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球蛋白血症

就诊科室: 血液科  免疫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当血中含有冷球蛋白时便称为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是指温度低于 37℃ 时易自发形成沉淀,加温后又可溶解的免疫球蛋白。

冷球蛋白血症分 3 型:

  • Ⅰ 型为仅由一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构成,最常见的为 IgM,其次为 IgG 和 IgA,在寒冷时极易发生絮凝状沉淀。
  • Ⅱ 型为含一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混合型,IgM-IgG 型最常见。
  • Ⅲ 型为混合型多克隆冷球蛋白。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张超 主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风湿免疫科

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Ⅰ 型: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相关。
  • Ⅱ 型与 Ⅲ 型:多与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症状表现

本病常见症状主要有:

  • 高黏滞综合征:头晕、头痛、脑卒中、意识模糊等,主要见于 Ⅰ 型冷球蛋白血症。
  • 皮肤改变:对称性紫癜样改变,可有色素沉积,以及遇冷发绀、荨麻疹,也有疱疹、溃疡、雷诺现象等。
  • 关节痛:手、膝关节受累,远端小关节受累多见,疼痛可因遇冷而加重。
  • 肌痛、乏力:跟关节痛一起出现,少部分累及胃肠平滑肌而引发腹痛,很少数可出现肠梗阻。
  • 肾脏: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肾小球肾炎表现,严重者可导致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大部分伴有高血压。
  •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受累。出现感觉异常,比如皮肤烧灼痛、针刺痛、虫咬感、麻木感;运动神经受累出现无力、腱反射减退甚至消失;少数有中枢神经受累引发出血、脑卒中。
  • 肝脏:主要是原发病因累及肝脏所致。
  • 肺脏:少数病人可见肺纤维化、肺浸润性病变。
  • 全身症状:引起低热、疲倦感染、口干、眼干等。

如何预防

本病具体病因未明,尚无较为有效预防措施,以下措施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 对丙肝、乙肝等感染性疾病所致患者,采用积极的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载量。
  • 对于相关肿瘤所致患者,积极治疗原发肿瘤性疾病,降低肿瘤负荷。
  • 寒冷季节尤其应注意保暖。
  • 避免接触冷水。
  • 注意环境及饮食卫生。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结合冷球蛋白测定进行诊断,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其他检查以明确病因或评估各器官受累情况。

  • 冷球蛋白测定: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中冷球蛋白显著增高即可诊断本病。
  • 其他检查:可能还需要进行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肝炎病毒检查、肌电图、骨髓穿刺活检、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或评估各器官受累情况。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冷球蛋白血症性综合征诊断标准

朱桂华 主治医师 玉溪市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治疗方式

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寻找原发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不同的原发疾病,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一般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只需密切观察病情,定期监测。

一般治疗

治疗原发病,避免寒冷,注意保暖。

药物治疗

  • 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在控制发热、皮损、关节痛方面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 免疫抑制剂:通过对分裂细胞的毒性作用,维持循环冷球蛋白水平,不使其升高。
  • 干扰素:可用于治疗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血浆置换

主要目的为除去免疫球蛋白或免疫复合物,迅速减少循环冷球蛋白来缓解寒冷激发的症状。

注意事项

  • 因为寒冷可以诱发症状加重,所以保暖是重要的缓解症状的措施。
  • 日常多锻炼可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 饮食上无特殊要求。

预后

本病的原发疾病的分期分级及严重程度,共同决定其预后及转归。一般来说,原发疾病治疗后,冷球蛋白血症所致的临床症状会缓解。

相关科普号

张超医生的科普号

张超 主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风湿免疫科

266粉丝9.7万阅读

秦绪珍医生的科普号

秦绪珍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检验科

4粉丝4230阅读

潘莹莹医生的科普号

潘莹莹 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肿瘤科

2粉丝543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