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痤疮,也叫寻常性痤疮,俗称粉刺或青春痘,是由于死皮和油脂堵塞毛孔、痤疮丙酸杆菌大量滋生,引起毛囊皮脂腺发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好发于 15~25 岁青少年,占 70%~87%。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大中学生中 55.3%的男性及 41.3%的女性曾发生过痤疮。
寻常痤疮一般在 25 岁之后可减轻或痊愈。
痤疮,也叫寻常性痤疮,俗称粉刺或青春痘,是由于死皮和油脂堵塞毛孔、痤疮丙酸杆菌大量滋生,引起毛囊皮脂腺发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好发于 15~25 岁青少年,占 70%~87%。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大中学生中 55.3%的男性及 41.3%的女性曾发生过痤疮。
寻常痤疮一般在 25 岁之后可减轻或痊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痤疮的发病原因相对较多,且往往是多种原因共同促进痤疮发病。
主要病因
雄激素水平异常:是痤疮发病的关键因素。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特别是睾酮水平),或雄激素、雌激素水平失衡,因此青少年是痤疮高发人群。
皮脂分泌旺盛: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促进皮脂大量分泌。
毛囊周围细胞角化异常:导致皮脂排泌受阻。
炎症反应:痤疮丙酸杆菌以及上述 3 个病因共同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一起作用导致痤疮发病。
其他病因
遗传:有遗传因素的人可能更容易发生痤疮。
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物、含卤素族类的药物、锂制剂、雄性激素类药物等。
饮食习惯:高糖饮食与痤疮加重有关,另外,辛辣刺激性食物、奶制品也可能会加重痤疮。
高温环境: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更容易诱发痤疮,如厨房、车间等,或经常戴头盔、长时间戴口罩。
心理因素: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是促使痤疮发生的常见原因。
吸烟饮酒:吸烟饮酒增加痤疮发病的风险。
肥胖:肥胖可能与痤疮发病有关。
过量维生素 B??:如果摄入过量维生素 B??,可能会促使痤疮发生。
月经周期:部分女性在经前容易出现或加重痤疮。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痤疮,需加以注意:
使用油性化妆品。
容易出汗。
有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或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等)。
长期使用类固醇或锂。
有家族史。
青少年。
月经前女性。
精神压力大。
洗脸方式不当,包括洗脸太频繁、搓脸太使劲或使用太热的水。
工作中日常接触油和烈性的化学品。
基本病因
痤疮的发病原因相对较多,且往往是多种原因共同促进痤疮发病。
主要病因
雄激素水平异常:是痤疮发病的关键因素。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特别是睾酮水平),或雄激素、雌激素水平失衡,因此青少年是痤疮高发人群。
皮脂分泌旺盛: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促进皮脂大量...
基本病因
痤疮的发病原因相对较多,且往往是多种原因共同促进痤疮发病。
主要病因
雄激素水平异常:是痤疮发病的关键因素。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特别是睾酮水平),或雄激素、雌激素水平失衡,因此青少年是痤疮高发人群。
皮脂分泌旺盛: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促进皮脂大量...
[更多]
症状表现
痤疮最常出现在面、颈、胸、肩或背部,程度可轻可重。痤疮可能持续数月、数年甚至终生反复。常见症状有:
白头粉刺:皮脂和皮肤细胞混合存在于毛孔里,形成的白色颗粒,在皮肤表面没有开口。
黑头粉刺:皮脂和皮肤细胞栓塞在毛孔里,在皮肤表面有开口。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脂腺变黑,形成黑头。
青春痘(脓疱):毛孔被堵塞后,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就会出现红色、隆起的皮疹,通常伴有皮温升高及疼痛。
皮肤结节和囊肿:较大的感染可能蔓延到皮肤深处,形成较硬的肿块。这类肿块也会发生细菌感染,发生红肿和疼痛,还可能留下皮肤瘢痕。
并发症
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急性化脓性感染,遗留瘢痕或引发心理问题。
急性化脓性感染:伴有发热、怕冷、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等症状。
瘢痕:如果损伤深至真皮层,一般会留有瘢痕,影响面部美观。可通过激光等治疗方式改善。
心理问题:容易造成心理负担或自卑心理等。
痤疮最常出现在面、颈、胸、肩或背部,程度可轻可重。痤疮可能持续数月、数年甚至终生反复。常见症状有:
白头粉刺:皮脂和皮肤细胞混合存在于毛孔里,形成的白色颗粒,在皮肤表面没有开口。
黑头粉刺:皮脂和皮肤细胞栓塞在毛孔里,在皮肤表面有开口。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脂腺变黑,形成黑头。
青春痘(脓疱):...
痤疮最常出现在面、颈、胸、肩或背部,程度可轻可重。痤疮可能持续数月、数年甚至终生反复。常见症状有:
白头粉刺:皮脂和皮肤细胞混合存在于毛孔里,形成的白色颗粒,在皮肤表面没有开口。
黑头粉刺:皮脂和皮肤细胞栓塞在毛孔里,在皮肤表面有开口。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脂腺变黑,形成黑头。
青春痘(脓疱):...
[更多]
如何预防
痤疮通常是不容易预防的,但可以在家里采取一些措施,如正确护肤、防晒等方法,防止其恶化。
痤疮通常是不容易预防的,但可以在家里采取一些措施,如正确护肤、防晒等方法,防止其恶化。
检查
多数情况下,医生观察皮损和病史体格检查,即可作出诊断,无需进行任何特殊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询问病史,女性患者可能会被问及月经周期,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体内激素水平是否对痤疮的发作起作用。
其他检查
如果医生认为需要鉴别其他疾病,进一步确诊,可能要做内分泌检查、毛囊虫镜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多数情况下,医生观察皮损和病史体格检查,即可作出诊断,无需进行任何特殊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询问病史,女性患者可能会被问及月经周期,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体内激素水平是否对痤疮的发作起作用。
其他检查
如果医生认为需要鉴别其他疾病,进一步确诊,...
多数情况下,医生观察皮损和病史体格检查,即可作出诊断,无需进行任何特殊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询问病史,女性患者可能会被问及月经周期,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体内激素水平是否对痤疮的发作起作用。
其他检查
如果医生认为需要鉴别其他疾病,进一步确诊,...
[更多]
治疗方式
根据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控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对于严重的痤疮需要外用药和口服药联合治疗数月才能完全消除。
一般治疗
健康的饮食:少吃高糖饮食和奶制品,如薯条、面包、全脂牛奶等,多吃酸奶、蔬菜,水果和粗粮。
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生活不规律,避免暴晒,注意个人卫生等。
清洁皮肤:选择清水或者合适的洁面产品保持皮肤清洁,若需化妆时选择不会堵塞毛孔的化妆品或者无油化妆品,一定记得及时卸妆。
心理疏导:痤疮会影响患者的社交和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过大又会导致痤疮更加严重,治疗痤疮时可配合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还会使疾病得到缓解。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一般痤疮患者仅用外用药物即可,对于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中重度痤疮患者,需要采取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联合治疗。这些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外用药物有以下几类:
维 A 酸类:外用维 A 酸类药物是轻中度痤疮的首选外用药物。
过氧苯甲酰:过氧化物外用后可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溶解粉刺及收敛的作用,可作为炎性痤疮的首选外用抗菌药物之一。
抗生素:包括红霉素、克林霉素、夫西地酸乳膏等。由于外用抗生素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故不推荐单独使用,建议和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维 A 酸类药物联合应用。
壬二酸类:可减少皮肤表面、毛囊及皮脂腺的菌群,尤其是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及粉刺溶解作用,对不同类型的痤疮均有效,可配成 15%~20% 霜外用。其不良反应为局部轻度红斑和刺痛。
系统药物治疗
系统治疗一般用于中重度的痤疮或者外用药物无效的患者。部分系统治疗药物会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妊娠期女性应避免采取系统治疗,系统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常用系统治疗药物如下:抗生素:**中重度的痤疮患者首选的系统治疗。**异维生 A 酸:目前最有效的抗痤疮类药物,无禁忌症的痤疮患者可尽早服用。
激素类药物:
抗雄激素类药物:仅适用于女性雄激素异常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和螺内酯。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严重结节性痤疮、聚合性痤疮、囊肿性痤疮的炎症期和暴发性痤疮。对严重的结节性或囊肿性痤疮,可选用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物理疗法
光动力疗法:轻、中度皮损可联合红蓝光照射,通过光动力效应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及减轻炎症反应。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疼痛、结痂、红斑和色沉。
激光疗法:这一疗法主要用于瘢痕治疗。当患者到了痤疮得到基本控制的年龄阶段后期,可考虑激光疗法治疗痤疮留下的瘢痕。1450nm 激光、强脉冲光、脉冲染料激光和点阵激光是目前治疗痤疮及痤疮瘢痕有效的方法。
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根据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控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对于严重的痤疮需要外用药和口服药联合治疗数月才能完全消除。
一般治疗
健康的饮食:少吃高糖饮食和奶制品,如薯条、面包、全脂牛奶等,多吃酸奶、蔬菜,水果和粗粮。
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根据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控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对于严重的痤疮需要外用药和口服药联合治疗数月才能完全消除。
一般治疗
健康的饮食:少吃高糖饮食和奶制品,如薯条、面包、全脂牛奶等,多吃酸奶、蔬菜,水果和粗粮。
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更多]
营养与饮食
避免辛辣、高脂高糖食物,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控制奶制品的摄入量。
多饮水,少喝浓茶、咖啡,戒酒。
避免辛辣、高脂高糖食物,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控制奶制品的摄入量。
多饮水,少喝浓茶、咖啡,戒酒。
注意事项
如果怀孕,请告知医生,一些抗生素在孕期服用是不安全的。
随着时间推移,细菌可能对抗生素抵抗,这意味着抗生素不再能有效杀灭或控制引起痤疮的细菌,这也叫做耐药。发生这种情况时,可能需要换用另一类抗生素。
痤疮被控制后,通常需要持续治疗才能防止复发。医生可能建议长期使用除了抗生素以外的其他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可以减少耐药。
外用药物的副作用通常比口服药物更少、持续时间更短。但是,对于重度痤疮,外用药物的效果可能不如口服药物好。
维甲酸类药物如异维 A 酸、他扎罗汀等可能产生严重副作用,服用前需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服用异维 A 酸或他扎罗汀(国外有口服药、国内目前只有外用软膏)的妇女需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方法,以免生出有严重缺陷的婴儿。
如果怀孕,请告知医生,一些抗生素在孕期服用是不安全的。
随着时间推移,细菌可能对抗生素抵抗,这意味着抗生素不再能有效杀灭或控制引起痤疮的细菌,这也叫做耐药。发生这种情况时,可能需要换用另一类抗生素。
痤疮被控制后,通常需要持续治疗才能防止复发。医生可能建议长期使用除了抗生素以外的其他药物,...
如果怀孕,请告知医生,一些抗生素在孕期服用是不安全的。
随着时间推移,细菌可能对抗生素抵抗,这意味着抗生素不再能有效杀灭或控制引起痤疮的细菌,这也叫做耐药。发生这种情况时,可能需要换用另一类抗生素。
痤疮被控制后,通常需要持续治疗才能防止复发。医生可能建议长期使用除了抗生素以外的其他药物,...
[更多]
预后
治愈情况
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可治愈,但容易反复发作。
多数为慢性病程,时轻时重,一般 25 岁以后可减轻或痊愈。
危害性
中、重度痤疮可能影响正常生活及社交,甚至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可能遗留色素沉着、肥厚性或萎缩性瘢痕。
治愈情况
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可治愈,但容易反复发作。
多数为慢性病程,时轻时重,一般 25 岁以后可减轻或痊愈。
危害性
中、重度痤疮可能影响正常生活及社交,甚至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可能遗留色素沉着、肥厚性或萎缩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