估急性期护理放疗结束-3个月处理皮肤反应、营养支持长期随访放疗后3个月起定期影像复查、功能监测总结:放疗是一场“精准的持久战”,需患者、家属与医疗团队紧密配合。从准备到结束,每个环节都关乎疗效与安全。保持良好心态,严格遵循医嘱,及时反馈不适,是战胜肿瘤的关键!注:具体方案因肿瘤类型和个体差异可能调整,请以主治医生指导为准。
王必成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20日211
0
2
-
质子放疗的介绍
质子治疗是一种“升级版”的精准放疗技术。它利用质子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小粒子)形成的射线来消灭癌细胞。和传统放疗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像“定向爆破”一样,将能量集中在肿瘤部位,到达肿瘤时释放最大杀伤力,之后能量迅速衰减,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适合这些情况:1️⃣ 儿童肿瘤:减少对发育中器官(如脑、骨骼)的长期影响;2️⃣ 关键部位肿瘤:脑部、脊髓、眼睛、心脏旁的肿瘤,需要极致保护正常组织;3️⃣ 需高剂量放疗的肿瘤:如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可安全提高照射剂量;4️⃣ 复发或二次放疗:避免传统放疗累积损伤的风险。治疗过程:无痛无创:每次治疗约15-30分钟,过程中保持静止即可;精准定位:通过CT/MRI和呼吸门控技术,确保质子束精准追踪肿瘤(尤其是随呼吸移动的肿瘤);分次完成:通常每天1次,每周5天,持续4-8周(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优势与须知:✅ 更安全:尤其适合对放射敏感的重要器官附近肿瘤;✅ 副作用更小:降低脱发、恶心、长期器官损伤的风险;⚠️ 费用较高:目前国内可开展的中心较少,需提前咨询医保或商业保险覆盖情况。
王必成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15日149
0
2
-
传统光子放疗vs. 质子/重离子治疗:适应症与局限性
质子重离子技术因其优秀的物理特性以及治疗效果正在被更多患者熟悉和了解,但是相对于传统光子放疗,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被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大众对其的了解也不多,质子重离子是万能的治癌“神器”吗?上一篇文章,介绍了质子重离子的基本原理及优势。那么是所有的肿瘤都适合质子重离子治疗吗?质子重离子治疗因其独特的布拉格峰效应和高剂量靶向性,在特定肿瘤类型中展现出显著优势。NCCN指南、柳叶刀、日本NIRS研究以及临床试验如麻省总医院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和数据表明,目前质子重离子的适应范围多数还是未出现转移的实体瘤,如神经系统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等。由于质子重离子放疗能够减少部分散射剂量,在儿童肿瘤治疗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非实体肿瘤,如血液疾病(白血病)等;- 肿瘤已发生多处转移;- 同一部位一年内接受过放射治疗或者放射性粒子摄入;- 目前空腔脏器肿瘤暂不进行质子重离子治疗(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质子重离子治疗单次通常需要30-40分钟的时间,较传统光子放疗10分钟的治疗时间相比长很多,无法较长时间保持俯卧或仰卧等体位的患者等。研究表明,即使是适用于质子重离子治疗的肿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其疗效可能并不优于传统光子放疗。例如- 对于接受乳腺癌放疗的患者来说,质子治疗对皮肤的损伤高于光子放疗。来自RadiationOncologyofBiophysics的研究表明,在乳腺癌放疗中,与接受光子放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质子放疗的患者中2级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较高1。- 2020年发表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上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质子治疗与传统调强放疗相比,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并未显示出显著优势2。- LancetOncology发布的临床研究显示重离子治疗尽管在放射抵抗性肿瘤中表现出更高的生物学效应,但在某些肿瘤类型中(如肺癌、宫颈癌等),因剂量分布问题会导致局部控制率下降的情况3。质子重离子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张丽华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24日209
0
0
-
质子重离子是治疗癌症的神器吗?
质子重离子治疗属于放疗手段之一,主要包括质子治疗和碳离子治疗。光子,质子和重离子治疗都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但是质子重离子治疗,尤其是重离子的相对生物效应比光子高,能够更高效诱导肿瘤细胞的DNA双链断裂,对DNA双链的破坏能力更强,使细胞完全没有修复的可能性。质子、重离子这类粒子,在被特定的加速设备加速到大约0.7倍光速后,高能粒子束在人体组织中线性能量转移,会产生独特的“布拉格峰效应”,利用这一特性,质子重离子治疗选择性地将能量主要沉积在肿瘤部位,而较少沉积在正常组织,在肿瘤区域集中释放能量,这种精准靶向的方式使得质子重离子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同样因为这个原理,质子重离子放疗对治疗精度的要求也会很高。如定位稍有偏差,就可能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误伤其他组织的风险。
张丽华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24日173
0
0
-
重离子治疗和质子治疗,到底有何不同
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于2月13日正式启用,这是华东地区首台国产重离子医疗装置。浙江杭州成为继上海、甘肃兰州、甘肃威武之后,国内第4个可以开展重离子治疗的城市。启用以来,受到了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关注,期待这个“国之重器”,可以给自己或者家人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不过有一些读者质疑,这个医疗装置,全国不止4个城市,在广州、山东、北京也有。经过对公开信息的再次核对,这位读者大概率是搞混了重离子治疗和质子治疗。质子治疗和重离子治疗在某些场景下,会被统称为“质子重离子”,而且针对一些特定的病例,会同时使用质子+重离子的治疗方案。例如,根据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孔琳教授在2024年12月的分享,有249例初次鼻咽癌的病人,采取了质子+重离子的治疗方案。所以,很多读者都会把这两者搞混。那重离子治疗和质子治疗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治疗原理不同从本质上讲,二者使用的粒子不同。质子治疗利用氢原子核,也就是质子。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专家指出,质子经加速器加速后,拥有高能量,进入人体时,在到达肿瘤部位前能量释放少,到达肿瘤处时,在特定位置形成布拉格峰,能量集中释放,杀灭肿瘤细胞,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重离子治疗则使用比质子质量更大的离子,像碳离子等。根据《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的研究,重离子除有布拉格峰特性,其在射程末端能量沉积比质子更高,电离能力更强,能更有效地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更强劲。从图上可以看到,质子和重离子都是在肿瘤块区域才大幅释放能量,形成“布拉格峰”,相比而言,重离子的能量释放更加集中,会形成一个更加尖锐的峰值。生物学效应不同生物学效应关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专家提到,质子治疗相对生物学效应(RBE)约为1.1,意味着它在同等剂量下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略高于传统放疗,但低于重离子治疗。重离子治疗的RBE通常在2-3之间,其对肿瘤细胞的DNA双链断裂等损伤更严重,能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总剂量达到与质子治疗或传统放疗相似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乏氧细胞(对常规放疗相对不敏感)杀伤力更强。治疗优势侧重不同质子治疗的优势在于精准保护正常组织。对于紧邻重要器官的肿瘤,如头颈部肿瘤、眼部肿瘤、前列腺癌等,质子治疗能在有效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损伤,降低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研究表明,在前列腺癌治疗中,质子治疗后患者泌尿系统和肠道功能受影响程度低于传统放疗。重离子治疗由于其强大的生物学效应,对一些放疗抗拒的肿瘤,如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等,可能有更好的局部控制效果,能更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黑色素瘤治疗中,重离子治疗后的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传统放疗。治疗时间和疗程不同治疗时间和疗程影响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康复进程。一般来说,质子治疗疗程相对较短,通常为几周时间,但具体会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重离子治疗由于其更强的生物学效应,有可能在更短时间内给予肿瘤足够的杀伤剂量,所以重离子治疗疗程可能比质子治疗更短,有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在几天到十几天内完成治疗。临床应用范围不同从临床应用来看,质子治疗经过多年发展,临床应用相对更广泛。全球范围内有较多质子治疗中心,治疗的病例数量也相对较多,在多种肿瘤治疗中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在国内,在北京、上海、山东、广东、安徽、湖北、河北等多地可以展示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由于设备和技术限制,临床应用相对较少,目前全球重离子治疗中心的数量相对质子治疗中心较少,在国内只有浙江杭州、上海、甘肃兰州、甘肃武威4座城市可以开展重离子治疗,但随着技术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结语质子治疗和重离子治疗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选择哪种治疗方法应基于患者的具体病情、肿瘤类型及其所在部位等因素。希望这篇科普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先进的放射治疗方法,并为您的治疗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式,请务必与您的医疗团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最适合您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刘璐璐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20日365
0
3
-
放疗导致第二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放疗作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虽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确实存在诱发第二恶性肿瘤(即与原发癌无直接关联的新发癌症)的风险。以下是相关风险因素、发生率及预防策略的详细分析:###一、放疗诱发第二恶性肿瘤的风险因素1.放疗剂量与照射野 高剂量放疗(如≥50Gy)和较大照射野与第二原发癌风险显著相关。例如,睾丸癌患者接受腹部放疗剂量≥30Gy时,胃癌风险增加5.9倍;若剂量≥50Gy,风险甚至可达20.5倍。盆腔放疗后,原照射野内也可能出现第二原发癌(如直肠癌、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发生结直肠肿瘤)。2.治疗后的时间窗 第二原发癌的发生通常存在潜伏期,多数在放疗后10年以上出现。例如,睾丸癌放疗后胃癌的累积发病率在治疗后30年达1.45%。3.患者年龄与遗传易感性 儿童和青少年因细胞分裂活跃,放疗后更易发生第二恶性肿瘤。例如,青少年癌症幸存者中,放疗后第二肿瘤风险高于成人。此外,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如Li-Fraumeni综合征)可能增加放疗后二次癌变风险。4.肿瘤类型与治疗方式 某些癌症(如霍奇金淋巴瘤、宫颈癌)因需大范围放疗,第二原发癌风险较高。例如,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可能出现子宫体癌或结直肠癌。---###二、第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数据1.总体发生率较低但存在异质性 放疗后第二原发癌的总体发生率约为1%-5%,但因癌症类型和治疗方案差异显著。例如: -盆腔放疗:文献报道的盆腔第二原发癌发生率较低,但个案显示放疗后可能出现结直肠或膀胱癌。 -睾丸癌放疗:腹部放疗后胃癌风险显著升高,尤其是高剂量照射。2.与其他治疗方式的对比 放疗相比化疗,其致癌风险更集中于照射野内的特定器官;而化疗可能导致全身性DNA损伤,增加血液系统肿瘤风险。---###三、预防与管理策略1.优化放疗技术 采用精准放疗技术(如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可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例如,重离子治疗通过“定点清除”肿瘤,显著降低周围组织辐射剂量,从而减少第二癌症风险。2.严格掌握放疗指征 对儿童、青少年及有遗传倾向的患者,需权衡放疗的长期风险。例如,睾丸癌放疗已逐渐减少使用,更多采用手术或化疗联合小范围放疗。3.长期随访与筛查 放疗后患者需终身定期筛查第二肿瘤。例如: -胃肠道监测:腹部放疗后建议定期胃镜或结肠镜检查。 -甲状腺监测:头颈部放疗后需关注甲状腺癌风险。4.综合治疗策略 结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手段,减少对放疗的依赖。例如,宫颈癌治疗中,放疗联合免疫疗法可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风险。---###四、风险与获益的权衡尽管放疗可能增加第二恶性肿瘤风险,但其在癌症治疗中的核心地位不可替代。例如,宫颈癌患者通过根治性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60%。临床决策需基于患者个体情况,平衡短期疗效与长期风险。综上,放疗导致第二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受多因素影响,但通过技术革新和规范管理可显著降低风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坚持长期随访。
于甬华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9日195
0
0
-
重离子治疗:哪些肿瘤适合?哪些不适合?一篇说清!
2月13日,浙江首个重离子医学中心——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正式投用,同时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建设在医院主院区内的重离子医学中心。这是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最优化、最具安全性和先进性的重离子医疗装置。重离子治疗被称为“癌症克星中的精准狙击手”,既能精准打击肿瘤,又能保护正常组织。相对于传统放疗,重离子治疗的疗效明显更优。例如,根据日本国立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NIRS)和QST医院的研究数据,直肠癌传统放疗的局部控制率为28%-74%,而重离子治疗可达89%;根据德国海德堡离子治疗中心(HIT)对骨肉瘤的研究报告,重离子治疗的3年生存率达70%,远高于传统放疗的40%-50%。根据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重离子医学中心主任朱骥的介绍,如果说传统放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么重离子治疗,杀敌不止一千,自损远低于八百,可能只有八十。面对重离子治疗优秀的疗效和极小的副作用,最近几天有特别多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来咨询,自己或者家人的病情是否可以使用重离子治疗,期待这个“国之重器”,可以给自己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和希望。重离子治疗优点很多,适应症也比较广,但是也必须承认,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本文就来解析一下重离子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解答读者的疑问。这些肿瘤更适合重离子治疗1.藏在“禁区”的肿瘤脑部与脊髓肿瘤如脑胶质瘤、垂体瘤、脊髓肿瘤等。传统放疗可能损伤神经,导致记忆力下降或肢体功能障碍,而重离子能精准避开脑干、视神经等关键结构。案例:日本千叶县的患者研究显示,脊索瘤(颅底罕见肿瘤)接受重离子治疗后,5年局部控制率达80%以上。头颈部肿瘤鼻咽癌、舌癌、喉癌等周围布满眼睛、唾液腺、听觉器官。重离子治疗可显著减少口干、听力损伤等副作用。例如,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唾液分泌功能保留率比传统放疗提高50%。2.位置刁钻的“硬骨头”肿瘤骨与软组织肉瘤如骨盆肉瘤、脊柱旁肉瘤,手术难以彻底切除,传统放疗易损伤肠道或生殖器官。重离子能集中能量“击碎”肿瘤,避免截肢风险。数据:德国海德堡离子治疗中心报道,无法手术的骨肉瘤患者接受治疗后,3年生存率超70%。胸腹部深部肿瘤如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以肝癌为例,重离子可穿透肝脏组织直达病灶,保护健康的肝细胞,减少放射性肝损伤风险。3.抗拒传统放疗的“顽固分子”黑色素瘤、恶性脑膜瘤等对常规射线不敏感的肿瘤,因重离子的高生物学效应可获得更好疗效。多次复发肿瘤:曾接受过放疗的患者,正常组织已接近耐受极限,重离子可作为“二次打击”手段。4.儿童与青少年的“未来之选”儿童肿瘤患者对辐射更敏感,传统放疗可能导致骨骼畸形、智力发育迟缓。重离子治疗能减少对生长板的辐射,保护孩子的未来健康。这些情况不适合重离子治疗1.已全身扩散的晚期癌症重离子是局部治疗手段,若癌症已转移至全身(如肺癌转移至脑、骨、肝),仅靠“狙击”局部病灶无法控制病情。此时需化疗、靶向药等全身治疗。2.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等属于全身性疾病,癌细胞遍布血液和淋巴系统。这类疾病需要化疗、免疫治疗或骨髓移植,而非局部放疗。3.肿瘤位置“飘忽不定”如果肿瘤会随着呼吸或肠道蠕动大幅移动(如部分肝癌、胃癌),即便技术再精准,也可能因定位偏差导致治疗失败。这类患者更适合呼吸门控技术配合的质子治疗。4.患者身体条件不达标无法配合体位固定:治疗需保持绝对静止,老年体弱或疼痛剧烈者可能无法耐受。金属植入物干扰:体内有心脏支架、骨科钢板等金属物可能影响射线路径。5.经济与资源限制目前在国内只有浙江杭州、上海、甘肃兰州、甘肃武威4座城市可以开展重离子治疗,而每年新发癌症约482.47万例(数据来源于国家癌症中心,2022),有机会接收重离子治疗的病人比例很低。另外,每个疗程的费用在30W左右,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很难负担得起,即使是少数有能力负担的,也必须慎重考虑。
刘璐璐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8日469
0
2
-
质子放疗有什么优势?
质子放疗是一种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与传统放疗相比,具有以下优势:精准度高-布拉格峰特性:质子束在进入人体后,在射程末端会形成一个尖锐的能量高峰,即布拉格峰。医生可根据肿瘤的形状和深度,精准地将布拉格峰置于肿瘤部位,使高剂量辐射集中在肿瘤处,而肿瘤前后的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极低。-定位精确:质子放疗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和定位系统,能精确确定肿瘤位置,误差可控制在毫米级,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误伤,尤其适用于治疗靠近重要器官的肿瘤,如颅内、眼部、头颈部肿瘤等。副作用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由于质子放疗能精准地将能量集中于肿瘤,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大幅降低,从而减少了因放疗引起的副作用。例如,对于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质子放疗可降低对直肠、膀胱等邻近器官的损伤,减少尿频、尿急、便血等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副作用。-降低二次癌症风险:传统放疗可能会使患者在放疗区域内的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增加二次患癌的风险。而质子放疗对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低,能有效降低这种风险。治疗效果好-更高的生物效应:质子放疗在杀死肿瘤细胞方面具有更高的相对生物效应,尤其是对于一些对传统放疗抗拒的肿瘤细胞,质子放疗可能更有效,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可用于多种肿瘤:质子放疗对多种肿瘤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肺癌、肝癌、胰腺癌、儿童肿瘤等。对于一些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高的肿瘤,质子放疗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患者舒适度高-治疗次数少:质子放疗的生物学效应使它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减少治疗次数,缩短整个治疗周期,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恢复快:由于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在接受质子放疗后身体恢复更快,能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田慎之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3日95
0
1
放疗相关科普号

李志刚医生的科普号
李志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胸外科
8025粉丝27.8万阅读

朱衍菲医生的科普号
朱衍菲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肿瘤科
14粉丝5.4万阅读

王阳医生的科普号
王阳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乳腺与甲状腺外科
5粉丝3阅读
-
推荐热度5.0孙恒文 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放疗科
乳腺癌 137票
直肠癌 47票
放疗 34票
擅长:精准放疗,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肿瘤心理学 -
推荐热度4.9黄莹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放疗科
鼻咽癌 120票
放疗 33票
口腔颌面部肿瘤 26票
擅长:鼻咽癌,鼻腔癌,鼻窦癌,喉癌,舌癌,口咽癌,下咽癌,口腔癌,牙龈癌等头颈肿瘤,眼眶恶性肿瘤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和眼部炎性假瘤,皮肤疤痕疙瘩等良性病的放射治疗。 -
推荐热度4.4陈忠杰 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
乳腺癌 20票
放疗 9票
直肠癌 4票
擅长:宫颈癌、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胰腺癌、肝胆肿瘤及恶性骨软组织肿瘤等腹盆部恶性肿瘤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期应用化疗、热疗、三维后装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放疗增敏,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