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知识
发表者:姚亚洲 2518人已读
1、什么是慢粒?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类表现为人体骨髓中的粒细胞不受管制地增长,并在血液中积累而形成。这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干细胞,即成熟的粒细胞进行恶性克隆衍生。这种疾病源自一种称为费城染色体的染色体移位现象(即9号染色体长臂移至22号染色体短臂上)。CML具有特征性的费城染色体,使9号染色体上的原癌基因c-abl与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融合形成bcr-abl嵌合基因,是恶性克隆的基因标志。由于是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故粒系、红系、巨核系等多系受累,急变期可转变为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多数患者的病因不明,电离辐射是CML惟一明确的危险因素。据报道日本核爆炸幸存者中, CML的发病率增加了7倍,而且在这个群体中年轻人的发病率最高,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处于慢性期,发病缓慢,开始时症状和体征比较轻微,常见的症状包括:全身不适、乏力、体重减轻、发热、骨关节疼痛。少数患者无症状,仅在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数增高而诊断此病。剧烈骨及关节疼痛、出血、不明原因的高热或髓外浸润多见于急变期。
(1)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见巨脾、肝脏肿大、淋巴结轻度肿大、上腹饱满或左上腹有肿块。约90%的患者脾脏肿大,其程度不一,肋下可及,巨脾者质硬常有切迹。脾区剧痛或脾区有摩擦音是发生脾梗死的征兆。50%的患者有轻至中度的肝脏肿大。淋巴结肿大罕见。
(2)CNS受累:视网膜病变、视盘水肿等。
(3)皮肤:少数患者有皮肤浸润,出现皮肤结节。
(4)其他:肺功能障碍与关节炎、阴茎异常勃起也可出现。约14%的患者易伴发溃疡病,多由嗜碱性细胞增多所致。由于原始细胞数过高引起的白细胞滞留症在儿童ACML中常见,但症状轻微。
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主要为白细胞增多,80%在100×10/L以上。血色素在80g/L左右。血小板增多。分类可见粒系增多,包括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原始粒细胞增多不明显,以中、晚幼和成熟粒细胞为主。
2、血液检查:白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
3、骨髓检查:增生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原始粒细胞<10%,多为中、晚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细胞粒∶红为10~50∶1。部分患者可见骨髓纤维化。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以成熟巨核细胞为主。骨髓培养集落与丛落皆增多。
4、染色体检查发现Ph染色体。
5、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诊断标准
国内
(1)Ph1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并有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
①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不成熟粒细胞>10%,原始粒细胞<10%。
②骨髓:粒系高度增生,以中性中幼、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增多为主,原始细胞(Ⅰ Ⅱ型)<10%。
(2)Ph1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阴性:须有以下①~④中的3项加第⑤项可诊断。
①脾大。
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30×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不成熟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 Ⅱ型)<10%。
③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中性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增多为主,原始细胞(Ⅰ Ⅱ型)<10%。
④中性粒细胞磷酸酶(NAP):积分降低。
⑤能排除类白血病反应、JMML或其他: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其他类型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分期
临床上按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1)慢性期分期标准为:
①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②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原始细胞(Ⅰ Ⅱ型)<5%~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③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细胞核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 Ⅱ型)<10%。
④有Ph1染色体。
⑤CFU-GM培养呈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2)加速期:幼年型与成人型的差别。
确诊后第1年约10%的患儿进入加速期,少数患者于短期内即发展为急性白血病,常于数周内死亡。约2/3的患者确诊后2~3年间发展为加速期。本期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和由于溶骨性损害而发生骨痛、关节痛。凡出现下述2项者考虑已进入本期:
①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及(或)骨骼疼痛。
②脾进行性肿大。
③非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④血中及(或)骨髓中原始细胞(Ⅰ加Ⅱ型)>10%。
⑤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⑥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⑦出现Ph1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⑧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⑨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
(3)急变期:75%~85%患儿持续1~5年(平均3.5~4.5年)进入急变期。少数病例在确诊后仅数月即发生急变。偶有病例10多年后才发生急变。具备下述之一者可诊断为本期:
①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Ⅰ加Ⅱ型)或原淋加幼淋,或原单加幼单>20%。
②外周血中原始粒加早幼粒细胞>30%。
③骨髓中原始粒加早幼粒细胞≥50%。
④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此期临床症状、体征比加速期更恶化,CFU-GM培养呈小簇生长或不生长。急变中以急髓变为主,包括急粒变、急单变,偶见急红变及急性巨核细胞变等。急淋变约占20%。
治疗方法
2、慢粒怎么治?
骨髓移植是惟一可使CML患儿获得治愈的治疗方法。Gluckman 1990年统计980例CML,经异基因骨髓移植,其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50%。
但2000年以后,TKI治疗的出现,伊马替尼是专门研制出来针对bcr-abl基因的一个药物,出现了之后能够很好的控制住bcr-abl这个基因的蛋白产物,控制住疾病的进展。现在绝大部分的病人都能够获得长期的生存,现在10年以上的生存超过90%。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再转换成二代药的治疗,又可以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再获得疾病的控制。
在 现代靶向药物治疗的时代,慢粒这个病已经从血癌、恶性肿瘤的疾病概念转化成慢性、可控制性的疾病,大部分的病人,更准确地说绝大部分的病人不会因为慢粒这 个病影响他们的寿命、影响他们的生存期,和正常人一样,可以有相似的生存期。但是很少部分的人可能还会有疾病的不稳定、还是有疾病的进展,但是大部分的病 人这个病控制了,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要持续用药,疾病就得到很好的控制,就能有正常的生存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慢粒的治疗目标:
慢 粒是一个血液肿瘤或者血癌,它的治疗目标和所有的肿瘤是一样的,延长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质量,这个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慢粒里面特点重要的还有减少疾病进 展,延长慢性期,不要进入到加速和急变期,减少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同时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在的研究发现,只有血象都正常了、染色体都转阴了、要 在国际标准化的实验室做出来的基因小于0.001,才可能获得长生存。
3、哪些表现可能患有慢粒?
1、起病缓慢最早出现乏力、低热、多汗、盗汗或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表现。2、因脾肿大引起左上腹沉重不适、食后饱胀。
3、有因脾脏梗塞出现左上腹或左下胸剧痛。
4、白细胞过多导致白细胞在血管内“阻滞”或栓塞,有时可出现视力模糊、呼吸窘迫、阴茎异常勃起等瘀滞症状。
5、无原因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异常增高。
6、无原因出现脾脏肿大。
本文是姚亚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5-01-12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