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龙俊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多颅神经炎21例临床分析

发表者:申龙俊 人已读

多颅神经炎21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军华 杨振华作者单位:014030内蒙古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多颅神经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21例住院的多颅神经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病前有感染史,临床损害Ⅲ、Ⅳ、Ⅵ、Ⅸ、Ⅹ颅神经为主。早期应用激素、B族维生素,大多数效果尚可。结论:结合文献,发现多颅神经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关键词】 多颅神经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

1997年8月~2006年7月收治21例特发性多颅神经炎病人,男13例,女8例;年龄21~72岁,平均30.8岁。以青壮年多见,发病月份以夏秋季多见。

起病方式和首发症状:本组急性起病16例,亚急性起病5例;12例有前驱症状,其中6例有咽痛,3例头痛,3例耳痛(其中1例耳痛兼有疱疹);首发症状为头痛7例,口眼歪斜6例,眼睑下垂、复视6例,吞咽困难、构音不清2例。全部患者均无肢体及尿便障碍。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病理征,无脑膜刺激征。

颅神经受累情况:动眼神经14例,滑车神经12例,外展神经16例,舌咽神经、迷走神经11例,面神经8例,三叉神经8例,副神经3例,舌下神经1例,前庭神经1例。受累颅神经2~5条,平均3.5条,以Ⅲ、Ⅳ、Ⅵ及Ⅸ、Ⅹ神经受累频率最高。

实验室检查:查血常规和血沉,其中16例全部正常,5例白细胞数为(10~13.1)×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正常。入院后1周内均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均正常,5例脑脊液细胞学提示单核细胞反应。2例脑脊液化验蛋白含量稍高于正常。所有病例均行脑电图检查,仅2例轻度异常。16例病人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5例>60岁者行头颅MRI检查提示:多发腔梗、脑白质变性,脑干部位未见病变。均行心电图检查,2例有轻微供血不足表现。胸部X片未见肺部病变。

结 果

治疗及预后:全部病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改善微循环等处理以及其他对症处理,严重吞咽困难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其中治愈12例,好转9例,无1例死亡。

讨 论

特发性多颅神经炎是指一侧或两侧2条以上的颅神经麻痹,临床上青壮年多见,老年人相对少见。本组>60岁5例,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变态反应较弱,因此发病率相对较低。本组病例大多数急性起病,少数亚急性起病,一部分病人有前驱症状,如咽痛、耳痛,首发症状有头痛、复视、吞咽困难,除颅神经外无其他神经系统病变体征,脑脊液检查无明显异常,临床上无糖尿病等其他原因。使用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支持治疗,预后较好。

特发性多颅神经炎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①颅神经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前可有感染史,但除颅神经外,多伴有肢体症状与体征,大部分脑脊液检查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②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多为缓慢起病,临床症状多晨轻暮重,疲劳试验及新斯的明试验阳性,重复低频刺激可见肌动作电位波幅递减现象。③鼻咽癌颅底转移:好侵犯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鼻咽部MRI以及活检可明确诊断。(注意加森综合症)脑干脑炎:青壮年多见,可有病前感染史,除颅神经外,常有一侧或双侧脑干长束损害体征,颅脑CT或MRI可发现脑干病变。(部分患者转变为多发性硬化)。此外,还需与脑干肿瘤、多发性硬化、糖尿病伴发多颅神经损害鉴别
多颅神经炎大部分病例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好,多数能治愈。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老年患者,应考虑激素耐受性差,易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血压升高、股骨头坏死以及胃肠黏膜损害等不良反应,需仔细观察治疗经过。

蓝色字体为后插入

本文是申龙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