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皮肤科成立于1961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儿童皮肤病专科之一。该科创建伊始即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的老专家及中青年技术骨干,长期致力于儿童皮肤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技术力量雄厚。科室创建人涂元远教授为我国知名的儿童皮肤病专家,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他的领导下组织成立了全国小儿皮肤病研究协作组及全国小儿皮肤病函讯信箱,联合全国多家大型儿童医院开展了银屑病防治多中心研究及儿童皮肤病信函咨询工作。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二部儿童皮肤病专著《实用小儿皮肤病学》。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在儿童免疫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儿童食物过敏等领域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并成为国内诊断和治疗设备齐全,开展诊疗项目最多的儿童皮肤病专科之一。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0余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学位6人)。全年门诊量13万人次,病人来源辐射整个西南地区。
皮肤科由门诊、病房和重庆市激光医学研究应用中心三部分组成。拥有各类激光(脉冲染料、Q开关532nm、1064nm激光,连续YAG、脉冲YAG、超脉冲CO2激光、He-Ne激光、308准分子激光、红蓝光)、射频、电离、微波、PUVA、NB-UVB、UVA1、Dermo-Jet高压注射、皮肤病理活检、光动力治疗、皮肤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开展了真菌、性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皮肤生理检测、皮肤超声及皮肤点刺、血清sIgE、特应性斑贴试验(APT)等过敏原检测项目。能满足不同皮肤病及疑难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要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设有独立的《儿童皮肤病学》教研室,隶属教务处,常年承担重庆医科大学各层次,包括五年制本科大课教学,七年制儿科专业方向、儿科学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生以及专科进修等教学及临床生产实习任务,为重庆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硕士授权点。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确定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理、瘙痒机制,儿童皮肤感染与免疫保护、斑秃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学术骨干兼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儿童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过敏反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有1人担任《儿科药学杂志》常务编委和《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杂志编委。 |
网上问诊: | 本科室可网上问诊大夫9名 向本科室大夫问诊 |
电话问诊: | 本科室可直接通话大夫9名 预约与本科室大夫通话 |
患者推荐(根据患者投票推荐)
诊后服务星(根据医生经验推荐)
姓名 | 患者推荐热度(2年内得票) | 出诊时间 | 联系大夫 |
![]() 主任医师 教授 |
小儿湿疹(1票) |
|
![]() |
![]()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
鲜红斑痣(344票) 胎记(9票) 皮肤病(3票) 激光美容(2票) |
|
![]() ![]() |
![]() 主治医师 |
痣(103票) 皮肤肿瘤(22票) 胎记(6票) 皮肤病(5票) |
|
![]() ![]() |
![]() 主任医师 |
脱发(18票) 特应性皮炎(16票) 皮肤病(11票) 荨麻疹(9票) |
|
![]() ![]() |
![]()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
|
|
|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
|
||
![]()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
|
![]() ![]() |
|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
|
||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
|
||
![]() 主治医师 助教 |
|
![]() |
|
![]() 主治医师 |
痣(2票) 皮肤肿瘤(1票) 荨麻疹(1票) 皮肤过敏(1票) |
|
![]() ![]() |
![]() 主治医师 讲师 |
|
|
|
![]() 主治医师 讲师 |
|
|
|
主治医师 讲师 |
|
||
![]() 住院医师 助教 |
|
![]() ![]() |
|
![]() 住院医师 |
太田痣(9票) 激光美容(3票) 咖啡斑(3票) 皮肤病(2票) |
|
![]() ![]() |
![]() 主治医师 |
皮肤病(3票) 荨麻疹(2票) 特应性皮炎(2票) 癣(1票) |
|
|
|
|
||
|
皮肤病(2票) |
|
|
|
|
||
|
|
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