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脑瘫的发病率大幅上升甚至达到了千分之二到三,作为一种对儿童致率极高的疾病,小儿脑瘫现在受到越多越多人的关注,大家已经明白这不是一种单一性的疾病,而是一种由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这种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虽然病变在脑,却会累及四肢,其具体表现多样复杂,同时部分患儿还可伴有智力底下、惊厥、听觉和视觉障碍、行为异常等。 很多新手妈妈都还不知道甚至意识不到这样的病情对孩子将来所造成的伤害,以及对整个家庭所带来的痛苦。比如,前不久有个5岁的女孩来就诊,据家长介绍自己的女儿小时候感觉基本都还好,家长都忙着工作没顾上注意更多的细节,也没有定期去做体检。一岁以内的照片看上去都很正常,一岁左右慢慢症状出现了,开始尖足脚尖不着地,走路不稳,眼睛有点斜视,智力也有点底下扥等。经过多方检查之后介绍来的我门诊,接受康复训练治疗。最初听到医生的转诊建议家长还不太相信自己女儿会有脑瘫,直到好几个骨科,儿科医生都怀疑孩子有脑瘫方面的症状时才最终找到我这儿来。实际这个孩子的情况不算严重的,当时如果早早发现早期干预治疗,现在症状会轻很多。又是一例因为对脑瘫症状不太了解而走了冤枉路的病患。我觉得一定要让广大家长朋友学会早期识别小儿脑瘫,让孩子能早日得到对症治疗。 我们所说的脑瘫早期诊断是指婴儿出生后12个月内得到病情诊断,所以,下面我按照出生后各月份的表现来教大家判断婴儿是否有疑似脑瘫症状。 1、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 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2、不会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3、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4、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可以能扭转痉挛。 5、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6、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7、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8、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脑损伤较轻微的患儿,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6-12个月)则有一些其他症状表现: 1、不能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2、不使用下肢: 6-7个月不用下肢短暂支持身体。 3、不用单手 :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在7-10个月出现 有诊断意义。 5、不能独坐:7个月不能独坐。 6、不能抓站:10个月不能抓站。 7、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以后有诊断意义。 8、使用脚尖站立:10个月还用脚尖站立。 9、不能迈步:13-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10、流口水及“吃手”: 12个月以后有诊断价值。 如果孩子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尽早做相关的检查确诊,以免耽误病情。 总之,脑瘫患儿越早发现治疗效果好,如果超过六岁,治疗效果就不理想。早期发现后可以立即采取干预措施,比如早期康复训练,进行包括运动感觉功能训练、生活能力功能训练、平衡协调功能训练、精细动作功能训练、认识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等等。之后当孩子长至2岁半到6岁期间,可以根据实际病情采用外科介入手段来为后期康复训练打好基础,比如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高的问题就可以借助FSPR术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对手足徐动型脑瘫治疗效果较好的外科手术当前则是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在解痉手术之后,如果患儿还存在明显肢体畸形话,再施行矫形治疗,之后康复训练帮助恢复。一定要有信心与恒心,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四个月宝宝脑瘫的症状脑瘫疾病带给家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治疗脑瘫尤为重要,在治疗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脑瘫疾病的症状,那么四个月宝宝脑瘫一般会有什么症状呢?下面上海脑瘫专家为大家介绍下有关内容。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6、斜视: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怎样才能更早发现小儿有没有脑瘫呢?孩子出生后定期保健,做发育评价检查可及早发现脑瘫;而作为孩子父母也是能早期发现问题的。建议对一岁前的婴儿,作为家长也可从在不同月龄检查是否有如下表现来识别小儿脑瘫或者脑瘫的早期表现。新生儿期:是否有哺乳困难,如小儿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或吸吮后疲劳无力;是否有表现过份安静,哭声小或持续哭闹;是否自发运动少,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呈无力状态;是否表现为全身发硬,好打挺,有肌张力增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头背屈,有时头偏向一侧,双下肢强直伸展;是否有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等表现;是否有异常姿势,如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等。1-3个月的婴儿:是否有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是否有不注意看人,眼不追视眼前东西;是否有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或头偏向一侧,俯卧位不能抬头;是否有肌张力的改变,如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4-5个月:是否有眼不追视眼前东西,不注意看人,眼神不灵活;是否有表情呆板不灵活,逗引时无反应;是否仍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是否有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姿势或下肢交叉呈剪刀样; 身体姿势不对称等。6-7个月:是否见到手、口、眼动作不协调;是否手抓物很快松开或不持久;是否仍有非对称姿势;;是否有坐位不稳呈前倾或后倾;是否有头背屈、肩后伸、下肢内旋、手握拳;是否有仍有原始反射存在。7-12个月:是否6个月后仍不能翻身;是否6~7个月双下肢仍不能支撑;7-10个月仍有不用单手抓握玩具,或总用一只手抓握;是否7~10个月仍感觉手笨;是否7个月仍不能独坐;是否10个月后仍不会与人再见;是否10个月后还有脚尖站立;是否11个月不会扶持站立;是否12个月仍不会迈步;是否12个月后仍流口水及“吃手”等。
总访问量 742,110次
在线服务患者 199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0次
科普文章 239篇
年度好大夫 0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