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舌癌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舌根肿瘤:开放手术or机器人手术?舌癌,一般属于口腔癌。但发生于舌根部的舌癌,又可归为口咽癌。严格意义上讲,由于口咽部沟回较多,更加容易藏匿病毒,感染HPV。所以,其发生恶性肿瘤的分类、预后和治疗方式,都是和口腔癌不同的。图:齐白石的虾,俩钳是否像达芬奇的机械臂?由于舌根癌的特殊位置,对于外科医生来讲,一直是个挑战。根据肿瘤大小、范围、性质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特点。有开放式手术和经口微创入路切除2种方式。而经口微创入路,又分为直视下切除、经口激光显微镜、和经口机器人手术等方式。开放性手术,要对下颌骨进行暂时性离断。现多采用下颌骨正中离断,可保护下颌神经,避免离断二腹肌、颏舌骨肌附着等。这个术式,符合外科手术的直视原则,但也会带来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对于需要放料的患者,增加了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几率。开放性手术,还有一种方式,是经舌骨上咽侧入路切除。这种方式既获得了良好的暴露,又保护了邻近结构。瘢痕也较为隐蔽。但是,由于需要切开口底皮肤、肌肉达到咽前,破坏了重要肌肉结构,组织损伤较大。术野欠清晰,有时无法充分暴露肿瘤边界。经口入路或内镜下经口入路,都存在操作不便,有术野盲区的情况。随着外科机器人的发展,不少单位开展了机器人手术的方式。但由于我国机器人使用多集中于耳鼻喉科,口腔颌面外科开展较少。可供参考的资料较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席庆教授总结机器人在舌根癌手术中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1、原发部位为舌根非血管性良性肿瘤和T1、T2期恶性肿瘤。2、经口可以获得较好暴露:颈围(环状软骨水平)低于42.1cm患者。3、影像学排除远处转移。4、身体无基础性疾病。禁忌证:1、肿瘤临近舌动脉,或与颈动脉比邻者。2、切除超过50%舌根肌肉、咽后壁、舌根或整个会厌。3、无法切除干净者。4、其他围手术期禁忌证,但包括一些特殊情况:牙关紧闭、颈部疾病等。当下,外科手术越来越沿着不降低患者生存的情况下,保护结构功能。内科治疗、尤其免疫治疗的加入,可以为这种想法提供可能性。同时,手术机器人的推广,也必定伴随着和综合治疗一起探索,达到最佳的配伍。
口腔癌为什么要做颈淋巴清扫?????淋巴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防御系统,它遍布在全身各处,可产生杀伤因子和直接杀灭细菌、病毒甚至癌细胞。当人体组织有癌细胞时,淋巴细胞会聚集在癌细胞周围,吞噬杀伤癌细胞。但是由于癌细胞的异质性,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被淋巴细胞吞噬了也依旧能存活。而淋巴细胞有时像血细胞一样在淋巴系统内循环。这样,本来是杀伤癌细胞的淋巴细胞,反而成了帮助癌细胞扩散的便利通道。????口腔癌是颊癌、口底癌、舌癌、牙龈癌、磨牙后区癌及硬腭癌等的统称,其中舌癌最多见,约占口腔癌的1/3。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癌中病理类型最多见的一种,约占口腔癌的95%。因其血供和淋巴丰富,颈淋巴转移是口腔癌转移的主要方式,亦是影响口腔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所以,淋巴组织作为较常出现转移的部位,在手术中进行清扫也是无可非议的,可以尽早的发现散落的癌细胞,这样有助于尽快的预防转移。把淋巴结清扫干净,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淋巴结清扫的目的,就是彻底清除癌细胞可能潜伏的哨点。????颈淋巴清扫术分有不同的方式,涉及口腔癌手术的主要包括根治性颈部淋巴清扫术、功能性(改良式)颈部淋巴清扫术、区域性颈淋巴清扫术。颈淋巴清扫手术在一些早期口腔癌患者中被认为是过度治疗,而且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副神经损伤致肩部功能障碍。择区性颈清扫和治疗性颈清扫两种术式常用于早期口腔癌,择区性颈清扫即在行原发灶扩大切除的同时进行相关区域的淋巴结清扫;治疗性颈清扫是在行原发灶扩大切除后对颈部暂不做处理,术后观察随访,术后若发现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再次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研究表明择区性颈清扫能获得更高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判断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有60%的口腔癌及舌癌患者会发生术后淋巴结颈部转移,此外淋巴结颈转移会使生存率降低50%。因此,对于口腔癌及舌癌的治疗,颈部淋巴结的处理和原发灶处理同样重要。cT1N0的口腔及舌癌患者,在切除原发灶后密切观察淋巴结情况,如果术后发现颈部转移的淋巴结则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于处于临床分期为cT2N0的口腔及舌癌患者,可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途径仅作I区、Ⅱ区或Ⅲ区的颈淋巴结清扫术;而对于口腔及舌癌处于临床分期为cT3N0或cT4N0的患者,需要进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2004年7月全国颈部淋巴转移病变处理策略研讨会认为,cN0的头颈鳞癌患者中20%~35%存在潜在转移,因此建议对cN0的口腔鳞癌及舌癌患者包括T1~4期行I~Ⅲ区或I~Ⅳ区的颈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