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若细分起来,约有八九十种亚型,每种亚型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策略均有所不同。 例如,最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约占淋巴瘤患者的30%-40%。通常,初治的低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R-CHOP方案诱导治疗后即可获得疾病缓解;但对于高危患者,若诱导治疗仅采用常规R-CHOP方案,治疗强度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患者能达到完全缓解,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仍建议患者一线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 在复发难治阶段,对于化疗敏感、复发时间>2年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复发时间为1-2年的患者经移植后的总体疗效亦可;但对于一线治疗无效、化疗不敏感及治疗后1年内出现早期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获益的可能性较小,可以寻求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案。 针对套细胞淋巴瘤,当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患者在诱导治疗后一线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并进行移植后维持治疗。 对于颇具亚洲特色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由于总体人群预后较差,因此,也推荐一线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这部分患者10年的总生存率可达40%以上,获益十分明显。 此外,对于绝大多数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无论其疾病状态为高度侵袭性、侵袭性还是惰性,若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移植,移植将始终作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案。
最近有一部电影叫做《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的上映再次引发了大家对肿瘤的热议。电影的主人公叫做熊顿,年纪轻轻而又富有才华,却因为患上了淋巴瘤而最终离大家而去,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那么淋巴瘤到底是什么呢?它能不能治好呢?怎么来预防淋巴瘤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近年来,淋巴瘤这样一个对大众而言曾经陌生的疾病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尤其是随着一些著名人士相继罹患这种疾病,淋巴瘤更是让人们谈癌色变。其实,淋巴瘤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低,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远远落后于肺癌、肝癌、胃肠癌等疾病,仅列第8位。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全市新发的淋巴瘤患者共1238例,意味着10万人里面仅有9个人会发生淋巴瘤,连万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大家对淋巴瘤这种疾病不要有恐慌心理,更不用人人自危,一摸到自己的淋巴结肿大就往医院跑。淋巴细胞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淋巴细胞比作是身体的卫兵,那么淋巴结就是淋巴细胞的大本营。如果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也就是发生了淋巴瘤,恶变的淋巴细胞就会鸠占鹊巢,它们会侵占正常的淋巴结,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同时可能伴随着发烧、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但是,需要重视的是,淋巴结肿大并不代表着发生了淋巴瘤。这是因为淋巴结作为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的功能是防御外来的细菌、病毒的感染,而当出现这些外来微生物的感染时,淋巴结就会反应性的增生,以便更好的发挥防御作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例如,秋冬季节受凉后患上病毒性感冒,病毒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咽喉、鼻腔等部位,这些部位的淋巴液会引流到颈部淋巴结,淋巴系统立即会启动防御反应,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也就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发病,但是总体来说,淋巴瘤偏好青年人和老年人,这跟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有关:青年人的免疫系统尚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而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则开始逐渐衰退。例如,北京市的淋巴瘤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在55岁后上升趋势明显,至70~85岁时达到发病高峰。在《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桥段,梁医生在查房的过程中,非常严肃地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只有20%”。实际上,这个数据结果已经有点落伍了,因为目前认为淋巴瘤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2014年北京市健康白皮书》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淋巴瘤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38.57%。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2012年共诊治191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5年生存率高达52.98%,10年生存率也高达42.45%。所以,一旦患上了淋巴瘤,就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正如电影中梁医生所说“我负责治病,拟负责相信我”。那么,得了淋巴瘤应该怎么治疗呢?这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手术切除在淋巴瘤的诊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是治疗的常规手段,也就是说不能“一切了之”。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大约有七十多种,而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治疗的原则又是不一样的。有些淋巴瘤的恶性程度比较轻,发展的也很慢,可以暂时不用治疗;而有些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很高,需要高强度的化疗和放疗,甚至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所以,在正式的开始治疗之前,您应该向主管医生询问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可能会采取的治疗方案以及预期的治疗结果,然后您和主管医生一起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也就是一个医患共同决策的过程。遗传是淋巴瘤发病的“先天”因素,一个人的家族中如果有亲属患上了淋巴瘤,那么这个人患淋巴瘤的风险比普通人要高2倍左右。遗传因素属于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们能够控制的是淋巴瘤发病的“后天”因素,也就是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它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当今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放弃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变成了努力加班熬夜、喜欢吃“垃圾食品”、不吃早餐、不爱运动等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积月累地侵蚀着我们的身体,最终诱发了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发生淋巴瘤呢?首先,合理的膳食非常重要。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动物蛋白、饱和脂肪、鸡蛋和奶油含量高的食物会增加罹患淋巴瘤的风险,而含有高纤维的食物如西红柿、椰菜、混合生菜沙拉的蔬菜、花椰菜等则可以降低淋巴瘤的发病风险。所以,我们应该摒弃油炸、油煎、烟熏、烤制、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做到荤素搭配。其次,适度的运动也必不可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在营养均衡的膳食基础上,每天的活动量至少应该达到六千步的标准,这样就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情的舒畅。运动的方式应该多元化,比如男士们可以去蹬蹬车、女士们可以去跳跳舞;老年人可以去打打太极、青年人可以去练练瑜伽。最后,戒烟也非常关键。荟萃分析发现,吸烟者发生淋巴瘤的风险升高了1.35倍,吸烟超过20年者发生淋巴瘤的风险1.84倍;而已经戒烟者的发病风险并未升高。需要注意的是,被动吸烟也会导致发病风险的升高,被动吸烟超过40年者的发病风险升高了2.89倍。所以,为了您和家人的共同健康,请远离烟草。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朋友:大家好! 感谢您对宋玉琴网页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的关注和支持!开通此网页的初衷本是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些许帮助,但是由于日常工作忙,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能上网回答问题了,在此深表歉意!考虑到网页上很多问题具有共性,因此,根据自己既往的问答以及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综合编辑了这篇科普性质的小文章,希望对患者及家人有少许帮助。但是这只是一篇帮助患者就诊和普及淋巴瘤知识的小文章,而医学是一门极其错综复杂、奥妙无穷的科学,不同患者的病情也千变万化,即便是同一个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也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网络问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和建议,甚至有可能误导误诊误治,因此建议患者本人到医院门诊就诊,与医生面对面直接沟通交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简介:我科已经有41年历史,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淋巴瘤专业科室,医生团队18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均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外淋巴瘤中心进修学习。科主任朱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我科专业收治各种类型淋巴瘤患者,每年门诊量2.4万人次,收治住院淋巴瘤新患者800例,每年出院6000人次,自体干细胞移植100余例,位列国内各大医院之最。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的10年生存率达到82%以上;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胃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80%,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5年生存率90%,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达到85%,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达到 60%。即便预后不太满意的各型T细胞淋巴瘤,在我科的治愈率或者长期生存率也在50%以上。由于肿瘤医院本部空间有限,为了更好的患者为提供诊疗服务,改善就诊环境,我科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也开设了移植病区和普通化疗病区,并开展了普通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和特需门诊(周三下午王小沛,周四上午宋玉琴)。所有医生均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在编医生。为了确保病理诊断无误,著名淋巴瘤病理专家高子芬教授加盟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淋巴瘤科。高子芬教授病理会诊为特需,患者或者家属请到国际医院淋巴瘤科门诊就诊,开病理会诊单,到病理科送病理切片,约1-2个工作日出报告。国际医院所有收费均与北京大学其他附属医院完全相同,检查速度快,完成各项检查一般2天左右。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需要咨询,请登录以下网站: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官网:http://www.bjcancer.org淋巴肿瘤内科官网:http://lbl.bjcancer.org/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官网:www.pkuih.edu.cn或者搜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公众号,或者“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公众号我科医生经常在上面讨论和回答问题,您可以浏览参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淋巴瘤科挂号简介: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预约方式(海淀区阜成路52号,航天桥西边):登录我院官网:www.bjcancer.com微信关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服务号拨打预约电话:114/116114登录北京挂号平台:www.bjguahao.gov.cn肿瘤医院外科楼一层66号窗口;或者门诊楼一层2号窗口或者现场挂号:我科下午出诊的医生一般都会给患者加号(上午必须按时结束门诊,以保证下午出诊医生能有出诊房间,因此上午只能有限加号)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需门诊预约电话:010-88140650/881962083、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预约电话(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路1号):010-6900 6900 或者搜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服务号或者现场窗口挂号和自助机挂号4、北京新里程医院预约电话(丰台区万丰路69号):010-83066908(24小时咨询电话)由于北京市医管局已经开通医院预约挂号,北大肿瘤医院和北大国际医院有各种非常便捷的挂号方式,因此不再通过本网站预约挂号,敬请原谅!淋巴瘤患者就诊流程简介:1、请患者或者家属到取活检的医院的病理科,借全部染色片,并尽可能切涂胶白片15-20张(不烤片),并带着当地医院病理报告复印件;2、带着当地医院所有检查资料,包括血液学检查报告,以及超声、CT、磁共振片子、PETCT和各项报告;3、如果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患者,请同时携带既往病情和治疗的简单介绍,包括化疗方案和主要用药剂量;如果没有当地医生的病情介绍,请自己到当地就诊医院的病案室复印首次化疗病历和末次化疗病历,包括治疗前的基本检查报告和最近的检查报告。4、患者或者家属携带上述资料,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或者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淋巴瘤科门诊就诊。淋巴瘤科医生门诊更新情况(2017-5-7):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上午林宁晶刘卫平(国际医院)郑文王小沛朱军(特需)郑文涂梅峰王小沛宋玉琴(国际医院特需)谢彦下午宋玉琴张晨刘卫平(国际医院)林宁晶邓丽娟王小沛(国际医院特需)张晨宋玉琴(特需)朱军(新里程医院特需)刘卫平备注:周一至周五全天:北大国际医院淋巴瘤科门诊,高级职称医师全天出诊; 邓丽娟为主治医生,王小沛、谢彦、应志涛、张晨、刘卫平为副主任医师,其他均为正主任医师;如何更加方便快捷的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由于就诊患者多,门诊和住院压力都很大,为了您更加方便快捷的得到诊治,建议您参考以下就诊流程及注意事项:1.预约挂号: 可以通过上述方式预约挂号。提前预约成功的患者,请安排好自己和陪同家属的时间,如约按时就诊,以免影响其他患者的就诊秩序;如果您不介意等待的时间稍长,可以在下午四点之前到门诊找相关医生加号。2.初次到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 建议您带齐所有与本病有关的诊疗资料,可以先挂普通号,开具相关的检查单或者病理会诊单等。如果您仍然希望看专家门诊,可以同时让诊疗医生帮您预约专家门诊。等这些必要的基本检查结果回报后,就可以按照预约时间到专家门诊就诊。多数血液化验项目在当天下午就可以得到检查结果。但是由于患者多,CT/磁共振/B超等检查,有时可能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全部完成,因此建议您提前考虑、提前预约,或者直接到北大国际医院检查,约2天完成,收费和北京三甲医院相同。预约不需要交费,可以在检查当天再交费。由于可能需要加做部分指标,因此淋巴瘤的病理会诊时间较其他肿瘤慢,有时候需要4-5个工作日,为了正确诊断和正确治疗,请您耐心等待。在肿瘤医院本部,您可以请李向红主任特需会诊;在国际医院,您可以请高子芬教授特需会诊(高教授为国际医院淋巴瘤科工作人员)。3.如何办理入院手续? 经门诊医生诊疗后确认需要住院的患者,会开具住院单,您可以根据住院单上的联系电话与病房住院总医生商定住院时间(接电话时间为工作日下午3-5点),或者在工作日下午3-5点,到肿瘤医院内科楼十层病房找住院总医生,联系住院。北京医保的患者同时到医保办公室领取医保单--------让门诊医生或者住院总医生填写--------到医保办去办理特种病手续。肿瘤患者在肿瘤医院就诊和治疗,报销比例和报销上限较高,另外某些特殊贵重药物,只有在肿瘤医院可以报销。住院当天,请家属以及患者本人携带住院单、住院押金或者支票、身份证--------到一楼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到患者接待处领取病员服--------到内科楼十层淋巴瘤病房护士站------测血压、脉搏、身高、体重,安排床位------到医生办公室找自己的主管医生。由于患者多,我科没有空床,都是在其他患者出院后才能安排新患者入院。一般在上午办理出院手续、结帐、更换床单被褥、消毒,通常上午10:00后才能接待新的住院患者;此外,主管医生同时负责多位患者,上午必须要查房、尽快开具住院患者的医嘱、完成各种操作检查,非常忙碌,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接待并了解您的病情。因此,为避免给您带来不便,请您和家人酌情安排入院时间。经过上午的紧张忙碌后,下午各级医生相对有更多时间和您及家人沟通,因此,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病情,或者和医生进一步沟通,可以安排在下午。4.如何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大多数淋巴瘤的化疗方案需要住院的时间比较短,不良反应不是很严重,而且由于住院床位非常紧张,因此治疗后如果主管医生认为患者可以出院休息,请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出院手续;如果对带药有特殊要求,请提前一天告诉主管医生,一旦结帐就无法带药出院;如果带注射药物出院,请主管医生开注射证明。办理出院的顺序:主管医生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如果认可出院,会提前通知出院时间-------请准备好住院押金条、整理自己的物品------大约上午9—11点之间到护士站询问是否可以结帐------如果可以,请到出院处结帐,如有相关证明材料,如注射证明等,一并在出院处盖章;同时领取出院带药---------再次回病房护士站,领取出院诊断证明,完成相关手续---------询问主管医生出院后的相关问题,并可以在病房直接预约下次的门诊号-------离院。各种化疗方案几乎都会影响血象和肝肾功能,为了患者的安全,也为了患者能按时接受下一周期化疗,在院外期间,请在门诊或当地医院复查血象、肝肾功能,一般血象3-4天一次,肝肾功能每周1次,如有问题及时处理。口服生白药、保健品和保肝药物的疗效有限,请不要完全依赖这些药物,必要时需要注射生白药物和静脉输注保肝药物。白细胞低于4000,转氨酶高于80,化疗有一定风险,因此如果在院外不按时复查血象、肝肾功能,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治疗,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老年患者、经过多周期化疗的患者以及接受强化疗方案的患者,请家属一定注意提醒患者配合检查。淋巴瘤化疗方案比较多,一般2-4周化疗一次,出院前请询问主管医生下次化疗的时间,并仔细阅读出院诊断证明,上面有详细的治疗方案和剂量,出院注意事项,以及下次住院时间,出院后请门诊及时就诊,开具下一次的住院单,并和住院总医生提前预约下次住院时间。由于住院床位紧张,请提前1-2天预约下次住院。预约住院时,请带着3天后的血象和肝肾功能化验结果。5.关于评效以及化疗方案的更改 任何一种化疗方案都不可能达到100%的疗效,是否有效主要与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敏感程度有关,有的患者天然携带某些耐药基因,对化疗药物天生耐药;另外,也和患者耐受性有关,耐受不好的患者,血象肝肾功能不好,也会影响下次治疗的时间和剂量,导致疗效不满意。因此一般每化疗2—3周期后要进行一次评效检查。评效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化疗方案的效果,如果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可能需要增加剂量或者更改新的治疗方案。检查项目基本与第一次检查项目相同,但是骨髓没有侵犯的患者一般不再需要复查骨髓。6.关于外地患者回当地的治疗 一旦明确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后,第2、4、6周期的方案和剂量一般不作更改,除非出现严重的化疗并发症,例如严重的肝功能损伤和骨髓抑制,或者治疗效果不好,需要更改方案。如果是外地患者,而且方案不复杂,可以回当地医院的肿瘤科或者血液科治疗,在下次评效时回我院门诊检查和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既节省了治疗费用,也省去了路途上的奔波和食宿的不便。如果是北京患者,不复杂的方案可以在日间病房化疗,不需要在医院过夜,非常方便。7.关于干细胞采集和移植 根据淋巴瘤类型和治疗效果,医生可能会建议某些患者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必要的时候行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实际上,就是一个强剂量化疗,同时用患者本人预先采集冻存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支持治疗。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治愈几率,减少复发几率。采集干细胞一般在化疗4—6周期,费用3-4万左右,可以冻存2年,不再另外收取冻存费用;移植费用约7—10万元,医保部分报销,入移植舱时间约3周。是否需要采集干细胞、是否需要移植,主管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提请科室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8.与主管医生的沟通交流 淋巴瘤科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医师负责制:主任朱军或副主任宋玉琴、移植病区主任王小沛-------带组医师(正高或者副高)-------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研究生。初级医师是轮转制,要在多个科室和专业轮转,一般在我科工作3个月后就要离开,但是患者的病情和病例资料在电脑中都有储存,上级医师也都了解。因此,如果两次住院的分管医生不同,也请患者不必担心,科主任、带组医生对每个患者的病情都很了解,入院后他们会指导一线医生安排相关检查和下一步治疗。重要的方案调整都会提请全科讨论,朱军和宋玉琴主持,所有分管和了解病情的医生都会参加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相信不会遗漏任何影响患者治疗的信息。如果患者及家人对病情和治疗需要更详细的沟通,可以选择在下午时间,时间相对宽裕。上午是查房、开医嘱、各项检查操作以及出院入院办理时间,工作繁忙,交流的时间相对少。9.关于复印病历和化验单 请于出院1周后,带患者身份证和委托人身份证,到住院病案室复印所需资料。我们建议复印如下检查单:病理报告、每次的B超、CT或磁共振报告、骨髓检查报告,来就诊时请随身携带,便于与今后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其他化验单不一定都需要复印。如果您需要门诊病历,也请在每次门诊就诊后,要求门诊医生给您打印病历,并签字盖章。再次感谢您及家人对我们的信任!由于门诊和住院压力大,床位紧张,患者周转快,我们的管理和服务肯定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请您及家人谅解。但是在检查、诊断和治疗方面我们均是全心全意、尽心尽力。请及时将您及家人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科主任、护士长或者您的主管医生,也可以打电话给我们,或者张贴在医患交流墙报栏,以便于我们及时更正错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宋玉琴在此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朱军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