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的是骨关节炎方面的问题。人老先老腿这句话有道理吗? 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实际上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仅是腿出现了退行性改变,实际上全身包括颈椎、腰椎发生的颈肩痛和腰腿痛,可能腿表现的多一些,尤其是(偏胖的)女性可能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首先会出现一种退行性病变,特别是在下楼的时候会出现膝关节疼,上厕所蹲下后站立的时候也容易出现疼痛。这也就是一种膝关节退行性变化的先兆。 患者:我今年62岁,我得的是骨质增生。 患者:我今年66岁。我膝盖的疼痛是慢慢来的,大约有三四年了,越来越厉害。 患者:我症状严重起来的时候关节好像卡住了,腿伸不直,有时候骑自行车的时候如果卡住了就不能蹬了,在上面抖落抖落就又出来了。里面的关节锁出来后又可以自由活动了。 患者:很不方便,走路总是一瘸一瘸的。 患者:不仅是上下楼走不了,晚上疼得我没法睡觉。 人老了以后各个系统功能都可能发生蜕变,下肢最常见的就是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多数病人都是关节的问题。来看一个模型,这是一个右膝关节的模型,上面是大腿骨,也叫股骨,下面是小腿骨。翻开髌骨可以看见关节的末端很光滑的部分就是软骨。大腿和小腿骨之间还有一个软骨衬垫。总之膝关节的结构非常复杂。膝关节有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比如长时间走路等都会造成关节磨损。年轻人的软骨性能非常好,也比较耐磨,而老年人耐磨的程度就会相对差一些,如图长期磨损就容易产生软化、碎裂、脱落。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滑膜肿胀、疼痛、关节畸形、长骨刺等。 应该说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在走路,是不是年龄大了以后都会造成这样的磨损呢? 最早出现的蜕变是发生在大腿骨的软骨面以及髌骨的软骨面,比如上下楼的时候正好就会磨损到这两个地方。相对来说四五十岁偏胖的女士更容易出现这样的蜕变,因为人的软骨结构以及耐受力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人胖了以后压力就会增大,磨损也就会更多。另外还有一些基因方面的因素。再就是年轻的时候受过膝盖伤,比如运动员的膝关节、腰、脖子等部位发生蜕变可能更早一些。通常开始表现为髌骨和股骨的问题,这些病人往往是下楼梯的时候疼痛很明显。病情进一步发展往往是膝盖内侧部分疼痛,发生率是很高的。进一步进展就可能出现O型腿的表现,病人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少数病人甚至只能够坐着轮椅。所以腿的蜕变一定要尽早进行治疗,而且不论是什么治疗都应该是一个阶梯性的治疗,比如出现早期症状后可以加强主动锻炼,据统计关节活动的时候髌骨占了60%—70%的作用,还有30%的作用是由大腿的肌肉来代偿的。 既然膝盖骨容易磨损,是不是可以尽量减少膝盖骨的运动呢? 这种说法理论上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这种想法肯定是错误的。刚才我们只是谈论到了蜕变这一个方面,实际上老年人还有一个骨质疏松的问题,锻炼越多、越合理,出现骨质疏松的机会就越少。 骨质疏松可以通过补钙来缓解吗? 这种说法是一个误区。现在大量的媒体都在宣传补钙的作用,实际上我们每天喝牛奶、吃鸡蛋等合理饮食就可以补充足够的钙,只有部分老年人需要补钙。另外补钙除了补充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吸收问题,如果只注意补钙而不运动不仅起不到补钙的作用,而且还会导致高血钙,增加结石等其他疾病。 吃深海鱼油对于关节炎患者(老人)有帮助吗? 深海鱼油最开始是从美国引进的,但是任何药物都没有返老还童的作用。关节蜕变后我们应该首先通过锻炼延缓这种蜕变过程,肌肉力量增加后可以代偿一些关节运动。一定要重视早期治疗,比如早期疼痛可以吃一些非激素类的消炎药,主要是消除关节周围滑膜肿胀。 具体什么样的运动对老年人比较合适? 从减缓骨关节炎发展的角度来说有很多不多的运动方式,比如游泳、散步、打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到几乎全身所有部位,还可以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不会造成关节损伤。现在还有一种误区,很多媒体经常宣传老年人进行爬山运动。实际上老年人是最不适宜爬山的,爬山运动正好加重了关节的磨损。 如果膝关节退化已经很严重了,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前面已经提过了阶梯治疗的概念,也就是说根据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些病人的膝关节软骨已经脱下来了,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再长出好的软骨了,也不能够使病变停止然后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已经有了很多这方面的实验性课题的研究,比如软骨再生、软骨细胞培养等,但是目前还无法大面积应用于临床。目前对于关节退化严重的病人在改变生活习惯、功能锻炼、改善生活环境后还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一些口服药物,是一种非载体类(非激素类)抗炎药。病人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和经济能力选择用药,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关节疼痛。还有一种药物是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对于营养软骨起一定的作用。如果仍然没有效果,可以进行关节内的封闭药物注射。如果仍然没有效果我们就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最简单的就是关节镜治疗,如图这种治疗可以很好处理增生的滑膜,消除一些增生的瘢痕。如果仍然没有好的治疗效果就要进行关节置换了。 但是很多人对于手术还是有很多顾虑的。 这种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化的手术,开口只有两个非常小的口子,然后通过光导纤维就可以很清楚看到关节内的情况,并且膝关节镜手术相对于别的关节镜手术来说危险是非常小的,因为开口小而且大部分使用局麻。关节镜手术后可以大大延缓关节的蜕变发展,并且明显缓解症状。 刘女士 43岁 我两腿膝盖特别疼,有红肿现象,现在正打针治疗,请问可以做关节镜吗? 首先应该诊断清楚。骨性关节炎应该说红肿现象还是很少的,应该考虑一下是否是痛风性关节炎等其他炎症。如果确定为骨性关节炎,而且在急性发作期,可以做关节镜手术。建议让医生根据具体病情的发展决定具体治疗。 关节置换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 关节置换是到了晚期的一种没有办法的终极治疗方法。关节置换一般也叫膝关节表面置换,把已经破损的软骨切掉,然后换上一层金属的股骨和胫骨的假体。关节置换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成熟的一个技术。根据设计不同,使用年限也不同,据统计关节置换10年后还有95%的患者置换的关节仍然完好,到20年后还有75%—80%的患者置换的关节仍然完好。建议做这种关节置换一定要到专科医院进行,因为手术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俗话说车祸猛如虎。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有50万人因车祸而丧生。1992年,美国因交通事故死亡者达56300人,伤250万人,大大超过美军10年侵越战争的伤亡人数。我国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在迅速上升,每年伤亡20万人以上,等于毁灭一座不小的城市。我市急救中心参与的突发事故抢救中,车祸始终位居首位。从我科近年收治病人情况来看,车祸引起的损伤逐年递增,并且伤情多为复合伤。这些并非是枯燥的资料,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应当重视车祸的现场急救即院前治疗,以减少伤亡。车祸发生时,除了确保伤者安全外,别忘了联络120和报告交通部门,以防引发其他车祸。车祸时无论伤者受伤程度如何,均需送医就诊。从事故现场看,伤员受伤的部位和所处的姿势各不相同,因此,因按具体伤情进行现场救治。为确保伤者安全,原则上尽量不要移动伤者。但若出事地点太危险,则找人帮忙,小心地将伤者搬移至安全场所。防止引发其他车祸。利用三角板警示标志提醒后方来车。车祸时可能引起各种程度不一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要沉着应对。首先要检查的是意识及呼吸、脉搏的有无。千万不要扭曲伤者身体,因为车祸时常伤及颈部骨头及神经,扭曲伤者身体更是致命的动作。除了检视意识、呼吸、脉搏外,更重要的是检查有没有大出血。血液自伤口大量喷出的动脉性出血或滴滴嗒嗒大量流出的静脉性出血,都可能造成生命危险。此时需尽速进行止血。要用干净的手帕压住伤口,利用直接压迫法来防止大出血。大出血时很容易引起休克,所以必须施行休克救护。若为意识清醒、未有大出血的轻伤,只要在救护车抵达前,依伤势来进行救护即可。最常见的是驾驶员被方向盘或变形的驾驶室撞伤,并困在其中。此时在撬开驾驶室门窗后,应先给伤员上颈托,如无颈托,可先用硬纸板或厚塑料纸固定颈部,以免颈椎错位或损伤,同时可用一块板插到伤员的背后,再用绷带或布条固定后,将伤员拔出驾驶室,这样有利于把伤员运出,又可防范可能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在美国和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对因车祸造成的伤员这一急救动作已成了“规矩”。这样做可大大增加救治率。对弹离坐位的伤员,不能随便抬抱,因为这种伤员的脊髓很可能已经受到损伤,一时搬运不当,会加重已有的脊髓损伤,甚至导致其断裂,从此伤员将终生瘫痪!正确的方法是:将伤员作为一个整体转至平卧位,上颈托后,由3—4人动作规范、步调一致地将其托起,其中一人负责保护其头部,以免头颈前倾、后仰或旋转。托起时,可由一人喊口令,急救者同时抬起伤员,移至担架或木板上,用绷带固定后再搬运。如果现场只有一个人怎样搬运伤员?这时,急救者应紧靠在伤员后面,双臂穿过伤员的腋下,抓住其受伤的手臂和上半身,轻轻地将伤员抬起,然后小心地向后拖拽。拖动时,保证伤员的头、颈、胸部位于一条直线上,使其头靠在急救者肩上或面部,注意避免伤员的头部屈曲、侧弯或后仰,然后将其仰面平放在木板上固定。安置完毕,对伤员的外伤应做相应的处理:四肢出血者,可给予加压包扎或上止血带止血,四肢骨折者,用简易夹板固定。一时找不到夹板时,可就地取村,用树枝、木板、硬纸板或卷成条状的杂志代替,将骨折处固定,也可将骨折的下肢绑在键侧肢体上,已形成开放性气胸者,须立即密封包扎。对已发生休克者,取仰卧位或稳定的侧卧位,并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确保大脑供血。同时注意保暖。另外,对已昏迷的伤员,由于舌根后坠常堵塞气道造成窒息,此时可采用仰头举颜法开放气道,并使伤员头略向一侧倾斜,以利于口鼻腔内的分泌物、血液、粘液和其他异物排除体外。同时,取出伤员身上的尖刀、金属币、钥匙等物,以免压伤。原则上禁止对伤员服任何饮料和茶水。因为,大多数伤员须进行手术治疗,进食后必然增加手术的难度。另外,因伤员常出现呕吐,进食后一旦吸入呼吸道,必然会加重伤情。经过上述初步处理后,伤员就可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急救。途中车速宜慢,以免因颠簸加重损伤。如一线医院对治疗有困难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送往上级医院治疗。
总访问量 93,119次
在线服务患者 6位
科普文章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