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
儿科学
特色诊疗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检影你会了吗?
好久没有检影了,昨天突然有人问起我,又勾起了我多年前的记忆,接触眼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感觉很神奇。其实检影也是视光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每个验光配镜的顾客都需要进行初始检影处理。检影主要是看瞳孔区红光的移动方向,有带状光检影,也有点状光检影,不过用的多的还是带状光,总的来说,顺动较逆动要好看一些,也易于中和。检影中需要注意的是,中和点不是一个绝对的点,而是一个范围,需要检影的时候稍加体会,检影的时候,带状光的方向代表的是轴向,而摇动的方向代表是与光带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方向。检影的距离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而定,不过,距离过短,观察相对清楚,但同样距离的移动所引起的误差就会越大(因为固定的检影距离其实也是不固定的);距离过长的话,观测则没有那么清楚,但同样距离的移动所引发的误差会小一些,这段检影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人工近视,需要在最后的结果中减除,一般选择一臂之长,67cm作为检影距离,最后减除1.50D为最后结果。屈光度越高,影动的速度越慢、越暗,同理,如果发现影动的速度快且亮,则屈光度低,上第一块镜片的时候就不宜过高。散光的成像原理这里不做赘述,要完全深刻理解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在检影的时候首先找出消除剪动的位置,即光带所处的位置,以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3.00/-2.25×40,67cm检影为例,首先不加任何镜片找出消除剪动的位置,光带处在40度位置时剪动消失,130度方向摇动检影镜,发现为逆动,添加负镜片直至瞳孔区的光带表窄,直到中和,此时负球镜为-3.75,光带打在130度方向上,40度方向摇动检影镜,发现为顺动,添加轴向在130度方向的正柱镜,同理,+2.25时达到中和,此时130度和40度方向都得到了中和,理论上,这个度数就是检影时的度数了。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后退25cm人为造就一个近视,发现为逆动,前倾25cm人为造就一个远视,发现为顺动,说明此刻的检影位置是准确的。也可以再在85和175方向上做一个骑跨检影,检验散光是否达到完全中和,如果距离的移动和骑跨都正确,则检影的度数就是非常准确的。早餐之前所写,一点体会,时间仓促,没有进一步深究。
唐雷 副主任医师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 眼科156人已读 - 精选 直肌在垂直于其作用方向上移动效应的总结
一般情况下,眼球的转动中心位于角膜顶点后约14mm,以左眼内直肌上移为例,内直肌距角膜缘后5.5mm的止点为其生理性止点,但真正功能性止点在眼球的赤道部附近,接触弧约6mm,肌腱宽度为10.3mm,总长约41mm。未上移之前,内直肌与眼球相切于赤道部,内直肌收缩时,以Listing平面6-12点为轴位产生内转的力矩,垂直方向未有作用力。假定上移一个肌止端,则内直肌转动的角度≈=14.4°,单以上移后的内直肌分析,收缩时,上移的内直肌产生了一个内上方的力矩,可以看成是以Listing平面内12:30-6:30为轴位的内上运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获得了一定的分力,眼球有上转的趋势,单纯上移未作后徙和加强处理,可视为肌肉合力未变,眼球越上转则垂直上转的力量越得到加强,水平内转的力量就越得到削弱,极端情况下,如果内直肌完全上移到上直肌位置(如Knapp手术),此时“内直肌”具备和上直肌“相同”的功能,内转功能就极大的被弱化了。实际上,在正常情况下,内直肌未移动时,眼球的上转使得内直肌产生了和上移之后相似的位置改变,但未移动时,即使眼球上转,内直肌处于“上移”的位置,但内直肌并未加强眼球的上转作用,可以看出,眼球上转时,内直肌收缩并未像内转时那么“用力”,而真正上移后,上转时加强了眼球的上转作用,估计和上移后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改变了眼外肌的合力矢量有关。由此可以看出,水平直肌在其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加强了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减弱了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仍以左眼内直肌上移来说,当眼球上转时,垂直向上的作用力得到加强,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就进一步的减小;当眼球下转时,垂直向下的作用力也得到加强,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较未移动时)也被削弱,不过,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较上转时被减弱的程度要低一些,即眼球由上转位向下转动时,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以内斜A征加以说明,后徙内直肌时,上移肌止端,则上转时水平方向的力量较下转时减小得更多,也即矫正上转时更多的内斜、下转时较少的内斜,从而矫正了内斜A征,总的来说,在矫正AV型斜视中,内直肌总是移向尖端,外直肌总是移向开口端。同时,也可以看出,一条肌肉越接近另一条肌肉的解剖位时,则另一条肌肉的第一作用力就越得到加强,两条拮抗直肌同时、同向移向另一直肌时,则更一步加强另一直肌的作用,可以想象,内外直肌同时下移时,加强了下转的力量,从而实现对上斜视的矫正;外展神经麻痹时,可以把上下直肌或其部分肌肉移位到外直肌附着处,从而加强外直肌的外转作用(如Hummelsheim手术),由此可见,水平直肌的移位不但可以实现对水平斜视的矫正,也同样可以实现对垂直斜视的矫正。依据“水平直肌的上下移动减弱了其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加强了其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同理可知,垂直直肌的水平移动减弱了其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加强了其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内斜A征时,如要以垂直直肌移位加以矫正,为减弱上方更多的内斜,需减弱上转的力量,并要增加上转时外转的力量,故需外移(向颞侧移动)上直肌;外斜A征时,可将下直肌向鼻侧移位,眼球下转时,下转作用减弱,内转作用增强。直肌的(水平或垂直)移位同时也会产生旋转改变,旋转的改变可以用“直肌移位后,旋转使移位的直肌趋于“解剖复位”,这个旋转就是直肌移位后眼球的旋转”加以总结和记忆,内直肌上移后,内旋使内直肌趋于解剖复位,所以内直肌上移后,眼球内旋,理论上,可以用于矫正外旋,同理:内直肌下移,眼球外旋;外直肌上移,眼球外旋;外直肌下移,眼球内旋;上直肌内移,眼球外旋;上直肌外移,眼球内旋;下直肌内移,眼球内旋;下直肌外移,眼球外旋。如眼球外旋,理论上,可用内直肌上移,外直肌下移使眼球内旋加以矫正;也可用上直肌外移,下直肌内移加以矫正。虽然,直肌在垂直于其作用方向上的移动都可引起旋转,不过,直肌的旋转作用远小于斜肌,也不是其第一作用力,况且水平直肌的垂直移动产生的旋转作用较垂直直肌的水平移动产生的旋转量小,水平直肌的垂直移位很少在第一眼位产生明显的旋转,如果要选择直肌手术矫正旋转,垂直直肌的水平移位较水平直肌的垂直移位要好,一般情况下,上下直肌同时反向移动7-8mm,可以矫正约15▵的旋转斜视。如果要矫正旋转斜视,常首选斜肌手术,因为上下斜肌的第一作用才是旋转,如Harada-Ito手术紧缩上斜肌前部1/3肌腱矫正外旋,前部1/3肌腱主要作用为内旋,后部2/3肌腱主要作用为外转和下转,从而紧缩前部1/3肌腱时对垂直和水平斜视不产生影响,达到矫正外旋的目的。如果明确外旋由下斜肌功能亢进引起,或下斜肌功能亢进需要手术时,则需要对下斜肌进行分级前转位手术。眼球的运动并不是某一条肌肉单独完成的,每一条眼外肌都参与了眼球的每一次运动,只是参与度不同而已,更不能完全把某一条肌肉剥离出来孤立分析,需要整体协调的科学分析,也需要有机分解的局部分析。眼外肌的移动,伴随着原有解剖位置的变化,从而引起了肌肉力量及矢量的改变,同时,肌肉与眼球运动中心的位置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相应的运动效应。直肌、斜肌也并不是完全分离、隔断的,如上直肌本身就具有内转、内旋的功能,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的主要功能虽然不同,但通过一定移动可以实现部分功能的转化,可以看出,直肌的移位可以实现对AV型斜视的矫正,也可以对垂直斜视、水平斜视进行矫正,还可以实现对旋转斜视的矫正,既然每条肌肉可以附加不同的功能,在面对斜视时,需要术前精心的设计,选择最合适优化的方案,在满足美容需求的同时,更要满足视功能及尽可能保证术后长期效果的要求。
唐雷 副主任医师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 眼科512人已读 - 精选 我科又成功完成一例肺大疱病人的微创手术治疗
不久前,我科又成功完成1例右上肺大疱切除手术。病人为48岁男性,某单位职工。因体检发现“右上肺大疱”3天入院于2017年4月16日。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一般情况良好。CT片见双上肺大疱。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检查各重要脏器功能良好,无手术禁忌症。于2017年4月20日在全麻下行右上肺肺大疱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于于2017年4月27日出院。微创胸外科手术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是利用胸腔镜进入病人的胸腔及用2——3个1厘米至5厘米的小切口就可完成胸内操作,切除病人胸内病变。如是传统的手术方式需切近30厘米长手术切口,创伤较大。行胸科微创手术的优点:创伤小,出血少(传统手术出血200毫升—300毫升,而微创手术仅出血10——20毫升左右);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传统手术需2周,而微创手术仅需1周);病人所用费用比传统手术明显减少。
刘建超 副主任医师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 胸外科1527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左眼角内上方的肉疙瘩,生产后好像变大了 不痛不痒,肉疙瘩最近变大了,需要治疗吗,还是得手术 是否需要手术总交流次数6已给处置建议
- 正在治疗盆腔积液。肚子胀拉不出来 18 19号肚子一直有镇痛,强度都不一样。肚子越来越大,排便... 可以门诊就诊总交流次数82已给处置建议
- 患者:男 15岁 眼底黄斑区脉络膜破裂能治愈吗? 最后交流时间 2023.02.19眼底黄斑区脉络膜破裂能治愈吗? 左眼被巴掌拍伤后出现视物模糊伴 黄斑区脉络膜破裂能治愈吗,有没有什么后遗症总交流次数21已给处置建议
- 眼睫尾处长了一颗痣 因为孩子出生几个月就发现有这颗痣,最近突然发现感觉长大了,也... 想问一下是否可以祛除掉,是手术还是激光,有没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去除掉,想趁孩子小把它祛掉。谢谢总交流次数16已给处置建议
- 眼睛看不清楚移动的画面和物体,调节差, 眼睛看不清楚移动的画面,静止下来能够看得清, 怎样治疗?总交流次数19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四川省 第109名
总访问量 816,115次
在线服务患者 1,411位
科普文章 5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