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主任医师 教授
院长、科主任
胸外科杨帆
主任医师 教授
副院长
胸外科杨锋
副主任医师 讲师
4.5
胸外科李浩
主治医师
4.4
胸外科刘彦国
主任医师 副教授
4.4
胸外科王少东
副主任医师
4.3
胸外科周足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4.3
胸外科王迅
副主任医师
4.3
胸外科周礼馨
主治医师
4.2
胸外科周健
副主任医师 讲师
4.1
赵恒
主治医师
4.1
胸外科陈修远
主治医师
3.9
胸外科李晓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9
胸外科姜冠潮
主任医师 教授
3.9
胸外科陈克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9
胸外科隋锡朝
主任医师 讲师
3.9
胸外科高健
医师
3.8
胸外科刘敢伟
医师
3.8
胸外科刘军
主任医师 教授
3.8
胸外科赵辉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管添
主治医师
3.8
胸外科李剑锋
主任医师
3.7
胸外科李运
主任医师
3.7
胸外科翁文翰
主治医师
3.6
胸外科胡立宝
副主任医师
3.6
对于手术后的肺癌患者,合适的随访周期十分重要,过于频繁的CT检查不仅无助于早期发现问题,而且增加辐射剂量,尤其在疫情期间,预约CT变得尤为困难,而术后长期不随访,则有可能耽误病情,因此,需要科学的随访策略: 1,对于分期I-IIIA期的患者,术后前2年内,每半年复查就行,每次复查包括胸部平扫CT,腹部CT或B超;从第3年开始,只需要每年复查胸部平扫CT,腹部CT或者B超。 2,对于无法手术的IIIA期,IIIB,IIIC期,则需要增加复查频率,前3年内,每3-6个月复查胸腹部增强CT,3年之后,每6个月复查胸腹部增强CT。 3,对于转移性的肺癌,经过化疗等全身治疗之后,则需每6-8周复查一次,包括胸腹部增强CT,如果有脑、骨转移,加上头颅核磁或者骨扫描。 4,肿瘤标记物对于预测复发尚无证据,不推荐常规检测。 5,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循环肿瘤DNA(ctDNA)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不予推荐。 6,PET/CT检查在患者复查过程中不常规推荐。
浅议肺原位癌诊治中的伦理学困境 一些特别早期的肺癌或甲状腺癌,病人有时候很年轻,有的甚至还没有结婚,或处在婚恋阶段。从疾病发展科学的角度讲,这种癌很惰性,现在手术和很多年以后手术效果是一样的。于是我
(本文发表在《医学与哲学》杂志2021年8月第42卷第15期总第674期)摘要: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近年随着低剂量胸部CT 筛查的发展和普及,微小肺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当前,肺
总访问量 11,002,915次
在线服务患者 21,208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6次
科普文章 226篇
年度好大夫 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