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蜂窝织炎

就诊科室: 普外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急性蜂窝织炎,是发生在皮下包括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在内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界限。

主要症状是患处的红、肿、热、痛,继之炎症迅速沿着皮下向四周扩散,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深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多有寒战、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眼睑红肿之眼眶蜂窝组织炎和肉芽肿性炎症的鉴别& 感染和炎症是两个概念

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感染大多发生在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 致病菌感染:本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性细菌等,亦可为混合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由于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的作用,病变扩展迅速,可引起广泛的组织坏死,重者可引起脓毒血症。病变附近淋巴结常受累肿大。葡萄球菌引起的蜂窝织炎,由于凝固酶的作用则比较容易局限为脓肿。
  • 继发性炎症:本病可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流传播而发生。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急性蜂窝织炎,需加以注意:

  • 新生儿
  • 孕产妇
  • 糖尿病患者
  • 口腔颌面部感染者

症状表现

通常分为表浅和深部感染。表浅感染开始时的主要症状是患处的红肿热痛,继之炎症迅速沿皮下向四周扩散,肿胀明显,疼痛剧烈,病变加重时,皮肤水泡破溃出水样液。深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在局部皮肤的症状多不明显,多有寒战、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典型症状

  • 局部症状:皮肤发红、局部肿胀、皮温升高、局部疼痛。
  • 全身症状:寒战、高热、头痛、乏力、体温过低,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呼吸急迫、口底肿胀、窒息等。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皮肤坏疽
  • 腹腔感染
  • 颌下蜂窝织炎
  • 感染中毒性休克

如何预防

重视皮肤卫生,防治皮肤受伤。婴幼儿和老年人的抵抗力较弱,应加强生活护理。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避免局部及全身感染。
  • 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孕妇、儿童要尤其注意避免皮肤破损。
  • 有慢性病如糖尿病者,注意避免感染。
  • 行口腔或鼻窦手术等的患者,术后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出现感染迹象时及时就诊。

检查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既往基础疾病作出临床诊断,最终确诊需要微生物及药敏培养。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以下:

  • 血常规: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蜂窝织炎者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 病原微生物检测:取病损处分泌物或血液进行检测和培养,观察有无细菌以及判断细菌的种类,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病种判断,了解局部组织破坏程度。常用检查有B超、X线、CT等。
  • 动脉血气与 pH:有助于了解机体代谢状况,及时发现酸碱失衡。

治疗方式

主要的治疗原则是使用抗菌药物和清除感染灶,若形成脓肿应该及时切开引流。

药物治疗

  • 可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怀疑合并厌氧菌感染时加用甲硝唑。根据治疗效果,或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药物调整。
  • 早期急性蜂窝织炎,可用 50% 的硫酸镁湿敷,或敷用金黄散、鱼石脂膏等。
  • 产气性蜂窝织炎必须及时隔离,伤口可用 3% 过氧化氢液冲洗、碘伏湿敷等方式处理。

手术治疗

  • 若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 口底及颌面部急性蜂窝织炎应尽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
  • 其他各型蜂窝织炎,可在皮下病变处行多个小的切口减压。

其他治疗

  • 对症处理:包括改善全身状态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高热时可选用冷敷物理降温,进食困难者予以输液维持营养和体液平衡,呼吸急促时予以吸氧辅助通气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急性蜂窝织炎能自愈吗?

孙龙昊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普通外科

注意事项

  • 创面护理:在脓肿切开引流后,密切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及时换药,促进切口愈合。
  • 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及酒精、虾、蟹、牛肉等发物,多饮水。
  • 起居:患者尤其是高热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处,以利于炎症吸收。
  • 清洁卫生:注意皮肤卫生清洁,若出现皮肤损伤尽早处理。

预后

患者若无严重并发症,经积极、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机体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或有反复发作的可能。

相关科普号

袁一飞医生的科普号

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眼科

2.1万粉丝54.9万阅读

张临友医生的科普号

张临友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胸外科

3687粉丝852.5万阅读

艾剑锋医生的科普号

艾剑锋 主任医师

榆林市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2.5万粉丝257.3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