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传刚
主任医师 教授
胃肠肛肠外科主任
肛肠科朱哲
副主任医师 讲师
4.7
肛肠科杜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4.3
肛肠科蒋小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肛肠科张振宇
主治医师 讲师
3.7
肛肠科宋纯
主任医师 教授
3.6
肛肠科李雪冬
主治医师 讲师
3.6
肛肠科张顺
副主任医师
3.5
肛肠科周主青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肛肠科杨飖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鲁兵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肛肠科尹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肛肠科严东羿
副主任医师
3.4
肛肠科邓业巍
主任医师 教授
3.4
肛肠科忻颖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肛肠科江期鑫
主治医师
3.3
肛肠科袁彪
主治医师
3.3
肛肠科吕桂芬
副主任护师
3.2
肛肠科曹东亮
医师
3.2
肛肠科纪昉
主治医师
3.1
宋书铮
主治医师
3.0
胃肠外科崔锡茂
主治医师 讲师
3.0
肛肠科尚媛媛
医师
3.0
肛肠科刘孟承
医师
2.9
造口/伤口护理李丹
副主任护师
2.9
胃癌和肠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两者都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临床症状都包括腹部不适、体重下降、乏力等,体检时很多人一次仅做胃镜或结肠镜,结果遗漏了结肠或胃的病变。那么,是否可以胃镜和结肠镜同时做?请看视频解释
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大便带血,但是其它一些疾病,例如痔疮、肛裂、肛门部损伤、直肠息肉、直肠炎等也可以大便带血,如何鉴别,既避免把肠癌当成了痔疮,耽误诊断,错过最佳手术机会;又避免把痔疮当成肠癌,导致不必要的焦虑和紧张。下周日7月3日上午10点与大家一起交流,同时解释为什么痔疮不会变成肠癌。欢迎大家届时一起交流。
脱垂病例近日,我科连续收治了两例高龄直肠脱垂患者,因上海新冠疫情封控影响,其中一例高龄女性患者症状已经非常严重,最终为其实施Altermeier(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手术。简要病史基本信息:患者,女性,85岁入院情况:直肠脱垂20余年,诊断:直肠脱垂主要典型症状:—肛门失禁,肿胀伴有持续性隐痛—肛周脱出肿物,无法自行还纳—肛门坠胀和排便不尽感—便秘肛门指检:肛门括约肌松弛,见直肠脱出直肠外,指检未触及肿物,指套未染血。结肠镜诊断:肛缘可见直肠粘膜环形脱出,粘膜水肿。放射学诊断:结肠造影后改变,直肠脱垂,直肠壁似环状增厚,周围水肿样改变。术前影像术前讨论早会病例讨论时,傅教授教授指出,保守治疗对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老年患者有效,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预防症状加重和减少发作频率,治标不治本。陈属于症状性全层直肠脱垂,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傅教授针对陈的情况综合判断,Altermeier术(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是最佳的手术方式。Altermeier术优点Altermeier术避免了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尽管复发率可能高于经腹直肠固定术,且可能导致对术后肛门控便功能障碍,但其创伤小,并发症较少,患者更易耐受。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或有严重并发症的直肠脱垂患者。傅教授还在早会上给大家播放讲解了2003年自己首次开展Altermeier手术的视频,手术过程如行云流水,没有一个多余动作,科里医生看完后都心领神会,手术成功的底气又多增加了几分。手术方式:Altermeier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术者:傅传刚、鲁兵术后手术顺利,转入术后监护病房加强监护。截止发稿前,陈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已转回普通病房。总结直肠脱垂可造成患者虚弱不便,显著限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是男性6倍,发病高峰在70岁左右。年轻患者发病多与发育迟缓或精神疾患相关。患者主诉通常包括大便失禁、黏液溢出、出血、肠管脱出引起的不适和便秘等。老年直肠脱垂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体弱无力,括约肌松弛,骨盆直肠窝、坐骨直肠窝脂肪量减少,加上老年人主要是全身组织衰退、肌肉松弛,加上一些慢性疾病,如便秘、气管炎、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等。频繁增加腹压,同时隔肌下降,压迫腹腔脏器推压乙状结肠和直肠向下移位,容易导致不全性直肠脱垂。傅传刚教授呼吁一定要重视老年性直肠脱垂往期科普回顾肛门掉东西,竟然是直肠!警惕!脱肛请勿一“塞”了之,可能会危及生命!
总访问量 7,388,061次
在线服务患者 16,454位
直播义诊 4次
科普文章 491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