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哪些因素与肝癌相关?我国的原发性肝癌中,80%以上与乙肝有关。人们往往想到:慢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公式。但是,也有许多的乙肝病人,经过努力,避免了肝癌的发生。根据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慢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癌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那么,对于慢乙肝病人,哪些因素与肝癌相关呢?1转氨酶。血转氨酶升高,说明肝炎正在发作,假以时日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癌。2乙肝DNA。病毒DNA越高,表明病毒复制越活跃,病毒是肝癌的原始因素。3 E抗原(HBeAg)。大三阳的病人HBeAg阳性,科学研究表明,这个抗原也与肝癌相关。4表面抗原(HBsAg)。HBsAg也与肝癌有关。HBsAg消失可以大大减低肝癌发生。5饮酒。酒精加上乙肝,可以增加肝癌的风险。6脂肪肝。乙肝合并脂肪肝,也容易癌变。7吸烟。烟草的吸入,也把有害物质带到肝脏,增加肝癌的危险。8药物。许多药物需要经过肝脏解毒代谢,用多了会损害肝脏,所以需要避免。即使所谓“保肝”药物(包括一些草药),长期滥用也会损害肝脏。9其它,如焦虑抑郁、过度疲劳、胆结石、寄生虫病等也会影响肝脏。本文系李庆兴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国2019指南:乙肝抗病毒,更积极!乙肝病毒(HBV)是引起慢乙肝的“元凶”,病毒侵入肝脏细胞、复制繁殖、潜入细胞核内影响正常人体基因、引起炎症,长期以往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HBV肯定是对人体不利,最好从人体清除。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国医学在乙肝抗病毒的临床研究与经验,已经算国际前沿。目前乙肝抗病毒的一线药物,已经基本上可以克服耐药等后顾之忧,副作用也基本可以把控。所以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2019版),乙肝抗病毒,更积极!指南建议:化验HBV-DNA阳性的慢乙肝,若其肝功能转氨酶持续异常高于正常值,要考虑开始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只要测到HBV-DNA,均建议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肝硬化腹水者,只要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建议行抗病毒治疗。肝穿刺,发现炎症或纤维化中度以上,建议行抗病毒治疗。家人中有肝硬化、肝癌的,只要测到HBV-DNA,均30岁以上要抗病毒治疗。有乙肝相关的肝外表现(肾脏、血管、神经损害),只要测到HBV-DNA,均建议行抗病毒治疗。总之,我国最新版指南,对乙肝抗病毒更加积极了,不少以往认为可以暂时不必抗病毒治疗的情况,现在考虑建议抗病毒了。因为可以大大地减少未来肝硬化、肝癌的危险。所以,大家要全面检查一下,让专业医师帮助分析,应该要处理HBV的,越早抗病毒获益越多。而且我们目前的社保,对慢乙肝的福利也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性价比挺高。但是,不建议自行随便用药,否则弊会大于利。毕竟,还需要专业的指导,这样可以趋利避害。本文系李庆兴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2015-2030年间,我国将有累计一千万人会因慢性肝炎死亡,其中,大部分死亡案例的罪魁祸首是慢性乙肝。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治病控病是当务之急,而其中大部分患者将目光聚焦到了乙肝新药,而近年来乙肝界确实出了一款“神药”—韦立得(TAF),其被称为“有史以来抗病毒最强的乙肝药物”“久违了十年之久的乙肝新药”“乙肝患者的新希望……..今天,我们来聊聊TAF吧 2016年11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TAF用于慢性乙型肝炎(HBV)成人感染者的治疗;2016年12月,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批准TAF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17年1月,欧盟授权吉利德乙肝药物进入欧洲市场。2018年11月,吉利德科学官方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日服一次的韦立得(丙酚替诺福韦/TAF,25mg)可用于治疗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成人和青少年(12岁以上,体重35公斤以上). TAF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进入肝细胞后,药物水解成替诺福韦。替诺福韦随后被细胞内的激酶磷酸化,成为具有药理活性的替诺福韦二磷酸盐。替诺福韦二磷酸盐由HBV逆转录酶整合入病毒的DNA,从而导致DNA链合成的中断。 TAF是作为TDF(替诺福韦酯)的升级版推出,想要充分了解TAF就必须先了解TDF,TDF作为国内外乙肝初始治疗首推药物,它的抗病毒效果非常强,而且具有8年零耐药的数据,可以说是乙肝治疗“高效,低耐药“的理想药物,唯一缺点就是长期服用对肾脏和骨密度造成损伤。相比之下TAF克服了部分TDF的缺点,且TAF三期临床研究的96周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TAF在保持高病毒抑制率的情况下,没有发现耐药。 在临床试验中,TAF已被证明: 具有靶向肝脏的特点 在低于TDF十分之一剂量时,就具有非常高的抗病毒疗效 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改善肾功能和骨骼安全参数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这款药物? 1、所有初治患者均可首选TAF:所有符合乙型肝炎抗病毒指征的乙肝患者,包括肝硬化患者,均可首选TAF。对于初治的患者来说选择“高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尤其关键,能有效控制病情。 2、核苷类药物单药耐药或应答不佳的患者可以换用TAF:以往,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发生耐药或应答不佳的患者,医生一般建议加用阿德福韦联合治疗。因为当时只有阿德福韦与以上3种药物没有交叉的耐药位点,但阿德福韦单药抗病毒作用弱,很容易导致耐药。因此对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发生耐药或应答不佳的患者可直接换用TAF单药治疗。 3、正在联合治疗的患者可以换用TAF:一些患者在前几年的治疗中已经发生耐药,正在服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或者替比夫定+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阿德福韦,联合治疗。如果这些患者在联合治疗期间病毒应答良好,HBVDNA保持在可检测值的下限,换用TAF单药治疗,肯定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疗效。换药后,病人的服药负担减少,还可以减轻药物对肾小管的毒性。 4、正在使用恩替卡韦每日2片治疗的患者可以换用替诺福韦:有些患者在拉米夫定耐药后换用恩替卡韦每日2片治疗。因为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有相同的耐药位点,在拉米夫定耐药后,体内的乙肝病毒对恩替卡韦的敏感性也会明显降低,如果每日只服用1片恩替卡韦,很容易发生耐药,必须把剂量增加1倍,按每日2片剂量服用。即使这样,仍有40%的患者在4-5年后发生耐药。因此,这些患者换TAF更为合适。 5、阿德福韦单药治疗应答不佳的经治患者可以换用替诺福韦:阿德福韦的抗病毒作用较弱,单药治疗有许多患者的应答不佳,HBVDNA一直没有转阴,这些患者若不及时改变治疗方案,则势必造成病毒耐药。经治患者如果以前用过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换用恩替卡韦容易发生耐药,不如换用TAF。 6、既往拉米夫定耐药,使用阿德福韦或TDF出现肾损害的患者,可换用TAF:我国拉米夫定上市较早,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有相似的耐药位点,对于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只能选择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TDF),但这两者都有导致肾毒性和血磷降低的风险,引起肾毒性的机制也是相同。但TAF的治疗剂量是为TDF的1/10,即可达到相同的抗病毒疗效,而且大大降低了药物对肾脏毒性。 虽然TAF各方面的成绩优异,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用药,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以及是否要用或者换用TAF,还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总访问量 10,962,551次
在线服务患者 14,541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0次
科普文章 144篇
年度好大夫 2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