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
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是由我国著名小儿外科创始人马安权教授于1954年创立,是我国最早的小儿外科专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包含新生儿外科、普外科、肿瘤外科等专业齐全的学科。目前设有床位92张,现有医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6名,博士3名,硕士5名,人才梯队完整、结构完整。
以学科负责人为首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小儿微创诊治中心,为国内的小儿微创外科发展创造了条件。学科负责人在小儿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微创外科及肿瘤外科皆有较大建树,尤其是胃镜辅助黎状窝瘘切除术,其技术的精湛,良好的预后效果得到国内同仁的高度认可,在患儿群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科室成员中有4名为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相关专业组委员,提升了学科负责人及学术骨干的学术影响力,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学科密切关注小儿外科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依托医院强大的新生儿专业、血液病专业、NICU、PICU的技术力量,大力开展新生儿外科手术、小儿微创外科手术和各种恶性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诊治水平跨入国内先进行列。目前我科年手术量达3000余例,不但具有胆总管囊肿根治术、胆道闭锁Kasai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矢状位肛门成形术(Pena术)、脊髓脊膜膨出、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肝母细胞瘤的根治性治疗等经典技术,还具有小儿腹腔镜外科、显微外科、直肠肛门畸形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等先进技术,也拥有胃镜辅助黎状窝瘘切除术、改良Soave治疗弥漫性直肠乙状结肠血管畸形、小儿复杂肛瘘切除术、术中肠内营养管的置入、小儿肠镜等特色性技术,造瘘袋在肠造瘘术后早期的应用等特色技术。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结构日趋合理,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临床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科室还注重科研能力的培育。通过近两年的培育,目前科室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市科委立项课题5项,局级课题2项,交大医学院课题5项,累积科研经费将近400万,为科室的进一步发展及自身科研水准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科室临床与科研双向的发展,为提高科室在同行业间的影响力提供了保证。 |
网上问诊: | 本科室可网上问诊大夫18名 向本科室大夫问诊 |
免费转诊: |
本科室开通转诊服务的大夫4名
预约本科室大夫免费转诊
已成功转诊患者722人次 |
电话问诊: | 本科室可直接通话大夫17名 预约与本科室大夫通话 |
患者推荐(根据患者投票推荐)
诊后服务星(根据医生经验推荐)
姓名 | 患者推荐热度(2年内得票) | 出诊时间 | 联系大夫 |
![]() 主任医师 教授 |
梨状窝瘘(2票) 直肠肛管疾病(1票) 先天性肠疾病(1票) 先天性耳前瘘管(1票) |
|
![]() |
![]() 主治医师 |
甲沟炎(31票) 体表肿瘤(7票) 淋巴结炎(4票) 小儿疝气(4票) |
|
![]() ![]() |
![]() 主任医师 |
胆道先天性畸形(7票) 食管裂孔疝(2票) 肾上腺肿瘤(2票) 血管瘤(1票) |
|
![]() ![]() ![]() |
![]() 主任医师 教授 |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2票) 鞘膜积液(1票) 腹痛(1票) |
|
![]() ![]() |
![]() 住院医师 |
小儿疝气(2票) 腹部创伤(1票) 肛裂(1票) 先天性耳前瘘管(1票) |
|
![]() ![]() |
![]() 副主任医师 |
小儿疝气(4票) 体表肿瘤(3票) 甲状舌管囊肿(1票) 痣(1票) |
|
![]() ![]() |
![]() 副主任医师 |
|
![]() |
|
![]() 主治医师 |
阑尾炎(2票) 小儿疝气(2票) 体表肿瘤(1票) |
|
![]() ![]() |
![]()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
|
![]() ![]() ![]() |
|
![]() 主治医师 |
阑尾炎(1票) 胆道先天性畸形(1票) |
|
![]() ![]() |
![]() 主治医师 |
小儿疝气(1票) |
|
![]() ![]() |
副主任医师 |
|
||
副主任医师 |
|
||
副主任医师 |
|
||
副主任医师 |
|
||
![]() 副主任医师 |
|
![]() ![]() ![]() |
|
![]() 住院医师 |
甲沟炎(1票) |
|
![]() ![]() |
![]() 主治医师 |
|
![]() |
|
![]() 主治医师 |
|
![]() ![]() |
|
![]() 住院医师 |
体表肿瘤(1票) |
|
![]() ![]() |
![]() 主治医师 |
|
![]() ![]() |
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