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纪刚
主任医师 教授
5.0
胸外科刘权兴
副主任医师
4.7
胸外科李满元
医师
4.6
胸外科杨桂学
主治医师
4.4
胸外科王静思
主治医师
4.4
胸外科邓旭锋
主治医师 讲师
4.1
胸外科吴江
医师
4.0
胸外科张鹏
医师
3.9
胸外科周东
主治医师
3.9
胸外科罗超
医师
3.8
李华
主治医师
3.8
胸外科蒋力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8
胸外科闵家新
主任医师 教授
3.8
胸外科向明章
主任医师 教授
3.8
胸外科陈伟
主治医师
3.7
胸外科张国强
主任医师 教授
3.7
胸外科侯兵
副主任医师
3.7
胸外科陈亮
医师
3.6
胸外科唐波
医师
3.6
胸外科余祖滨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吴秋平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胸外科赵生亮
医师
3.5
胸外科崔珂钒
医师
3.3
日常护理罗茂雨
护师
2.9
日常护理潘华敏
护士
2.9
患者女性,四十多岁,从浙江来,性格非常开朗,住院期间每天笑呵呵,和医生护士相处非常融洽。患者2016年,因发现右下肺磨玻璃结节8mm,在上海某专科医院做的右肺下叶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报告:微浸润腺癌。术后第一个月CT复查,就发现了右肺上叶还有磨玻璃结节,5mm。回过头再对比术前CT,发现当时就有。医生建议随访。在6年的随访过程中,右上肺磨玻璃结节慢慢在增大,今年长大到了10mm。因为是涉及到需要右肺的二次手术,而且以前是切了肺叶,医生们都不太愿意接,建议做消融。也有医生建议吃靶向药,或者放疗。经结友推荐找到了我们,经我院高分辨CT结合人工智能扫描,发现可不止一个结节。有三个结节。右上肺两个,分别是10mm和4mm(图1和2)。右中叶还有一个小混磨,5mm(图3)。这次患者高度警惕了,也高度紧张了。要求一网打尽所有有危险的结节,4mm的也一定要切,必须切,死活都要切。满足了患者心愿,我们一网打尽了患者右余肺的3个磨玻璃结节,都楔形切除小手术搞定。其实这些微小混合性磨玻璃结节不太好切的,主要难点在于结节太小,不好定位,术中很难找到。术中病理报告:结节1:微浸润腺癌,结节2:原位腺癌,结节3(中叶小混磨,这个位置是中叶的小混磨,下叶已经没有了):微浸润腺癌。虽然是二次手术,但一网打尽了余下的所有有危险的结节,病变都还是早早期的,也一样治愈了。前天周五早上查房,问二次手术感觉和恢复得如何?患者的回复是:比6年前的手术,身体轻松10倍,心态好100倍(这是最高评价,虽然我知道有夸张成分)。因为患者年轻爱美,她的二次手术,我们利用的还是六年前的原切口,手术后也使用美容免拆线缝合,所以绝对找不到二次手术的切口。这样的因多发磨玻璃结节漏诊漏切而做的二次手术,几乎每个月都有几例,我们几乎成了多发磨玻璃结节漏切的、二次手术专业户,也让我们摸索出二次手术的很多经验和技巧。
尊敬的戴主任你好!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去年体检的时候发现了一个6mm的磨玻璃结节。体检中心叫我去了,医生说我只有30多岁,没满40,说应该没事儿(后来才知道这是不专业的说法),所以我也就没当回事了。今年7月体检,学校换了一家医院,我又拍了ct,显示我又长了一个4mm的磨玻璃结节,那个6mm还在,不过写的是混合磨玻璃结节。体检中心叫我挂了肺结节门诊,医生看了说,我的不好,又叫我拍了一个加强ct,说我的是肺早癌要马上动手术。我当时就懵了,嚎啕大哭,全身颤抖。他说没事儿,是早期,说马上就可以安排手术。(后来才知道我们全区体检,只要是肺部磨玻璃结节,阴影等等他都叫马上手术)。但是当时我什么也不懂又害怕又胆小,只能不停问动了就会好吗?我的孩子还很小。他说会好。出于对医生的信任,我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很快就动了手术。动了手术才是我噩梦的开始。手术做完了,过了2天,医生把我和老公叫到办公室。说我的病理出来了是浸润型腺癌。说第一年容易复发,第二年容易复发,第三年要好一点,第四第五年要好点。前3年3个月体检一次,第四第五年半年体检一次。我当时都快吓晕了,脑袋想的是我快死了吗?我的女儿怎么办?我说我的是早期,复发的机率高吗?他没说话。我是多想他告诉我复发概率很低很低。我又哭着说很低很低很低吧。他"嗯"了一声。我说医生,你从医那么久,见过1a的复发吗?(其实我只是想他能说话安慰我,说没事儿)。可是他说哪个哪个学校的老师半年就复发了。听到他这话我瞬间想死的心都有了。就这样担惊受怕又过了2天我出院了。回到家,我每天担惊受怕,夜不能眠,焦虑不安,2条小腿非常的疼痛,咳嗽不止,每天脑子里就循环着医生说的话。我要死了吗,我随时都会死了吗。我不能安静呆着,只能不停的走动,40多度的天,我也去外面走。我的妈妈也夜不能眠,还得在我面前假装坚强,不停安慰我没事儿的。我妹妹说我得了焦虑症,让我去医院看一看,医生说我抑郁非常严重。给我开了很多药,让我一定要睡觉,那么久的时间不睡觉不行。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在百度上,无意之间看见了戴教授写的科普文章,是一个42岁的北京大学老师问的戴教授的问题,戴教授给了她很长很长的回复,正好那个姐姐的情况和我的非常相似。从此,我开始了解戴教授的所有事迹,扎进了他的贴吧里。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非常的善良,有同理心。他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为病人考虑。我拜读了他在好大夫上的科普,贴吧里回答病人的问题。我把戴教授回答北京那个姐姐的科普,打印了2份下来,1份放在床头,1份放在包包里,感到非常不安的时候读一读,他能让我安定。我也想请戴教授帮我看看病理,我的是否也是微浸润。但是怕病人太多,戴教授看不见我,我一直没有发帖。后来联系上了吧友桃之夭夭姐,她鼓励我发帖,说主任会看见的,也一定会回复的。让我先去病理科打报告。我今天去了病理科,才彻底了解了。为什么我的病理,就写一个贴壁型为主型,没有像别人写贴壁型占比多少,其他占比多少。病理科的人说我的都是贴壁型,是高分化,非常好。我说为什么又是浸润性呢?她说因为我的肿瘤是0.6cm比0.5cm大。因为我读了戴教授的文章,了解到,微浸润腺癌不是以肿瘤大小来判断的,而是以浸润灶来判断的。我看了很多戴教授的病人,很多大于1cm的都是微浸润腺癌。我就问病理科的人,他们就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了。就说我的6mm全是浸润灶。我又不懂了,真心希望戴教授能看见我发的贴,帮我解惑。我的回复:从病理报告看,您的结节就是标准的微浸润腺癌,结节6mm,以贴壁亚型为主。其他亚型形成的浸润灶不可能超过5mm。微浸润腺癌,手术即根治,几乎不可能复发。不需要任何后续治疗,就是正常人群,恢复正常生活即可。妹子,加油!医生的一句话往往可能影响病人的一生。希望我的这些话,能引导您走向阳光!
有图才有真相,先看两次手术的病理报告,见图1和2。双侧26个结节中,有23个早期浸润性腺癌,1个微浸润腺癌,1个原位腺癌和1个炎性结节。前后间隔半年,分侧、分期两次手术的。其中右侧20个结节,半年前手术的。左侧6个结节,半个月前手术的。肺功能保护得非常好,术后三天出院,患者感觉非常轻松,直接坐飞机回东北。这个病例是多原发早期磨玻璃肺癌,各自单独起源的,不是转移,从病理报告看,每个结节的病理亚型不完全一致。和单发磨玻璃肺癌一样,多发磨玻璃结节手术切除后的根治率极高,但对化疗和靶向等治疗都不敏感。从国际TNM分期的规定来看,多原发肺癌也是按主病灶分期的。因此,多原发磨玻璃肺癌一般分期很早,预后好。这个病例来自黑龙江绥芬河畔,女性,非常年轻,43岁,发现双肺多原发磨玻璃结节型肺癌近2年,但已走投无路。来重庆前,已去过国内各大顶级医院求诊,咨询了呼吸、胸外、肿瘤、消融和放疗等科的医生,因为双肺的结节太多了,明明可能都是早期的,但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处理。右肺最大的结节已超过了4cm,做了肺穿刺,病理明确了是浸润性腺癌。胸外科医生说,双肺结节太多了,弥漫分布,没办法手术。呼吸、肿瘤科医生说,化疗和靶向治疗可能没有效果,做了基因检测也没有配上靶向药。放疗和消融专业的医生说,这么多结节,无从下手。没有办法,去年患者只好选择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尝试做化疗,化疗了6次,前后历经半年,但结节越化越大。患者的主治医师说,没办法了,要不你去重庆找找戴主任试试。去年底,到了我院就诊。高分辨CT结合人工智能AI扫描,发现双肺特多发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最大的4cm,部分结节见图3-图7。仔细分析这些结节,排除掉3mm以下的和明显良性的结节,双肺有危险的结节26个,主要集中在右侧,近20个。左侧有危险的结节不多,且程度轻。所以决定分侧、分期手术,先做难度大的右侧。半年后,再做难度小的左侧。经过两次手术,一网打尽了双侧所有的、有危险的结节26枚,而且充分保护了肺功能,患者恢复和术后感觉非常轻松。双肺多原发早期磨玻璃肺癌手术怎么做?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的手术方案必须做到一人一策:5mm以下的纯磨玻璃结节或肯定是良性的结节,可以不切。但如果是高危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那再小也最好带掉。近年来,国内指南也开始朝这个方向慢慢调整。今年的中华医学会肺癌诊疗指南就明确指出:多原发肺癌手术,在保护肺功能和技术上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切干净多原发病灶。做好多发磨玻璃结节手术的前提是精准诊断:首先,要准确分清楚哪些结节是恶性的,哪些结节肯定良性的。其次,就是认真阅片、别漏诊肺结节。我们碰到过太多“抓小放大”,漏切了高危结节,再找我做二次手术的病例了(每年几十例)。特别是别漏诊那些高危的小混磨,即使位置深或刁钻,也得想办法去做楔形切除小手术而去充分保护肺功能。
总访问量 21,741,862次
在线服务患者 32,241位
科普文章 948篇
年度好大夫 1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