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发表者:王兴旺 人已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妇科阔韧带肌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巨大阔韧带肌瘤的临床特征、手术要点。
结果 阔韧带肌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位置特殊,手术难度大,容易造成副损伤。
结论 阔韧带肌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其特殊的位置,增加了手术难度以及周围重要脏器损伤的几率,应引起妇科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阔韧带肌瘤;手术;脏器损伤
阔韧带肌瘤是妇科较少见的肌瘤,一般多为良性,但因其肿瘤生长部位特殊,不仅使子宫变形、解剖位置变异,也可引起周围临近器官尤其是输尿管的解剖位置变异,增加了手术难度及周围临近器官、组织损伤的几率。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例巨大阔韧带肌瘤的诊断及手术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病例报告
患者石xx,女,46岁主因“经量增多1年,发现盆腔肿物8月”于2011-3-7-8:30入院。
绝经期妇女,G2P2,36岁时行绝育术。
3. 平素月经规律,3-5/30天,经量中等,无痛经,无血块。近1年经量增多,有血块,经期及日经周期无改变。末次月经2011-2-22。于2010年7月在外院体检行盆腔彩超提示腹腔内巨大实性肿物,当时未治疗。于2011-2-25就诊我院行盆腔彩超提示盆腔实性肿物,考虑浆膜下子宫肌瘤,卵巢肿物除外,门诊以“子宫肌瘤”收住院。自发病至今,无尿频,排尿困难及排便障碍。
4. 体格检查:体温36摄氏度,脉搏8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0/88mmHg,一般情况好,合身皮肤粘膜未见苍白,心、肺未闻异常,腹部稍膨降,下腹正中可触及肿物,上界位于剑突下。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未见色素减退,阴道通畅,粘膜色泽正常,分泌物量少,无异常,宫颈无法暴露,宫体孕7月大小,质硬,活动差,双侧附件区触诊不满意,宫颈可触及,正常大小
5. 肌层回声不均匀,于子宫后壁可见低回声结节,大小约3.3×75px,边界清,CDFI见血流信号,宫颈下段后方向上延续达剑下均可见不均质低回声肿物范围约23.6×350px,周界尚清,CDFI内见点状血流信号,双卵巢未显示。
6. 诊断:结合病史、查体及超声等检查,诊断为巨大阔韧带肌瘤。
7. 治疗:于2011-3-10行经腹全子宫切除+左侧阔韧带肌瘤切除术,剖腹探查见:腹腔内淡黄色腹水少许,肿物位于子宫左侧,充满全腹腔,上达剑突下,两侧达侧腹腔,贴近肝曲、脾曲,表面光滑,肿物约35×30×212.5px,源自左侧阔韧带,子宫如孕11周大小,触及数个结节,1-87.5px不大小等,双附件区无异常。
术中于左侧膀胱外剪开后腹膜,渐次向上分离,暴露肿物,见肿物有粘液样变性伴水肿,分离后向上提起肿物,抽吸渗血及水样囊液,渐次剥离肿物,推开左侧输尿管,将肿物完整剥除,切取部分肿物送病理检查,结果回报良性,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约600ml,取出肿物为缩瘤(抽干囊液后),约28×35×175px大小,合计总重量约4300克,子宫为多发性肌瘤。
术后病理诊断:左侧阔韧带肌平滑瘤,伴粘液变性及灶状出血,总大小约33×29×137.5px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子宫粘膜下及肌壁间多发性平滑肌瘤,宫颈慢性炎。
讨论
子宫阔韧带肌瘤在临床中比较少见,因阔韧带内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且阔韧带肌瘤使子宫血管及输尿管移位,因此阔韧带肌瘤使手术难度增加,术中损伤输尿管及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1.阔韧带肌瘤分类:分为真性阔韧带肌瘤和假性阔韧带肌瘤两种。
真性阔韧带肌瘤:一般来自圆韧带、卵巢子宫韧带、卵巢或子宫血管周围组织的肌纤维。这种肌瘤与子宫不相连。一般来说,来源前两者的肌瘤较小,手术时易于剥离,而生长在卵巢或子宫的血管周围的阔韧带肌瘤因有较丰富的血供,肌瘤往往较大。较大的真性阔韧带肌瘤子宫血管位于肿瘤内下方,输尿管也往往向内移位。
假性阔韧带肌瘤:是由子宫体或宫颈侧壁肌层向阔韧带前后叶腹膜间生长,与子宫相连。假性阔韧带肌瘤的子宫动静脉常常被向上、向外推移,输尿管走行移位于肿瘤外侧之盆壁,然后通过阔韧带底部再向内进入膀胱。而宫颈型阔韧带肌瘤,输尿管常常被肿瘤推向上方,紧贴肌瘤表面走行或沿肌瘤与宫颈相连处穿过。
2. 手术要点:宫体部肌瘤长入阔韧带内,输卵管及卵巢伏于其上,圆韧带会发生移位、 拉长、变扁,可从宫底部顺其走行追踪至入腹股沟处。切断圆韧带后,打开阔韧带前叶,沿肌瘤表面剥离,从上往下,从外向内,剥离到子宫侧时要注意肌瘤与子宫是否有蒂相连,以判断真假阔韧带肌瘤,要辨清子宫动脉及输尿管的部位,如果肌瘤深埋,剥到阔韧带底部时,要注意勿伤及盆底血管,动作轻柔,可边剥离边上提肌瘤,直视下将其剥出。遇到条索状物切不可盲目切断。肌瘤剥出后要探清输尿管的位置,若不做子宫切除即可关闭阔韧带空腔,注意勿刺伤盆底血管。若肌瘤巨大,为避免损伤输尿管,可先从输尿管跨越髂总动脉的位置开始追踪其走行。瘤体较大时可先处理附件、高位断子宫血管,剥除肌瘤,恢复子宫正常解剖后再处理骶、主韧带,切除子宫。真性阔韧带肌瘤子宫血管位于肿瘤内侧,输尿管也往往向内移位,而假性阔韧带肌瘤子宫血管移位于肿瘤外侧,输尿管也往往向外移位,术中我们常常先行肌瘤剥除恢复解剖关系,肌瘤剥除后要彻底止血,闭合瘤腔,以免术后血肿发生。但闭合瘤腔及缝合后腹膜时也应注意输尿管走行,避免损伤及输尿管扭曲。
3. 注意事项:避免重要脏器损伤,开腹后要仔细辨认肿瘤类型、部位以及与膀胱、输尿管、 肠管和盆腔大血管的关系,尤其要探清输尿管的走行,必要时术前可行静脉肾盂造影。闭合瘤腔及缝合后腹膜也应注意输尿管走行,直视下触摸输尿管的行踪, 避免缝合后使其扭曲。总之,从手术开始到结束,脑海里一直要有输尿管意识,这是输尿管损伤的一级预防。
4.减少出血 剥离过程要动作轻柔、徐徐进行,止血彻底。术中出血予子宫收缩剂及止血带无效,若肌瘤大、位置深、估计出血多,可先行结扎髂内动脉,再行肌瘤剥出。如经济条件许可,术前用GnRH-a缩小肌瘤,减少血供,有利于手术减少出血。
本文是王兴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