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涛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中医骨科潘建科
副主任医师
4.1
中医骨科牛维
主任医师 教授
3.8
中医骨科谢杰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中医骨科程志安
主任医师 教授
3.7
中医骨科曹学伟
主任医师 教授
3.7
中医骨科管华
主治医师 讲师
3.7
中医骨科邓晋丰
主任医师 教授
3.6
中医骨科许树才
主任医师 教授
3.6
中医骨科曾令烽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3.6
黄永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中医骨科李万山
主任医师 教授
3.5
中医骨科王慧敏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中医骨科王君鳌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中医骨科罗斌
主治医师 讲师
3.5
中医骨科陈文治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中医骨科黄宪章
主任医师 教授
3.4
中医骨科杨文斌
副主任医师
3.4
中医骨科陈伯健
主任医师
3.3
中医骨科梁志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徐逸生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中医骨科苏国义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中医骨科许鸿智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中医骨科黄江发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骨关节科杨伟铭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1
中医骨科肖祥池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中医骨科周俊德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中医骨科杨仁轩
主任医师
3.2
中医骨科钟熙权
主任医师
3.2
中医骨科林涌鹏
主治医师 助教
3.2
刘岩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2
中医骨科余宇峰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骨科周英祝
主治医师 副教授
3.2
中医骨科李永津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2
中医骨科陈炳坤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骨科陈北泉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骨科杜炎鑫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骨科张迪晖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2
中医骨科李君
主治医师
3.2
中医骨科陈光熙
主治医师 讲师
3.2
梁力宇
主治医师 讲师
3.2
中医骨科黄泽鑫
主治医师
3.2
中医骨科刘子桃
主治医师
3.2
中医骨科吴树旭
主治医师
3.2
中医骨科郭俊彪
主治医师
3.2
中医骨科卢颂华
主治医师
3.2
中医骨科冯世光
主治医师
3.2
中医骨科邓忠明
主治医师
3.2
中医骨科陈磊
主治医师 讲师
3.2
中医骨科邹永新
主治医师
3.2
关节镜下踝外侧韧带修补术后锻炼方案特点注意:本方案针对一般情况,如有疑问,请咨询主管医生。一、术后1-2周:此期为手术创伤反应期,以保护为主,石膏托或支具固定于踝关节中立位,可以扶拐下地进行适当活动,但患肢不能负重,休息时在跟部垫软垫抬高患肢以利于肿胀消退,肿胀明显患者可佩戴短腿弹力,关节镜手术通常使用组织胶水粘合伤口,2周内勿沾水,如无特殊可以不换药,如发现伤口红肿、渗液等情况需要及时就诊。1.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尽量不要引起踝关节活动。每次做5-10分钟,第1-2小时重复1次。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收缩练习:即大腿肌肉绷紧(向下压)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日。3.直腿抬高练习: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连续练习4-6组,2-3次/日。练习开始时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可让家人帮忙抬一下足跟部。如果可以比较轻松抬起肢体,则可以在踝背放置沙袋进行强化锻炼,沙袋的重量以每次能完成抬腿8-12次为佳。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直腿抬高 注意:术后由于支具固定以及活动的减少,下肢肌肉将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程度的萎缩,但是不用担心,当你可以恢复活动后,肌肉很快又会丰满。二、术后2-4周:此期可解开支具,行踝关节背伸(即踝关节由90度向上钩脚)和外翻(足的第1趾低第5趾高,和平时崴脚的方向相反)锻炼。每天3次,每次约10分钟。其余时间需要继续佩戴支具。没有合并距骨软骨损伤的患者,可以开始部分负重锻炼(仍需要佩戴支具):在体重称的另外一边放置与体重称同样高度的书或者木板,好脚站在书上,患肢站在体重称上,一开始重心完全在好脚上,然后逐渐转移重心至患侧,看着体重称的读数,先由1/4体重开始,如无不适,逐渐过渡至完全负重。如果完全负重后无明显不适,可以开始扶拐部分负重行走,由1/4体重开始。三、术后4-6周: 伴有距骨软骨损伤的患者此时亦可以开始负重行走了,除了行走外,其余时间可不佩戴支具。每晚将脚放在温水浸泡、进行小腿肌肉按摩,此期踝关节活动仍以背伸和外翻为主,可适当行跖屈活动,待6周过后再开始最多范围的跖屈及内翻活动。1.开始“滚筒”练习:坐于椅子上,屈膝患膝,脚踏在网球上来回滚动,逐渐加力并增大活动度,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同时可行小腿肌群的放松。2.足趾练习:准备1个玻璃弹珠放在地面,用足趾把弹珠来回抓至左右两侧,或者在地面放一条毛巾,用足趾反复把毛巾抓起来再放下。3.平衡能力训练:按以下方法逐渐增加难度1.患肢单腿站立,坚持30秒后,每次做15个,每天6-8次,如果可以坚持1分钟以上则开始下一步。2.患肢单腿站立,屈曲45度,坚持30秒后,每次做15个,每天6-8次,如果可以坚持1分钟以上则开始下一步。3.患肢单腿站立,闭眼,坚持30秒后,每次做15个,每天6-8次,如果可以坚持1分钟以上则开始下一步。4.患肢单腿站立,屈曲45度,闭眼,坚持30秒后,每次做15个,每天6-8次。四、术后6-8周: 继续上述练习1.踝关节静力性练习,分别用脚的内侧或外侧顶住墙壁或固定的软垫,然后主动发力对抗,每次可以持续10-15秒。对抗完之后活动一下踝关节,之后再重复练习。每天可进行10次练习。2.如果力量恢复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进行动态的对抗练习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弹力带对抗练习。以下的几个动作,每个动作可以练习10到15次,每天3到5组。五、术后8-12周1.提踵练习。如果单腿无法完成,可以先进行双脚的提踵练习,循序渐进,原地的练习做完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些行进间的练习,比如踮脚尖的步行。 2.等到我们可以无疼痛并且自如的完成这些练习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跳跃练习了。当然,也是要循序渐进。从双脚到单脚,量力而行。六、术后3月以后 经过3个月的康复,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低对抗性的运动,可以进行慢跑、原地跳跃等活动,前逐渐过度到对抗性运动。活动量因人而异常,活动后可能会存在少许肿胀及疼痛,一般休息1-2天后症状消失为佳,如果疼痛及肿胀持续较长时间,则需要减缓运动进度。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踝关节反复扭伤又叫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往往有过一次比较严重的踝关节扭伤,随后出现运动后踝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或者是在走不平的路或激烈的活动容易出现反复扭伤。病因是由于外侧的韧带撕裂或者松弛引起,当保守治疗无效的时候就需要手术治疗了。既往是通过切开手术,创伤大,伤口瘢痕也不美观。现在可以通过两个小切口微创治疗。恢复更快,疤痕几乎没有,也更美观。看以下的病例: 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证明微创手术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通过微创治疗,比如合并有撕脱骨折,比如病史太久韧带损伤太严重的,所以早期微创手术是最佳的办法。
胫骨高位截骨术保膝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一、介绍1961年,Jackson和Waugh首先报道了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直到1965年,Conventry首
总访问量 20,010,617次
在线服务患者 14,451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698篇
年度好大夫 0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