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乔治向 人已读
国际标准分类是目前最常用的口臭分类法,是由八重恒健和宫崎秀夫最早提出。他们通过大量的口臭病例观察与分析,首先提出了“口臭的分类标准应当遵循口臭治疗需求的基本原则”这一观点。该观点提出后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经过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的论证,于1999年3月13日温哥华国际口臭论坛第三次会议上,正式确定了口臭的国际标准分类。该标准将口臭分为三大类:真性口臭﹑假性口臭和口臭恐怖症。
1.真性口臭:包括主诉为口臭症状的患者,自觉有口腔异味外,他人有同样感觉或口臭达到周围人难以容忍程度者;用硫化物检测器测量证明口气中含高硫化氢者。
真性口臭分为生理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生理性口臭是指口臭原因主要来自于舌苔,经一段时间舌背清洁和注意口腔卫生后,口臭症状就会明显好转;病理性口臭主要由口腔病因或全身疾病造成。其中,由口腔病因导致的病理性口臭称为口源性口臭如:牙龈炎﹑牙周炎﹑黏膜溃疡性口炎﹑拔牙后创伤愈合期及恶性肿瘤等;由全身疾病引起的口臭则称为非口源性口臭如:糖尿病患者的果味口臭﹑肝病患者的氨性口臭及肾病患者的尿味口臭等。研究发现,临床上90%的病理性口臭属于口源性口臭。
2.假性口臭:系自觉有口腔异味但他人无法证明存在口臭;用硫化物检测器测试,硫化氢气体浓度属于正常范围的患者。此类患者多由心理因素造成,而其所抱怨的口臭实际上并不存在。
3.口臭恐惧症:是指无论真性口臭症患者还是假性口臭症患者,通过相关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已消失,但患者心理障碍未消除,仍希望不断治疗的情况。
国际标准分类的意义在于,临床治疗中,医师可以通过病史采集和相关检测,按国际标准分类进行归类,然后遵循治疗需求原则,展开相应的预防和治疗。
附表:口臭的分类和相关治疗
分类治疗
真性口臭生理性口臭 口腔卫生指导和预防
病理性口臭口源性口臭口腔卫生指导﹑口腔防治措施
非口源性口臭口腔卫生指导﹑内科咨询治疗
假性口臭 相关专业知识的宣传教育使
其确信自己不存在口臭
口臭恐惧症口腔卫生指导﹑心理专家转诊
(参考文献:《口臭的分类方法》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第24卷第2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