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临床治疗一般常规会拍片排除可能存在的骨折及其他器质性的问题,如无明确问题,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针刺、艾灸、理疗、推拿、敷药等等,治疗部位一般都在疼痛局部,而且治疗周期较长。对于一般的上班族确实非常不方便,那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我们先来看看一个病例: 【简要病史】 女性,50+岁,左足跟腱处疼痛两年余,加重1周。 患者近2年左足跟疼痛,以行走、站立及负重时明显,但是平卧时也时有疼痛,有时夜间也会有疼痛,因为疼痛总体感觉较轻,加上个人耐受度尚可,同时长期在农村生活也比较抗拒来医院,一直没处理。平时上厕所不能完全蹲下去(图一)。近1周时间感觉上述症状明显加重,走路跛行很明显,家属做工作后前来就诊(近期城里帮忙带小孩)。 否认外伤史。(图一) 未行相关影像学检查,经询问初步排除骨折,触诊左足跟腱处压痛明显(轻触即疼痛),局部无明显肤色发红及皮温变化,左侧昆仑穴处较右侧稍有肿胀(很细微的差别)。左侧小腿三头肌较右侧紧张度明显增高,左侧胫骨前肌较右侧紧张度稍稍偏高(细微触诊方可察觉)。 患者左足跖屈可,背屈至90度时 跟腱处疼痛明显(图二)。(图二) 【治疗经过】: 按照触诊结果,原计划进针小腿三头肌处,但根据功能分析,最终进针处为胫骨前肌(小腿前部),扫散及再灌注动作2次,症状即消失。跟腱处用大力压才有轻度疼痛感。可下蹲(图三),背屈正常(图四),行走正常无跛行。局部触诊三头肌紧张度明显下降。(图三)(图四) 中场休息10+分钟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再行上述治疗一次,遂拔针留管。嘱:正常活动即可,勿刻意休息或刻意活动。(治疗时的再灌注手法) 治疗后第三天回访,无任何不适感,行走、活动一切正常,仅跟腱处大力按压时稍有轻度疼痛感。嘱其近期减少负重。 治疗后约第10天回访,跟腱处压痛不明显,无其他任何不适,嘱其注意休息,适度增加负重。 因患者回乡下,后续未进一步随访,嘱其不适随诊。 1个月后,本人突然收到从湘西寄来的熏腊肉,原来是患者特地寄过来表示感谢,问其现在情况,表示上述症状均已消失。 【思考】 本例患者足跟痛,并非足底部,而在足后跟腱处。症状为跟腱处疼痛,活动亦受限,常规思路为跟腱处肌腱炎,然后就是相关治疗作用于局部。但此例经过触诊及功能分析,考虑下肢应力失常,主要为小腿前部肌肉(胫骨前肌)及后部肌肉(小腿三头肌)功能失常为主要病因,而并非足跟。如果比喻成犯罪的话,足跟只是警方发现的现场,而并非犯罪的第一现场。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找到第一现场,也就是通过治疗改善肌肉原有功能即可。 进一步优化诊疗:常规思路应为进针小腿三头肌处,如果进针三头肌应该也有同样效果,但最终选择胫骨前肌,因为在同样疗效的前提下,患者躺着比趴着会舒服一些。 【引申】浮针治疗,一般治疗次数少,进针点也少,一般为1-2针,且不含任何药物,进针仅在皮下一般无痛感或仅有微胀感。主要治疗与肌肉软组织相关的病症。如此例患者,首先需要考虑骨关节问题,尤其是应力性骨折(疲劳性骨折)的可能,排除骨折的情况下,主要就是肌肉软组织的问题。 临床很多病症,比如很多颈肩腰腿痛大部分都是因为肌肉软组织的问题,而非骨头本身的问题,这也是传统针灸、理疗、按摩能有效的原因之一。上述保守疗法均只能针对软组织,而不能改变骨关节(复位、整脊手法除外)。 很多时候,大家所说的各类关节疼痛,为什么能通过保守治疗能解决问题?正式因为大部分的情况下主要是肌肉软组织的问题,骨头的退化比如骨质增生、退行性改变均是随年龄增长的老化而已,并非病理状态。下一次和大家聊聊 关节疼痛的问题,欢迎继续关注。 【浮针临床心得:针要浮、心要沉】没有任何一种疗法是万能的,只有准备的分析病情,选准适应症,才能不断提高疗效。
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中医有秘方吗? 爷爷是一名中医,小时候每次去爷爷家,都会看见很多病人找爷爷看病,病人候诊时经常逗我玩,要我长大了也学中医,让爷爷把秘方传下来,以后也是一方名医。那时候是印象中第一次接触“秘方”这个词,我也天真的以为爷爷那里真的有“秘方”。 在爷爷的影响下,大学选择了中医学院学习中医,虽然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等等课程,但没有深刻领悟,还常常幻想着有一天爷爷将秘方传给我,这样在我进入临床后能有独门绝技,继而门庭若市、愈人无数、名声鹊起、功成名就。 那时候,我常常会和爷爷交流,也问过爷爷治好过那么多的病人,能不能把“秘方”传给我,爷爷大笑,拿出一堆家里留存的处方单,告诉我这就是秘方。 我说,这些处方都是公开存放的,随时都可以看见,哪能算秘方。 爷爷告诉我:这些处方确实不是秘方,但你要的秘方都在这里面! 看我疑惑的表情,爷爷继续说: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中医有秘方呢? 因为古人或者现代的一些医生,有门派之别,学术之争,当这些医生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取得一些对某种或某种证型的疾病很有疗效的经验后,秘而不传外人,以维持自己的权威,这就是秘方诞生的根源。 但这种“秘方”实际上往往只针对某一些特定的证型,比如仲景的芍药甘草汤治疗足转筋,有特效;但若遇到湿气所致的足胫肿重无力,麻木冷痛,挛急上冲等症,再用此方效果却不显。 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一个处方都有相应的适应症,只有选对证型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疗效,甚至是奇效。 国家绝密级保护的云南白药(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排脓驱毒),对跌打损伤(跌打损伤基本就属于气滞血瘀这一类)效果好,这里面蕴含了很多绝密级经验,比如药材三七的地道,比如特殊的药物配比等等,如果拥有这一类特殊的处方,确实是拥有了某一种“秘方”。 如果你拥有这样的秘方,确实能治疗相对应的病,甚至都不用思考,只需要判定是不是这一类的病即可。但是其他的病呢?临床上的病很多,有很多不同的证型,甚至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证型。而且医生不可能掌握得了那么多的“秘方”,也没有那么多的秘方。 但是临床上很多中医,在甚至都没有掌握任何一种上述所谓的“秘方”的情况下,依然能治好很多的病。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证型来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这就是临症“辨证论治”。是结合中医学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整体观念”来“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一代名医费伯雄在《医醇賸义》中说“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讲的是治病要“义理得当”,而非用药之奇。 “辩证论治”,就是中医学中的“义理得当”。 一张“秘方”的处方,需要好好保存以免丢失。 一种“秘方”的思维,只要学会就永远属于你。 这种思维就是 “辨证论治”,是中医真正的“秘方”!中医的核心思想就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那什么是整体观念,又是怎么样辨证论治的呢? 欢迎关注一分钟白话“中医治未病系列,和你一起聊聊中医的事。 原文载于本人微信公众号【因仁而医】
活动背景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引进浮针疗法5年余,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获得了福友们(接受浮针治疗者)的一致好评。湖南省直中医医院针灸科肖斌斌 2020年12月,湖南省首家符仲华浮针医学名医工作站正式落户省直中医院,并开设浮针专科门诊,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更好的贯彻我院“中西医结合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理念,特开展此次。本期福利关键词 妈妈手,浮针,福利如何判断是否患有“妈妈手”拇指屈曲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为阳性征。可初步判断为“妈妈手”。动图演示福友(接受过浮针治疗者,我们称为福友,而非病友)反馈符合以下条件可享受此次义诊福利:1以手腕疼痛为主且无明确外伤史,经医生筛选符合诊断者。2年龄12---70岁,男女不限(妈妈手,并非女性、成年人专属)。3无精神类疾患,可正常沟通及自主描述症状。注妊娠者、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血友病等极易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建议参与。如果您近期做过体检或相关检查,可携带检查报告前来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