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
一、科室介绍
医院新生儿外科成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共拥有专科床位五十张,分为珠江新城及人民中儿童院区两个院区,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外科新生儿外科患儿600~700人,普外科患儿700~800人,开展专科手术近1000台,学科规模及临床、科研水平居全国前列。新生儿外科监护室于2014年10月28日正式成立,为华南地区第一个独立开设的新生儿围手术期重症监护病房。目前开放住院床位30张,全封闭的病房实行恒温控制 配有新生儿多功能辐射台 新生儿培养箱,多参数触屏式监护仪及多台微量输液泵 推注泵,高频震荡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等设备 以满足围手术期危重患儿的诊断及治疗。 学科带头人夏慧敏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新生儿学组组长,美国儿科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新生儿外科主任。余家康主任医师,外科部副主任,全国小儿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肝胆外科学组成员,广东省小儿外科协会常务委员。新生儿外科其他专科医生包括钟微主任医师、李乐副主任医师、何秋明主治医师及4名住院医师。所有专科医生均拥有医学硕士以上学位。 二、科室发展 随着科室逐步完善与发展,对新生儿重症及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外科监护室目前可收治各种外伤、急性感染,新生儿肿瘤、胸部畸形,腹部病变以及腹部肿物等等,几乎囊括所有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新生儿。 同时,近年来我科与多学科合作,参与胎儿会诊中心的成立,使得大多数胎儿先天结构性畸形可以在一系列的产前检查中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相关领域专家之间的紧密合作,也使得胎儿医学团队有能力为焦急等待的父母们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医学咨询,为患儿们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另跨学科医疗团队的紧密协作使得宫外产时手术在我中心能较快和较好地开展起来。我中心在2010年至今成功进行了5例产时胎儿手术。 新生儿外科分别于2009年2月、2010年3月、2016年4月实施了三对胸腹联体婴分离手术,术后患儿均得以存活。联体婴为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患病率为1/50 000~1/100 000,约20万次分娩有1例存活。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且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病例相当罕见。 新生儿微创手术方式也得以进一步广泛开展,包括肠闭锁、十二指肠梗阻、腹膜后肿瘤的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膈疝、食道闭锁的胸腔镜治疗。 三、科室服务成果 2016年截至10月新生儿外科监护室收治病人1142人,手术765例,胎儿会诊中心406例,二次以上非计划手术率≤2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0%,重症新生儿外科患者的救治成功率≥90%。科室也注重专科教学工作,成为广东省及全国各地小儿外科新生儿专业培训基地后,今年接收进修医生5名。2016年成为广东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实习基地,接收培训新生儿专科护士6名,同时接收各地新生儿外科专科护士2名。2016年成为广东省造口治疗师见习基地,接收培训多批造口治疗师。外派科室人员参与组织广东省小儿外科年会和中美小儿外科新进展学习班,积极参加世界小儿外科医师协会学术会议、国际小儿腔镜外科学术会议,积极参加全国小儿外科年会,参会人数4人,宣读文章5篇,板报文章5篇,到波士顿儿童医院参观学习,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同行的联系和交流。 科研论文2016年也收获颇丰,目前开展的在研课题包括余家康主任省科技一项,何秋明医生省科技一项。目前正在申报的课题包括何秋明医生国自然一项,钟微主任省科技一项,李乐主任省医学一项。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6篇,在投论文6篇。 |
网上问诊: | 本科室可网上问诊大夫4名 向本科室大夫问诊 |
免费转诊: |
本科室开通转诊服务的大夫2名
预约本科室大夫免费转诊
已成功转诊患者75人次 |
电话问诊: | 本科室可直接通话大夫3名 预约与本科室大夫通话 |
患者推荐(根据患者投票推荐)
诊后服务星(根据医生经验推荐)
姓名 | 患者推荐热度(2年内得票) | 出诊时间 | 联系大夫 |
![]() 主任医师 |
先天性巨结肠(10票)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6票) 先天性肠疾病(6票) 小儿疝气(3票) |
|
![]() ![]() ![]() |
主任医师 教授 |
|
||
![]() 主任医师 |
先天性肠疾病(13票) 先天性食管闭锁(13票)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票) 先天性巨结肠(6票) |
|
![]() ![]() |
![]() 主任医师 副教授 |
先天性肠疾病(3票) 胆道先天性畸形(2票) 新生儿黄疸(2票) 胆结石(1票) |
|
![]() ![]() ![]() |
![]() 主治医师 |
|
![]() ![]() |
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