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升高与房颤
Heart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糖尿病的老年人中,负荷后(餐后)血糖水平越高,房颤风险越高,尤其是女士。研究者指出,该研究结果提示,通过干预老年人的餐后血糖异常,可能会降低房颤风险。研究者从心血管健康研究中纳入1876名平均年龄为77.7岁的非糖尿病老年人,分析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游离脂肪酸与房颤风险之间的关系。中位随访11.4年期间,717人出现房颤。校正潜在混淆因素后,分析显示,餐后血糖水平与房颤风险显著相关,餐后血糖水平每升高1个标准差,房颤风险增加11%。进一步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与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增大有关,而游离脂肪酸与之无关。但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时纳入模型中时,仅餐后血糖与V1导联P波终末电位增大有关。研究者发现,餐后血糖与房颤风险显著相关仅见于女士,在男士中两者并不相关。在女士中,空腹游离脂肪酸和房颤风险也有关联趋势。作者指出,餐后血糖升高,可能是体内稳态失调的标志或其自身诱导更明显的细胞损伤,从而增加房颤风险。空腹血糖主要是肝脏胰岛素抵抗的结果,而餐后血糖主要由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受损的胰腺β细胞分泌能力决定。骨骼肌和胰腺β细胞健康状况下降,可能预示着体内稳态破坏及全身炎症和氧化应激更严重,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受损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