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炎

就诊科室: 耳鼻喉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急性喉炎是指由于病原体感染、发声过度或理化因素刺激等原因引起的喉部急性炎症。

急性喉炎多发生于冬春两季,主要症状有声音嘶哑、喉部肿痛、咳嗽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喉咙哑的说不出来话怎么办?

倪志立 副主任医师 宣武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发病原因

本病主要由于病原体感染、发声过度和理化因素刺激等原因引起。

  • 感染:是急性喉炎的主要原因,常为病毒感染引起,后继发细菌感染,通常在人体受凉、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力低下时更容易感染。
  • 发声多度:如说话过多、大声喊叫以及剧烈、长久的咳嗽也会引起急性喉炎。使用嗓音较多的教师、演员、售货员等用声不当时,发病率较高。
  • 理化因素刺激:空气过度干燥、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也会引起急性喉炎。
  • 其他原因:还可由于异物或医疗器械造成喉部黏膜损伤引起。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你知道吗?噤声≠小声说话

王宁宇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症状表现

成人和小儿急性喉炎的严重程度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

  • 成人急性喉炎: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等症状。有时会伴有发烧、乏力等症状。
  • 小儿急性喉炎:表现为声音嘶哑,吸气样喘鸣(吸气时发出尖锐的喉鸣声)、犬吠样咳嗽(“空-空”样咳嗽)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发烧、乏力、畏寒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发绀等症状。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为什么有时候会突然说不出话了?

李明红 主任医师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眼耳鼻咽喉科

如何预防

  • 冬春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 保持合理作息,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 避免过度用嗓,教师、演员、售货员等人群注意发声方式。
  • 避免前往烟雾、灰尘较多的场所,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喉镜检查、病原菌培养等方法进行诊治和评估。

  • 体格检查:通过视诊、听诊判断患者一般情况,也可初步判断患者肺部有无异常。
  • 喉镜检查:从口中将喉镜插入喉内,观察喉部病变情况,有助于进行诊断。
  • 病原菌检查:取喉部组织进行微生物培养,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等感染。

治疗方式

小儿和成人急性喉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上也有所区别。小儿急性喉炎病情较重,需要进行紧急处理。成人急性喉炎较轻,一般通过声带休息配合药物治疗即可。

小儿急性喉炎

  • 抗生素:一般应及早静脉输注足量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
  • 糖皮质激素:根据患儿情况,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减轻和消除喉黏膜的肿胀,如口服泼尼松,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等。
  • 气管切开术:如有重度呼吸困难,药物治疗无法缓解者,需尽快进行气管切开术。

成人急性喉炎

  • 一般治疗
    休息声带,少讲话或降低音量、音调。
    保持喉部湿润,减少刺激。
  • 药物治疗
    多数急性喉炎为病毒感染所致,可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
    有明确细菌感染的患者,可选择抗生素治疗。
    病情严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以减轻喉部肿痛症状。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喉咙哑的说不出来话怎么办?

倪志立 副主任医师 宣武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发声,可减少说话或降低声调。
  • 保持喉部湿润,可使用加湿器湿润空气,也可通过含漱盐水湿润喉部。
  • 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刺激咽喉。
  • 避免前往烟雾、灰尘多的场所。
  •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你知道吗?噤声≠小声说话

王宁宇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预后

  • 成人急性喉炎预后良好,经过治疗后基本都可痊愈。只有少部分人未使声带充分休息或未及时诊治,引发慢性喉炎。
  • 小儿急性喉炎病情较为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缺氧、神志不清,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但一般经治疗后也都可恢复。

急性喉炎相关科普号

王琳医生的科普号

王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2699粉丝140.4万阅读

倪志立医生的科普号

倪志立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639粉丝4.6万阅读

段晓辉医生的科普号

段晓辉 副主任医师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97粉丝6024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