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脑积水是指额部蛛网膜下腔的积液增多,即额部的颅骨和大脑组织之间的腔隙中有少量的液体。正常情况下,脑组织与颅骨贴得比较紧。在病理情况下如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就会出现脑脊液分泌增多和/或排出障碍,而导致蛛网膜下腔液体潴留。另外,在大脑额叶萎缩或发育不良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继发性的液体增多(腔隙增宽)。外部性脑积水不同于先天性脑积水或炎症引起的阻塞导致的脑积水,后者因为积水直接压迫脑组织而导致脑萎缩,预后差,多需手术治疗,而外部性脑积水是室外型的积水,预后较好,不需要手术治疗。
从孩子发育方面考虑,可能有以下原因: (1)分离焦虑:具有分离焦虑情绪的孩子常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半夜啼哭,且在白天很粘人。对于这种孩子,妈妈需要拍拍他、抱抱他或者小声说话安抚他。 (2)情绪:如果家长(尤其是妈妈)情绪不稳定,比如生气、沮丧、失眠、紧张和焦虑等,往往也容易“传染”给孩子;如果有家庭关系变故、人员之间冲突或者搬家等情况,都会使孩子处于情绪紧张状态,因而啼哭。 (3)活动: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抑制功能弱。所以,白天受到过强的刺激或晚上睡前活动过于激烈,易使孩子在睡眠时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可以引发突然哭闹,似做噩梦一般。因此,睡前不宜让孩子活动过多,使大脑兴奋性过高。
从环境因素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原因: (1)室内温度过高:室温最好不要超过24℃,否则易使孩子出汗、不适、烦躁、哭闹。 (2)空气中有刺激物:卧室中的刺激物可能使宝宝的呼吸道阻塞,因而发生哭闹。刺激物可以是香烟味、痱子粉、驱蚊花露水、油漆等。 (3)声音:当孩子处于浅睡眠阶段,或者处于从深睡眠进入浅睡眠的过程中,凡是突然的、音量大的、不熟悉的声音,均可以惊醒孩子,引起大哭大闹。
总访问量 46,440次
在线服务患者 37位
科普文章 4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