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潞林
主任医师 教授
3.8
男科林浩成
主治医师 副研究员
4.7
泌尿外科侯小飞
主任医师 副教授
4.0
泌尿外科刘茁
主治医师
3.9
男科洪锴
主任医师
3.9
泌尿外科刘可
副主任医师
3.8
泌尿外科张树栋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泌尿外科黄毅
主任医师 教授
3.7
泌尿外科刘磊
副主任医师
3.7
泌尿外科郝一昌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6
卢剑
主任医师 教授
3.6
泌尿外科赵磊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泌尿外科王国良
主任医师
3.6
泌尿外科刘承
主任医师
3.6
泌尿外科陈忠新
主任医师 教授
3.5
泌尿外科张洪宪
主任医师 讲师
3.5
泌尿外科肖春雷
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庄申榕
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刘余庆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泌尿外科毕海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5
田晓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泌尿外科田雨
主治医师
3.4
泌尿外科贺会兴
主治医师
3.3
泌尿外科叶剑飞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泌尿外科邓绍晖
主治医师
3.3
泌尿外科邱敏
副主任医师
3.3
泌尿外科张启鸣
主治医师
3.3
男科罗康平
副主任医师
3.3
泌尿外科葛力源
医师
3.3
泌尿外科洪鹏
医师
3.3
张帆
副主任医师
3.2
泌尿外科朱国栋
医师
3.2
泌尿外科蔡涛
副主任医师
3.2
泌尿外科颜野
主治医师
3.2
泌尿外科徐楚潇
主治医师
3.2
泌尿外科何为
副主任医师
3.2
泌尿外科杨斌
主治医师
3.2
泌尿外科唐世英
主治医师
3.2
泌尿外科肖若陶
主治医师
3.2
泌尿外科朱学华
医师
3.2
王滨帅
医师
3.2
泌尿外科张宇
医师
3.0
泌尿外科程建星
医师
2.9
肾移植后需要终身服用免疫制剂,来保持机体免疫状态的相对平衡,防止体内记忆淋巴细胞攻击这个“非自身器官”。因此,肾移植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药,定期在专科门诊复查,一定不要擅自更改药物的剂量和服用方法。目前肾移植术后维持药物主要有:1、CNI类(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包括环孢素和他克莫司)2、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包括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3、抗增殖药物(霉酚酸酯、霉酚酸钠和硫唑嘌呤类固醇)4、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甲强龙片)服用这些药物有哪些注意事项呢?1.他克莫司:常规推荐每日用量分早晚两次服用。最重要的是:建议餐前或餐后1.5-2小时服用,使药物最大吸收,并且服药后一小时左右不要进食,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2.环孢素:每日总用量应分早晚两次服用,使用橙汁或西柚汁服用可促进其吸收。3.西罗莫司片:每日1次,可以与食物同服。CNI类药物与西罗莫司具有协同作用,联合用药时建议间隔2-4小时,避免免疫抑制过度。4.霉酚酸酯类抗增殖药物:每日总量分早晚两次服用,定时服用,与CNI或mTOR连用建议间隔开0.5一小时左右。5.糖皮质激素:每日总量一次服用。其中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环孢素常规监测药物浓度,所以尽可能每日固定时间服药,以使药物浓度稳定控制排异反应发生。
对于中高危及晚期前列腺癌,除经典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外,针对不同患者的发病特征进行精准分层并制定个体化的联合治疗方案,有助于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其中,规范化MDT模式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MDT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诊疗疑难疾病,尤其是晚期肿瘤的主流模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自十多年前开始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MDT模式,逐渐形成了标准、成熟、稳定的MDT模式和专家团队,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精准的个体诊疗服务。黄毅教授表示,在积累了丰富的MDT经验的同时,也更注重通过组织开展多样的学术活动将MDT模式推广普及,以提高区域内前列腺癌的整体诊疗水平。 前列腺癌在我国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且确诊时中晚期占比超60%,可见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研究表明,采用快速、简便、廉价的筛选方法鉴别高危人群,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且降低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各项指南推荐50岁以上的男性常规接受PSA筛查,对于具有家族史或相关肿瘤基因突变的男性,筛查年龄可降至45岁。 当前,随着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大数据分析的普及,前列腺癌的精准诊疗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性进展。前列腺癌是一种异质性很高的肿瘤,根据基因检测的分子特征对患者进行精准分层,对于靶向治疗、新型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的决策具有指导价值。结合早筛早诊,精准筛查也是前列癌精准诊疗的重要环节。筛查出具有诊疗价值、需要积极治疗的高危人群,不断提高筛查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是我们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 前列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相对较长,因此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精准全程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存的基础,实现规范科学的全程管理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早期筛查、精准诊疗和标准随访数据库的建立。定期随访需要稳定专业的随访团队,利用数据库定期监测随访数据、评估疗效、为患者提供生活指导,不仅有助于临床工作的总结,更能使患者从中获益。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泌尿肿瘤的临床医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黄毅教授期待前列腺癌能在精准筛查和诊疗、新技术和创新药物三个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尤其是以达罗他胺为代表的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不同于传统的抗雄药物,达罗他胺对于AR的亲和力、作用强度都表现出显著优势,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最后,希望如人工智能的精准新技术以及更多的创新药物能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福音,造福更多的我国老年患者。
完全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保留了Retzius间隙的前支撑结构,使得术后的排尿控制明显改善,由意大利米兰的Aldo Bocciardi教授创立此技术,由于操作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EAU最新统计目前欧洲从事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的泌尿外科医生有10.8%可以完成次手术。本人专注于机器人前列腺根治术的各种技术技法的探索与精进,在此分享我做完全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经验体会,根据发表要求删去了手术录像画面以免造成阅读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