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植入术(PCI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力武器之一,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但不少患者认为,支架植入是“根治性”手术,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冠心病,这是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因为支架术后还要继续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的管理,针对该问题,分三大方面跟大家详细分享一下。一、遵医嘱服药 1.阿司匹林 如无不良反应及禁忌症,阿司匹林需要终身服用,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片)。 2.氯吡格雷(等) 术后一般都需要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包括上述的阿司匹林,另一种还有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氯吡格雷,及刚在我国上市的替格瑞洛。服用时间需要根据支架类型及患者病情等方面来定,一般要服用1年。 3.他汀类调脂药 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患者对该药存在严重的错误理解,很多人在检查血脂“正常”以后,就停止服药,大错而特错。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普通正常人是不同的,除非一些特殊情况,即使血脂在“正常”水平,也要长期服用此药,如血脂未达标,可能还需要增加药物剂量。 4.其它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xx普利”),β受体阻断剂(如“倍他乐克”) 此类药物作为冠心病的基石性药物,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那些心肌梗死的患者,但不见得所有患者都需要或都能耐受,需遵医嘱服用。 二 定期随诊 一般术后2-3周第一次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复查相关化验检查,并调整药物的剂量。一定要注意,很多冠心病的用药剂量并非固定不变,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请务必谨记。而且,每种药物都可能对机体产生副作用,要随诊监测,比如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发肝酶升高等副作用。 三 生活管理 1.运动 每个手术患者对运动的耐受能力不同,和心脏功能、血管狭窄程度、支架开通情况等因素有关。有的患者术后活动量可以逐渐恢复至正常健康状态,而有的患者可能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需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恢复运动,不能短期内突然增加运动量。 2.饮食 基本遵循“低盐低脂”的原则,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鱼肉、豆制品和奶制品等,不宜常吃或大量吃动物内脏及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限制饮酒,建议每日饮酒限量:白酒50ml,啤酒300ml,红酒100ml。 3.戒烟 戒烟,毋庸置疑。香烟不但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且能直接导致冠脉损害、痉挛等。所以,不论是否罹患冠心病,都应该严格戒烟,包括二手烟。 4.控制体重 肥胖是“万恶之源”,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都可继发于肥胖。教大家一个估算自己是否肥胖的一个方法,计算体重指数(BMI),用体重(kg)/身高x身高(m),正常值为18.5-23.9,>24称为超重,>28称为肥胖,而第八版《内科学》上,已把>24称为“肥胖症”。您计算一下,如果超重,就赶紧减肥。 5.乐观的情绪、充足的睡眠 研究证明,大部分冠心病患者都各并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等,而且,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诱发心肌缺血发作,所以,保持平稳、乐观的情绪尤为重要。同时,充足的睡眠会让您一天的精神满满,我个人建议至少保证7-8小时的睡眠。 6.监测血压、控制血糖 治疗冠心病,务必要同时控制血压、血糖,这些环节缺一不可。 综上建议,我相信,如果每个患者能切实履行,必会最大程度的维护健康、延缓疾病进展。当然,支架手术不能万能的,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需要、或都能够进行支架植入治疗,手术前后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而且,支架手术,不是一劳永逸的,严格的药物治疗+支架植入,才是治疗冠心病的根本。 原作者:惠大夫在江湖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 鱼类:常吃有助于减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倡每周食用三次鱼;☆ 西兰花:胡萝卜素、维生素B、C较高,并含有较高的抗氧化物质;☆ 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菌,能提高免疫力,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 豆类制品: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等作用; ☆ 番茄: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还可以预防前列腺癌;☆ 洋葱: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含有较高的硒、植物杀菌剂等;☆ 橄榄油:单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0%,被公认为“绿色保健食用油”;☆ 甘薯:称为“长寿食品”和“抗癌食品”; ☆ 猕猴桃:维生素C的含量比桔子高5倍,比苹果高20倍,有“维生素C果王”的美称; ☆ 菇类食品:香菇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和预防肿瘤的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冠心病?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 1、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如爬楼梯、骑自行车、登山或跑步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下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 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 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 4、 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闷、心悸者。 5、 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 性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7、 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抽烟的人为何容易得冠心病? 众所周知,吸烟危害人类健康,这是因为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尤其是引起癌肿与心血管疾病的物质,与冠心病发生有关的化学物质有10余种,其中主要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这些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有一下几方面的危害性:首先影响血脂代谢,使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降低,对能维护动脉壁正常功能的内皮细胞有损害作用(完整的皮细胞具有维护血管内壁的光洁度,防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调节血管舒缩等功能),使心率与心输出量增加,还可促使血管收缩而使血压升高,这些均使心脏负担增加,使血小板聚集率增加及循环中纤维蛋白酶原增加而致血液粘滞性增加,以上种种改变均可促使或加速冠状动脉或脑动脉的粥样硬化形成。 另外,大量吸烟还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促使或加重心肌缺血的发生,已患冠心病者如继续吸烟可使病情加速发展,易发生心肌栓塞。冠心病营养指南 在发达国家中,冠心病占各种疾病死亡率的首位,在我们也是威海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据调查表明,冠心病的发生于营养不平衡有关,因此,合理地调配膳食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1) 应控制总热量。维持热能平衡,防治肥胖,使体重达到并维持在理想范围内。肥胖者合并冠心病较正常体重者多。 (2) 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肉、蛋、奶制品等摄入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量,是导致高血脂的主要膳食因素,高血脂又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故应控制脂肪摄入,使脂肪摄入总量占总热量的20%—25%以下,其中动物脂肪不超过1/3为宜,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 (3) 蛋白质的质和量应适宜。应适当增加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2%左右,其中优质蛋白占40%—50%,优质蛋白中,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各占一半。 (4) 采用复合碳水化合物,控制单糖和多糖的摄入量。应将脂肪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相应减少,以便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以米、面、杂粮等食物为主,尽量少吃纯糖食物及其制品。 (5) 多吃蔬菜、水果。因蔬菜、水果是维生素、钙、钾、纤维素和果胶的主要来源。食物纤维和果胶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6) 少量多餐。避免吃得过多、过饱,不吃过油腻和过咸的食物,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
总访问量 83,050次
在线服务患者 2位
科普文章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