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老年患者的心力衰竭原因常有几种因素参与
发表者:刘培光 1454人已读
老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退,甚至多器官同时出现器质性损害,因此,在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时候,除了考虑常规的诊断标准外,还要同时考虑同时合并肺、肝、肾等多个器官的病变,比如慢性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急慢性肺炎同时合并心力衰竭等。在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的过程中,需要同时照顾并治疗相关器官的病变。
下面,介绍一位肺感染、肺气肿、肺大泡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患者TZB,男性,80岁,因为喘息、咳嗽个月于2015-9-3 19:38入院。患者半个月前因感冒后喘息,在当地诊所因肺炎输注头孢菌素治疗,喘息一度好转,后因饮食不洁腹泻后再次出现喘息,伴有心悸,心率最快150次/分,3小时前喘息加重而入院。
既往糖尿病8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入院后心电图提示心率123次/分,为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有心悸及喘息,能平卧。化验:NT-Pro BNP 2738.18pg/ml。动态心电图提示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可见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快心率161次/分,平均98次/分。入院后诊断为心力衰竭,考虑与患者心动过速有关,给予比索洛尔+胺碘酮控制心室率、利尿等治疗,患者喘息症状略有缓解,但是咳嗽、咯痰,在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或复方可待因溶液口服缓解不明显。此时想到了患者可能同时合并肺部感染。
随后,肺部CT提示两侧胸腔积液伴有两肺下叶肺不张,两肺多发片状高密度影,考虑为炎性病变,双肺多发泡性气肿、肺大泡。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输液后咳嗽减轻、喘息减轻。
此外, 由于心脏收缩不规律,可累及肝胆。如肝胆彩超提示肝多发强回声--肝内胆管结石;胆囊体积稍大、壁不光滑。
其次,糖尿病也容易造成心肌损害,也可认为是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之一。
分析:此患者糖尿病,可引起心肌病会引起心力衰竭;快速的心率会造成心力衰竭;肺部疾患如肺部感染也可能加重心力衰竭。因此,老年患者在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时,要有整体思维。避免仅仅治疗心脏。
图1 肺感染、肺气肿。
图2 两侧胸腔积液,以右侧为著。
本文是刘培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5-09-17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