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相大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4.6
魏宽海
副主任医师
4.5
任高宏
主任医师 教授
4.0
罗吉伟
副主任医师
3.7
陈滨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王钢
主任医师 教授
3.6
林昂如
主任医师 教授
3.6
陈国奋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杨俊
副主任医师
3.4
朱立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胡岩君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蒋桂勇
主治医师 讲师
3.4
陈毅荣
主治医师
3.4
覃承诃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黎健伟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杨运平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王胜楠
副主任医师
3.4
胡稷杰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崔壮
副主任医师
3.3
张晟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郭刚
副主任医师
3.3
林庆荣
副主任医师
3.3
张凯瑞
副主任医师 助教
3.3
郑充
医师
3.3
王博炜
主治医师 讲师
3.2
豆勇刚
主治医师
3.2
姜楠
医师
3.2
徐绍勇
医师
3.2
任涛
主治医师
3.2
王磊
医师 助教
3.2
马云飞
医师
3.2
何富林
医师
3.0
姚子龙
医师
2.9
柴瑜
医师
2.9
许道荣
医师
2.8
侯毅龙
医师
暂无
注意:术后的锻炼可能是会有肿、痛、麻的感觉,如果半个小时或者隔天这些症状消失了,这次锻炼是没问题的,可以继续锻炼,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建议停止或者减少锻炼量,锻炼之后可以冰敷来缓解症状,一次冰敷15到20分钟。一、术后第一阶段.最大限度保护(第O一6周)治疗措施悬吊制动:术后佩戴肩肘带或者肩外展支具,完全制动,佩戴制动6周。夜间型疼痛➩平躺:毛巾垫肩胛骨下方缓解肩膀压力侧躺:小方枕垫手臂下方肿胀➯冷疗:此阶段是炎症期,有肿痛等症状,可以通过冰敷的方式缓解,干毛巾裹住,冰水混合的冰袋敷患处,一次冰敷20分钟,间隔2个小时以上冰敷一次。肌肉萎缩➪相邻关节主动活动度练习①抓握练习:患肢用力握拳,维持6秒;然后用力伸5指,维持6秒。一抓一松为1下,每次20下,每天6~8次,这锻炼期间佩戴支具。②肘部旋转: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动患肩,手臂屈曲90°,手臂向外旋转,专到最开,维持6秒,再内旋转到最紧,维持6秒,旋前旋后为1下,每次20下,每天8-10次,这锻炼期间佩戴支具。③肘部屈伸: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动患肩,伸肘伸到最值,持续6秒钟,再弯曲到底,持续6秒钟,一伸一屈为1下,每次20下,每天8-10次。这锻炼期间佩戴支具,。二、术后第二阶段.中度保护(第6-8周)治疗措施继续第一阶段的练习,在可耐受的情况下增大活动范围2、解除悬吊制动(在手术医生的指导下)3、无痛肩关节主动辅助,被动活动度练习仰卧位用对侧肢体协助进行肩关节主动关节前屈:健侧手扶患肢肘部,伸直患侧上臂。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用力使患肢尽可能上举达最大角度,并在该角度维持1分钟。3、钟摆运动,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画圈)动作,逐渐增大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1次10-15分钟,1天3次。4、无痛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练习①肩关节外旋角度练习:坐位,双手握体操棒,双肘夹紧,肘关节弯曲到90°,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增加外旋角度,用健侧手向患侧手推过去,直到有轻微紧绷感,避免引起过度疼痛,在末端维持5秒,每组20次,一天4组。②肩关节内旋角度练习:坐位,将体操棒放在身后,患侧手握着下方,健侧手握着上方,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往上移动,直到有轻微紧绷感,避免引起过度疼痛,在末端维持5秒,每组20次,一天4组。③肩关节外展角度练习:坐位,患侧靠近床面,将患手放在床上,健侧手扶着患侧肩膀避免过度耸肩,身体侧移,手在床面滑动增加外展角度,直到有轻微紧绷感,避免引起过度疼痛,在末端维持5秒,每组20次,一天4组。④肩关节前屈角度练习:坐位,面向床面,将患手放在床上,同时手肘伸直,身体前屈往下压,直到有轻微紧绷感,避免引起过度疼痛,在末端维持5秒,每组20次,一天4组。三、术后第三阶段,早期功能和肌力增强(第8~12周)治疗措施1、柔韧性练习,水平内收(后侧关节囊牵伸):仰卧位,患侧肩前屈、屈肘,用健侧手压患侧手肘,直到有明显牵拉感,避免引起过度疼痛,在末端维持25秒,一天4组。2、肩胛骨控制训练:双手撑在床上,手肘伸直,身体向下移动,体重轻微撑在床面,过程中肩胛骨保持稳定,不要将背塌下去,每组20次,一天4组。3、体操棒肩上举活动度练习:站立位,双手握体操棒,健侧手推动患侧手上抬,直到有轻微紧绷感,避免引起过度疼痛,在末端维持5秒,每组20次,一天4组。4、肘屈90°,自然位下的等长收缩练习:患者站立位屈肘90°,让受损侧手推墙面(外旋),维持20秒,每天8-10次。四、术后第四阶段.后期肌力强化(第12~18周)治疗措施肩带肌及肩袖肌肉组织的等张肌力练习①肩外展训练:右手伸直中立位,大拇指向上,握住弹力带,无痛的前提下,肩膀下沉、手臂向上抬至90°,然后慢慢还原至身体侧面且手臂不触碰身体10-20次/组,3组每天。②侧卧位肩外旋训练:侧卧于床面,调整枕头高度,训练手在上方,上臂贴近体侧「垫一个毛巾」,肘关节屈90°,手握哑铃,在无痛的前提下,保持肩胛骨微微后缩下沉,手臂从肚子的位置慢慢向身体后方做外旋,然后慢慢收回不碰到身体,10-20次/组,3组每天。③仰卧位肩内旋训练:平躺于床面,手臂外展70-90°,手臂下方微微垫高,手握哑铃,在无痛的前提下,保持肩胛骨微微后缩下沉,手臂从头部向胸前做肩内旋,然后慢慢收回,10-20次/组,3组每天。2、强化肩胛稳定性练习:双手撑在治疗球上,手肘伸直,身体倾斜,体重轻微撑在球上,过程中肩胛骨保持稳定,不要将背塌下去,维持20秒,一天4组。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踝关节扭伤支具制动(6-8周)后或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可以进行下面的功能康复 1.抗阻力背伸: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弹力带缠绕在足部,给脚掌向下的拉力,脚掌对抗弹力带背屈(往上翘),慢慢放松,再下一次动作,15次/组,1天3次 2.抗阻力跖屈: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弹力带缠绕在足部,给脚掌向上的拉力,脚掌对抗弹力带跖屈(往下踩) ,慢慢放松回来,再下一次动作,15次/组,1天3次。 3.抗阻力外翻: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弹力带缠绕在足部做往外往上翻转动作,慢慢放松回来,再下一次动作,每组做15个,每天做3组 4. 抗阻力内翻: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弹力带缠绕在足部做往内往下翻转动作,慢慢放松回来,再下一次动作,每组做15个,每天做3组 5. 提踵锻炼: (锻炼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跟腓肠肌牵伸交叉锻炼) 自然站立,双脚并拢,一只手扶住墙壁,脚趾着地,慢慢抬起后跟,然后再放下,注意下期间脚跟不可完全触碰地板。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练3组。 二、平衡感训练 患肢单腿睁眼闭眼站立 患肢单腿屈膝睁眼闭眼站立 患肢单腿平衡板上睁眼闭眼站立 平衡板(球)患肢单腿屈膝站立
1. 功能练习中存在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减缓,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2.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肌力的提高是中后期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3.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健侧上肢、腰腹、双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4. 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如活动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必要时及时复查。 5.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间隔2个小时以上冰敷一次。 6. 关节的肿胀会持续整个练习过程,直到关节活动度正常、肌力恢复刺激因素消失才会完全消失。但必须控制肿胀的程度,不可持续增加,应总趋势是在逐渐消退。如肿胀增加、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必须停止练习,增加冰敷次数,并及时就医! 7.康复后期患肢下垂、拄拐走路、负重走路等情况,有肿痛、稍麻、充血现象是术后正常,不用担心,可以休息、抬高患肢、加压包扎、冰敷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总访问量 18,318,607次
在线服务患者 18,193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0次
科普文章 348篇
年度好大夫 2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