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

(又称:脐突、气肚脐)

就诊科室: 小儿外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预后

介绍

脐疝指腹腔内压力增加时,少量腹腔脏器(多为小肠)经脐环突出,成为一个圆形或者卵圆形的经脐部凸出的包块。脐疝一般包括胎儿脐疝、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三种类型。

脐疝婴儿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表现为脐部柔软的隆起或突出。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什么是脐疝?

元海成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胃肠外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三种不同类型的脐疝病因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两部分。

  • 新生儿脐疝:由先天发育异常所致。
  • 婴儿脐疝:脐环包绕脐周,婴儿刚出生时脐环较大且纤维组织不够坚韧,当腹腔内压力增大,如啼哭、咳嗽等因素下,腹腔内脏器合并腹膜穿过韧带间的空隙,突出到脐环外,就形成了脐疝。
  • 成人脐疝:由于腹部压力过大导致,如肥胖、多胎妊娠、腹水、腹部手术史、长期腹膜透析等。

危险因素

  • 年龄:多发于出生后 40 天左右的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和男童。
  • 腹内压增高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肚脐的包包-什么是脐疝

罗坤 主治医师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胃肠疝与减重代谢外科

症状表现

脐部肿块是脐疝最重要的症状,用手指按压肿块时,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婴幼儿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成人可伴有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

典型症状

  • 主要表现为脐部柔软性隆起或突出,通常是无痛性。
  • 先天性脐疝在出生时即有,表面仅有膜包裹,没有皮肤覆盖,疝囊大小不定,平均 6~8cm。
  • 婴幼儿脐疝通常出现在脐带已脱落后数天或数周内,疝表面组织是皮肤,疝囊较小,脐疝的发生与腹内压的增加密切相关,如婴儿啼哭、咳嗽或挣扎时突出明显,安静时可缩小或消失。
  • 成人脐疝可能会伴有腹部不适,如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
  • 当脐疝出现嵌顿或绞窄时,会有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并发症

脐疝未及时治疗或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嵌顿疝、绞窄疝、感染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脐疝是肚脐鼓包

元海成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胃肠外科

如何预防

婴幼儿脐疝一般属于先天形成,无法很好地预防,但可采取措施防止疝环扩大。成人预防脐疝的关键是避免诱发因素。

婴儿脐疝

  • 注意保持新生儿脐部清洁、干燥,防止污染。
  • 可使用脐兜防止脐疝形成。
  • 消除增加腹压的因素:这是预防脐疝的重要措施。家长应定时、定量给婴儿喂水、果汁或菜汁等,保持大便通畅;加强对患儿的照护,减少哭闹,当患儿哭闹或便秘时,用手压住脐环;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感冒、咳嗽、便秘等疾病。
  • 防止脐疝膨出:脐部疝出时可用手指将脐疝回纳,用硬币法、乒乓球法或疝气带疗法,防止脐疝过分膨出。通常白天佩戴,夜睡时松下,常调节松紧度,保证婴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弹性。对于脐环偏小,又爱哭闹且反复发作的婴儿,可试用胶布粘贴法加速脐孔闭合,此法需要医生操作或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成人脐疝:成人要注意减肥,控制体重;女性尽量减少妊娠次数;积极防治腹水、腹内巨大肿瘤等疾病。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并辅助超声、腹部 X 线片、CT 检查帮助确诊,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体格检查:主要进行腹部体检,触摸腹部及脐部突出物,可初步了解情况。

  •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观察脐部情况,了解疝囊位置、内容物以及是否发生嵌顿等。

    腹部立卧位 X 线平片:协助诊断是否伴有肠梗阻等情况。

治疗方式

婴幼儿应积极早期处理,以加速脐孔的闭合,促使脐疝自愈,避免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治疗。对于成人而言,手术是最合理的治疗手段。

非手术治疗

正常情况下生后 18 个月内,脐环可继续缩窄,脐疝在 1 厘米以下者,绝大多数在 1 岁左右可自愈,在这期间可采取一些方法压迫疝囊,使其不能膨出,促使早日闭合。常见的方法如下:

  • 硬币法:取一元硬币用酒精消毒,用医用棉花包裹,再用单层医用纱布包裹,以胶布固定。入浴后,孩子处于安静状态,家长以左手拇指的指腹压迫疝囊回缩。右手将硬币盖住脐部,左手固定硬币位置,用透气、多孔、低敏的胶带固定于脐周。每天更换 1 次,不可间断。如因沐浴,粪便污染需立即更换。
  • 乒乓球法:取松紧带 1 根,宽 4-5 厘米,长 40-50 厘米,将两端分别缝合粘贴布。取一半乒乓球,用两层纱布包裹后,将切开面缝合于松紧带约 1/3 处。让婴儿平躺,待疝块回缩后,将乒乓球凸面对准脐部,围绕婴儿身体缠绕一圈,调整松紧合适后粘牢松紧带即可。
  • 疝气带疗法:包括加压疝气带和普通疝气带。普通疝气带是常见的方法,加压疝气带包括腰带式疝气带和 T 型疝气带,通过腰带式方形布片和疝气球进行加压,并牢固固定,阻止疝内容物突出。

手术治疗

  • 新生儿脐疝:出生后被发现确诊后应立即进行手术,手术是唯一避免新生儿死亡的方法。
  • 婴幼儿脐疝:当患儿超过 2 岁,脐环直径仍 >1.5cm;或者患儿超过 5 岁,脐环仍未闭合时,需要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儿童脐疝手术或者梅氏手术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当患儿发生脐疝嵌顿时,需行急诊手术。
  • 成人脐疝:当被确诊后,如无禁忌证均应积极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单纯缝合修补、开放补片修补和腹腔镜手术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80岁女性切口疝并脐疝术后恢复顺利

杨治力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普外科

营养与饮食

  • 应该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 多吃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鱼类、禽类、蛋类、奶类等。
  • 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
  • 少吃生、冷刺激及油腻的食物。
  • 少饮酒、咖啡,少食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
  • 尽量减少产气类食物的摄入,如豆类、汽水等。

注意事项

婴幼儿:对患有脐疝的婴儿,家长要细心且耐心的照护,以促进早日康复。

  • 准时喂养,多喂水,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尿布应兜在脐部药贴下方,不与药贴接触,避免小便污染而造成感染。
  • 适当增减衣物,注意保暖。
  • 尽量减少患儿哭闹、屏气等,当孩子咳嗽、哭闹、排便时按压脐部,防止脐疝凸出。
  • 及时预防和治疗婴儿咳喘、皮肤湿疹等疾病。
  • 若脐疝直径在 4-6 厘米,可用 2 枚硬币加压包扎,待症状好转后再改为 1 枚硬币加压。严密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及时更换敷贴,放松脐部皮肤。

成人

  • 保持脐部清洁:术后保持脐部清洁, 防止切口血肿及感染。
  • 避免造成腹腔压力增高的因素:便秘者应积极应用食疗或药物保持大便通畅;术后用无纺布腹带进行捆扎;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手术切口两侧并向中下方施加压力,以减轻咳嗽引起的切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预防和治疗腹水、腹内肿瘤等疾病。
  • 积极加强基础疾病治疗: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病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疝气不做手术要注意什么

尹卫民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普通外科

预后

治愈情况

  • 新生儿脐疝(先天性脐疝)一经发现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较差。
  • 婴幼儿脐疝预后良好,多数 2 岁左右可自愈;即使需要手术治疗,预后也良好,术后并发症少见。
  • 成人脐疝如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和预后也较好。

危害性

  • 婴儿脐疝大多在 2 岁以内,无明显危害,如果受外伤后被穿破,有肠外露或感染的风险。
  • 成人脐疝如发生嵌顿和绞窄的脐疝内容物为肠管,可发生机械性肠梗阻,甚至肠管坏死或穿孔,危及生命。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宝宝有脐疝怎么办?

江南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上海 儿科

脐疝相关科普号

小儿外科姜斌医生的科普号

姜斌 副主任医师

徐州市中心医院

小儿外科

212粉丝29.7万阅读

李俊生医生的健康号(疝外科医生)

李俊生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外科

1085粉丝76.5万阅读

王作鹏医生的科普号

王作鹏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普外、新生儿外科

3831粉丝4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