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彬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我院脊柱外科成功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发表者:赵建彬 人已读

我院脊柱外科成功开展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局麻下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髓核摘除术,术后患者即可下地活动——我院脊柱外科近期成功开展了超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为广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福音。
据脊柱外科赵建彬主任医师介绍,该手术被医学界称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微创、最温和的治疗手段”,从腰椎间盘包容型突出到巨大髓核脱出游离于椎管内均可行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椎间孔镜手术具有很多优势,如皮肤切口仅为5毫米,出血极少;局部麻醉,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易伤及神经;后外侧入路,避免后路手术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干扰;椎间孔镜术后病人即可下地活动。

我国约有2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病率达 15.2%。过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行传统开放手术,腰背部正中入路,剥离椎旁肌后行椎板切除及髓核摘除术。该术式创伤较大,而且会破坏脊柱稳定性。后来逐渐发展为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但仍需切除部分椎板,同样会破坏椎间稳定性。近年来美国、德国率先开展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通过椎间孔途径进入,内窥镜下直视操作,突出的髓核、纤维环、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后纵韧带、黄韧带等解剖结构层次清楚地呈现于屏幕上,安全性更高。特制的可曲性双极射频电极在术中可进行良好止血,消融粘连组织,使视野更加清晰;还可用来行纤维环成型,毁损椎间盘上致痛的末梢神经。该技术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无需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我院脊柱外科还先后开展管道辅助下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及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凸成形、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等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并采用后路微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加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经皮椎弓根钉与椎体成形术加正中小切口减压治疗伴有神经压迫的转移性脊柱肿瘤、经皮椎弓根钉加正中小切口减压治疗黄韧带骨化症等。标志着我院的微创脊柱外科已跨入国内领先行列。(赵建彬)

本文是赵建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