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延
主任医师 教授
3.7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4.7
张治国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4.4
衡立君
副主任医师 讲师
4.4
李维新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4.2
王首杰
副主任医师
3.8
宋志鹏
主治医师
3.8
高国栋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张玉富
主治医师
3.7
赵振伟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王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葛顺楠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李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王超
副主任医师
3.4
王举磊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张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李刚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汪鑫
副主任医师
3.4
高立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杨晨
主治医师 讲师
3.4
秦怀洲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李敏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魏明豪
主治医师
3.4
王元
主治医师
3.4
李立宏
副主任医师
3.3
邓剑平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刘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马劼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方伟
主治医师 讲师
3.3
夏毅
主治医师 讲师
3.3
张百平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蔡青
副主任医师
3.3
王鹏
副主任医师
3.3
闫忠军
副主任医师
3.3
宗建海
副主任医师
3.3
于嘉
副主任医师
3.3
郭为
副主任医师
3.3
张伟
主治医师
3.3
薛亚飞
主治医师
3.3
张兴业
主治医师
3.3
王宝
主治医师
3.3
吕文海
主治医师 讲师
3.3
陈隆
主治医师 讲师
3.3
邬迎喜
主治医师
3.3
张亮
主治医师
3.3
余克伟
主治医师 讲师
3.3
赵修
主治医师
3.3
李生宜
主治医师
3.3
杨震
主治医师
3.3
郑朝辉
主治医师
3.3
日前,在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咨询:“我今年77岁了,去年在医院检查诊断出右侧颞颌处脑膜瘤,也去过您的门诊,当时建议观察半年至一年,近期做了一次复查,现在肿瘤大小为1.10.8,最长直径为1.8cm,目前无症状或不适,我把去年跟今年的检查片子都上传了,麻烦您再看下,肿瘤的发展情况,以及是否有手术或治疗的必要,如治疗,什么方法适合?”赵天智主任介绍:从这两次复诊的情况来看,肿瘤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其次患者已经77岁了,做全麻手术的风险太大,患者现在也没有任何的症状,建议继续定期随访,只要在随访过程中肿瘤体积没有变化,就可以一直观察,如肿瘤体积变大,可以考虑伽马刀治疗。患者疑问:如果我这个肿瘤还在每年长大的话,是到多大的大小就必须进行治疗?我这个肿瘤一年还是有变大一点,如果过几年长大到我出现症状,或者必要需要治疗的大小,那时候我年龄比现在更大,那么治疗风险会不会更高?与其到时候在做,会不会现在做更好一些?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提供的资料,肿瘤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因为在测量时需要用鼠标去滑动线条测量肿瘤大小,有些医生稍微多滑一些或少滑一些,或者层面不一样,就可能稍微存在一些些误差,但从影像学来看,包括数字,都没有提示肿瘤有明显变化。其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考虑手术治疗,但凡在肉眼上或在测量的时候有稍微明显变化,肿瘤大小如从1mm增加到5mm甚至是1cm,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积极去处理,再不考虑手术治疗时,伽马刀是唯一的方法。患者疑问:如果做伽马刀治疗,复发的可能性多大?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如果复发的话,还可以再做伽马刀还是需要手术?赵天智主任介绍:伽马刀治疗的有复发的可能性,在大部分的文献报道中,有效率至少在60%以上。有两个副作用,一是控制不住,二是伽马刀治疗后有可能产生水肿,虽然这个症状比较罕见,但我也遇到到这样的患者,他因为年龄大,肿瘤在重要功能区,选择在伽马刀治疗后,周围出现严重的水肿。患者疑问:长在我这个部位的肿瘤,如果长大,会影响哪些神经?出现什么症状?赵天智主任介绍:肿瘤位于颞叶后上部,未处于特别重要的功能区,肿瘤长大有可能会有癫痫发作等表现,但肿瘤没有往上长,没有压迫到中央运动区,不会引起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肿瘤长得特别大,往上压迫到运动区或者感觉区,有可能引起对侧的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异常。患者疑问:麻烦主任再看下检查报告的第二条结论是什么意思?怀疑xx腺体瘤?赵天智主任介绍:到内分泌科就诊,查个垂体全套激素,如没有异常就先不用处理。
日前,在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咨询:“我母亲今年59岁了,去年开始出现头疼,呈间歇性隐痛,具体部位不详,2周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下肢疼痛,伴走路不稳,无其他不适,1周前因右上肢摔伤骨折到当地医院就诊后,查头颅磁共振发现脑膜瘤,暂时没有特殊治疗,目前仍有双下肢疼痛,想咨询下,一周前查出脑膜瘤1.91.91.4,这个位置不知道危险吗?如果分等级的话,属于几级?可以全切吗?这个位置和大小,现在是应该直接手术还是先观察观察,如果再长大手术难度是不是就增大了?”赵天智主任介绍:根据现提供的检查资料,患者被诊断为脑膜瘤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结合诊断、患者年龄,建议首选手术治疗,因为脑膜瘤常规有手术、放疗和观察三种治疗模式,手术治疗最彻底,但手术的风险肯定是最大的,如选择观察或放疗,十年或十几年肿瘤长大了,到非手术不可的时候,患者已经70岁左右了,可能耐受手术的能力就会特别差,如患者现在40-50岁,都可以先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肿瘤随时长大了随时手术,患者的身体机能都差不多,但一旦过了60岁,每过一年患者的身体耐受手术的风险都会增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手术治疗。至于选择手术、放疗还是观察等治疗方案需要家属沟通,等沟通后再进一步为患者设计一个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患者疑问:我母亲上周胳膊摔骨折了,现在胳膊和腿都不太方便,骨折肯定也不方便手术吧?我母亲这个位置的脑膜瘤手术治疗难度在几级?可以全切吗?赵天智主任介绍:让患者先修养等骨折痊愈,也就是半年后再来评估脑膜瘤手术,因为脑膜瘤一般生长比较缓慢,现在高度怀疑是脑膜瘤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先不着急半年以后再说。其次,肿瘤手术的难度主要跟旁边矢状窦的关系有关,矢状窦就是大脑里面回流的静脉血管,它是大脑里面主回流血管,比如说大脑里面的供血就是从心脏到头上,头上动脉里面的血需要通过矢状窦回流到心脏,而肿瘤刚好长在矢状窦的后部,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危险的位置,因为一旦矢状窦损伤,动脉里面的血进入颅内以后回不去,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脑水肿,脑肿胀,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窦闭塞以后可能还需要去做去骨瓣减压,为了把颅内的压力降下来,所以这个位置的肿瘤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简单的位置,有利的一点就是它的位置跟脑组织关系,不是位于管运动、感觉的重要功能区,就可能对脑组织的骚扰不会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因此术中要减少对矢状窦的损伤,减少矢状窦回流静脉的损伤,这是手术最主要的关键点。对于能不能全切,主要还需要看肿瘤和旁边几个静脉的关系,一般这种情况下,这个位置的肿瘤往往会构成矢状窦的窦闭,如矢状窦是通畅的情况下,为了不去损伤矢状窦,可能把肿瘤的主体切完以后,对肿瘤跟矢状窦都挨着变成窦闭的那一部分,可能只是做一个电凝就能实现这部位肿瘤的二级切除,建议患者做一个MRV的检查,主要看窦是否通着,如不通的话,也有可能能够做到肿瘤全切,就是连窦一起切除,这需要根据术中的具体情况来看。患者疑问:还有手术费用的问题,是要办理转院手续吗?医保可以用吗?赵天智主任介绍:手术顺利的情况下,费用可能在6-7万,如手术需要在当地办理转诊单,但因为转诊单有有效期,建议先不着急办理,等到前期检查做完,决定手术再办理转诊单。患者疑问:像我母亲这种矢状窦旁边的肿瘤算少见吗?成功率高吗?赵天智主任介绍:矢状窦旁肿瘤很常见,手术效果也很好。
日前,在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咨询:“1年前出现头晕,耳闷耳堵,今年四月份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听神经瘤,纯音电测听正常,听觉脑干电位右耳有延迟,想问下,以我目前的听力和肿瘤位置保留听力的几率大约有百分之多少?还有就是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头不晕,耳朵也没有那么闷堵,为什么站起来后就头昏、耳朵堵塞感,跟听神经瘤有关吗?”赵天智主任介绍:从现提供的检查资料,患者的右耳内听道基底部是有脑脊液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保留听力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建议早期手术。患者疑问:手术后头晕,耳闷的症状会消除吗?就是术后半年至一年恢复期后,不是说术后一个月内就没有头晕耳堵的症状了。赵天智主任介绍:患者出现的头晕、耳堵症状不一定跟听神经瘤有关,有些患者有可能终身都会有耳鸣等症状,不一定能恢复,这不像有些病变,如梗阻性脑积水,就是由于肿瘤把脑脊液循环通路给堵塞了,再去除后都可以缓解,因此,需要到时候根据患者的情况再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