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问答和家长常见误区
0~6岁是儿童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前的视觉发育情况决定了儿童一生的视觉质量。儿童眼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问题一:宝宝出生后,眼睛和视觉功能是如何发育的?儿童的眼睛和视觉功能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出生时的视力只有光感,一般,1岁儿童视力可达0.2,2岁视力可达0.4以上,3岁视力可达0.5以上,4岁视力可达0.6以上,5岁及以上视力可达08以上。另外,儿童的立体视大约5-6岁基本发育成熟。新生儿眼轴较短,此时眼球为生理性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轴逐渐变长,生理性远视逐渐减少趋向正视。正视后,如果眼轴继续增长,就发展为近视了。出生时,眼轴≈16mm /远视远视储备量~+3.00D6~7岁,眼轴~22.5mm /远视储备量~+1.00D~+1.50d近视后,眼轴>24mm问题二:家长如何识别儿童常见眼病和视力异常?家长要注意识别儿童眼部疾病的危险信号,及时就医。①眼红、持续流泪、分泌物多。②瞳孔区发白应高度警示,要尽早去眼科检查。③不能追视、视物距离过近、眯眼、频繁揉眼、畏光或双眼大小明显不一致。④眼位偏斜、总是歪头视物,眼球震颤。问题三:儿童为什么要定期做眼睛检查?6岁以内儿童的许多眼病,家长难以发现。原因:①眼外观上无异常的表现②儿童不会表达或单眼视力异常,另一眼正常,不易觉察;③有些眼病从小就有,宝宝没有看清晰的体验,也不会有看不清的表现。只有通过定期的眼科检查才能及早发现。每个年龄段都有眼保健重点,从宝宝出生就应该开始做定期的筛查。问题四:0-6岁儿童的常见眼病有哪些?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早产儿中,ROP的发病率约10%~20%,出生体重越低、孕周越小其发病率越高。若ROP发现较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可致盲。对于出生体重<2000g的低体重儿和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出生时的孕周+出生后的周数)做首次眼底筛查。②先天性白内障 发病率约为4%,在婴儿中的发病率约0.2%~0.5%,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有的白内障表现为瞳孔区发白;有的混浊位置靠后,眼外观无异常,要用专业眼科设备检查。严重的单眼白内障最好在宝宝2-3月龄前治疗,若治疗不及时视力很难恢复。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率约为千分之四,婴儿中发病率约为:0.2%~0.5%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③先天性上脸下垂 患病率约1.8%。表现为“大小眼”或双眼上脸抬起困难。中重度上脸下垂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一般3岁之后手术为宜。严重的上脸下垂,如果遮盖瞳孔,容易导致弱视,应尽早就医。④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和屈光参差。远视是指远处的光线经眼球聚焦形成的影像位于视网膜后:近视则是远处的光线聚焦形成的影像位于视网膜前;散光是指光线不能聚焦在同一个焦点上;屈光参差是指双眼的屈光度数相差太大。高度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很容易形成弱视,需要及时矫治。儿童屈光不正通过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发现,但确诊需要进行散瞳验光。常用的矫正方法是配戴眼镜,配镜前需要医学验光和眼部健康状况检查后才能确定眼镜度数。⑤弱视患病率约1%~5%,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发育障碍,导致戴眼镜的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常见原因有斜视、高度远视、近视和散光、双眼屈光度数相差太大或先天性白内障、上脸下垂等。大部分弱视可以治愈,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6岁之后较难治疗。大部分弱视通过定期的视力检查、屈光筛查和眼位检查可以发现。⑥斜视 患病率约3%。指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视轴偏离目标。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导致弱视及立体视不同程度的丧失,影响成人后职业的选择。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内斜视对儿童的视觉功能影响大,要及早治疗。大多数类型的斜视需要手术治疗,有些特殊类型的斜视治疗还需要配戴眼镜视觉训练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要根据具体斜视类型而定,早期治疗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建立。问题五:预防近视需要从宝宝就开始吗?近视预防应该从小开始。给宝宝一个健康的视觉环镜,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多到户外玩耍,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建立眼健康档案,监测视力发育和远视储备量的变化。及时发现近视的征兆及时干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为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正视后若眼轴继续增长,则发展为近视。一般3岁前远视储备量为+300D,4~5岁为+150D~+2.00D,6~7岁为+100D~+150D。如4~5岁的儿童远视储备量只有50度远视,则为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近视不光对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影响,高度近视因眼轴过长,还可引起视网膜脱离而致盲。问题六:早期预防近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①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接触阳光,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预防近视过早发生。3~6岁儿童应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②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要减少读书、画画、写字等近距离用眼时间,二十分钟左右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可以远眺5~10分钟。避免不良读写习惯,不在走路、卧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画。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③限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长时间近距离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建议婴幼儿禁用、3~6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④其他措施。选择足够亮度、频谱宽、没有频闪、炫光的台灯,同时打开房间其他灯,保证充足亮度。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问题七:如何预防儿童眼睛意外伤害和传染性眼病?儿童生性爱动,要提醒家长注意预防眼外伤,不能手持尖锐物品奔跑打闹,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等洗涤剂。若有化学试剂进入眼睛要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后送医院就诊。异物进入眼睛时,要避免揉眼,可轻轻闭上眼睛,让异物随眼泪流出,若不能自行流出或症状不缓解,要及时就医。要保持儿童眼部清洁卫生,经常洗手,不揉眼睛。不带患有传染性眼病幼儿到人群聚集场所活动。问题八: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到哪里做呢?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共13次检查。分别在新生儿家庭访视、满月、3、6、8、12、18、24、30、36月龄和4、5、6岁时。家长带孩子每次接受儿童健康管理时,同时接受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我国有完善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各地的妇幼保健机构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眼保健技术指导,开展专项检查、接受基层转诊。各地的综合三甲医院眼科或眼科专科医院也会提供技术支持,接收需要更专业的眼科检查和治疗的眼病儿童。①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接触阳光,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预防近视过早发生。3~6岁儿童应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②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要减少读书、画画、写字等近距离用眼时间,二十分钟左右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可以远眺5~10分钟。避免不良读写习惯,不在走路、卧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画。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③限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长时间近距离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建议婴幼儿禁用、3~6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④其他措施。选择足够亮度、频谱宽、没有频闪、炫光的台灯,同时打开房间其他灯,保证充足亮度。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
王玉瑾 主任医师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1154人已读 - 精选 散瞳验光的意义
假期到了,各大医院的眼科门诊熙熙攘攘,很多家长都会听到这样的医嘱“孩子需要做散瞳验光”,今天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要做散瞳验光? 简单的来说,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用近比较多,容易出现眼睛的调节痉挛,而我们的眼睛在完全休息和放松的状态下,是适合看远的,那么看近就需要更大的力气,更费眼睛,更累。 在眼睛很累的状态下,就会出现看远的时候不能调节回来,因此出现了假性近视,所以散瞳的目的,第一是排除假性近视的因素,第二是确定真性近视的度数,第三可以放松调节,起着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散瞳药有三种,1,1%阿托品滴眼液或凝胶:适用于远视或者低龄的孩子;2,环苯托酯滴眼液,适用于低度远视、近视和5岁以上的孩子;3,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适用于近视、调节力弱和12岁以上的孩子。 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们务必在假期安排孩子们检查眼睛。
杨侃 主任医师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291人已读 - 精选 假期就诊须知
各位患者及家属,假期高峰将至,请各位家长安排好时间带孩子复查,进入医院需要健康码和行程码,如住院需要24小时内的核酸证明。 杨侃主任医师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网上号源比较紧张,您可以来加号就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只能提前网上预约。
杨侃 主任医师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394人已读
关注度 甘肃省 第7名
总访问量 13,561,354次
在线服务患者 27,764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0次
科普文章 243篇
年度好大夫 0位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患者:男 39岁 05.24斜视手术8月后复发 斜视手术后复发,像我这种情况怎么报,做了三条肌肉,
- 患者:女 31岁 05.23乳腺增生 查体报告,帮忙看下,以前都是一 帮忙看一下
- 患者:女 24岁 05.23孕31+2,刚刚发现肛门有一个肉肉 孕31+2,刚刚发现肛门有一个肉肉 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