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眩晕科普第十二期:声音或压力诱发眩晕,少见的“内耳第三窗”
患者,男性,43岁,因“头晕2年余,加重20d“入院。外耳道加压时,可见与加压时间锁相的扭转性眼震。纯音测听显示双侧对称性高频听力损失;前庭肌源诱发电位显示cVEMP双侧阈值降低、幅值升高;oVEMP左侧阈值降低、幅值升高。什么是上半规管裂综合症?上半规管裂综合征(superiorsemi-circularcanaldehiscencesyndrome,SCDS)于1998年经由Minor等首先报道,当时作者发现一系列患者在声音和压力影响下可诱发眩晕、失衡和与之相对应的与上半规管同平面的眼震,影像学显示上半规管骨质缺损,通过手术修复缺损后患者症状改善。近年陆续发现,更多的症状与上半规管裂有关,包括自听增强、身体声音的放大、搏动性耳鸣、传导性听力损失、听觉过敏以及眩晕或慢性不平衡等。临床表现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症状来源于活动性第三窗效应。内耳及其结构是包含在颞骨内的一个封闭系统,通过卵圆窗和圆窗连接中耳。卵圆窗传递从鼓膜来的声压波。正常情况下,内耳的内淋巴液和外淋巴液被封闭在骨迷路内,不受中耳或脑脊液压力变化的影响。如若内耳骨裂,成为第三窗,造成原有封闭系统破坏,使内耳对中耳或CSF的压力变化敏感。基于骨裂-内耳第三窗效应的严重程度,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听觉-前庭症状。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到SCDS患者症状谱非常广泛,个体差异很大,其中的原因尚不清楚。常见症状如下:(1)自听增强:出现在一半以上患者,包括异常大声地听到自己的讲话或其他自身产生的声音(例如心跳,眼球在眼窝中移动的声音,关节吱吱作响,咀嚼声、脚步等等)。(2)声音或压力诱发性眩晕:出现在一半以上患者,改变中耳内压力或增加颅内压的因素,例如Valsalva动作、外耳道的局部压力、拎重物、使劲或擤鼻等,可能诱发眩晕。声诱发的眩晕和眼震称为Tulio现象;由外耳道压力诱发的眼球运动称为Hennebert征。(3)耳闷:出现在60%以上患者。(4)传导性听力损失:约25%~60%患者有传导性听力损失,以低频为主。(5)耳鸣:常为高调耳鸣,或搏动性耳鸣,可占20%~50%(6)头晕/眩晕/慢性不平衡:由上半规管功能障碍引起。(7)听觉过敏:患耳可听到放置在脚踝上的音叉振动声。(8)脑内混沌感和疲劳:由于大脑为充分应对来自上半规管的混乱信号并保持身体平衡所导致的。(9)头痛/偏头痛:由于身体过度张紧脸部,头部和颈部附近的部分并将其用作辅助鼓膜,过度补偿了患病耳朵的不良听力。SCDS诊断标准SCDS的诊断需如下ABC每个大类中至少有1条标准符合:A:至少1种符合SCDS的症状,可归因于“第三窗“病理生理,包括(1)骨传导听觉过敏,(2)声诱发的眩晕和/或振荡幻视,与刺激时相锁定,(3)压力诱发的眩晕和(或)振荡幻视,与刺激时相锁定,(4)搏动性耳鸣;B:至少1项测试或体征表明“第三窗“正在传递压力:(1)当声音或压力施加到患耳上时,患眼上半规管平面内的眼球运动;(2)低频骨导阈值为负值,(3)VEMP反应增强(cVEMP阈值较低或oVEMP幅值升高);C:高分辨率CT成像,在上半规管的平面内进行多平面重建,表现出上半规管裂。模式图显示上半规管上方骨质缺如颞骨的高分辨率CT扫描在确诊SCDS中起着重要作用。建议使用小于0.625mm层厚的薄层。颞骨CT对于诊断SCDS具有高度敏感性,但缺乏特异性。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具有上半规管裂影像学证据的患者,都是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患者。除CT外,SCDS的诊断必须结合症状、体征及其他客观测试(听力检查、VEMP)。如果影像学阳性发现是唯一证据,则不能诊断SCDS或进行手术干预。本例患者发现左侧上半规管上方骨质缺损左侧上半规管上方骨质缺损前庭肌源诱发电位(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s,VEMP)反应增强(cVEMP阈值较低或oVEMP幅值升高)是最新的上半规管裂综合征诊断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美国神经病学会制定的VEMP指南当中,也是明确推荐VEMP用于诊断SCDS。cVEMP检测刺激同侧耳后的胸锁乳突肌收缩和舒张,反映前庭脊髓束通路及其向颈部的投射。oVEMP检测眼肌源性诱发电位,并通过前庭-眼反射来评估前庭上行通路。SCDS患者的cVEMP和oVEMP都可能出现异常,表现为异常活跃状态。具体而言,SCDS患者通常患耳VEMP反应阈值较低,并可能有明显高于正常的振幅。这些现象可解释为第三窗的存在提升了前庭系统及其受体的敏感度。治疗由于尚无针对SCDS的有效药物疗法。对于有顽固性前庭和(或)听觉症状、且影像学显示累及单侧的患者,手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活动性第三窗现象。SCDS手术后发生重大并发症的风险较低。与单侧SCDS患者相比,双侧SCDS患者报告的手术修复后症状改善相对较少(术后症状完全缓解者,在单侧SCDS占约48%,在双侧SCDS单侧修复者占约12%,在双侧SCDS顺序修复者占约20%)。双侧SCDS患者的预后较差可能与手术前前庭损伤更广泛且术后代偿能力更低有关。因而对于双侧SCDS术前应进行更充分的评估和与患者更全面的沟通。注:文章转自丁香园影像时间
林乐阳 副主任医师 凌源市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176人已读 - 精选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是维持中耳腔健康生理状态的重要结构,其功能障可能会引起鼓室积液、鼓膜穿孔、胆脂瘤形成等多种中耳疾病。既往因其解剖位置隐蔽,许多传统仪器无法触及而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自行缓解。如今,随着鼻内镜及耳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对咽鼓管有了更全更成熟的认识,以下从咽鼓管解剖结构出发,详述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症状、诊断及治疗,希望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01解剖结构咽鼓管是连接中耳腔和鼻咽部的复杂结构,呈S型走形。咽鼓管纤维软骨部是由黏膜、软骨、周围软组织、管周围肌(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鼓膜张肌)以及骨性支架(蝶骨沟和翼内板)构成的复杂器官(图1)。管腔底部富含杯状细胞,呈波纹状,与黏液清除有关,其上部黏膜光滑,与通气及平衡压力有关。图1咽鼓管解剖结构成人咽鼓管长约 31-38mm,与水平位呈 34-36°角,与矢位呈 42°角,女性咽鼓管较男性短、平。儿童咽鼓管较成人平坦,与水平面约呈10°。咽鼓管三维模型类似沙漏,远端2/3为纤维软骨部,近端1/3为骨部位于颞骨内,两者交界处为峡部,直径约1.5mm。图2儿童与成人咽鼓管解剖学差异02咽鼓管正常功能(1)通气及平衡中耳气压(2)清除中耳黏膜分泌物(3)中耳防声(4)防止鼻咽部病原体逆行感染03咽鼓管功能障碍常见病因(1)机械性:腺样体增生、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咽部肿瘤、鼻咽填充物、瘢痕粘连、外伤等(2)非机械性:肌无力、炎性渗出物堵塞等(3)黏液毯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咽喉反流等(4)其他04疾病分类(1)按病程:急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病程少于3个月)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病程长于3个月)(2)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气压型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异常开放05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患耳中耳压力失衡带来的相关症状,如耳胀满感、耳鸣、耳痛或不适感,也可表现为耳闷堵感,“噼啪”声、响铃声,自听增强和听声朦胧等。部分患者有听力下降,一些患者会通过反复捏鼻鼓气或活动下颌来平衡中耳负压。典型症状多发生于周围环境气压改变时。典型患者呼吸时可感受到鼓膜扇动,自觉仰卧位时症状减轻,运动时加重,部分患者有习惯性抽鼻动作。06临床评估(1)鼓膜检查鼓膜形态: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可表现为鼓膜内陷或鼓室积液。鼓膜活动度:利用鼓气耳内镜检查鼓膜活动度,有利间接了解咽鼓管功能。(2)咽鼓管内镜检查纤维电子鼻咽镜可以检查咽鼓管咽口,经鼓室内镜检查咽鼓管鼓室口。咽鼓管慢动作视频内镜可以评估成人咽鼓管功能。(3)纯音测听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可表现为传导性聋,也可表现为听力正常或混合性聋。(4)咽鼓管通气及压力平衡功能检查定性检查:Valsalva法、Politzer法、导管吹张法、Toynbee法;鼓膜穿孔者可采用鼓室滴药法进行评估。定量检查:声导抗测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咽鼓管功能定量评估方法,包括:鼓室图峰压点动态观察法、咽鼓管-鼓室测量法以及正负压平衡测定法(适用于鼓膜穿孔且干燥者)。(5)咽鼓管功能测试和评分系统咽鼓管测压:临床较为常用,相对简单。无论鼓膜完整还是穿孔都可以使用。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ETDQ-7)(表1)表1ETDQ-7评分表(6)影像学检查颞骨高分辨率CT:可显示咽鼓管骨部及咽鼓管鼓室口结构,在鼓膜完整情况下还可显示中耳乳突含气情况MRI:可了解咽鼓管及其周围结构情况。07诊断要点(1)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除中耳负压的临床症状,还需鼓膜内陷或声导抗示中耳负压两者之一。虽然Valsalva动作膨胀中耳的能力可反映咽鼓管开放程度,但临床有效性和敏感性稍差。(2)气压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耳镜检查和声导抗测试可能是正常的,此型的诊断多依靠病史。该型患者多为航空人员或潜水从业人员。随着海拔高度或潜水深度变化,外界气压的变化时,咽鼓管无法及时使中耳内的压力与外界环境的压力平衡,导致中耳积血、积液,形成中耳气压性损伤;患者可听到啪啪声、有耳胀满感、耳痛等症状,长此以往,将导致航空性中耳炎,潜水时亦会发生。(3)咽鼓管异常开放患者:呼吸时通过耳镜或声导抗检查可见鼓膜扑动。图3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症状、体征及诊断08治疗方法(1)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鼻用减充血剂、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黏液溶解促排剂、抗生素等。为改善咽鼓管功能,亦可采用鼻用减充血剂,但应避免长期使用,防止药物依赖;如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可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可疑或已有中耳积液者,可应用黏液溶解促排剂,有助于鼓室内积液排除。如无糖尿病等禁忌证,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症状改善。急性期如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可短期使用敏感抗生素;如伴咽喉反流,可酌情给予抑酸剂。吹张治疗:捏鼻鼓气法(Valsalva法):在紧闭口、鼻时用力经鼻做经鼻呼气动作,利用压力使鼻咽部气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纠正中耳负压,促进咽鼓管开放利于鼓室内液体排出。该方法操作简单,成人与儿童均可完成,提前5min减充血剂喷鼻1~2次可提高成功率。波利策(Polizter法):将波氏像皮球的接头插入患者一侧鼻孔,另一侧鼻孔用手指压闭,然后嘱患者吞咽,同时挤压像皮球进行咽鼓管吹张。经鼻导管吹张法:将前端弯曲的金属导管插入鼻腔,经鼻底送至鼻咽部,然后转向中线并向前拉止于鼻中隔后缘,然后导管向外转约180°,使导管前端进入咽鼓管咽口,然后进行吹张。在鼻内镜或纤维鼻咽镜的直视下插管较盲插更为准确。Earpopper吹张:是基于波利策法的一种改良方法,利用吹张器代替像皮球进行吹张,其压力可控,装置便于携带,患者易于接受。外科治疗:鼓膜穿刺:作为诊断及治疗方法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必要时可重复穿刺,或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鼓膜切开:适用于鼓室内分泌物较为黏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者。鼓膜置管:适用于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以及头颈肿瘤放疗后,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至正常者。腺样体切除:凡腺样体肥大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者,需行腺样体切除术。咽鼓管球囊扩张: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经由上述方法治疗效果不佳,迁延不愈者,可考虑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在内镜引导下,将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部分经咽口沿咽鼓管走形方向置入咽鼓管内,通过压力泵注水扩张球囊并维持一定时间,球囊的膨胀压力对咽鼓管软骨部产生挤压作用,从而扩张狭窄或阻塞的咽鼓管。建议术后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中耳疾病的咽鼓管功能处理:部分咽鼓管功能不良原因在于咽鼓管鼓室口阻塞,特别是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中耳胆脂瘤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堵塞咽鼓管鼓室口者,可在中耳手术探查并予以清除。(2)咽鼓管异常开放的治疗治疗最终目的:重新建立正常的咽鼓管阀瓣开关机制。应避免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和鼻用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对缓解症状无效甚至还可能加重病情。鼓膜切开术和鼓膜置管术可减轻耳闷和鼓膜异常活动等症状。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是近年来微创治疗咽鼓管扩张功能障碍热点。它的显著优点是能对管腔黏膜和肌肉进行扩张。通过组织学研究发现球囊扩张还会挤压黏膜下层的淋巴细胞和淋巴滤泡,从而形成纤维疤痕,使得咽鼓管的扩张和通风方面提供持久的临床改善。因颈内动脉与咽鼓管内壁毗邻,颈内动脉损伤被认为是该手术最大的潜在风险。咽鼓管管周脂肪注射、咽鼓管内羟基磷灰石注射、激光咽鼓管成形术、自体软骨咽鼓管内植入等方法也有报道,但疗效不稳定。 注:本文转自ENT时空参考文献:[1]杨仕明,侯昭晖,张杰.咽鼓管功能障碍专家共识[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06:406-409.[2]查定军,林颖.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诊断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11:807-810.[3]陆银萍,徐家兔,刘平,王立君.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04:797-801.[4]陈雯婧,叶京英.咽鼓管功能障碍病因学及相关因素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1,12:1137-1140.[5]SchilderAG,BhuttaMF,ButlerCC,HolyC,LevineLH,KvaernerKJ,NormanG,PenningsRJ,PoeD,SilvolaJT,SudhoffH,LundVJ,翻曲腾飞,龚树生.咽鼓管功能障碍定义、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的共识声明[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5,06:345-347.[6]McCoulEdwardD,AnandVijayK,ChristosPaulJ.Validatingtheclinicalassessmentofeustachiantubedysfunction:TheEustachianTubeDysfunctionQuestionnaire(ETDQ-7).[J].TheLaryngoscope,2012,1225:.[7]uptodate
林乐阳 副主任医师 凌源市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1199人已读 - 精选 科普:春暖花开,到了过敏性鼻炎发作季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另有一型由非特异性的刺激所诱发、无特异性变应原参加、不是免疫反应过程,但临床表现与上述两型变应性鼻炎相似,称血管运动性鼻炎或称神经反射性鼻炎,刺激可来自体外(物理、化学方面),或来自体内(内分泌、精神方面),故有人看作是变应性鼻炎,但因在机体内不存在抗原-抗体反应,所以脱敏疗法、激素或免疫疗法均无效。引发过敏性鼻炎3个原因1.家族遗传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患者具有过敏体质,可以有家族史,在接触过敏源后即可发病。2.患有哮喘病原因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过敏性鼻炎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出2-6倍,发生哮喘的风险高出3-4倍。多数患者先是出现鼻炎,而后发生哮喘;少部分患者先是有哮喘,然后出现鼻炎;或是二者同时发生。可见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生活中接触过敏源具有家族遗传因素或哮喘病患者,在接触尘埃、花粉、螨虫、动物皮毛、烟雾、寒冷等室内外变应原,以及牛奶、鱼、虾、牛、羊肉等食物后,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检查▶▶▶鼻镜下检查鼻镜下检查:过敏性鼻炎患者就诊后可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淡白、灰白或淡紫色,鼻甲水肿,总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黏涕。如合并感染,则黏膜充血,双侧下鼻甲暗红,分泌物呈黏脓性或脓性。病史长、症状反复发作者,可见中鼻、鼻息肉样变或下鼻甲肥大。约30%患者合并有变应性哮喘,部分病人可以发现鼻息肉,花粉症患者在发作期可伴有结膜充血。▶▶▶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变态反应发作期间,鼻分泌物中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也可见较多嗜酸性白细胞或肥大细胞。变应性激发试验:一般用皮肤试验(划痕、皮内及接触法等),原理是有多种假定的变应物质,使与机体接触后,视有无反应出现,可协助诊断。过敏炎过敏性鼻炎会导致哪些并发症1支气管哮喘部分花粉症患者和部分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气管哮喘,这是由于过敏性支气管病变所致,其致敏物也与过敏性鼻炎一致。一般在鼻部、眼部症状出现后数年有支气管哮喘,在哮喘发作之前先有持续性、久治不愈的咳嗽,这是哮喘的前期症状,由过敏性气管炎所致。极少数患者哮喘与鼻部、眼部症状同时出现,少数患者先有哮喘。常发现在幼儿时,数年后才出现鼻部症状,此时哮喘可能仍在发作,也可能已经没有临床表现了。支气管哮喘发作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并有哮鸣音,严重者伴有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常取端坐位或半坐位以帮助呼吸。为了排除支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患者常不停的用力咳嗽,小儿可因此而引起呕吐。当哮喘开始缓解时,常有多量白色黏痰咯出,呼吸困难随之解除。长期发作哮喘可以并发肺气肿和肺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这种情况仅见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2中耳炎由于肿胀或水肿的鼻黏膜与咽鼓管黏膜相连续,咽鼓管黏膜也可以发生同样病变。当咽鼓膜黏膜肿胀和水肿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咽鼓管阻塞中耳腔积液,并出现传音性耳聋,这就是过敏性中耳炎。此病不化脓,故不会导致鼓膜穿孔和耳流脓。其致敏物与过敏性鼻炎一致,但过敏性鼻炎并发过敏性中耳炎并不常见。3鼻窦炎由于肿胀或水肿的鼻黏膜阻塞了在中鼻道和上鼻遭的鼻窦开口所致。几乎所有过敏性鼻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过敏性鼻窦炎,受侵的鼻窦常为双侧、全鼻窦。过敏性鼻窦炎在没有继发感染前,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诊断依靠鼻窦x线摄片或CT扫描。4其他此外小儿过敏性鼻炎,由于长期鼻堵塞,经常用口呼吸,可致上颌骨发育不良,颧弓不明显,面容显得呆傻,称腺样体面容(因此面容多由于腺样体肥大,长期阻塞后鼻孔所致)。小儿患者由于鼻堵塞,常用手将鼻尖上推,在鼻背形成一横行皱折,称过敏性鼻皱折。某些过敏性鼻炎患者,包括成人和小儿,下睑下方可见蓝色斑,或呈“黑眼圈”,称过敏性"着色”,这是由于鼻腔和鼻窦黏膜长期肿胀或水肿,压迫了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所造成的。选择药物过敏性过敏性鼻炎怎样选择药物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有多种致敏源所致的过敏性炎性疾病,春秋季节和寒冷气候天气下容易发作。主要症状有鼻塞、打喷嚏、鼻痒、流清涕、嗅觉减退等。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首先要注意去除病因和诱因,如保暖御寒,避免接触花粉,防止尘螨叮咬等。其次给予针对性药物予以对症处理,具体选择和应用措施如下。目前针对过敏性鼻炎的对症治疗药物可分为5类,具体选择和应用措施如下:❶抗组胺药抗组胺药:对鼻痒、喷嚏、流清涕有良好效果,但对鼻塞无效果。目前已有两代抗组胺药,第一代包括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第二代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咪唑斯汀类。两代药物相比,以第二代作用时间更为持久,一般每日只需1次服药,并且无服药后的嗜睡副作用,是当前首选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❷减充血剂减充血剂:又称缩血管剂,一般仅用于滴鼻,不作为口服用药。常用药物有麻黄素滴鼻剂和鼻眼净,根据流涕多少,每日数次滴鼻。应当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停药后可产生反跳现象,久用还可产生依赖性,且不良反应较多,故而这类药物目前已较少用于临床,不在作为过敏性鼻炎的常规用药。❸抗胆碱药抗胆碱药:传统药物为阿托品,对过敏性鼻炎并无明显效果。第四代即异丙托溴铵喷雾剂,喷鼻对流清涕、打喷嚏效果显著。将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还可有效缓解鼻塞,作用迅速。主要副作用有鼻干涩和鼻出血,需注意用量不可太大,喷鼻次数不可太频繁。❹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采用喷雾治疗效果较好,常用制剂包括0.5%可的松、0.025%倍氯米松等喷雾剂。糖皮质激素与其他抗过敏药联合效果显著。但要短程应用,且适应症主要为单独使用其他抗过敏药效果差时,即作为二线药物来用,且不主张使用口服或静脉滴注之途径。❺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主要有色甘酸钠喷雾剂和酮体芬口服剂。这类药物用于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一般用作预防复发。在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特别是患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可提前几天预防性服用酮体芬,每日1次;或在外出时随身携带色甘酸钠喷雾,遇有鼻不适先兆时,立即喷鼻1次。一旦过敏性鼻炎发作,这类药物无效,不要继续用药。预防过敏性鼻炎16个技巧1.对已经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如过敏性皮炎,以防发生过敏性鼻炎。2.积极防治急性呼吸道疾病,以免诱发过敏性鼻炎发作。3.消除室内尘螨、每周用热水洗涤床上用品,并用热烘干器烘干或晒在阳光下使其干燥。4.床上用品最好使用防螨材料制品,每天起床叠被子。5.少用填充或毛绒玩具、地毯,室内尽量少放家具。6.保持室内干燥通风,注意减少室内植物。7.不养宠物,已有的宠物一定要安置在屋外或卧室以外,经常给宠物洗澡。8.家里要定期进行彻底清扫,消除蟑螂。9.不在室内吸烟,避免到吸烟的公共场所,定期注射流感疫苗。10.花粉多的季节少出门,尤其是有风的时侯,要特别减少甚至避免户外活动。11.敏感季节居室里最好不要使用空调,注意关窗,减少开窗的次数,尽量使用空气过滤器。12.外出最好戴口罩,归来之后要洗澡,洗去落在头上和衣服上的花粉。13洗过的衣服最好用烘干机烘干。14.生活要有规律,平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15.从小锻炼用冷水洗脸,使皮肤经常受到刺激,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保持鼻腔通气。16.单纯避免过敏源的方法有时效果并不明显,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日常保健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保健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鼻过敏者须避开过敏源,如花粉,家中尘螨、毛毯或废物皮屑等。2.平时少食用冰凉食品或较寒性食物。如冷饮、冰激凌、可乐、冰凉水果、苦瓜、大白菜等。3.在空调环境时间不宜过长,电扇不宜直吹。4.偏冷天气时,早晨起床后,可用手按摩迎香穴至发热,再喝杯温开水,外出注意防寒保暖。5.用温水清洗鼻腔。
林乐阳 副主任医师 凌源市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112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输尿管结石上段,1.5乘0.7体外碎石两 有点肾积水无疼痛感,已经打过两次了没有动 咱们这里可以做输尿管软镜手术吗总交流次数32已给处置建议
- 桥本病发现五年服用优乐甲,近两年一直发胖 桥本病是否会引起发胖总交流次数9已给处置建议
- 肾结石 3月19日下午做的体外碎石.现在体温37.4总交流次数2已给处置建议
- 肾结石 半个月前肚子疼了两天.现在没有什么症状。总交流次数2已给处置建议
- 冠心病,高血压,血糖测量12.2,这二天吃了就吐 血糖12.2,呕吐,急!总交流次数32
关注度 辽宁省 第27名
总访问量 11,309,979次
在线服务患者 13,057位
科普文章 16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