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病例79脊髓型颈椎病
郭乾臣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2日155
0
2
-
这样的病例初次收入应当做前路手术
虽多节段压迫,但主要是根性症状,神经根孔狭窄。这种前后压迫程度即使有髓性症状也可以通过前路ACDF手术解决,这种病例不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手术的最佳适应症。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手术通过间接加压方式固然对脊髓压迫解除充分,但无法做到神经根孔的充分减压,也不能稳定脊柱不刺激神经根。
王诗军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0日156
0
1
-
颈椎前路手术
科普:颈椎前路手术是一种天然间隙的微创手术,手术30-60分钟完成,出血几毫升,手术后效果很好,立竿见影,术后第1天可以起来,第2天下地行走,精气神胃口好,看不出做过手术,3-4天可以出院。
曾腾辉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09日87
0
0
-
学术问题:融合固定后的间隙是否还会出现继发狭窄的症状?
张西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24日150
0
0
-
临床创新一:颈前路经椎间隙骨赘切除扩大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我们将目标椎间隙高度小于等于C2/3或C3/4椎间隙高度的50%定义为严重椎间隙狭窄,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患者常伴有颈椎生理曲度丢失甚至后凸、椎板炎及终板骨质硬化、椎间隙周围大量骨赘形成、钩椎关节明显
沈晓龙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25日813
0
1
-
颈椎病术后定期复查指导
亲爱的患者:您好!首先祝贺您成功地完成了手术治疗,但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只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康复过程比较漫长,一般术后1-2年病情才能平稳,这一过程中,您请务必来定期复查,使我们
北医三院科普号2022年09月01日1063
0
1
-
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之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对于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需要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压迫脊髓的病变椎间盘或突入椎管的骨化结构,解除脊髓压迫,纠正颈椎曲度,增强脊柱稳定性。颈椎融合手术需要切除1个或多个颈椎间盘,因此需要在椎间盘切除的空腔内填充椎间融合材料。顾名思义,就是让相邻的两节颈椎最后通过骨质生长融合到一起。常说伤筋动骨100天,颈椎的融合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在融合完成之前,还需要短时间的内固定减少手术节段的颈椎活动,促进融合的发生。就好比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时候,在混凝土凝固之前需要在外边有个临时支撑。针对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术后患者常见的疑问,我们总结了一下。 1.术后饮食问题?由于颈椎前路手术术中需要牵拉气管和食管,术后早期可能有点食管的牵拉水肿,因此术后2周之内,尽量吃软食,避免过硬、过糙、过干、带刺的饮食,避免大口吞咽,小口饮水,促进食管功能恢复。2周以后,随着食管功能恢复,正常进食不受限制。“发物”能不能吃?大家说的“发物”,其实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长期以来咱们国人蛋白摄入不多,因此蛋白过敏的多,现在生活水平高了,蛋白过敏的反而没那么多了。因此所谓的“发物”比如羊肉、鱼虾蟹等不仅不忌口,术后由于营养丢失反而应该多吃。特别是海鲜河鲜,还有助于补充钙质,促进椎体之间的骨质生长,加快融合。 2.内固定的问题?打了“钢钉”,影不影响做核磁?要纠正的是,内固定的材料是钛合金,不是钢钉,一般不影响做核磁。内固定需不需要取出来?前面提到了,内固定是临时的支撑,在椎间融合之后,内固定已经不承担受力了。但内固定物不需要取出来,因为取的过程也有风险,没有特别明显的异物反应,没有松动、折断等就不用取。 3.支具的问题要不要戴颈托?分情况,如果是单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由于是坚强固定,其实不需要戴颈托。如果是椎体部分切除椎间融合,需要戴颈托2-4周。颈托不需要24小时佩戴,坐起或走路的时候佩戴即可。如果单纯固定姿势坐,也可不佩戴颈托。4.用药的问题既往合并疾病的用药继续维持,若因手术停用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利伐沙班之类的抗凝药物,术后3天就应该恢复。颈椎融合手术后,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进椎体间融合,医生会开一部分神经营养、钙剂及维生素D类药物,按医嘱规律服用。 5.锻炼的问题避免长时间低头、转头等颈椎不良姿势,过度的仰头也不提倡。慢跑、快走、游泳等运动可以循序渐进锻炼在家可做小燕飞、贴墙站立等动作锻炼。
倪兵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16日967
0
3
-
颈椎前路微创手术
郭乾臣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4月12日211
0
2
-
颈椎手术后为什么会肩膀痛?多长时间能恢复
在当今网络依赖型社会,颈椎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相当比例的病人最终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颈椎减压手术一般都安全而有效,病人会感觉术前的胳膊痛消失了,捏不拢、发软的手脚有力气了,胸腹部的紧束感变轻松了。术后的快速康复让人喜悦,但有少数病人会发现手术前症状消退的同时,肩膀感觉疼痛,心里面不免嘀咕是出现啥问题了吗?不是,潘医生首先请您放个心,这是神经减压后的反应,会逐渐恢复的。这种现象临床上称之为颈5神经根麻痹,表现为三角肌和/或肱二头肌肌力下降,部分病人会出现颈5神经根支配区的疼痛。后路手术颈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要高于前路手术,大多发生在单侧,多见于术后几天之内。一般认为,年龄增长(60岁以上)、男性、后纵韧带骨化症、颈4/5椎间孔狭窄、颈髓4/5节段信号改变、多节段融合、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是颈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颈5神经根麻痹的发病机制目前较为公认的有两种。一是脊髓漂移神经根栓系:减压术后脊髓向后方漂移,颈椎曲度的顶点在颈5,后移幅度最大,颈5神经根受到的张力最高,相对又比较细、短,最易发生牵张损伤。二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前脊髓受压缺血较重,局部甚至出现信号改变,减压术后压迫解除,缺血部位血运恢复导致再灌注损伤,就像一个极度饥饿的人突然一顿大吃撑坏了一样。颈椎术后一旦出现肩关节的疼痛和外展无力,最常用的措施是药物治疗和康复理疗。一般都会在3个月内恢复,少数会需要3~6个月。而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出现颈5神经根麻痹说明神经得到了充分减压,只要在药物和理疗的帮助下度过了恢复期,以后就能舒适地生活了。
潘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03日243
0
2
-
颈椎/胸椎术后康复功能训练指南
(一)握力器的锻炼:适合人群:颈椎前、后路手术后24小时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许炜目的:锻炼手的握力方法:根据自己的握力,准备弹性适中的握力器,具体方法见图。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练习。每日3次,每次10~ 20回,之后逐步增加。(二)对指锻炼法:适合人群:颈椎前、后路手术后24小时目的:锻炼手的灵活。方法: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练习。每日3次,每次10~ 20回,之后逐步增加。具体方法见图(三)肘关节运动适合人群:颈椎前、后路手术后24小时目的:锻炼手臂的肌力。方法: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练习。每日3次,每次10~ 20回,之后逐步增加。具体方法见图。(四)肩关节运动适合人群:颈椎前、后路手术后2-3天目的:锻炼颈肩部肌肉,促进伤口愈合。方法:医生同意坐起后即可开始练习。每日3次,每次10~ 20回,之后逐步增加。具体方法见图。(五)扩胸运动适合人群:颈椎前、后路手术后2-3天目的:锻炼颈肩部肌肉,促进伤口愈合。方法:医生同意坐起后即可开始练习。每日3次,每次10~ 20回,之后逐步增加。具体方法见图。(六)足踝运动:适合人群:胸椎、胸腰段术后24小时内。目的:锻炼股四头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方法:患者平卧,膝盖伸直绷紧,先让足部尽量的背曲,然后逐步背伸,每日3次,每次10~20回,之后逐步增加。(七)颈托的使用使用范围:颈椎术后患者,起床时佩戴,不超过3个月。结构:颈托有前片、后片、固定搭扣组成。注意:⑴ 先戴后片,再戴前片。⑵ 搭扣固定时,后片应包住前片。(八)生活指导1、卧床时:不用戴颈托;保持良好的睡姿,取侧卧或仰卧时,头颈部、胸腰部保持生理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翻身要轴线;2、合理用枕,枕头的高度,仰卧位时为其本人的拳头高度;侧卧时,枕头的高度应为一侧肩膀的宽度。3、手术后应防止颈部外伤,尤其防止在乘车急刹车时颈部前后剧烈晃动导致损伤。所以,在出院乘车回家时,最好应平卧车上(可弯腿,下肢屈曲),戴好颈托。手术后一年之内也应当小心,避免颈部的突然受力以及颈部外伤,以防止手术后症状再次加重。4、应当积极锻炼四肢的肌肉力量及功能活动(积极进行四肢功能锻炼)。上肢的锻炼,包括肩臂腕的活动以及握拳练习,还有手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如穿针、系衣扣、拿筷子等,或者通过健身球的练习增强手的力量和灵活性。下肢的锻炼,包括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抬腿、踢腿等动作的练习,病人也可在家属和陪护人员的陪同或搀扶下练习行走,以增强下肢力量,尽早恢复下肢(行走)功能。5、在佩带颈托下,应当逐渐开始进行项背肌的锻炼。这样有利于改善(促进)颈项部肌肉的血液循环,改善颈部劳损等症状,同时可防止项背肌的废用性萎缩,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尤其是颈椎后路手术患者,应当长期坚持锻炼。6、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俱裂。中医认为颈椎病因多与风寒温邪有关,故颈部的保暖防湿十分重要。颈椎手术后还应防止感冒,否则会加重症状。7、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应避免过于低头,特别是“埋头”工作的人群应隔时调整颈部姿势,并适当活动颈部。这样有助于促进颈椎部的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肌力。作者简介:许炜,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神经脊柱外科访问学者,师从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肖建如教授十余年。任全军骨科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委会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骨科委员会委员。致力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肿瘤、脊柱转移瘤、脊柱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年均门急诊3000余人次,主刀手术500余台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上海市卫计委青年医师计划等课题资助。许炜教授每周三下午专家门诊,每周一上午骨肿瘤专病门诊,门诊地址:上海市凤阳路415号(长征医院门诊大楼)。
脊柱外科医生许炜教授的科普号2020年10月19日3890
1
3
相关科普号

沈晓龙医生的科普号
沈晓龙 副主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脊柱外科
2896粉丝2万阅读

俞永林医生的科普号
俞永林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骨科
5891粉丝154.4万阅读

郭乾臣医生的科普号
郭乾臣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骨科
3010粉丝12.8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