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非巨大肩袖撕裂术后康复指导
肩袖撕裂 (非巨大) 缝合术 后康复计划注意事项:1.必须通读此计划全文并理解后才可开始康复训练。2.计划中所指健侧指健康(未手术)的一侧肢体,患侧指被手术一侧肢体。3.手术情况各不相同,康复计划仅作为方向和方法性指导,最终意见以手术医师为准。4. 康复原则:循序渐进,切勿心急。一个良性的康复,患者的感受是 主动活动无痛、被动活动轻度疼痛,一天比一天舒服,关节活动度和功能一天比一天改善。在康复过程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复查,由手术医师指导,调整康复计划后,继续进行功能性练习。 不可擅自增加练习 项目、时间、强度,或在非正规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5.关节活动度练习原则是要以最小的刺激获取最大活动度。所有活动度练习,被动活动在微痛下进行,主动活动在不痛下进行,除摆钟练习考虑患者腰椎的问题在活动末端(最大角度)停留 20秒到30秒,其余的活动读练习均要求在活动末端停留2分钟(关节囊蠕变时间),回到中立位再往另一方向。每次锻炼不求次数但求角度,尽量避免反复多次的刺激引起炎性反应,增加渗出加重粘连。6. 肩关节活动度练习后必须马上用冰袋冷敷 ,冷敷时间为 20分钟(或依据自己情况而定),除此以外,每天冷敷2-3次。若肿胀疼痛明显,发热明显,可增加冰敷时间,隔2小时后可冰敷一次。如若冷敷后有不舒服感觉的患者,可以依具体情况减少或停止。7.冰袋的制作:碎冰块装在双层塑料袋里,再加水,一般冰与水1:1混合。接触皮肤的温度为4-10℃为宜,温度过低可以在皮肤表面加垫干净的毛巾。冷敷时注意冰水不要浸湿伤口。8.康复训练中出现 疼痛为正常现象,若训练结束后 半小时疼痛缓解,则不会造成损伤。9.康复过程中出现关节的肿胀、发热为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冷敷缓解。 若关节肿胀严重、或体温持续高热,则应停止练习,及时复诊。10. 禁忌动作:1)术后 6周内禁止患肩 主动用力。2)术后 3月之内禁止 用力耸肩、过度内收、后伸、背 手 、投掷、外展位外旋、用患手支撑体重。)3)术后 6月内禁止提重物。11.术后复查:术后4 周内每周至少复查1次)(切记!),其后根据康复情况酌情于术后6周、8周、3月、6月、1年、2年门诊复查(请在这两个时间复查:肩痛门诊:周三周哲主任),复查时切记要带好出院记录、门诊病历本及随访记录本。正文:一、支具的佩戴:(一)佩戴时间:支具佩戴6-8周。6周之内24h配戴,仅在做康复训练时短时间取下支具,6周之后根据复查情况间断去支具,8周之后情况良好可去除支具。睡眠时采取仰卧位,并在上臂后方放置枕头支撑。(二) 佩戴方法: 屈肘 90°,肩关节外展 30°(轻度外展)、外旋中立位(外旋0°)三)注意:康复训练时先平卧在床上,再取支具(注意保护患肢肩关节不能主动活动),让后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结束后再平卧在床上,将支具佩戴好(注意保护患肢肩关节不能主动活动)。二、 具体练习内容:(一) 术后1 天开始:1.张手 握拳:主动缓慢握拳到极限,缓慢张开五指,每天尽量多做。每天累计总量 500次。用于预防血栓!6周后可停止练习。术后麻醉消退后立即开始。2. 挺胸练习:无痛范围内主动缓慢的进行微挺胸、耸肩,以缓解长期佩戴支具带来的不适。平卧床上 家属辅助解除支具 家属辅助下康复练习完成康复练习后平卧床上 家属辅助佩戴支具 练习结束开始冰敷。3. 颈部活动和 健侧 肢体活动:主动缓慢的低头、抬头和扭转头部,防止长期佩戴支具带来的颈部肌肉疲劳。(二) 术后2-3天开始:肘 关节 被动 活动:去除支具,在床上仰卧位,将上臂后侧垫高,进行患侧肘关节被动练习,方法有用二:一、 健侧 上肢 带动前臂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及旋转练习;二、他人帮助下,抓住患肢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及旋转练习。 (注:肘部的被动练习动作要求缓慢柔和进行,均以轻微疼痛为宜,肩关节及上臂不能产生任何运动) 。 (三) 术后第4 天开始:肩部肌肉静力练习( 练习时 一定不能引起疼痛,若疼痛,可以 1-2周后再尝试练习):在支具保护下,保持肩关节位置不动,健手放在患手的前方(或肘部后方),患手用力向前顶(或向后)顶健侧手,动作缓慢柔和,逐渐用力。10秒/个,10-20个/组。 (四) 术后 5--7 天开始:肩关节被动 活动( 包括 4 个动作):肩关节被动练习后需冷敷20 分钟1.摆动练习:除掉支具,健侧手托患侧手臂,弯腰90度后背与地面平行,患侧手臂放松,在健侧带动下进行前后左右4个方向的摆动,每个方向活动到微痛的角度, 在该位置维持 20-30秒。(向内侧的方向少做,角度不要太大)术后2周每天摆动 1-2分钟即可,每天 1次。术后4-6周可增加至每天2次。2.肩关节前屈(趴桌子练习) :面对桌子, 身体重心始终停留在双腿上,不要用双 手支撑体重。将手臂轻轻放在桌面上(健侧手固定患肢于桌面) ,患肢肩关节完全放松,身体慢慢后退,逐步增加弯腰角度。每次 1-2min。每天 1-2次。 3. 肩关节体侧内旋:仰卧位,健侧手帮助患侧手朝向肚脐方向运动,在关节活动的末端保持 1-2min。 每天 1-2次。 随着时间的延长可以逐步增加动作难度,上臂适度外展,患侧手从肚子移动到体侧; 术后 3个月后,可由体侧过度到身体后方(即背手动作) 。 4.肩关节体侧外旋:仰卧位,患侧手位于体侧,保持肘关节曲屈曲90 度,健侧手帮助患侧手患侧手朝向外运动 (健侧手长度不够时, 可借助木棍等辅助) ,在外旋的最大角度保持 1- 2min。每天 1-2 次。该动作如有家人帮助练习效果更好,尽量接近健侧外旋的角度为最佳。 (五) 术后 6周:逐步摘除支具,摘除支具后可以 开始 主动 活动,恢复正常步态、逐渐尝试洗脸、夹菜等日常生活活动。(六) 术后 8周:独立主动活动。可尝试进行打电话、梳头(外展外旋) 。
瞿雷 副主任医师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骨科77人已读 - 精选 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指导
一、术后注意事项:(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1、术后棉花腿、石膏包扎制动,用被子或枕头垫高下肢,麻醉消退后即开始活动足趾以及脚踝,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肿胀,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抬高2~3天,尽量减少患侧足跟低于腹部的时间和次数。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可扶拐下床适量活动。小心地面上的水或者物体,注意避免滑倒。2、早期不得过多行走,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极易引发关节内的出血和肿胀,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3、主管您的管床医生一般会在手术后3~5天给您伤口换药。4、术后10天拆线,出院。 二、术后康复训练注意事项:(不包括半月板缝合)1、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制定,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功能练习早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1-2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早期应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以免造成肿胀。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 6、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则即刻给予冰敷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术后早期不宜过多行走,否则可能引发肿胀,影响功能康复进程。8、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三、术后康复计划:(不包括半月板缝合)㈠ 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1、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①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5分/组,1组/小时②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③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要求同上。所有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可扶拐下地行走,但只限去厕所等必要活动。 2、术后1天:①继续以上练习。②踝泵改为抗重力练习(可由他人协助或用手扶住大腿)。③开始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④开始侧抬腿练习。⑤负重及平衡——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5分/次,2次/日。 ——双足前后分离,移动重心。如疼痛不明显,可扶单拐、或不用拐。3、术后3天开始屈曲练习,方法见备注。以微痛为度,达尽可能大的角度。4、术后4天:①继续以上练习。②开始单腿站立平衡练习,5分钟/次,2-3次/日。③主动屈膝达70-80度。5、术后5天:①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②开始站立位0-45度范围内主动伸屈练习。但不靠墙。30次/组,2-3组/日,练习后肿、痛则冰敷。 6、术后1周:①主动屈曲大于90°。 ②可单足站立,可不用拐行走。③开始靠墙半蹲练习,2-5分/次,3-5次每日。㈡ 中期:(2周—1月)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开始恢复日常活动。1、术后2周:①主动屈曲至120—130°. ②强化肌力练习。(直抬腿可达6分钟)③关节无明显肿、痛、不稳,可正常步态行走。④开始指导下各项肌力练习:练习的负荷、角度、次数及时间,根据自身条件而定。一般为30次/组,2-4组/日。 2、术后3周: ①被动屈曲至140°。 ②强化肌力练习。③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逐渐增加范围,并渐增负荷,30次/组,4组/日。㈢ 中期:(1月—2个月)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 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 1、术后5周:①主动屈曲达150°,且基本无痛。②开始患侧单腿45度位半蹲练习。5分/次,4次/日。③开始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30分/次,2次/日。2、术后6—8周:①主动屈伸角度达至与健侧相同,且无疼痛。②可完成日常的各项活动,如上下楼、骑自行车、行走5000米以上关节无肿痛。③开始跪坐练习。 ④开始蹬踏练习。㈣ 后期:(2个月—3个月)目的:全面恢复日常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逐渐恢复运动。①开始膝绕环练习。②开始跳上跳下练习。③开始侧向跨跳练习。④开始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及慢跑。⑤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 必要时可戴护膝保护,但只主张在剧烈运动时使用。㈤ 恢复运动期:(3个月后)目的: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①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②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③通过测试,患健肌力达健侧85%以上,则可完全恢复运动。 备注:屈曲的练习方法:以下方法任选其一。每日一次,力求角度略有增长即可。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如有特殊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练习过程中不得伸直休息,反复屈伸,否则将影响效果,且极易造成肿胀。1、髌骨松动术(术后1周开始):手推推住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置。每方向20次,2—3次/日。可于屈曲练习前进行。 2、坐(或仰卧)位垂腿:坐于躺于床边,膝以下悬于床外。保护下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极限处保护10分钟。必要时可于踝关节处加负荷 。3、仰卧垂腿:仰卧于床上,大腿垂直于床面,保护下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要求同上。4、坐位“顶墙”:坐椅上,患侧足尖顶墙或固定,缓慢向前移动身体以增大屈膝角度,感疼痛后保持不动,数分钟后疼痛消失或降低,再向前移动,至极限。全过程控制在30分钟内。 5、主动屈伸练习:(被动屈曲后进行)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 伸直的练习法:1、主动牵伸:主动牵拉伸直于极限处保持10秒,放松5秒。20—30次/组,1—2组/日。2、被动压直:足跟下垫起,适当重量的沙袋(或其他替代物)置于膝上方,或者稍弯腰后自己用双手或请他人辅助用双手给予适当压力,下压膝关节上方,维持约5-10分钟。活动度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则即刻给予冰敷20—3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瞿雷 副主任医师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骨科342人已读
关注度 湖南省 第282名
总访问量 22,215次
在线服务患者 1,342位
科普文章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