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骨髓的“谎报军情“:MDS如何伪装成贫血?
当你感到疲倦、头晕、面色苍白时,第一反应可能是:"我贫血了。"于是,你吃红枣、补铁剂,甚至去医院查了个血常规,报告单上确实显示血红蛋白(Hb)偏低——典型的贫血表现。但医生却眉头一皱:"你的血象有点奇怪,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这时,你可能遇到了一个狡猾的"伪装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它披着贫血的外衣,却在骨髓里悄悄"谎报军情",让血细胞发育紊乱,甚至可能演变为白血病。如何识破它的真面目?今天,我们就通过血常规报告单的"找茬游戏",揪出MDS的破绽。 第一章:贫血还是MDS?血常规里的"蛛丝马迹" 普通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通常比较"单纯":血红蛋白低,红细胞体积(MCV)偏小,血小板和白细胞基本正常。但MDS不同,它的血象往往"漏洞百出",就像一份被篡改的军事报告,处处透着不对劲。 破绽1:MCV升高——红细胞"虚胖"了 在普通缺铁性贫血中,红细胞因缺铁而"营养不良",体积偏小(MCV降低)。但MDS患者的红细胞常常"虚胖"(MCV升高),因为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红细胞成熟障碍,导致巨幼样变。 血常规提示: ※血红蛋白(Hb)↓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可能>100fL) 破绽2:血小板异常——数量少or形态怪 普通贫血的血小板通常正常,但MDS患者的血小板可能: ※数量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⁹/L) ※体积异常(巨大血小板或微小血小板) ※功能缺陷(即使数量正常,也可能容易出血) 血常规提示: ※血小板(PLT)↓或波动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异常 破绽3:白细胞"不务正业" MDS患者的白细胞可能减少(易感染),也可能出现幼稚细胞(如原始细胞),这是骨髓造血紊乱的信号。 血常规提示: ※白细胞(WBC)↓或↑ ※中性粒细胞减少 ※可能出现幼稚细胞 "找茬"总结: 如果血常规显示"贫血+MCV升高+血小板或白细胞异常",就要警惕MDS,需进一步做骨髓穿刺和基因检测。 第二章:MDS的"真面目"——不仅是贫血那么简单 MDS全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髓系克隆性疾病。简单来说,骨髓这个"造血工厂"出了问题,生产出来的血细胞要么是"残次品",要么"消极怠工",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并可能最终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MDS的狡猾"伪装"——早期症状像贫血 ●乏力、头晕(贫血导致) ●反复感染(白细胞减少) ●牙龈出血、瘀斑(血小板异常) ●脾脏肿大(部分患者) 很多患者起初以为只是"年纪大了,体质差",直到血象异常才被确诊。 MDS的危害:比贫血凶险得多 1.易转化为白血病:约30%的MDS患者会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2.感染和出血风险高:因白细胞和血小板质量差,患者易发生重症感染或内脏出血。 3.生存期差异大:低危患者可能生存数年,高危患者中位生存期仅几个月。 第三章:如何揪出MDS?——诊断"三步走" 如果血常规可疑,医生会进一步"破案": 1.骨髓穿刺+活检:看骨髓造血细胞有无病态造血(如环形铁粒幼细胞、巨核细胞异常)。 2.染色体和基因检测:如del(5q)、TP53、SF3B1突变等,帮助分型和预后判断。 3.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常细胞群。 MDS的诊断标准: ●持续血细胞减少; ●骨髓病态造血≥10%,或骨髓幼稚细胞5%-19%,或有典型基因和染色体异常; ●排除其他疾病(如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四章:MDS怎么治?——从"观察等待"到骨髓移植 MDS的治疗取决于危险分层(常用的IPSS-R评分): 低危组(进展慢) -支持治疗:输血、促造血(EPO、罗特西普、TPO等)、升白细胞、抗感染等。 -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尤其del(5q)患者效果佳)。 高危组(易转白血病) -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地西他滨(延缓白血病转化)。 -免疫或靶向药物治疗:PD1抑制剂、IDH1/2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化疗:类似白血病方案(如CAG)。 -骨髓移植: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但风险高,适合年轻、配型成功者。 第五章:关键提醒——这些人要格外警惕MDS! 1.长期血象异常(如三系减少、大细胞贫血)。 2.老年人(MDS高发于60岁以上)。 3.接触过化疗药、放射线(如肿瘤治疗后)。 4.有MDS家族史(罕见,部分家族可能存在胚系基因突变如DDX41可遗传)。 MDS就像骨髓里的"间谍",初期伪装成贫血,却在暗中破坏造血系统。通过血常规的"找茬",我们能发现它的破绽——MCV升高、血小板或白细胞异常。如果出现这些信号,务必进一步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记住:贫血不一定是缺铁或营养不良,乏力不一定是劳累。早诊断、早干预,才能在这场与"伪装者"的较量中占据先机!
杨方方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血液内科35人已读 - 精选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服药的注意事项
大家好,我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血液科杨医生,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吃药的一些注意事项。首先我们先了解下移植后用药一般分为哪几类?第一类:抗排异药:像环孢素、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这几个是抗排异的“主力军”。第二类:预防病毒药物:阿昔洛韦(预防疱疹病毒)、莱特莫韦(预防巨细胞病毒),针对乙肝病毒激活高危人群还需服用恩替卡韦。第三类:预防真菌药物:常用泊沙康唑或伏立康唑。第四类:护肝、护胃等对症治疗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奥美拉唑、益生菌等。抗排异药物是比较关键的药物,也是服用时间偏长的药物,服用时需注意以下细节:1.固定服药的时间和剂量,抗排异药物一般分为每日2次,早晚剂量固定,服药间隔时间大约12小时。如可以选择早上8点,晚上8点或早9点,晚9点服用。2.需要关注药物谷浓度,就是血浆中的最低药物浓度,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危害,移植后环孢素谷浓度需维持在150-250ng/ml,他克莫司浓度维持在5-15ng/ml。移植后前3个月,每周需监测1-2次药物浓度,维持药物浓度在正常范围。但需要注意的抽血检测的时间在尽量在服药后的12小时左右,下一次服药前,如果明显提前或者延后,不能准确反映药物谷浓度。3.切勿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这样会造成血药浓度波动,增加移植后的风险。4.服药期间,注意影响药物浓度的因素:有些食物会影响药效!比如葡萄柚汁,会让环孢素、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升高,这类食物咱得躲着点。其他药物影响:像莱特莫韦、泊沙康唑,会让药浓度明显升高;卡马西平、利福平可降低药物浓度,还有些他汀类降脂药、部分降糖药物等和抗排异药也有相互作用。所以增加或减少合并用药都可能影响药物浓度,建议及时咨询医生。5.不良反应监测:吃抗排异药,可能会有副作用,像伤肝伤肾、血脂高、血尿酸高等。所以得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脂、血尿酸,根据结果调整药量。总之呢,移植后吃药必须严格听医生的!有不明白的,尽快找医护人员咨询!
杨方方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血液内科109人已读 - 精选 拉皮和筋膜提升有哪些区别?陈瑶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烧临整形美容与创面修复科27人已观看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白细胞升高 杨主任您好!首先祝您全家新年快乐!本人因半个月前病毒性感冒2... 想请教一下杨主任,白细胞增高是否与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有关,从目前来看和血液方面有没有关系总交流次数10已给处置建议
- 胸椎骨折 11月回院取内固钉手术,不知道怎么住院步骤 如果住院,有没有床位总交流次数11已给处置建议
-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空洞 左肺下叶空洞,现在就早上和晚上 左肺下叶空洞,现在有慢性咳嗽,现在怀孕了,有影响吗...总交流次数4已给处置建议
- 咳嗽4天 4天前于感冒后出现咳嗽,无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不适。总交流次数9已给处置建议
- 痤疮 。。。。。。。。。。。。。。。。。。。。。总交流次数2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广东省 第155名
总访问量 2,676,212次
在线服务患者 3,875位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