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性溃疡

就诊科室: 小儿消化科  儿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预后

介绍

小儿消化性溃疡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因子的影响,消化道黏膜受到损伤,发生溃烂和坏死,坏死组织脱离原来的组织后,产生局部组织缺损。以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多见。

本病好发于学龄儿童,男童多于女童。

主要症状有上腹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发病原因

本病是由于消化道黏膜的正常防御功能被破坏引起的,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 幽门螺杆菌感染:本病最常见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在体内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从而损伤胃黏膜。

    另外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也会引起胃酸分泌异常,还会加强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引发胃黏膜萎缩。

  • 药物因素: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或高剂量皮质类固醇,均会对胃肠的黏膜保护层上的蛋白造成损伤,导致消化道内保护屏障被破坏,形成溃疡。

  • 生理因素:有外伤、烧伤、颅内疾病、大手术或严重内科疾病者,需承受严重的生理压力,包括疾病引起的局部缺血、神经系统受到异常刺激等,这些均会导致消化道内酸性物质分泌过多,使环境酸性过高破坏消化道黏膜,导致溃疡生成。

  • 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的炎症从肠道开始,可累及全消化道,炎症可导致胃泌素和组胺水平升高,导致胃酸分泌异常。

  • 慢性肾脏疾病:由于肾脏病变会导致代谢异常,体内毒素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胃部与十二指肠产生炎症和溃疡。

  • 卓-艾综合征:肿瘤导致胃泌素释放失控,从而使胃酸分泌过多产生溃疡。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婴幼儿会发生消化性溃疡吗?

王莹 主任医师 武汉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

症状表现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还可能出现呕血、便血、腹泻或体重减轻的症状。

典型症状

  • 腹痛:主要为中上腹内疼痛,患儿在夜间还可能被腹痛痛醒。
    胃溃疡:在餐后会感到腹部不适。

    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在进食几小时后感到腹痛,再次进食可改善腹痛状况。

  • 消化不良:可有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感等表现。

  • 恶心呕吐:进食后会感到恶心反胃,进而呕吐。

  • 食欲不振:患儿由于反复恶心呕吐,导致不愿进食。

  • 便血:消化道内黏膜损伤后可出现溃疡,这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可见黑色粪便或带有暗红色血样粪便。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营养不良
  • 消化道出血
  • 胃肠道穿孔
  • 大出血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谈谈小儿便血

张国锋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小儿外科

如何预防

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儿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有污染或对消化道有刺激性的食物。

    若父母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积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注意隔离,如与儿童分开用餐,减少传染给儿童的可能,同时对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

  • 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或皮质类固醇的小儿:按照医嘱逐渐停止使用该类药物,或更换药物种类。

  • 患有炎症性肠病的小儿:遵医嘱规范用药,治疗肠道内炎症,家长应努力使患儿保持愉悦心情。

  • 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小儿:按照医嘱积极治疗肾脏疾病,注意患儿饮食健康。

  • 由于疾病有严重生理压力的人群:有外伤、烧伤、颅内疾病、大手术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儿要定期进行体检,观察到消化道异常要及时就医治疗。

  • 卓-艾综合征患者:卓-艾综合征患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尽量防止肿瘤的转移,定期到医院检查,观察消化道情况。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常规检查、胃镜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常规检查
    用来排查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是否免疫力低下或贫血,以辅助诊断。

    包括血、尿、大便常规检查,以及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

  • 胃镜与黏膜活检
    内窥镜可检查肠道及胃内是否发生溃疡。

    通过胃镜取样部分胃黏膜进行检查,有助于确认胃黏膜损伤原因,判断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 13C-或 14C-尿素呼吸试验
    无需胃镜检查,给患儿口服 13C-或 14C-尿素,通过检测呼出气体,检测患儿是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

    若需确诊是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该方法更适用于六岁以上儿童。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孩子为什么要做胃镜?

蔡雪梅 主任医师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二科(消化科)

治疗方式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过多、缓解症状以及治疗潜在病因,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 节制患儿饮食。
  • 逐渐停止患儿服用不利病情的药物。
  • 有出血时,应积极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心率等,以防失血性休克。
  • 必要时输血治疗,补充足够的血容量。
  • 如有持续的消化道出血,则需要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药物治疗

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可首先通过药物抑制胃酸分泌过多,缓解症状,然后对致病因素进行治疗。

  • 抗酸治疗:使用镁盐、铝盐或钙盐合剂中和胃酸,以缓解症状。
  • 抑酸治疗:使用组胺 H2 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拉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 保护黏膜屏障:使用硫糖铝、米索前列醇、蒙脱石斯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
  • 抗生素治疗:主要用于清除患儿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常用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

手术治疗

小儿消化性溃疡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必要时可根据患儿情况行内镜下手术治疗或开腹手术。

  • 内镜下手术:临床常用手术方法。
    适应证:经药物治疗后仍有出血,或急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

    优点: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较低等特点,但对手术医生操作熟练度有较高要求。

  • 开腹手术
    穿孔缝合术:仅部分合并出血或腹腔污染严重的病人仍需开放手术,对溃疡性质不确定的病灶需取部分病灶组织做病理检查。

    胃大部切除术:保守治疗无效或并发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癌变者可考虑该手术。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二)

成虹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营养与饮食

  • 术后饮食
    术后不宜立刻饮食,患儿若无腹胀等不适感,术后 6 小时开始可少量食用流质食物如米汤。

    顺利进食后逐渐增加饮食量,下一顿可食用米粥,蛋羹等半流质食物。

    食用半流质食物至肠道顺利排气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 日常饮食
    父母应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减少患儿再次与致病因素接触的机会。

    注意补充蛋白类物质,如牛奶、鸡蛋、鸡胸肉、豆浆等。

    少食多餐,宜吃温和的食品,例如杂粮稀饭、绿叶蔬菜等。

    忌辛辣刺激食物,例如麻婆豆腐

    忌油腻高脂肪食物,例如炸鸡。

注意事项

  • 用药注意事项:若服药后出现恶心、发热、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

  • 定期复查:家长需注意遵医嘱,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主要进行胃镜检查,查看幽门螺杆菌是否完全清除,及消化道内溃疡是否复发。

  • 术后注意事项:家长要多注意患儿伤口,是否有无红、肿、热、痛的现象,且要遵医嘱服用口服药物,预防术后感染。

  • 运动
    术后不宜立刻活动,可在床上适当活动。

    术后一周,应出门进行散步活动,不宜长期卧床。

    在术后两周应可恢复往日的正常的作息。

预后

本病预后较好,经过正规治疗后,一般可以痊愈,不会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穿孔,甚至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相关科普号

蔡雪梅医生的科普号

蔡雪梅 主任医师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二科(消化科)

432粉丝13万阅读

陈洁医生的科普号

陈洁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消化内科

255粉丝47.8万阅读

陈志远医生的科普号

陈志远 主治医师

温州市人民医院

儿科

936粉丝5.9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