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又称:小儿冷凝集阳性肺炎、小儿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就诊科室: 小儿呼吸科  儿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康复锻炼
  • 9预后

介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引起的小儿支气管和肺泡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和发热。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 (2023年版)

杨燕 主管检验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检验科

发病原因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明确病因。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力。

基本病因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本病的明确的病因。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需加以注意:

  • 营养不良:儿童不好好吃饭,营养不均衡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被病原体感染。
  • 寒冷:未按照天气变化增添衣物导致受凉。
  • 家长感冒而不注意与孩子隔离,未戴上口罩。
  • 卫生习惯差:儿童乱抓乱摸物品而不注意洗手、喜欢吃手、未定期剪指甲。
  • 空气污染和居住于人群密集处:如学校内人群聚集,学生、老师、患儿家长均可互相感染。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房间隔缺损患儿等。
  •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是新生儿的重要指标。低出生体重儿发育不如正常体重儿完善,免疫力较差。
  • 免疫缺陷病患儿。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最近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支原体肺炎”频频登上热搜。

吕从改 副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内科

症状表现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出现 8~35 天的潜伏期,在此期间没有明显的症状。潜伏期过后可出现多种症状,三大典型症状是发热、干咳、呼吸气促,婴儿症状多不典型,呼吸困难、喘憋、喘鸣音较为突出。

典型症状

  • 发热:经常发烧,体温在 38~39 摄氏度,持续 1-3 周。
  • 干咳:干咳是该病最主要的症状。一般持续数周至数月、以夜间多见的干咳为主要症状。随疾病发展,患儿的咳嗽中可有“呼噜呼噜”的痰响声。
  • 呼吸困难:多发生于发热、咳嗽之后,呼吸加快,每分钟呼吸可达 40~80 次。同时,患儿还会伴有鼻翼的扇动、反复“点头样”呼吸、唇周青紫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在呼气时会发出短暂的口哨声。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 拒绝吃奶、呕吐、吐奶:是小婴儿支原体肺炎最早期的症状。
  • 嗓子疼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这些像普通感冒一样的症状,是较大儿童受到感染的早期症状。
  • 胸闷、胸痛:肺部感染肺炎支原体引起肺部的炎症,会产生胸痛的感觉。肺是呼吸的器官,肺部有炎症会出现胸闷。
  • “口吐泡沫”:新生儿和小婴儿的嘴唇上会出现细小绵密的白沫,这是新生儿患病的常见症状。
  • 上消化道出血:呕吐物是棕色的,排便是亮黑色,像柏油。
  • 烦躁不安、睡觉时间延长、四肢肌肉抽搐:肺炎会导致身体缺氧,当神经系统受到缺氧损害时,可以出现上述症状。
  • 突然发生的双下肢水肿:一般为凹陷性水肿,也就是按压水肿处会出现一按一个坑,小坑难以很快复原。
  • 尿量减少:疾病累及心脏后出现的心力衰竭症状,表示病情十分危急。

并发症

随着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进展,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等并发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流感和支原体感染好难鉴别呀!

甘丽杏 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如何预防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重在预防。目前尚未研制出肺炎支原体疫苗,所以应该加强手卫生管理与学习“咳嗽礼仪”,同时增强小儿自身免疫力。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平常饮食应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鱼虾蛋奶等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营养不良。
  • 想咳嗽时应该用卫生纸捂住嘴巴、鼻子再咳嗽,不要冲着他人面部咳嗽。
  •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抓乱摸东西,不随便把手指放到嘴里,勤洗手。
  • 患儿家长生病时应该及时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如戴口罩、分房睡、减少亲密的面对面交谈次数等,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孩子。
  • 空气污染严重时应待在家中,有条件者可开启空气净化器。
  •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合适年龄时,可以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 父母在计划怀孕时,应严格按照产前筛查流程到医院体检,及早发现先天性心脏病。
  • 夫妻中至少一方患有艾滋病而计划怀孕时,应到医院遵循医嘱接受治疗,及时阻断母婴传播途径,防止出生婴儿罹患艾滋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提高免疫力应对呼吸道疾病:胸腺肽、丙种球蛋白是非常规药物

白久武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科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排除了其他微生物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则可以确诊,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并且简单区分感染的种类,如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的。
  • 肺炎支原体检测:需抽血检查,检查结果呈阳性,则可以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 尿常规:可以查看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另外通过有无尿蛋白、尿中红细胞多少等,可以粗略判断感染部位是肾脏还是尿道。
  • 粪便常规:本病严重时可有消化道出血,从粪便常规检查可发现隐血(即肉眼或显微镜都无法检测到的“出血”)及红细胞,可以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
  • 降钙素原和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一起检查,用来判断是否合并其他感染。对于本病来说,排除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指导用药。
  • 血痰或咽拭子培养:获取血液、痰液(用棉签蘸取患儿口咽部的分泌物叫做“咽拭子”)做培养,如果培养出来是肺炎支原体,则考虑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 呼吸道病原检测:同时检测其他常见病毒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排除其他病毒感染。
  • 胸部 X 线、CT 检查:目的是评估患儿肺部的情况,查看炎症的范围,是否合并胸腔积液等问题。
  • 心电图、心脏彩超:因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引发多种并发症。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可以发现心脏是否有损害,心脏结构、大小和功能是否有问题。
  • 肝肾功能与腹部彩超及泌尿系彩超:肝肾功能检查是抽取患儿的静脉血送去化验,和腹部彩超及泌尿系彩超一起,共同评估肝脏、肾脏结构和功能有无受损,排除多种并发症如肝炎、胰腺炎、肾炎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哪些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需要做支气管镜检查?

王珏 主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 儿科

治疗方式

本病的治疗目的是杀灭支原体、缓解症状、避免发生严重情况。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证营养均衡、充足。
  • 避免传染,自行隔离,使用的日常用品避免共用并定期清洁消毒。
  • 用毛巾包裹冰袋放在腋下、腹股沟等处进行降温;或使用温毛巾擦拭皮肤。
  • 如出现呼吸困难,可能会进行吸氧。

药物治疗

早期使用抗生素可减轻症状、缩短患病时间。用药首选阿奇霉素,剧烈咳嗽的,可以用镇咳药。

  • 抗生素:目的是杀灭肺炎支原体。大环内酯类药物是首选,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 补充能量药物:用于保护心肌等重要脏器,如磷酸肌酸钠、辅酶 Q10。
  • 调节免疫:适用于症状较重的患儿,抑制炎症,保护身体免受损害。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匹多莫德、丙种球蛋白等。
  • 镇咳药:目的是缓解咳嗽症状,主要用于剧烈咳嗽的患儿或咳嗽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的患儿,药物有右美沙芬、福尔可定等。

其他治疗

一般肺部发生比较严重的损害、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可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支原体肺炎用药一表总结

张子琪 医师 医生集团-四川 内科

注意事项

  •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需注意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或视力问题,应及时就医。
  • 日常护理注意事项:出院后 2 周内注意给患儿翻身、变换体位,并且由下向上的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
  • 术后、用药复查: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 1-2 周或遵医嘱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血常规、肺功能、胸部 X 线等项目。由于支原体感染后一般 1-3 个月内都可能存在抗体阳性,因此支原体抗体不是必须复查的项目。
  • 饮食:平常饮食应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鱼虾蛋奶等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避免吃高盐高脂、油腻、辛辣的食物。
  • 运动:患儿出院后可以适当活动,从散步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每次运动 1 小时,1 周运动 2 次最为合适。
  • 手卫生习惯: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乱抓、乱摸东西,不随便把手指放到嘴里。
  • 咳嗽礼仪:教育孩子想咳嗽时,应该用卫生纸捂住嘴巴、鼻子再咳嗽,不要冲着其他人面部咳嗽。
  • 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 注意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支原体肺炎高发,家有孩子的一定要看

杨瑞红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北京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预后

  •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大多数患儿经过一段时间也可自愈。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症肺炎或诱发其他疾病,如果病情严重,患儿和家庭的生活会受到影响。若这些病重的患儿及时规范治疗,大多数都可以恢复正常。
  • 经过正规治疗后,绝大部分患儿可治愈,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相关科普号

耿宏伟医生的科普号

耿宏伟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科

7923粉丝163.3万阅读

徐慧医生的科普号

徐慧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呼吸科

1820粉丝5.7万阅读

罗露露医生的科普号

罗露露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内分泌科

743粉丝522.9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康复锻炼
  • 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