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
主任医师 教授
4.0
胃肠外科郑志超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胃肠外科郑国良
副主任医师
3.9
胃肠外科张涛
主任医师 教授
3.8
胃肠外科杨巍
主任医师
3.6
胃肠外科苏晓晖
主任医师 教授
3.6
胃肠外科罗显峰
主任医师
3.5
胃肠外科张剑军
主任医师
3.5
胃肠外科朱海涛
主任医师 教授
3.4
胃肠外科谷小虎
主任医师
3.4
刘晓平
主任医师
3.4
胃肠外科刘彦擎
主任医师
3.4
胃肠外科杨宇红
主任医师
3.4
胃肠外科刘勇
主任医师
3.4
胃肠外科杨东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王跃
副主任医师
3.3
胃肠外科刘阳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孟祥宇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张峻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姜程遥
主治医师
3.3
单泽星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孙凡
医师
3.2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时间一般为2~3周,以控制症状为主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胃的活动是有规律的,胃的生理活动包括运动、分泌等,决定了它的功能。当饮食不规律时,必将导致胃活动的不协调。我们从临床观察注意到,从事司机、采购、推销及出差频繁、上夜班多的工作人员,生活难以规律,胃炎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员。其次,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芥末、生蒜等,同时避免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的食物。第三,患者应以吃易消化的软饭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如豆腐、胡萝卜等;豆浆、牛奶营养高且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应列为常用食品。最后,应鼓励吸烟病人戒烟或少吸烟。吸烟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供应以及胃粘膜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是产生胃炎的原因之一。浅表性胃炎怎样才能“不药而愈”呢?1、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避免长期摄入粗糙、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热饮料及过咸饮食;做到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防止暴饮暴食。2、避免刺激。不用或尽量少用对胃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皮质激素类、非甾体抗炎药和钾、铁、碘等药物;并要戒酒戒烟。3、乐观豁达。有的医学专家指出:不少胃病病人症状并非来源于胃病本身,而是来自恐病的心理因素。所以,精神与心理上的调理很重要。注意保持乐观豁达情绪,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当然,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有不能完全“不药而愈”的。中老年人和免疫失衡者易演变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这种可能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中老年人的浅表性胃炎应予以早期治疗。治疗原则除抗菌外,还应同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及抑制胃酸的药等。
在肿瘤的治疗中常常有这样的争论:是先做手术还是先化疗?哪种治疗才是对患者最好的选择?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对于进展期胃癌,先进行化疗比先做手术疗效要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是由于其早期阶段无特异性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因此在确诊时多已发展为进展期。在外科传统观念中,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会先采取手术以减少肿瘤负荷,然后再做化疗,但是这样的治疗方案复发率还是很高,尽管在减少癌灶大出血、梗阻、穿孔等并发症起到积极作用,但并未获得明显的生存获益。而最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使得胃癌治疗理念向积极的围手术期化疗倾斜。化疗+手术+化疗的“三明治”疗法是本世纪最推崇的肿瘤综合治疗理念,是2004年德国人提出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方法。三明治疗法(化疗+手术+化疗)这样的综合治疗模式,既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还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治愈率。其中,手术仍然处在核心地位。这种治疗模式在世界知名肿瘤中心和我国大部分肿瘤专科医院已成为常规治疗模式。我科在2000年以后就开始进行新辅助化疗和转化治疗相关的研究,一直在积极倡导和推动这种三明治治疗模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大批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和预后。然而,在很多医院甚至部分专科医院中,还会发生有些患者在确诊为胃癌后一切了之。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家属治疗心切,匆匆入院寻求手术机会,有些甚至未做系统的检查。另一方面,部分外科医生观念陈旧、知识老化,缺乏整体思维和综合治疗意识,以为自己手中的手术刀是万能的利器,自认为只要自己切除肿瘤,患者就能长期生存,把简单的“切除”肿瘤等同于“切净”肿瘤,手术结果不理想也就可想而知。随着研究深入,“三明治”疗法逐渐从进展期胃癌扩展到晚期胃癌,让晚期胃癌单纯姑息性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方法的理念受到冲击。研究显示,对于治疗有效的病例及时进行转化性手术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其预后。规范化的胃癌围手术期治疗需要准确的治疗前评估和积极的治疗监测及评效。充分的治疗前评估能够最大限度地筛选适合的患者,而积极的治疗监测及评效则能够为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周期,避免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或增加不必要的化疗及手术风险。治疗顺序换一换吧,相信疗效会大不同!
胃癌手术之后,按照指南要求,需要定期进行复查,那么,都需要复查哪些项目呢?一般来说,常规复查包括血液类、影像学及胃镜等检查。当然,如果有特殊不适部位,则需要进行相应检查。常规复查:1、血液类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EA,CA19-9,CA12-5。如果是术前检查有AFP异常升高的肝样腺癌,术后需要复查AFP。CA72-4过于敏感,可以做为参考指标。2、影像学检查:全腹增强CT,肺CT。3、胃镜检查。一般胃镜检查频率为每年一次。特殊检查:1、骨ECT:如果出现胸部、腰部或髋部等部位骨性疼痛,需要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查。2、头部CT:出现头部头痛不适等症状需要进行头部CT检查。3、PET-CT:难以明确的异常情况可以考虑PET-CT来鉴别。
总访问量 7,916,131次
在线服务患者 5,929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278篇
年度好大夫 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