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勇
主任医师 教授
4.3
神经外科连伟
主任医师 教授
4.7
神经外科幸兵
主任医师 教授
4.3
妇科内分泌郁琦
主任医师 教授
3.9
神经外科冯铭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4.1
眼科钟勇
主任医师 教授
3.9
免疫科张文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妇科内分泌邓成艳
主任医师 教授
3.6
神经外科王任直
主任医师 教授
3.9
妇科内分泌甄璟然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潘慧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医学影像科冯逢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内分泌科朱惠娟
主任医师 教授
3.6
病理科梁智勇
主任医师 教授
3.6
核医学科朱朝晖
主任医师 教授
3.6
神经外科包新杰
主任医师 教授
3.8
眼科马瑾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内分泌科金自孟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内分泌科卢琳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妇科内分泌王含必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阳洪波
副主任医师
3.5
内分泌科段炼
副主任医师
3.5
医学影像科有慧
副主任医师
3.5
内分泌科王林杰
主治医师
3.5
放疗科连欣
主治医师
3.4
眼科王旭倩
主治医师
3.6
神经外科邓侃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5
下丘脑-垂体疾病多需要多科联合诊疗,从诊断、治疗到长期随访,都需要内分泌、神经外科以及相关科室的多科协作。为方便广大病友,北京协和医院在常规线下门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垂体联合门诊,该门诊进一步提高了诊疗效率,多科共同会诊,减少了患者诊治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垂体联合门诊由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与神经外科高年资医生共同出诊,虽然看似只有两个科室出诊,但实际上却有放射科、放射治疗科、妇科内分泌、眼科以及风湿免疫科等多科的协作与支持,避免患者不同科室来回转诊和需要在多个科室挂号就诊的麻烦。而我作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也是垂体联合门诊接诊医生的一员。垂体联合门诊1、出诊时间:周五下午2、诊疗范围:各类下丘脑垂体疾病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垂体腺瘤,如垂体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库欣病)、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功能性促性腺激素垂体瘤和无功能垂体腺瘤等,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中枢性尿崩症等3、挂号流程:登录北京协和医院App,点击首页“预约挂号”,进入“东单院区普通门诊”方式一:选择“外科”,下一步点击“垂体联合门诊”即可预约挂号方式二:选择“内分泌科”,再点击“内分泌科门诊”,选择“垂体联合门诊”即可预约挂号
一、患者收治病人多因肿瘤压迫症状(如头痛、视觉功能障碍、腺垂体功能减退等)就诊于内分泌科门诊、神外门诊或眼科门诊。 二、相关检查项目① 门诊完善鞍区增强MRI、垂体前叶相关激素。② 若患者出现严重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则予激素替代治疗。③ 如需要手术收入神外后由垂体亚专业组负责:围手术期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后检测垂体相关激素;如无特殊术后第3天出院;如病情需要可术后稳定转回内分泌病房进一步治疗。④ 如病人病情疑难、危重,可酌情转诊垂体MDT中心讨论,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一、患者收治垂体催乳素瘤女性患者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男性患者表现为性功能减退、部分病人可合并泌乳或触发泌乳,部分表现为肿瘤压迫症状(如头痛、视觉功能障碍、腺垂体功能减退等)就诊于内分泌科门诊、神外门诊、眼科门诊或妇科门诊。若怀疑病人为垂体催乳素瘤则转入内分泌门诊完善定性、定位检查。 二、相关检查项目1、 门诊完善鞍区增强MRI、垂体前叶相关激素、若PRL水平明显升高,做溴隐亭敏感试验,以选择确定药物治疗的有效性。2、首选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忍受副作用,经评估手术指征明确,则神外收治手术治疗。3、 转入神外后由垂体亚专业组负责:围手术期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后检测PRL及垂体相关激素;如无特殊术后第3天出院;如病情需要可术后稳定转回内分泌病房进一步治疗。4、如病人病情疑难、危重,可酌情转诊垂体MDT中心讨论,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图6)。 图6垂体泌乳素瘤病人诊治流程
总访问量 0次
在线服务患者 0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0次
科普文章 0篇
年度好大夫 5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