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什么是甲状腺细针穿刺? 答:用一根细针在B超引导下,穿到甲状腺结节的中央,通过手反复轻柔的提插动作,把甲状腺结节的少量细胞吸入针管内,取出来,对这些细胞进行病理检查,来确定结节的良恶性。 问题二:为什么要做甲状腺穿刺?验血能查出甲状腺癌吗? 答:目前甲状腺良性结节以及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都快速增长,B超对于甲状腺是重要的检查手段,但是B超毕竟是影像学检查,“根据图像,只能说像癌,像不好的东西,考虑恶性的可能”,但不能最终确诊。同时B超受到仪器的分辨率、检查医生的经验、其他的干扰信息等等原因的限制,诊断水平参差不齐。只有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性质,甲状腺细针穿刺是唯一在手术以前可以确诊结节良恶性的手段。而甲状腺验血通常是看甲状腺功能,与甲状腺癌没有关系。 问题三: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甲状腺细针穿刺? 答:目前多数医院甲状腺B超采用TI-RADS分级系统,共分6级(或类)。简单地说:0级、1级、2级为良性,它的恶性风险为0%,只需要观察;3级绝大多数为良性,它的恶性风险小于2%,也只要定期观察;4级为可能恶性,4级又分4a和4b两个级别,其中4a:恶性的可能比例5~10%,4b:恶性的可能比例10~80%;5级为很大可能恶性,比例大于80%;6级为已经穿刺证实的恶性结节。所以,B超提示4a级以上,以及很少数由医生建议的3级甲状腺结节需要做细针穿刺。另外,如果你的B超检查报告没有TI-RADS分级,你可以仔细看报告上的具体描述,凡是有“结节的边界不清、欠清,纵横比失调,形态不规则,回声极低,结节内有细小强光点(特别注意:细小强光点,而不是粗大的)也就是细小钙化,以及弹性超声分级在3级以上”等等这些描述,也应该考虑做穿刺。 问题四:既然B超怀疑是恶性的结节,为什么还要做穿刺,直接开刀不是更好? 答:手术前进行甲状腺结节穿刺,可以明确性质、准确定位、定量(恶性结节的个数),都是对手术方案的确定有帮助。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切除甲状腺或不必要的扩大甲状腺切除范围。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除了手术本身带来的风险和痛苦外,还会导致终身服药(补充甲状腺激素),影响生活质量。而穿刺确定是良性的结节,只要定期检查随访就可以,甚至根据国际甲状腺癌指南,小于0.5cm的甲状腺癌也可以定期观察,不急于手术。 问题五:甲状腺细针穿刺前有什么准备?需要注意什么?禁忌症是什么? 答:穿刺前需要查血:血常规、PT(出凝血时间)、术前四项,要在正常范围内。穿刺时带上甲状腺B超检查报告,以便确定穿刺位置。女性要避开月经期。血压要控制在150/100mmhg以下。糖尿病人原则上需要控制血糖。平时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需要停药5-7天。穿刺前需空腹6-8小时。穿刺当天避免穿高领衣服和佩戴项链。要特别提醒的是:穿刺过程中不能有吞咽动作。 感染发热期不能做穿刺。持续咳嗽发作、持续打嗝、哮喘发作期不能做穿刺。严重心脏病患者,严重贫血,全身衰竭的病人,精神病不能配合的病人原则上不能做穿刺。怀孕病人原则上避开前3个月早孕期。 问题六:甲状腺穿刺可怕吗?痛吗? 答:甲状腺细针穿刺使用的是23-25G的细针,非常细,它的内径在0.4-0.6cm,也就是平时肌肉注射针的一半不到,既安全又不会感到疼痛。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不打局部麻醉(因为打局麻的针较粗,开始反而会有疼痛,并且打麻醉可能增加麻药过敏的风险)。我们曾经做过3千多病例的术后访问,感到疼痛的比例在10%以下,而疼痛的病人他的疼痛程度都在I度左右(轻度痛)。富有经验的医生在穿刺过程顺利的情况下,时间在3-5分钟,一般也在10分钟以内。 问题七:多大的甲状腺结节可以穿刺成功? 答:B超检查结节在3mm以上都可以穿刺。 问题八:甲状腺穿刺有风险吗?并发症是什么?如果是癌,穿刺会不会造成癌细胞扩散? 答:任何手术都可能有风险,甲状腺细针穿刺的风险非常小,主要有局部出血、感染和迷走反应等。因为有的结节本身血供很丰富,穿刺过程中可能造成局部(甲状腺周围)的出血,我们的数据术后出血的比例在5%以下,一般都可以通过按压来止血。只要操作规范,穿刺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几乎为0。极少数病人由于过度紧张,术后有出现短暂昏迷、脸色苍白、无力、头晕胸闷、出虚汗等迷走神经反应,类似于晕血晕针的表现,医生通过正确的处理也可以恢复,不需要害怕。至于甲状腺癌因为细针穿刺造成癌细胞种植或扩散,从历年全世界的报告来看,发生率在0.00012%,也就是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的水平,考虑到我们的穿刺量,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儿”。 问题九:甲状腺穿刺后需要注意什么? 答:穿刺结束,用手局部按压15-30分钟,在此期间不讲话,尽量不做吞咽动作,防止出血,术后2小时可以进食,因为穿刺跟咽喉部没有直接关系,不需要吃流食,普通食物都可以。穿刺点的部位1天内不要碰水,防止局部感染。穿刺后出现:疼痛持续加剧、颈部变粗、胸闷气急、喉咙沙哑等症状,需要立即就近医院检查处理。 问题十:穿刺会不会失败? 答:是可能的。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穿刺取得的细胞量太少,病理难以判断,可称之为穿刺不成功,有时也是难以避免的,其发生率很低,也可以再次进行穿刺。 本文系项尖尖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总访问量 861,886次
在线服务患者 2,979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0次
科普文章 22篇
年度好大夫 0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