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女性乳腺癌19万例,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35-64周岁是高发期,对女性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如何做到早期预防?需做到以下几点:1、健康饮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可以使人体产生过多的脂肪,刺激乳腺组织增生易诱发乳腺癌。2、多晒太阳、多锻炼:人的皮肤吸收阳光可产生维生素D能起到防癌的作用。女性更年期前后经常锻炼身体能使患乳腺癌的机会大大降低。3、慎用保健品:很多女性保健品含有雌激素,虽然能延长女性“青春期”,但也会带来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癌变。4、释放压力、保持好心情: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女性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抑郁等因素都会对乳腺造成危害.5、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低风险人群:年龄小于40,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并且每两年做一次钼靶检查。高风险人群:年龄小于40,每半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40岁以后每半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并且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健康科普」保持健康,预防乳腺癌转自:健康遵义
本文来源UC养生之道对于女性来说,乳腺癌可以事实最为凶险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有超过226万的女性罹患乳腺癌,占据全女性癌症患者人数的11.7%,俨然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癌”。很多女性朋友,也因此意识到了乳腺癌的凶险,希望能够在早年间通过日常方式调整,以及避免病因的方式进行预防。但根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首都乳腺癌专项疾病领域领衔专家欧阳涛的说法,乳腺癌,其实是没有办法进行早期预防的。北肿欧阳涛:乳腺癌无法早预防,早发现更重要!根据欧阳教授曾经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推出的科普节目《闲聊乳腺癌》中所传达的信息:女性对乳腺癌的防治,一定要建立在信息真实的基础上。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乳腺癌的病因仍然处于模糊的状态中,发病原因尚未了解,因此想要提前进行预防,基本上是很难做到的。不仅如此,欧阳医生表示,告诉大家这个消息,并非是为了引起恐慌,而是要让女性朋友心中有个“数”,不要轻信例如盲目服药,饮食调整,药酒调养一类的预防乳腺癌谣言,到时候不仅不能防住乳腺癌,反而加速了身体健康的崩溃。也正是因为如此,相比于虚无缥缈的预防,提前发现乳腺癌早期症状,并且进行妥善的治疗,往往有着更高的健康受益。那么,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发现乳腺癌早期症状?乳腺癌作为癌症,自然也有着癌症早期轻症状,甚至是无症状的特点,但仍然是可以从“蛛丝马迹”中有所察觉的,提高警惕,3类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可能会在生活中出现。非妊娠期乳头异常溢液一般来说,只有在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乳头会有乳汁,浆液一类的分泌物。但如果在非妊娠期,出现异常的乳头溢液情况,比如流出乳汁,脓液甚至是血液等,就要担心是否是因为肿瘤刺激乳腺导管所致,留意早期乳腺癌风险。通常情况下,乳腺癌引起的乳房溢液还会伴随胀痛出现,要注意区分识别。乳腺出现莫名的肿块大约80%的乳腺癌患者,都会在确诊时伴随乳腺肿块的情况出现。所以,当乳腺出现肿块时,也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早期乳腺癌的症状。癌症肿块和普通的增生肿块有一定的区分,大多呈现单发状态,质地较硬,并且边缘模糊不规则,按压无疼痛感。女性朋友们日常可以多摸摸自己的乳房自测一下,如若发现上述肿块特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乳房周围皮肤出现明显变化乳腺癌的肿瘤位置,大多会处于乳腺导管以及深层胸肌筋膜内,随着癌细胞逐渐聚集,乳房内用于拉伸皮肤和肌肉的韧带会慢慢萎缩,皮肤也会因此出现变化。因此,如果发现乳房周围的皮肤,出现松垮松散,以及密集的“酒窝状”凹陷,同样有理由怀疑存在早期乳腺癌的风险。以上,是早期乳腺癌的常见3种症状。“以逸待劳”,从早期症状层面来进行防治,或能起到更好的乳腺癌防治效果。另外,欧阳涛教授还普及了几种错误的乳腺癌防治谣言,希望女性朋友能够积极避免和改正。“采用母乳喂养,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风险?”实际上,母乳喂养和乳腺癌发病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关联性很低,并非是乳腺癌发作的决定性因素。是否使用母乳喂养,并不会显著增加乳腺癌风险。相反,如果本身存在传染类型的疾病,比如乙肝,艾滋病等,强行选择母乳喂养,反而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关于这一点,还希望女性朋友们能理智选择。“乳腺癌是不治之症,发现很难存活?”虽然乳腺癌的确是女性第一大癌症威胁,但并不代表乳腺癌就是不治之症,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愈率能达到90%。这也是为什么欧阳涛医生建议大家更着重于早期乳腺癌防治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的确需要谨防乳腺癌隐患,但切勿过度焦虑和害怕,反而会对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乳房越小,乳腺癌风险越低?”乳房大小,其实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没有关系。乳房大小差异的原因是脂肪的堆积程度,而这与乳腺癌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并不存在乳房越小,乳腺癌风险越低的实验或论证存在。最后,仍然要提醒各位女性朋友,乳腺癌的防治不要过分着重于预防,往往效果并不理想,根据欧阳涛教授的观点,了解乳腺癌早期症状,提前进行妥善治疗,对健康而言受益更大。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可能避开乳腺癌相关谣言,科学抗癌,理智抗癌,才能真正地保护我们的健康。参考资料:[1]:《与北肿医生闲聊乳腺癌(系列视频)》,2021-6-21[2]:《乳腺癌防治宣传月:拒绝谣言对乳腺癌患者的二次伤害!》知乎日报,2021-10-25
本文来源新华社记者日前从北京协和医院获悉,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孙强教授团队十余年来针对中国女性乳腺癌适宜筛查模式开展研究,牵头制定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年版)》推荐乳腺超声为中国女性乳腺癌的首选筛查手段。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孙强介绍,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女性乳腺癌呈现患病率增速快、发病年轻化、患病率和病死率区域间差异巨大等特点。积极有效的乳腺癌筛查可以提高早诊率、降低病死率。孙强团队成员、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助理沈松杰介绍,欧美国家指南主要推荐X线检查为乳腺癌筛查手段,而我国医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中国女性的乳腺癌患病特点与欧美女性差别较大:患病高峰年龄更小,乳腺体积较小,致密性乳腺的比例更高。这些因素导致X线检查敏感度较差。据了解,孙强团队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牵头的一项针对全国1.3万名乳腺癌高危女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分别随机采用X线检查、乳腺超声、X线联合超声检查,结果发现超声的敏感度和准确度都显著优于X线检查。《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年版)》认为,对于中国女性,从乳腺癌发病年龄、乳腺的致密度、卫生经济学、检查的辐射及舒适度等各个方面考虑,乳腺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推荐我国女性从成年后就开始接受乳腺癌防治知识教育,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临床乳腺检查,从40岁开始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癌高危女性,定期乳腺超声检查的时间可以提前到从30岁开始。”孙强说。(记者田晓航、沐铁城)
总访问量 13,829,208次
在线服务患者 28,308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1,356篇
年度好大夫 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