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

(又称:冷伤)

就诊科室: 烧伤科  皮肤性病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冻伤是指由于低温寒冷潮湿等因素侵袭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损伤,主要表现为短时间麻木或皮肤颜色改变等,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永久性组织损伤。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血战长津湖,极端天气中战士们经历了哪些考验?

胡洋 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是由于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潮湿等刺激时,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

危险因素

  • 气候性因素:低温、潮湿、冷风以及天气骤变等。
  • 接触特殊物质:如极冷的金属、石块等导热性能极强的物体,以及干冰、液氮、液氦、氟利昂等可汽化蒸发的物质。
  • 长期处于特定环境中:如长时间站立在寒冷环境中或浸在冷水中等。
  • 保暖防寒措施不佳:有效的保暖防寒是预防冻伤的最佳措施。
  • 生理异常: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年老或年幼等。
  • 醉酒和疾病:精神分裂症、癔病、智力障碍、脑血管疾病以及醉酒等,容易使人体失去自身保护的能力,容易引起冻伤。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在低温环境中更容易发生冻伤,需加以注意:

  • 婴幼儿
  • 老年人
  • 酗酒者
  • 保暖措施不佳者
  • 智力障碍者
  • 精神疾病者

症状表现

冻疮

  • 多发生于暴露部位及肢体远端,早期症状主要有皮肤苍白、红肿、发绀、发痒、刺痛,持续时间较长者,可有水疱、溃疡、继发感染等表现。

战壕足和浸渍足

  • 局部表现为水肿、紫斑、出汗,感觉异常等。深度损伤呈湿性坏疽,可伴有感染。

局部冻结性冻伤

在冻融以前,伤处皮肤苍白、温度低、麻木刺痛,不易区分其深度。复温后不同深度的创面表现有所不同,依损伤深度一般分为四度。

  • 一度冻伤: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 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疱,疱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
  • 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
  • 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瘢痕形成。

全身性冻伤

  • 冻僵:为中心体温下降的全身性损伤,常伴有意识、精神障碍,以及躯体运动障碍,甚至出现呼吸变慢、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等。
  • 冻亡:可出现呼吸抑制、心跳呼吸骤停。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小朋友注意了,出去玩雪,小心脚趾冻伤

邢卫斌 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皮肤科

如何预防

本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疲劳、醉酒、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因素会增加冻伤的风险,应注意保暖,增加营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抗寒能力。
  • 长期生活于严寒地区的人,应进行长跑、体操、球类等体育锻炼。从秋季开始,逐步早晚洗漱使用冷水,改善外周血管功能,逐步提高暴露部位对寒冷的抵抗能力。
  • 在冬季训练期间做好充足的保暖措施,尤其要重视鞋袜与手套的穿用,务必要保持宽松、清洁和干燥,潮湿后及时更换。
  • 家属应注意降温时婴幼儿及老年人的保暖工作,尤其是面部、耳朵、手指、脚趾等部位。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小朋友注意了,出去玩雪,小心脚趾冻伤

邢卫斌 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皮肤科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体格检查:通过全身检查观察生命体征,并观察受冻局部皮肤温度、颜色、血运循环、感觉变化、有无水疱、结痂、干性或湿性坏疽、感染。
  • CT 血管成像术(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早期预测坏死组织的活力水平。

治疗方式

对于非冻结性冻伤患者,一般通过保温、涂抹冻伤膏等治疗即可;对于冻结性冻伤患者,应及时进行急诊治疗,脱离低温或导致冻伤的环境,并针对因冻伤造成的各种异常进行积极治疗。

一般治疗

针对非冻结性冻伤患者如冻疮、战壕足、浸渍足,采取一般治疗即可。

  • 治疗的关键是脱离湿冷环境,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避免复发。
  • 发生冻疮后,局部表皮未糜烂者可涂冻疮膏,每日湿敷数次,有糜烂或溃疡者可用含抗菌药和皮质激素的软膏以及冻疮膏。
  • 患过冻疮者,尤其是儿童,在寒冷季节应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并可涂擦防冻疮霜剂进行预防性治疗。冬季在野外劳动、工作时,应有防寒、防水服装。

急诊治疗

  • 迅速脱离低温环境: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冻伤后的致残率。
  • 局部性损伤患者复温:在无复温条件下,可将冻肢置于自身或救护者的前胸、腋下、腹部等温暖处,利用体温来复温,忌用火烤、雪搓或冷水浸泡受冻部位。有复温条件下,局部性损伤患者可用温水(40~42℃)快速复温至皮肤略发红,并感温热为止,局部创面应尽可能在无菌条件下简单清创,涂冻伤油膏,再予以宽松包扎。
  • 移送全身性损伤患者:对此类患者应首先呼叫 120 急救人员,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心跳呼吸骤停者要施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药物治疗

  • 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口服,减少血小板聚集;布洛芬能够有效减轻冻伤造成的组织损伤;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等。
  • 消毒液:因大多伤口易感染,在温水中加入消毒液,可减少皮肤细菌繁殖。如聚维酮碘、氯己定等。
  • 保护血管壁药物:可保护血管壁,降低血管通透性。如维生素 E、芦丁、维生素 C 等。
  • 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头孢霉素类等抗生素,甲硝唑、替硝唑等对厌氧菌有效,可应用于有深部坏死患者。

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有湿性坏疽并有严重感染者;三度或四度冻伤,分界线已明显且全身情况能耐受麻醉、手术者;坏死软组织脱落后合并肌腱、神经、骨组织暴露者。
  • 手术方式:包括筋膜切开减张术、坏死组织切开引流术、截肢术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正确处理冻伤

陈欣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烧伤整形科

注意事项

  • 严格戒酒。
  • 寒冷时,不要喝咖啡及吸烟,因为咖啡因和尼古丁会导致肢体远端血管变窄。
  • 在寒冷环境下应注意加强保暖措施,避免引起冻伤。
  • 如果在寒冷天气计划进行户外活动,应准备急救包,并且做好保暖工作,记得戴眼镜或护目镜保护眼睛。
  • 家长应限制儿童在寒冷恶劣天气的外出活动,根据天气条件适当增添衣物,游泳时也要注意体温情况。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正确处理冻伤

陈欣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烧伤整形科

预后

冻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冻伤深度、伴随创伤、就诊时间等.

一般情况下,二度以下冻伤预后良好,无明显后遗症.

重度冻伤大多预后不良,可能与深层组织损伤、冻-融-再冻损伤、延误治疗等有关。若冻伤后早期经过积极治疗,80%~85% 的三度冻伤预后良好,四度冻伤常需截肢,如处置得当仍可避免,但会遗留不同程度的伤残。

冻伤相关科普号

胡洋医生的科普号

胡洋 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科

1.6万粉丝885.3万阅读

张苍医生的科普号

张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皮肤科

2483粉丝32.6万阅读

米霞医生的科普号

米霞 副主任医师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皮肤科

1794粉丝42.5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