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山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染色体异常与生育无能

发表者:陈武山 人已读

问:我是一位患儿的家长,我的儿子今年十八岁,按道理在他那样的年纪应该有胡子长出,喉结也该很明显,可现在的他不但长得很胖,乳房也有点大,阴茎和睾丸还像7、8岁时的样子,没有发育。在学校里,同学们笑他和别人不一样,他也渐渐觉得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不愿意出入公共场所,连上厕所也是乘没人的时候再去。我带他去了几家医院,有的医生说是遗传的原因,有的说是性发育迟缓,有的说是染色体异常没法治。我很担心他能否正常发育,能否生育后代?

答:从你提供的化验结果分析,你儿子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第二性征发育不正常。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许多以前所未知的疾病也渐渐被发现,有时会常听见有人这么说,你的病是不是遗传的呀!人们常说的遗传,其实是世代间的延续,它是通过遗传物质如染色体等将人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上代传到下代,生生不息。

染色体异常也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病,它是由于在遗传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变化所致。正常的人体内有22对常染色体,在男女体内这22对都是相同的,而人的性别则依靠另一对重要的染色体——性染色体来辨别。性染色体在男性和女性中有所不同,在男性表现为一个X、一个Y加上前面的22对,正常男性的染色体表示为46、XY。在女性则表现为两个X,加上前面的22对,正常女性染色体表示为46、XX。如果染色体异常,可表现为染色体数量的增多或减少,或者是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这时人们常常会有一定的临床表现,或自己不表现出来但是在生殖的过程中,表现出不育、流产或是遗传给后代。

这位患儿现年18岁了,但是睾丸和阴茎还与7、8岁的儿童一样,这样的状况在15、16岁之前并不表现出来,而到了青春期时,甚至结婚后多年不育求医时才被发现。在笔者所诊治的病人中,也常常会遇到和患儿有同样症状的病人,他们没有胡子长出,喉结不明显,长得很胖,乳房也有点大,阴茎和睾丸也像7、8岁时一样没有发育,经过检查表现为染色体异常的男性。他们在儿童期没有任何异常的临床表现,但从15、16岁青春期开始后,症状逐渐严重,开始出现异常表现,这类患者从外表看,总让人觉得缺少男子汉特有的阳刚之气,说话像女孩一样尖声尖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娘娘腔”。他们通常没有胡须,阴茎部位没有毛或很稀疏,喉结也不突出,而皮肤却像女孩子一般细腻,有的患者还有乳房发育,最为重要的是男性的重要器官——睾丸和阴茎停留在7、8岁儿童期的水平,与同龄人相比,表现为阴茎短小,睾丸很小或是隐睾症。一部分患者有智力低下,或有精神异常,或精神分裂倾向。上面提到的这一类染色体异常患者的一系列特征,是由美国一位叫Klinefelter的人首先发现的,所以又称克氏综合症或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症。在这类患者的体内比正常的男子多了一条染色体,即表现为47、XXY。从这个符号我们知道,女性是由两条X染色体组成,男性则有一条X,一条Y。而克氏综合症比正常男性多一条表现女性特征的X染色体,所以,没有胡须,阴毛稀少,乳房发育等女性特征也就显现出来。在对这类患者的精液进行分析时,发现这类男性的精液中没有精子产生,再对睾丸进行病理检查切片后发现,产生精子的基地——睾丸内的曲细精管呈玻璃样变性,有的出现青春期曲细精管衰退现象。道理很简单,产生精子的基地不正常了,当然就会导致不育了。

(插图:不-5

当发觉孩子在15~18岁青春期,出现发育迟缓或不发育时,要及时求医,及早诊断。在前面所提到的一系列检查方法中,还可根据性激素的检查——LH和FSH增高来鉴别是否属于克氏综合症。由于本症的发病率相当高,男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13%,即850人中就有一名患者,占男性不育患者的1/20。通过对X染色体的家系分析得知,克氏综合症患者60%是由于母亲,40%是由于父亲染色体不分离所致。

由于染色体异常是细胞遗传学方面的问题,所以这类患者通常没有生育能力,在临床上不像其他一些不育症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法来治愈。但这类患者预后尚好、寿命正常。当患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症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为好。对于青春期男性患者可用雄激素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使阴茎增大,增强性功能。治疗方法一般采用丙酸睾丸酮25~50mg肌肉注射,每周3次,或甲基睾丸酮片含在舌下,每日25~50mg 。也可考虑给毛绒膜促腺激素肌肉注射2000单位,每周2次。比较方便的是给予长效睾丸酮制剂——庚酸睾丸酮或环戊丙酸睾丸酮,每2~3周注射1次,剂量为100mg~200mg。对于性格异常的患者激素无改善者,可给予精神治疗。但应注意的是,长期应用激素有可能造成睾丸实质性萎缩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失调。

此外,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五子衍宗丸、育精续子丸也可进行试验性治疗,或许能取得一定疗效。

本文是陈武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8-23