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舟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神经外科贺晓生
主任医师 教授
3.9
神经外科章翔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神经外科林伟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神经外科蒋晓帆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神经外科程光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神经外科姬西团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神经外科邹西锋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神经外科付洛安
主任医师 教授
3.6
神经外科甄海宁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李侠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神经外科李兵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神经外科高大宽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神经外科伊西才
主治医师 讲师
3.6
神经外科闫志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神经外科王彦刚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神经外科郭庆东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神经外科曹卫东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神经外科李三中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神经外科贺亚龙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魏礼洲
副主任医师
3.5
神经外科刘伟
副主任医师
3.5
神经外科毛星刚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5
神经外科胡世颉
主治医师 讲师
3.5
神经外科孙季冬
主治医师
3.5
神经外科王正君
主治医师
3.5
神经外科邹鹏
主治医师
3.5
神经外科董必锋
主治医师
3.5
神经外科汪仁聪
主治医师
3.5
神经外科鱼洋
主治医师
3.5
王利
主治医师
3.5
神经外科罗鹏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神经外科周跃飞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外科董秋峰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吕超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王江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李剑
医师
3.2
神经外科魏嘉良
医师 讲师
3.2
神经外科马志阳
医师
3.2
患者,女,9岁。视力模模,微胖。头颅CT:鞍区占位,稍高密度;头颅MRI:鞍区占位,明显强化,向鞍上发展。(图1,2,3) 诊断:垂体腺瘤 手术:开颅额下入路瘤体切除 术后情况:恢复良好,术后7日出院。(图6) 术后复查头颅CT:瘤体消失(图4,5)分析:儿童鞍区常见颅咽管瘤,垂体瘤相对少见。垂体瘤多引起患者内分泌障碍,如糖皮质激素代谢紊乱,出现向心性肥胖,面部皮肤红润,胖如圆月。随瘤体向颅内发展,视力会逐渐受累减退。本例经开颅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复查CT,瘤体消失。后期治疗在于观察,预防瘤体复发,也可考虑辅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月后复查血性激素水平,观察垂体术后内分泌功能情况。
患者,男,25岁。前额部钝痛,右眼轻度外突。CT:前颅底中线区域大片状钙化,延至后组筛窦、眶、前床突、鞍背等区域。(图1-3)诊断:颅底骨异常增殖。分析:本病见于青年期多见,与颅骨异常发育有关,女性多于男性,以一侧或双侧颅底骨受累为主。颞、眶者受累多见,患者颞部、眶部外突变形,眶管狭窄,眼球被挤出移位,视力受影响;颅底中线区域骨异常增殖,双侧视神经管和双眶管受挤压,可致眼球移位变形以及视力明显受损。本病治疗极为棘手。由于骨异常增殖范围广,涉及颅底,邻近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手术切除皆为困难。颅底骨异常增殖向侧方发展者,如侵至颞骨和眶外侧壁和视神经管者,可手术切除病变骨,解除视神经压迫,扩大眶管,缓解眼球结构受压,切除变形颞骨,行颅骨重建,以实现颅腔的完整性和容貌的美容要求。由于切除范围有限,本病部分患者后期仍有骨异常增殖继续发展趋势。
患者男,25岁。慢性头痛,右侧肢体力弱。头颅影像:左侧额叶、顶叶、枕叶萎缩,脑沟增宽,左侧脑室扩张(图1:CT;图2:MRI T1相;图3:MRI T2相)。头颅CT血管成像: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图4-7)。分析:本例为脑血管性病变,发病隐匿,过程漫长,左侧颈内动脉缓慢狭窄直至闭塞,颅内左颈内动脉供血支配范围脑组织慢性缺血,脑供血主要依赖由对侧颈内动脉系统代偿,病程久远因而症状缓慢而轻微。治疗原则:增强左侧脑供血程度,可考虑如颞浅动脉或脑膜中动脉与左大脑中动脉系统的吻合,颞肌脑皮层贴敷;由于左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血管内支架治疗,或血管壁切开取栓风险增大。
总访问量 18,722,542次
在线服务患者 16,712位
科普文章 1,627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