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后头痛很常见,一般在术后72 h出现。头痛多以枕部居多,顶部和额部次之。抬头和坐起时头痛加重,平卧时减轻,压迫腹部可使头痛缓解,轻者1~2天内自愈,重者持续数周。主要是因脑脊液流失,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而致。
圈子外的朋友每次听说我是麻醉医生的时候,都会提及一个让我哭笑不得桥段,问我是不是拥有被歹徒用毛巾一捂就晕倒的那种迷药。前两天,单位的一个家属做手术,20来岁的小伙子,醒来之后,一直感慨我把面罩往他脸上一放就啥也不知道了,问我给他吸得什么“迷药”。其实至今为止,麻醉学界还没有开发出任何一种吸一两口就能睡着的“迷药”。所谓的“迷药”,专业术语应当是吸入性麻醉药,现在最常用的是七氟烷和地氟烷。如果单纯的用这些药物让一个成人晕倒,保守估计,至少你得吸上五分钟才能晕倒,而且除了七氟烷之外,其他的吸入性麻醉药的味道都极其难闻。所以大家尽管放心,如果歹徒能一下子把你“迷倒”,请把歹徒介绍给我!那么为啥那个小伙还说我怎么一把面罩放在他的脸上他就晕倒了呢?其实放在他脸上的面罩里面只有氧气,我实际上通过输液的方式,向他的血管中推住了静脉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非常快,在数秒内就能把你带入到梦乡!所以,如果“有幸“被麻,面罩中可不是什么迷药哟!
医学生经常感叹国产医疗剧的各种脑残,记得前段时间热播的《妇产科男医生》中的一个片段,因为麻醉医生不能及时到位,产科医生被迫局麻进行剖宫产,患者居然在局麻之后睡着了!美剧《实习医生格蕾》如今连播已经度过了13个年头,每当看到美国医院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居然不放牙垫,也不由得感叹编剧苏珊大妈也成“脑残”,而且在日本作为临床修炼医师后,发现气管插管的患者居然也不用牙垫,彻底颠覆了我的“价值观”。那么牙垫究竟放还是不放呢?总体来说,支持不放牙垫的理由主要有:1.牙垫的放置会使得口腔持续性开放,造成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减少,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能摸抵抗力减弱,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从而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已有证据表明,去除牙垫后能够使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30~50%;2.牙垫的放置造成口腔内部黏膜的损伤,如术后的口腔溃疡,还会增加口腔不适感,下颌关节的酸胀疼痛。原来很多术后的肺炎,口腔溃疡和下颌疼痛都是牙垫惹的“祸”!如今在国内绝大部分医院,依然气管插管后选择放置牙垫,国内的麻醉医生的担心主要是患者可能会有咬管的情况。但既往的研究表明,患者苏醒后咬管的情况发生率极低,因为在咬合后由于患者无法通气,会迅速松开闭合的牙齿;另外,这个担心完全可以在术毕前短时间放置牙垫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型气管导管由于内部存在钢丝,咬合后可能后造成气管导管不能复位,一定要在术毕前放置牙垫。麻醉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应用循证医学的证据,改变点滴!麻醉医生张立民公众号致力于麻醉科普、前沿介绍,以及生活杂谈,欢迎大家阅读!张立民,医学博士沧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日本冈山大学O-NECUS交换生笹川医学奖日本临床修炼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